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1 现状和目的 1.1 现状 危险化学品在校内流动有购买、储存保管、使用、废物排 放四个环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前两个环节上都有严格 的制度保证和审批购买手续及严密的保管措施,可是在使用的 环节上,由于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带来的学生层次的复杂性, 使得从事危险化学品实验的人员多而复杂,因此,在实验教学 的过程中有爆炸、起火的可能。而我校在危险化品的使用主要 集中在化学实验室,我校化学实验楼位于汉卿会堂与五五体育 场以及教学楼旁边,承担了大量化学、化工和材料类、环境科 学以及环境工程及全校的基础化学实验和大量的开放的实验教 学任务。 实验室用化学试剂共分七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 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 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 爆炸品:高氯酸、硝酸铵、硝酸钾、氯酸钾等。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气体:氢(H 2)、乙炔(别名:电石气,C 2H2)、氨 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不燃气体:氮气、二氧化碳、氧气、氦气等。 有毒气体:氯(Cl 2)、二氧化硫(别名:亚硫酸酐, SO2)、氨(NH 3)等。 易燃液体:汽油(C 5H12C12H26)、苯、甲醇、二乙胺 ((C 2H5)2NH)、乙醚(C 4H10O)等。 易燃固体:硫磺、二硝基萘(C 10H6(NO2)2)、红磷(P 4)、 等。 自燃物品:二乙基锌(Zn(C 2H5)2)、连二亚硫酸钠 (Na 2S2O42H2O)、黄磷(P 4)等。 遇湿易燃品:金属钠、氢化钾、碳化钙(CaC2)等。 氧化剂:过氧化钠(Na 2O2)、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 (40%以下)(H 2O2)、硝酸铵(NH 4NO3)、氯酸钾(KClO 3)、 漂粉精(次氯酸钙,3Ca(OCl) 2Ca(OH)、重铬酸钠 (Na 2Cr2O72H2O)等。 有机氧化物:过乙酸(含量43%)(别名过氧乙酸, CH3COOOH)、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C 4HgO2)等。 有毒品:无机剧毒类,如氰化物、砷化物、硒化物,汞、 锇、铊、磷的化合物等。有机剧毒类,如硫酸二甲酯、四乙基 铅、醋酸苯等。无机毒害类,如汞、铅、钡、氟的化合物等。 有机毒害类,如乙二酸、四氯乙烯、甲苯二异氰酸酯、苯胺等。 腐蚀品:酸性腐蚀性化学试剂,如硝酸、硫酸、盐酸、五 氯化硫、磷酸、甲酸、氯乙酰氯、冰醋酸、氯磺酸、溴素等。 碱性腐蚀性化学,如氢氧化钠、硫化钠、乙醇钠、二乙醇胺等。 以上这些化学品使用、储存中,若存在安全防护设施缺失、 管理不善、违章操作等,均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灼烫 事故,甚至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 1.2 目的 为了减少发生危险品化学品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确保师生 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2.1 事故类型 以上危险化学品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 是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泄漏等。 2.2 危险程度分析 2.2.1 火灾、爆炸 1、事故原因 1)盛装危险介质的容器阀门、密封不良,或在易被腐蚀的 环境遭腐蚀,导致泄漏后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易燃物品包装容器不慎破碎、撒漏、喷溅;易燃液体使 用中大量挥发易燃蒸气遇点火源发生燃烧、爆炸。 3)氧化剂、过氧化物、强酸、强碱等遇禁忌物大量发热引 起自燃或周围可燃物起火甚至爆炸。 4)易燃物品管理不善;防火防爆、防流散、通风、禁忌物 品隔离等措施不良。 5)易燃易爆物品在搬运过程中滚动、摩擦和碰撞。 6)高压气瓶如氧气瓶、氨气瓶等受日晒或安全阀、压力表 损坏而发生爆炸。 2、事故影响范围及后果 1)燃烧、爆炸产生的辐射热、冲击波,可致人不同程度的 灼烫、中毒窒息、物体打击伤害以致死亡和设备破坏、财产损 失。 2)汽油、煤油、柴油等泄漏起火,若不能及时控制,则易 引起整栋楼的火灾爆炸。 3)氧化剂、过氧化物、强酸、强碱等遇禁忌物大量发热引 起自燃或周围可燃物起火甚至爆炸,可致人不同程度的灼烫、 窒息、物体打击伤害以致死亡和设备破坏、财产损失。 2.2.2 中毒窒息 1、事故原因 1)盛装危险介质的容器阀门、密封不良,或在易被腐蚀的 环境遭腐蚀,发生泄漏并造成泄漏点周围空气中浓度超过标准 规定限值。 2)剧毒、有毒化学品管理不善与人员接触或被误食、误吸。 3)危险源处通风不良。 