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数据采集系统在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中的应用【精品论文】 .pdf_第1页
USB数据采集系统在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中的应用【精品论文】 .pdf_第2页
USB数据采集系统在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中的应用【精品论文】 .pdf_第3页
USB数据采集系统在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中的应用【精品论文】 .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sb 接口数据采集系统在 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中的应用 黄莉赵春年 ( 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南京 2 1 11 0 1 ) 擒 要本文结合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数据采集的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基5 - u s b ( 通用串6 r 薏, - 线) 接口的 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u s b - 接口控制逻辑的合理设计和芯片内部f i f o # 有效运用,充分应用了f p g a 的 灵活性,采用单片u s b 4 妻口控制芯片实现对卫星云图数字信号的实时采集,具有成本低、实现方便等优点。 关键词c y 7 c 6 8 0 1 3 u s b 2 0 教籀采集固件 。 1 引言 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对数据采集的要求日益提高,在瞬态信号测量、图像处理等一些高速、高精 度的测量中,需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现在通用的高速数据采集卡一般多是p c l 卡或i s a 卡,存在安装麻烦、 价格昂贵;受计算机插槽数量、地址、中断资源限制,可扩展性差;在一些电磁干扰性强的测试现场,无 法专门对其做电磁屏蔽,导致采集的数据失真。 通用串行总线( u n i v e r s a ls e r i a lb u s ,i ! p u s b 总线) 凭借其即插即用、热插拔以及较高的传输速率等优 点,成为p c 机与外设连接的普遍标准,已逐渐成为现代数据传输的发展趋势。基于u s b 的高速数据采集卡 充分利用u s b 总线的上述优点,有效解决了传统高速数据采集卡的缺陷。2 0 0 0 年发布的u s b 2 o t g 范提供了 6 8 0 m b s 的传输速率,满足了更快的数据传输要求。为了使数据采集卡快速地向p c 机传送大量的数据,我 们在设计数据采集系统与p c 机的接口时采用u s b 2 0 技术。以c y p r e s s 公司的e z u s bf x 2 系列中的 c y 7 c 6 8 0 1 3 芯片作为核心控制器,设计开发了一套符合u s b 2 o 标准的数据采集系统。 2 系统组成及原理 整个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框架分采集控制部分、u s b 接1 2 1 控制部分和主机应用软件三部分。系统框图如 图l 所示。 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双帧存储结构,每个由一片i d t 7 0 v 2 7s r a m 构成,能够存放一帧卫星云图数据。 由于采用了乒乓机制,两片存储器之间交替工作,从而使云图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并行进行。当接收到卫星 云图数据的信息码和位同步码时,f p g a 首先从信息码中提取出帧同步,产生相应的帧同步脉冲,确定信息 段的开始,然后将信息段的数据通过控制逻辑存储到s r a m l 中,为确保在任何时刻只有一片s r a m 可以读 取采集到的云图数据,设置了一个读互锁,同样,只有一个s r a m 可接收采集到的云图数据,因此,又设 置了一个写互锁。当一帧云图数据的采集,存储过程结束后,s r a m l 进入写结束状态。此时切换s r a m 。 s r a m 2 继续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同时js r a m l 处于可读状态,由f p g a 里的控制逻辑控制,将s r a m l 中的 数据传输n u s 8 芯片,然后传输到主机。本系统采用双s r a m 结构和乒乓机制,两片存储器交替工作,使 图像的采集和传输并行进行。双帧存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在本采集系统中,usb 芯片 c y 7 c 6 8 0 1 3 采用s l a v ef i f o 异步工作方式, 把f i f o i f l g 置成和e p 2 端口相连、每个数据 包1 0 2 4 字节、甥冲的方式,块传输模式。 这样的设置可以满足系统要求,同时也有 效地利用了内部的4 k bf i f o 来传输采集到 的云图数据,系统控制使用了f a l g b 信号 引脚,用来报告“f i f o 满”的状态,默认 为低电平有效。本文采用的是自动输入方 广 = 刮缓打器jn ( 0 0 y f p ( 认 c y 7 c d 巫b 6 8 0 1 3 图l 基于u s b 数据采集系统的系统框图 2 3 7 式,当f i f o 中的数据满一定量时,e z u s b f x 2 就直接通过f i f o 把数据传送n v s a 收发器,而 不经过c p u 的干预,这样就提高了传输速度。 3 硬件设计 3 1u s b 控制芯片 c y p r e s s 公司的e z u s bf x 2 系列芯片是最早 符合u s b 2 0 协议的微控制器之一。它集成了收发 器f t r a n s c e i v e r ) 、串行接口引擎( s i e ) ,增强型 的8 0 5 1 内核以及可编程的外围接口( g p i f ) f x 2 系列芯片独特的结构使数据传输速度最高可达 至i 5 6 m b p s ,最大程度地满足了u s b 2 0 的带宽。 