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部分考研真题(待续)_第1页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部分考研真题(待续)_第2页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部分考研真题(待续)_第3页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部分考研真题(待续)_第4页
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部分考研真题(待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 200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半导体物理试卷 一、解释下列概念:(20 分) 1、霍尔效应:2、共有化运动 3、杂质补偿 4、肖特基势垒 5、 非平衡载流子寿命 二、简述硅和砷化镓能带结构的异同。(10 分) 三、简述产生半导体激光的基本条件。(10 分) 四、简述半导体光吸收的主要物理过程,并在能带示意图上定性表 示之。(10 分) 五、试述什么是简并、非简并半导体;给出非简并、弱简并及简并 半导体的区分标准,并说明其含义。(15 分) 六、请解释迁移率概念,并说明对于半导体硅而言影响其迁移率的 主要因素。(15 分) 七、请定性画出 n-n 型异质结平衡时能带图,并给予简要解释。 (15 分) 八、 用 n 型 Si 衬底制成 MOS 电容,解释该结构在积累、耗尽、弱 反型、强反型下的电容值变化规律,并画出高频、低频的 C-V 曲线。 (15 分) 九、 在半导体硅材料中掺入施主杂质浓度 ND = 1015/cm3,受主杂 质浓度 NA = 41014/cm3;设室温下本征硅材料的电阻率 ri=2.2105W.cm,假设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分别为 mn = 1350cm2/(V.S), mp = 500cm2/(V.S),不考虑杂质浓度对迁移率的 影响,求掺杂样品的电导率。(20 分) 十、 施主浓度 ND = 1016/cm3 的 n 型单晶硅片,求室温下功函数是 多少?若忽略表面态的影响,当它同金属 Al、Au、Mo 接触时,分别 形成何种接触?并定性画出该 n 型硅与金属 Al 接触前后的能带示意 图。已知硅的电子亲和能 Xs =4.0eV,NC = 1019/cm3,设金属的功 函数分别为 Wal = 4.05 eV, WAu = 5.20eV, WMo = 4.21 eV。(20 分) 华南理工大学 200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辩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 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绝对真理是指( ) 。 A.绝对正确的认识 B.人类追求的永恒真理 C.真理中所包含的不依赖于主体的客观内容 D.绝对不变的真理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4、矛盾的转化是( )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向没有矛盾的方向转化 D.向矛盾激化的方向转化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 A.矛盾的观点 B.物质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6、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 社会发展史和自然界的发展史是完全相同的 B. 社会的发展过程不受人们思想的影响 C. 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 D. 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 7、社会存在的含义是( ) A 人的客观的活动 B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以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 件 C 全部社会关系 D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8、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 A 人口太多而造成贫穷落后 B 国际阶级斗争形势的影响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 人民群众的觉悟及其积极性 9、人的本质在于( ) A.人有智能和思想 B.人能自觉地创造社会历史 C.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在任何社会都有阶级性 10、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A.阶级斗争 B.科学实验 C.生产实践 D.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1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 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 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2、 “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 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 ”这一名言 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4、 国语郑语写道:“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朱熹 提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这是( )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C.古代唯物主义之中两种不同派别的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观点 15、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 A.客观存在的物体 B.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性 C.一切自然现象 D.客观实在性 16、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辅导 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 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 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7、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 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 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 ”这是( )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18、人的视觉感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 长范围一般是 380nm(纳米)-780nm,成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 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是人感觉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700nm 为红色,580nm 为黄红,510nm 为绿色,470nm 为蓝色,400nm 为紫 色。这种现象表明( )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觉所具有的胜利阀限是人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19、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 ) A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B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观点 C只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D是朴素唯物论的观点 20、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课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 的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 的东西” ,这一说法( ) A是指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是对意识来源 的一种正确解释 C是庸俗唯物主义的 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E.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2、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产品分配关系和由此所决定的消费关系 D.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E.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3、辩证的否定是( ) A.外力作用的结果 B.事物内部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 C.事物内部肯定方面战胜否定方面 D.事物的自我否定 E.绝对的否定 4、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 ) A.个性中包含共性 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 E.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实践的基本特征是 ( ) A观念性 B客观现实性 C自觉能动性 D社会历史性 E. 主观性 6、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是:( ) A水涨船高 B电闪雷鸣 C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E.昼夜交替 7、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 A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 B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阶级的产生是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的结果 D社会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E. 阶级是随着社会发展自然消亡 8、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 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 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心灵的运动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 C.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D.运动的承担者是精神 E.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9、 古代人们的认识,古代的科学,首先取决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 手工业生产的需要,也在相当程度上受统治阶级的需要特别是战争 的需要所制约。