4)有毒化学品处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2、事故影响范围及后果 1)有毒化学品泄漏后将对泄漏点周围区域内的人员产生危 险,其影响范围与泄露量以及风向等因素有关,严重时可致人 死亡。 2)毒害品被人吸入、食入或与皮肤、粘膜接触可造成人员 中毒伤害。 2.2.3 灼烫 1、事故原因 1)热介质容器阀门跑冒滴漏。 2)设备设施上保温、隔离措施失效,热表面裸露。 3)使用酸、碱等腐蚀品未采取隔离、防腐、防流散措施。 4)化学实验过程反应失控发生泄漏、喷溅。 5)人员缺少必要的防护用品。 2、事故影响范围及后果 1)酸碱等腐蚀品泄漏的区域。 2)进行腐蚀、刺激性化学品实验的人员以及使用范围内可 能影响到的人。 3)多为个体发生,群体发生可能性较小,轻微至中度灼烫 事故经抢救、送医,可恢复健康;重度灼烫可致人重伤或死亡。 3 应急处置原则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泄漏事故应 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快速反应,属地 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职责明确、 规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4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4.1 组织机构 指挥:齐海楼(公安处处长) 副指挥:李长宝(公安处副处长)李静(公安处副处) 成员: 张兴杰(校办副主任)丁义浩(宣传部副部长)徐峰(学生处 副处长)王玉新(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严晓鸣(人事处副处 长)胡玉明(医院副院长)魏仁忠(后勤管理处副处长)蔡亚 旻(材冶学院副院长)阎玉河(理学院副院长)杨东坪(资土 学院副院长) 4.2 组织机构的职责 1、发生事故时,该机构负责组织、指挥救援工作,并向相关部 门发布救援行动指令。 2、负责向上一级领导机关汇报事故及救援情况。 3、校办负责事故现场的总体协调工作。 4、公安处封闭现场、维护秩序、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调查。 5、学生处组织学生疏散,做好学生思想稳定工作。 6、人事处、后勤管理处(环保办),协调上级安全生产 监督 和环保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7、后勤服务中心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车辆的保证。 8、医院负责救助伤员,协助“120”急救受伤人员。 9、宣传部负责协调外来采访记者。 10、各危险化学品保管使用单位,特别是发生事故的单 位,要 做好组织引导疏散、清点人数和善后处理及稳定工作。 同时要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5 预防与预警 5.1 危险源监控 5.1.1 危险源监测、监控方式 该组织机构等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管理职责的部门要 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分级管理 并建立重大事故隐患监控数据库,并根据有关应急预案规定的 分级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建立完善“综合不 代替、监督不失控、协调有权威、指导有效果”的监督管理体 系。 5.1.2 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1、设备设施、安全附件、仪表等选购有国家许可资质生产 单位的合格产品;由有资质的单位安装、调试,合格后投入运 行。 2、定期检查危险物质盛装容器及安全附件,及时发现安全 隐患。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学生安全 教育,杜绝违章行为。 4、坚持在一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用多少领多少 的原则,防止发生事故。 5、为实验人员配备适用的防护用品;为危险化学品作业、 储存场所和设备配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6、实验楼内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7、电气系统设短路、过载、接地故障保护功能;电工应持 证上岗,定时巡视检查。 8、实验前做好试验设备的检查,确认设备安全可靠,方可 进行实验。 9、实验过程中,要坚守岗位,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终止实 验,以避免发生事故。 10、废物排放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做到无污排放。 5.2 预警行动 1、要完善预警预防机制,加强事故预警预防工作,定期对 重点部位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 信息要及时进行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根据监 控信息,及时报告上一级领导。 2、一旦事故发生,组织机构应立即进行事故初期的处理, 同时上报应急综合组。