c y 7 c 6 8 0 1 3 的结构框图如图2 所示。 t , 图2c y 7 c 6 8 0 1 3 结构框图 f x 2 的端点缓冲区分为大小两组:e p 0 、e p l ( 1 n ) 、e p l ( o u t ) 是小端点,大小为6 4 字节,只能由 c p u 来存取,不能由外部逻辑连接;e p 2 、e p 4 、e p 6 、e p 8 是大的可配置的端点,e p 2 和e p 4 默认为o u t 端 点,e p 6 和e p 8 默认为i n 端点。f x 2 为其大端点提供多种缓冲方式,满足了传输中高带宽的要求,传输过程中 e z u s b f x 2 从i n 缓冲区中读取上传到主机的数据,在o u t 缓冲区中写入供外部处理器读取的数据。 它具备全速( 1 2 m b p s ) 和高速( 4 8 0 m b ) 两种传输速率,并具有 协议所规定的讲传输模式,即控p s u s b 制传输( c o n t r o l m o d e ) 、中断传输( i n t e r r u p tm o d e ) 、块传输( b u l km o d e ) 和等时传输( i s o c h r o n o u s m o d e ) 。 3 2i d t 7 0 v 2 7 、i d t 7 0 v 2 7 是由美国i d t 公司生产的高速大容量先进先出存储器件( f i f o ) 。其最高工作频率为 6 7 m h z ;容量为3 2 k + 1 6 ;i d t 7 0 v 2 7 可以设置标准工作模式或者f w f t ( f i r s tw o r df a l lt h r o u g h ) 工作模式, 并提供全满、半满、全空、将满以及将空等五种标志信号;非常方便进行容量扩展。容量扩展是 i d t 7 2 v 2 1 1 3 的一大特点,扩展方式可分为字长扩展和字深扩展。通过容易扩展可以由多片i d t 7 2 v 2 1 1 3 形 式更大容量的缓冲,并且电路连接简单、可靠。 3 3f p g a 芯片e p f l 0 k 2 0 在本设计中,所用的f p g a 采用a l t e r a z 司的e p f l 0 k 2 0 t c l 4 4 。它提供多达6 3 0 0 0 个可用门、1 1 5 6 + 逻 辑单元,1 4 4 个逻辑阵列。可以容纳各种独立的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功能,内置j t a g 边界扫描测试电路, 可以通过j t a g i s 进行在线编辑,设计者可将设计内容) a p c 机上通过下载电缆和j t a g h 对其进行任意次修 改,它有多达1 0 0 个i o 引脚可供编程使用,方便系统扩展存储空间和外设。 本系统使用e p f i o k 2 0 的主要功能是对卫星信号数据进行帧提取,各种控制时钟以及存储器地址的产 生,完成一些控制功能,完成信号数据的合路,形成特定的数据格式,送入u s b 控制芯片的f i f o 中。 根据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实时性的要求,配置c y 7 c 6 0 1 3 的工作接口模式为从f i f o 模式,硬件连 接方式如图3 所示。 f p g a 控制采集外部数据的时钟可同时作为 c y 7 c 6 8 0 1 3 的从f i f 0 模式的读写控制时钟,即 c y 7 c 6 8 0 1 3 的接口时钟连接到i f c l k 弓i 脚 f l a g a f l a g d 为f i f 0 标志引脚,用于映射 f i f o 的当前状态,s l w r s l r d 是c y 7 c 6 8 0 1 3 从 f i f o 的写使能,读允许信号,c p l d 向 c y 7 c 6 8 0 1 3 从f i f 0 提供从f i f 0 输出允许信号 s l o e ,仅在数据输出时有效,f d 1 5 :o 】为1 6 位 双向数据总线。f i f o a d r 1 :o 】为端点f i f o 选择 信号。 3 4 外接e e p r o m 电路 2 3 8 信息码。 f l a g b 位脉冲 f l a g b 。f i f o a d r 10 j 。 f p g a c y 7 c 6 8 0 1 3 s l r d s l w r s l o e r f d :150 f dl 150j 图3 硬件连接框图 系统上电后,u s b 内核首先检查1 2 c 总线上是否有e e p r o m 。如果有,并且其第一位数据是o x c 2 ,则 e z u s bf x 2 将e e p r o m 中的内容全部拷贝到内部r a m 中,然后重列举,并开始执行r a m 中的固件程序。 由于c y 7 c 6 8 0 1 3 芯片已经将1 2 c 总线集成,设计转化为对1 2 c 总线上挂接的e e p r o m 的设计。e e p r o m 电路 采用的是2 4 l c l 2 8e e p r o m 。 4 软件设计 本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固件、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的设计。其中,固件程序是指运行在设备c p u 中的 程序,是整个程序设计的核心,可采用汇编语言和c 语言设计。只有在该程序运行时,外设才能称之为具 有给定功能的外部设备。 4 1u s b 设备固件程序设计 固件程序负责处理p c 机发来的各种请求,主要负责设备与外围电路进行数据传输。完成一个完整的事 务传输,除了开发环境k e i l 包括的文件,还需要f w c ( 固件架构原是程序代码) 、d s c r a s l ( u s b 描述符 表) 、e z u s b 1 i b ( e z u s b 函数库对象程序代码) 、p e r i p h c ,( 用户函数,也就是设计中实现g p i b 功能要 编写的函数) 以及相关的中断跳转函数u s b j m p t b o b j 。功能函数里的t d p o l l ( ) 负责完成用户指定的 功能,应该包括一个执行用户外围功能的状态机。从这个函数返回的话,高优先级的任务应该首先执行。 