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的历史价值与“叶公好龙”_第1页
叶利钦的历史价值与“叶公好龙”_第2页
叶利钦的历史价值与“叶公好龙”_第3页
叶利钦的历史价值与“叶公好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人物难得完美形象,转型时期与非常时期的政治人物尤其如此,古今中西概莫能外。 作为俄罗斯第一任民选总统的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当然无法回避这样的 宿命。 在叶利钦行将盖棺论定之际,有关他功过是非与历史定位的生前身后之争议,仍将持 续下去。 叶利钦的“火焰”照耀俄罗斯(黑体小标题) 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言,叶利钦无疑是一个顿挫与转折的代名词,一个意味着近 乎终结的象征符号。 但是,反对此一观点者,永远大有人在。因为多少年后,叶利钦的胸怀、人格、热情 与斗志,还将被人经常地缅怀与记念。 叶利钦的张扬个性与人格特质,在一定意义与相当程度上,可以说代表着俄罗斯的国 格。1990 年,叶利钦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采访时说, “人应该象明亮的火焰一样 生活,放出最大的光芒。最终火焰会熄灭,但是那也比卑微的小火苗强。 ” 是的, “俄罗斯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世界。 ”或许,要等到若干年乃至很久以后, 世人才能重新认识叶利钦对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以及俄罗斯本身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普 世价值的深刻意义与深远影响。如果说戈尔巴乔夫是“苏东波”民主化浪潮的最大推手, 那么谁也不能否认,完成这波民主化浪潮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临门一脚”的,正是叶利 钦。 无需讳言,叶利钦的最大挫败,在于他对俄罗斯转型时期的经济置换、市场改革与国 家改造之失利。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治大国若烹小鲜” ,但是世人必须承认,俄罗斯之“大” ,远非新加坡那般小巧玲珑袖珍精致之国家堪可比拟。 对于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聚居民族最多的一个大国来说,它的任何一位领导人在国 家转型时期,所面对的巨大挑战与艰困局面,都是毋庸置疑、不可避免,乃至难以想象、 无法逆料的。叶利钦的俄罗斯与戈尔巴乔夫的前苏联,其实都是这种意义上的“大国” 。 2007 年 4 月 25 日,淳朴宽厚的俄罗斯人民虽然心情复杂,仍然用近百年来规模空前 的一场隆重国葬告别叶利钦 包括他的缺陷与过失,将其送入历史。因为叶利钦生前也 许不曾给俄罗斯人民带来很多现实的福祉,然而叶利钦所留下的精神财富依然弥足珍贵。 叶利钦的“火焰” ,虽然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未能够照亮俄罗斯的星空,但毫无疑问的是, 叶利钦的“火焰”仍将恒久地照耀着俄罗斯未来的道路,直至最终照亮这个活力无穷、潜 力无限的国家与民族! 叶利钦的人格:俄罗斯的遗产(黑体小标题) 与此同时,叶利钦适时地提前告退总统宝座,为俄罗斯寻找到一位年轻有为的接班人 与继承者普京,并为这个国家与民族的重新崛起和再度复兴点燃新的希望,多少弥补了他 无奈归去的莫大遗憾。须知,不是每一个世界级的政治家与最高领导人,都能够轻松洒脱 地做到这一点。 虽然辞职前的叶利钦因年事已高而体弱多病,但是他在毅然辞职时坦言,自身的辞职 并非出于健康原因,而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作出的决定。这种非常坦率而优雅的下台姿 态,足以彰显叶利钦本人的人格魅力与俄罗斯民族的非凡特质。除了普京,这是叶利钦留 给国家与民族的又一笔宝贵遗产! 政界有句俗语,叫“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 。叶利钦在辞职之时的一系列言行,正 是这种“政治智慧”的最佳诠释:非不为也,是不能也!综观古今中外,又有多少政治家 具备叶利钦这种“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超脱风范?进而能够像叶利钦这样 勇敢地 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姿态优雅地转身下台? 1999 年底,叶利钦将国家最高权力移交给普京时,曾经嘱托普京要“善待俄罗斯” 。 而叶利钦身体力行地知所进退,率先走出“善待俄罗斯”的关键第一步,在在体现出他本 人对“善待俄罗斯”的深刻理解,及其毫不恋栈的最高境界 至少,叶利钦是一位真诚 的爱国者! “今天,在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世纪的最后一天(1999 年 12 月 31 日) ,我辞去(总统) 职务。 ” “我们无法一蹴而就。我为未能实现你们的梦想而乞求宽恕与原谅。我没有能够使国 家快速跨越到一个光明、富裕、文明的未来。 ” “我将提前离任。我知道我必须这么做,因为俄罗斯在新千年里必须有新政治家、新 面孔,应该有睿智、强有力、精力充沛的新人。我们已经掌权多年,应该离去了。 ” “当我看到在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中,人们充满希望和充满信心地对俄罗斯新 一代政治家投赞成票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应该阻碍这种历史进程的发展。当这个国家拥 有一个更坚强的人能够胜任总统,我没有理由等待 这不是我的性格。 ” 叶利钦以他退位之际的嘉言懿行,掷地有声地慷慨告诉自己的同胞:虽然俄罗斯人暂 时告别乃至远离了过去那段伟大而辉煌的时代,但是俄罗斯民族永远不会失去它作为一个 伟大民族的先天因子与精神元素! “叶公好龙”:中国人的朋友(黑体小标题) 叶利钦先生的猝然逝世对于中国人来说,不禁要让我们想起“叶公好龙”这句成语。 因为叶利钦先生对于俄中关系的尊崇与推重,值得两国后来的政治家与领导人恒久地 怀念,并从中努力汲取经验与养分,尽管其中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俄罗斯永远面临着西 方阵营的进逼压力。最为难能可贵之处,是在当时两国意识形态已经完全分道扬镳的情况 下,叶利钦先生仍然能够积极重视对华关系,尤需莫大勇气与战略眼光。 必须指出,这是叶利钦先生深入洞悉两国近现代以降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与双边关系 之后 所作出的一个明智决策。事实上众所周知,颇具国际战略价值与多边合作意义的 “上海合作组织” ,即为叶利钦先生当初大力支持之产物。然则不幸者乃在,如今的“上海 合作组织” ,显然有日渐势微之趋向。 因之,以俄罗斯领导人对中俄关系的贡献而论,现任的普京总统远远不及刚刚逝去的 叶利钦先生。因为普京在对华关系上只是简单地继承叶利钦先生的既有成果,而并没有开 拓性与创造性的进一步发展。普京更是一度将能源合作与军购筹码,作为制衡中国快速发 展的利器,让世人印象深刻。 很显然,克格勃特工出身的普京深具戒备心理,无法拥有酒量奇大的叶利钦先生那样 的开明与豁达,导致北极熊步履蹒跚而四顾茫茫。这从叶利钦、普京二人各自与当今世界 主要大国领导人的私交关系上,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 对于中国,普京无法像叶利钦那样真正挥洒“叶公好龙”之潇洒与坦荡,却可能深怀 “叶公好龙”之忧虑乃至恐惧。倘使说叶利钦真正懂得如何和中国打交道的“与龙共舞” 之奥妙,那么普京至少一时无法深得其趣。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曾远去。包括两位美国卸任总统 乔治布什与比尔克林顿 在内的诸多国际政要,联袂出席叶利钦先生的葬礼,放眼当今国际政治舞台,试问谁人生 前身后能够做到这一点? 毋庸讳言,无论是在俄罗斯历史上,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演进史上,叶利钦先生都将 拥有他独特的一席之地。 令人尊敬的叶利钦先生,一路走好。再见, “千古一叶”! 附件 1、叶利钦在去职声明中对俄国百姓说:“我要求你们的原谅。原谅我们分享的许多梦 想没实现这个事实。原谅本对我们似乎简单的事情,结果却困难得使人痛苦这一事实。对 于那些相信我们以举手投足之劳,就可以从灰暗、停滞的极权过去,一跃而进入光明、富 裕、文明的未来的人,我要求他们原谅我不为他们的一些希望而辩护。我自己相信过这点, 即举手之劳就可以克服任何事。结果发现我在一些事情上太天真了。在某些地方,问题看 来非常复杂。我们是在错误和失败中强行前进,很多人在这困难时期遭受到冲击。我要让 你们知道,我以前从未说过这些话,今天重要的是把话告诉你们。你们每一个人的痛苦都 引起我内心的痛苦。多少无眠的夜晚,摧心地忧虑着,到底需要怎麽做,才能使人民活得 安好。我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任务。现在我要离开了。我已经尽我所能,不是仅我健康的 所能,而是在所有难题的基础上尽了我的所能。” 2、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生平简介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Boris Nikolayevich Yeltsin)1931 年 2 月 1 日出生 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布特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俄罗斯族人。 1955 年自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工作 30 年,曾任该市住房 建筑联合公司总工程师、经理; 1976 年后担任苏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委第一书记; 1985 年调往莫斯科担任党、政要职,1985 年 12 月至 1987 年 11 月任苏共莫斯科市委 第一书记; 1987 年 11 月至 1989 年 5 月任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1989 年 3 月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 1990 年 5 月在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 1990 年 7 月在苏共 28 大上,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纲领派”提出的旨在改造当时 苏联社会的一系列主张未被大会接受,他在大会结束时宣布退出苏联共产党; 1991 年 6 月,叶利钦在全民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