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态情形,通知各部门 做好启动响应本应急预案的准备,待总指挥批准后实施救援。 启动做好应急预案响应后,当现场情况超过学校能力可控范围 的时候,应急指挥部负责人应立即联系社会支持保障力量进行 救援。主要预警行动包括: 1)报警与通讯联络:应急综合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报 告总指挥,并通过预警分析按信息处置流程实施预警措施;及 时把事故发生发展情况及救援控制情况报告给总指挥。 2)人员组织、物资供给:应急指挥部接警后,按预警级别 指令后勤服务中心小组赶赴现场实施应急抢险,并调集相应的 设备设施和救援物资,实施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应急抢险:应急指挥部按应急响应级别指令应急救援小 组赶赴现场实施警戒、检测、通排风、人员救助等应急抢险。 4)外部求援:按事故发生和发张情况向政府机构或社会求 援。 6 事故报警程序 1、发生事故要立即向 110、120 报警。学校总值班室电话: 83687388 公安处值班电话:83687777 校园 110 报警电话: 83680110 2、报警内容:事故单位、详细地址、现场伤亡情况、事 故原因、性质、危害程度、事故现状、其他相关情况等。 3、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 指挥机构成员单位,接到指挥命令后要立即启动应急救援实 施方案,并赶赴出事现场参加救援。 7 应急响应 7.1 应急响应程序 按综合预案流程进行处置。 7.2 应急处置措施 7.2.1 火灾爆炸事故 1、隔离危险区域: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及事故发生可能涉及 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 通管制。严禁一切无关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事故危险区域, 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 场的交通秩序;切断供气、供油、配风、配电系统,堵塞排水 口防止油及含油废水外溢或危险气体外窜、窝存。 2、针对不同火源,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灭火、冷却,防止 附近可燃物被引燃。 灭火基本原则及方法如下: 1)先控制、后灭火原则。 2)遵循“堵截、快攻、排烟、隔离”的灭火方法,对于初 期火灾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 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抑制法。 3)对可燃气体火灾可用干粉、1211 灭火器、水扑救。隔 绝可燃气体来源和用大量的水进行冷却降温是灭火的主要手段。 4)对油类火灾应用泡沫、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也 可用干沙灭火,不能用水灭火。 5)试验室药品中具有毒害性的物品着火时,可用水及二氧 化碳或干粉等灭火剂扑救;扑救毒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火灾, 应注意水量和水的流向,尽可能使灭火后被污染的废水流入污 水管道。避免污水四处溢流污染环境;有害物品和腐蚀性物品 火灾扑救还应注重个人防护措施,使用防毒面盔、面罩等。 3、及时救治伤员、疏散危险区内的人员。 制定有效方案,及时、科学、有序地开展受害人员的现场 抢救或者安全转移,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人员的伤亡、减少事故 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基本原则是: 1)一灭。迅速灭火是火灾烧伤急救的基本原则。被烧伤者 应尽快脱掉燃烧的衣帽,或就地卧倒,在地上滚动扑灭火焰。 如附近有水源,可取水灭火。切不可乱跑,以免越跑身上的火 越烧越旺,也不要呼喊,以免吸入火焰引起呼吸道烧伤。 2)二查。检查救出火场的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 如颅脑和内脏损伤、呼吸道烧伤致呼吸困难。危重病人应就地 抢救,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心跳呼 吸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三防。防疼痛和休克。烧伤后都会有严重的疼痛和烦躁 不安。轻者口服止痛药片,重者就医。烧伤病人因灼烤出现严 重口渴,不要给予大量白开水,而应给予烧伤饮料,即每 500 毫升水中加 50 克葡萄糖(白糖也可),1.5 克氯化钠(食盐也可), 0.75 克小苏打粉,少量多次口服,成人每次 200 毫升。 4)四包。现场救护注意保护烧伤创面,用干净纱布、被单 包裹或覆盖,然后送医院处理。 5)撤离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 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当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就地保 护。 