v o i dt d p o l l ( v o i d ) i f ( ! ( e p 2 4 6 8 s t a t b m e p 2 e m p t y ) ) i f ( ! ( e p 2 4 6 8 s t a t & b m e p 6 f u l l ) ) 判断端点2 的f i f o 缓冲区是否满 fa p t r l h = m s b ( & e p 2 f i f o b u f ) ;自动指针l a p t r l l = l s b ( & e p 2 f i f o b u f ) : a u t o p t r h 2 = m s b ( & e p 6 f i f o b u f ) ;自动指钔 a u t o p t r l 2 = l s b ( & e p 6 f i f o b u f ) ; c o u n t = ( e p 2 b c h 8 ) + e p 2 b c l ; f o r ( i = 0 x 0 0 0 0 ;i c o u n t ;i + + ) f e x t a u t o d a t 2 = e x t a u t o d a t l ;将端点2 中断的数据复制到端点6 e p 6 b c h = e p 2 b c h ;设置端点6 的字节数 s y n c d e l a y : e p 6 b c l = e p 2 b c l , s y n c d e l a y : e p 2 b c l = 0 x 8 0 ;l l 4 2 驱动程序设计 f x 2 的设备驱动程序有两种:一种用来在设备接入时从主机下载固件到r a m 中,称为固件下载驱动程 序( e z l o a d e r s y s ) ;另一种是在设备重新列举后加载的设备驱动程序( e z u s b s y s ) 。应用软件通过该设备 驱动程序与f x 2 通信。 固件的程序代码既可以通过外部e 2 p r o m 下载,也可以通过主机下载在本系统中选择从主机下载,此 时外接e 2 p r o m 中存放的是固件下载的p i d v i d ,且第1 个字节是0 x c o h ,系统通过该p i d v i d 找到固件下 载驱动程序( e z l o a d e r s y s ) 将相应的固件代码下载到f x 2 的r a m 中。e z l o a d e r s y s 的生成是利用c y p r e s s 公司 提供的固件下载驱动程序源代码和用户编译成功的固件代码。在w i n 2 0 0 0d d k 中刨建的,并根据 e 2 p r o m 提供的p i d v i d 修改相应的i n 破件,在将固件下载r a m 中后系统清楚内存中的固件下载驱动程 序,并进行重新列举,让c 8 0 5 1 固件控制f x 2 ,此时,系统获得由c 8 0 5 1 固件提供的p i d v i d ( 与 e 2 p r o m 中的不同) ,认为有新的u s b 设备接入,并据此加载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 4 3 用户程序设计 应用程序开发中,可用v c + - i - 编制应用程序。所有的用户程序是通过i o 控制调用来访问e z u s b 的 设备驱动程序的,可以把e z u s b 设备当成文件来操作,利用c r e a t e f i l e 得至l j e z u s b 句柄,通过得到的句 2 3 9 柄,用一个w i n 3 2 函数d e v i c e i o c o n t r o l ( ) ,把i o c t i 翮相关的输入输出缓冲区提交给驱动程序,来进行 控制传输,用r e a d f i l e ,w r i t e f i l e 进行批量传输。当应用软件退出时,用c l o s e h a n d l e ( ) 关闭设备。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的需要,提出了基于u s b 接口的卫星云图数据采集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硬件系统 及软件设计方法,在南京大桥机器有限公司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的实际应用中,该系统与后端软件结合,实 现对卫星云图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在该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中,c y 7 c 6 8 0 1 3 芯片灵活的接口和可编程特性简化了外部硬件的设计,提高 了系统的可靠性,也利于p c b 板的制作与调试。另外,u s b 设备的可热插拔特性使得该系统具有便携式的 特点,使用方便,无需关机重启或打开机箱进行安装。该数据采集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气象卫星云图接收 处理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lc y 7 c 6 8 0 1 3e z - u s bf x 2u s bm i c r o c o n t r o l l e r 【d b o l c y p r e s s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c o r p o r a t i o n ,d e c e m b e r1 9 ,2 0 0 2 2 钱峰 “e z u s bf x 2 单片机原理、编程及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 0 0 6 3 陈逸“u s b 大全”中国电力出版社2 0 0 1 4 马伟“计算机u s b 系统原理及其主,从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 0 0 4 5 张垦阳等“e b s ,m o d l s 到i b 数据集合格式说明”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 0 0 1 6 徐建平等“各国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江苏气象科技2 0 0 1 2 古罩 同灭敏度长程吸收光谱技术 及其在大气科学中的应用 高晓明赵卫雄吴涛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合肥l1 2 5 信箱2 3 0 0 3 1 ) 1 引言 随着窄线宽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吸收光谱技术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也推动了高灵敏度吸 收光谱技术的进步,为激光吸收光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