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高频考点二十  材料分析题_第1页
历史 高频考点二十  材料分析题_第2页
历史 高频考点二十  材料分析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二十: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18 (江苏盐城 2010 届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 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 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 下监之苦。 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 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戳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 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 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 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 材料三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 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 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 条约。“ 国民党“一大“ 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 (2 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 条件。 (5 分) (3)材料三中的“中国“ 与材料一、二中的 “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 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4 分) 答案: (1)满清对汉人实行民族压迫。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倾向(如答排满复仇情绪 的大汉族主义倾向,亦可得分) 。 (2 分) (2)进步之处:把反清与反对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结合起来。 (2 分) (如答 提出明确反帝要求给 1 分) 社会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3 分) (3)材料一、二中的“中国“主要是指汉族政权,材料三中的 “中国“指中华民族。 (2 分)摆 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为奋斗目标。 (2 分) 119 (江苏镇江 2010 届第一次调研测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 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 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 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 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材料三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 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阶段 )。第一步(阶段) ,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 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阶段)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 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四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 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 还是姓 “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 活水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三民主义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的“抓住事物的本质“ 的?(4 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趋势,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 段的依据。并说明第一阶段的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 (3 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如何把握我国新时期的“时势发展的大趋势“ 的。 (2 分) (4)依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理论所产生的“物质力量“ 。 (3 分) 答案: (1)符合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民族独立。 (1 分)实现近代化(或实行资本主义) 。 (1 分)把握到大众的心理:对民族危机加剧不满;对清政府的腐败统治不满;要求解决民生问 题。 (2 分,答到 2 点即可。 ) (2)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1 分) 任务:反帝反封建。 (1 分)性质:民主革命 (1 分) (3)大趋势: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 分,答到 其中 2 点即可)。 (4)物质力量:三民主义指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 取得重大成就。(3 分) 120 (山东潍坊五校联合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国庆大阅兵是中华民族逐步崛起 并走向现代化历程的阶段总结和历史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阅兵式隆重举行,鸣响的 28 响礼炮,象征中国共 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 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 ,则饱含对领 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开国大阅兵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 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1)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 翻身解放、当家 作主“的?(6 分 ) 材料二 1959 年 10 月 1 日中国举行建国 10 周年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 钢高炉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为用十年左右时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赶上英国 而奋斗“、“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这次阅兵是那个狂热浪漫的神话年代的鲜明体现。 (2)结合史实指出,在那个“神话年代“狂热浪漫“的表现有哪些? (2 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 材料三 1984 年国庆 35 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 一次国庆大阅兵。参加游行的 100 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 实,也将中国 5 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 的横幅 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以上材料均摘自新民网 (3)“小平,您好 “表达了人民群众怎样的心声? (2 分)结合史实分析这一 “心声“产生的原因。 (4 分) 材料四 2009 年的 60 周年国庆大阅兵上。在阅兵典礼结束后的群众游行方队中,以回顾中 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 为主题,按照高举旗帜、展示成就和面向未来展开设计,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 大篇章和七个部分,其中“思想篇 “包括第一至第四部分 奋斗创业 改革开放 世纪跨 越和科学发展 (4)结合所学知识,“思想篇“体现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2 分) 答案: (1)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 的指导思想;实践上: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揭开了中华民族的 新篇章。(6 分) (2)表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 分) 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严重挫伤了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