4、现场不能控制时,拨打消防、燃气、电力、水务等社会 支持力量应急专线,请求救援。 5、安全注意事项 1)救援人员要首先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疏散通道、 危险物料特性等,并且要在佩戴好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入现场 进行施救工作,切断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和事故区域的电源,不 能盲目施救。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 采取措施掩护。 2)着火现场内的人员要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积 极开展自救和互救。绝对不能在火场内大声呼喊,可采取敲击 方式联系,匍匐前进,并用衣物浸湿后捂住口鼻等。 3)火场人员及施救人员不能穿化纤衣物,身上的手表、项 链等物要摘下。 4)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处理时,现场必须有熟悉工艺、 设备的本作业区人员作现场导向或情况咨询。 5)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随时监测现场可燃气体的 浓度。 7.2.2 中毒窒息事故 1、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泄漏时,救援人员应使用专用防护 服装、空气呼吸器。根据有毒物检测情况,设定隔离区,封闭 事故现场。尤其是有毒气体大量泄漏时,现场报警仪器发出声 光报警,人员应紧急疏散,根据逆风向原则,撤离至指定的安 全地点后清点人数。 2、救援人员使用相应的防毒用具(手套、防护服、面具、 湿毛巾等),安全的切断事故气源、控制事故危化品、迅速将 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暖、送医。皮肤接触:脱去 污染衣物,清洗;误食:喂温水、牛奶催吐;误吸:保持呼吸 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吸氧。 3、现场通排风、气体浓度监测、污物清理、防止流窜、积 存。 4、现场提取残留物送检。 5、必要时拨打医疗、环保、公安等社会支持力量应急专线, 请求援助。 7.2.3 灼烫事故 1、应急人员采取有效防接触措施。 2、紧急救治受伤人员,视情况采取清洗、敷药、包扎等措 施,不能控制时,送医疗救护单位。 3、视情况拨打医疗、环保等应急热线。 7.2.4 洗消处理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染毒区域内人员、装备器材,必须进 行现场洗消。 1、洗消时,必须正确选择洗消剂,并按照规定比例使用。 2、使用洗消帐篷进行洗消时,必须调节好水温;使用水枪 进行洗消时,应当避免水流冲击伤人。 3、清理可燃液(气)体、有毒物品泄漏现场时,必须检查 阴井、暗沟等处有无残留物。必要时,进行冲洗,并注意水流 方向。对可燃液体的冲洗,冲洗水流速度要严格控制,防止产 生静电火花。 4、洗消后的污水要妥善处理,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耳目一新2025年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经验交流试题及答案
- 实战模拟执业药师考试练习试题及答案
- 护理专业新旧考点对比研究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社会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国际标准对比试题及答案
- 护理学科综合素养考核题及答案2025年
- 行政管理专科公共服务监测试题及答案
- 护理服务质量提升试题及答案总结
- 行政管理培训考试试题发布及答案
- (二模)2025年汕头市高三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山东2025年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招聘博士人才60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台州市委统战部下属事业单位选聘笔试真题
- 山西太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
- 2025年中考英语第一次模拟考试(苏州卷)(原卷版)
- 福州一号线盾构法地铁工程整体施工组织设计
- 公务员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模拟题-计量经济学-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
- 资源与运营管理-第一次形考任务-国开-参考资料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8.1《复式条形统计图》 北师大版
- 2025年二建《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重点题)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