古代的天文学、力学、数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修建水利灌溉工程、帝王宫殿和坟墓、神庙和教堂、城堡和战舰, 是古代的人们所进行的规模较大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提出的问题, 构成了古代力学和数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十七、十八世纪自然科学 的兴起,取决于当时生产技术蓬勃发展的要求。航海特别是远洋航 海需要根据天体的位置精确地确定经纬度,矿井抽水需要尽可能提 高抽水扬程,战争中枪炮的制造需要计算弹道和落点。近代力 学,归根到底是由于有这样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而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索自然 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 ”科学发展这一历史印 证了 ( ) A.劳动实践创造了人和人的认识 B.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 C.科学家和理论的“求知欲” “好奇心” ,显然不能对科学的发展起 到什么推动作用 D.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E.科学决定实践 10、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万物皆备于我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D.心外无物 E.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 到,啥也能办到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 )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2、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猫、田鼠、 熊蜂、蝴蝶花,在自然界中是种属相距甚远的动植物。然而人们却 发现,有些地方猫多蝴蝶花也多这一奇怪现象。原来,猫吃田鼠, 猫多则田鼠少;田鼠毁掉蜂窝,田鼠少则熊蜂多;熊蜂能替蝴蝶花 传递花粉,熊蜂多则蝴蝶花繁茂。这个例子生动地表现了( ) 。 A.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B.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被一种关系复杂的网联系在一起 C.物质世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之中 D.物质世界神秘莫测,不可言喻 E.物质世界是循环发展的 13、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 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这说明( ) 。 A.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生产力会得到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C.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是历史的创造者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E.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完善形式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 (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发展 B感性认识需要理性认识的指导 C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 D在一定条件下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可以互相转化 E.感性认识否定理性认识 15、 老子第六十四章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说:“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这两句话说明了 (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E.量变突破质变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 材料 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 的矛盾。 ”还指出:“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 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 材料 2 杜林说:“矛盾这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 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 材料 3 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 请回答: (1)材料 1 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 (2)对比材料 1 与材料 2,指出材料 2 的错误。 (3)对比材料 1 与材料 3,分析材料 3 的错误。 2、以下是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 材料 1 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仅占世界的 7,全国年人均淡水量 2400 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而且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占全 国的 80%,长江以北占 20%,其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20。1999 年,全国年污水排放总量为 606 亿立方米,其 80未 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缺水的北方农业,采用传统的浸灌方法, 浪费十分严重。1998 年,中国长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灾,表面上是 水多了,实质上是森林过度采伐,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蓄水保水作 用减弱所致。 摘自光明日报2000 年 5 月 21 日 材料 2 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 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 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 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 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 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 的例证。 摘自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 3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水资源危机日益突出,把海水转化为淡 水的海水淡化工程日益获得广泛应用。反渗透技术已相当成熟,并 有约 20 年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海水制取饮用水最廉价的方法。目前, 世界淡化水日产量已达到 2700 万立方米,并以 1030的年增 长率攀升。实施此项工程的不仅有中东国家,还有美国、俄罗斯、 日本、意大利等许多发达国家的部分地区。其中美国有一家反渗透 淡化厂规模就达到日产 38 万吨。大型海水淡化每吨成本一般在 1 美 元左右或以下,在许多国家其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差无几或接近持 平。 相比之下,我国海水淡化事业进展缓慢,在整个 40 年的发展过 程中每跨一步都要经历 10 年之久。1958 年起步,1965 年开始研究 反渗透技术,1986 年建设日产 3000 吨的海水淡化装置,1997 年建 成舟山日产 500 吨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造 成我国海水淡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海水淡 化技术不可靠、成本过高等等。 摘自中国化工报2001 年 3 月 10 日 材料 4 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 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 。 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 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 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 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 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了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 业生产万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 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摘自人民日报2001 年 5 月 22 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 l、2,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的原理,分析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2)根据材料 3,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 物辩证法的矛盾转化原理。 (3)结合材料 4,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的主观 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四、综合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1、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华南理工大学 200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材料力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 3 小题,每题 5 分,共 15 分) 1图示结构,杆 ABC 为刚性杆,杆 1、杆 2 的刚度相等。当杆 1 的温度升高时,两杆的轴力变化可能有以下四种情况,正确的答案 是( ) 。 (A)两杆轴力均变小; (B )两杆轴力均增大; (C )杆 1 轴力减小,杆 2 轴力增大; (D)杆 1 轴力增大,杆 2 轴力减小。 2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若测出 x、y 方向的正应变 ,则能确定材 料的弹性常数( ) 。 (A)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B )弹性模量和剪切弹性模量; (C )泊松比和剪切弹性模量; (D)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3线弹性材料半圆曲梁的支承及受力如图所示, 为外力引起的任 意横截面上的弯矩,关于积分: 的含义应该是( ) 。 (A)A 截面转角; (B ) B 截面转角; (C ) B 的水平位移; (D)A、B 两截面的相对转角。 二、简答题(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一低碳钢直杆,杆长 l 1m,弹性模量 E 200G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