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仿真综合题3_第1页
物理高考仿真综合题3_第2页
物理高考仿真综合题3_第3页
物理高考仿真综合题3_第4页
物理高考仿真综合题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七七) ) 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 共 126 分)和第卷(非选择题 共 174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为 300 分。 第第卷卷 (选择题 共 126 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6 6 分,共分,共 126126 分。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e 9 C 12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 Ca 40 1.下列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的细胞是 A.变形虫 B.人的红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根毛细胞 2.下列物质通过细胞膜一定由低浓度溶液一方向高浓度溶液一方运输的是 A.水 B.甘油 C.葡萄糖 D.蔗糖 3.有细胞壁但属于异养型的原核生物是 A.衣藻 B.大肠杆菌 C.蓝藻 D.酵母菌 4.紫茉莉花细胞中,由 A、G、T、U 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A.8 种 B.6 种 C.5 种 D.7 种 5.图 7-1 中的、分别表示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的多少,它们之 间的关系大致应该是 图 7-1 A. C.= D.=+ 三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初级消费者 生产者 6.“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 动即会致冷。该化学物质是 A.氯化钠 B.生石灰 C.固体氢氧化钠 D.固体硝酸铵 7.在稀 H SO 酸化的 H O 溶液中,加入乙醚后液体分层,再加入少量的 K Cr O 溶液 2422227 并振荡,在乙醚层中出现蓝色,这是因为反应生成的 CrO 溶于乙醚所致。CrO 的结构 55 为: 上述反应为 Cr O+4H O +2H =2CrO +5H O。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分析,下列叙述中 27 2 22 52 正确的是Cr O被氧化成 CrO ;H O 被氧化成 H O;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 27 2 5222 反应;此反应可用于检验 Cr O离子 27 2 A. B. C.全正确 D.全不正确 8.生活中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氯气和二氧化硫均可作为漂白剂,若同时使用它们去漂白某一湿润的有色物质,漂白 效果会明显加强 B.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卫生部规定食盐必须加碘,其中碘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C.苯酚有杀菌和止痛作用,药皂中也掺有少量苯酚,所以我们可以用苯酚对环境消毒或 直接涂抹于皮肤上进行消毒 D.工业酒精不能加水当饮料品尝,其原因是它含有甲醇,它虽具有酒香味,但饮后会导 致中毒,甚至死亡 9.钛被誉为“未来钢铁” “太空金属” ,原因是它的强度大,密度小,抗腐性能好,室温时, 它不与水、稀盐酸、稀 H SO 、稀 HNO 作用,但易溶于氢氟酸,推测其原因是 243 A.氢氟酸的酸性比其他酸强 B.氢氟酸的氧化性比其他酸强 C.氢氟酸的还原性比其他酸强 D.钛离子易与氟离子形成可溶性难电离物质 10.在一密闭的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B 进行如下反应: A(气)+2B(气)2C(气)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 A 和 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 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 A 的转化率为 A.40% B.50% C.60% D.70% 11.某药物的结构式为: 高考仿真试题(七)第 3 页 使其与含 1.2gNaOH 的溶液反应完全,消耗该药物的质量为 A.2.19 g B.2.19 gn C. g D.2.92 g n 2.92 12.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都特别好的氟橡胶。它的结构简式为 合成它的单体为 A.氟乙烯和全氟异丙烯 B.1,1 一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 C.1 一三氯甲基1,3丁二烯 D.全氟异戊二烯 13.2001 年,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便于应用、可把阻抗降为零的由硼和镁两种 元素组成的超导材料,这是 27 年来首次更新了金属超导体的纪录,是目前 金属化合物超导体的最高温度。该化合物也因此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 2001 年十六大科技突破之一。图 7-2 为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示意图: 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还各有 1 个镁原子,6 个硼原子 位于棱柱内。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MgBB.MgB2 C.Mg2BD.Mg3B2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C.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15.已知两种单色可见光 1、2 在真空中的波长分别为 1、2,且 12,则 A.单色光 1 的频率较小 B.玻璃对单色光 1 的折射率较大 C.在同种玻璃中单色光 1 的传播速度较小 D.单色光 1 的每个光子的能量较大 16.如图 7-3 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 F 拉物体乙,它们 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3 个B.4 个 C.5 个D.6 个 17.x、y,两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氦气,已知 x 中氦气的温度高于 y 中氦气的温度,但压 强却低于 y 中氦气的压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x 中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大于 y 中氦气分子的平均动能 B.x 中每个氦分子的动能一定大于 y 中氦分子的动能 C.x 中动能大的氦气分子数一定大于 y 中动能大的氦气分子数 D.x 中氦分子的热运动一定比 y 中氦分子的热运动激烈 18.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火箭发射后先竖直上升一段时间,随 后调整姿态,开始向某个方向倾斜上升,这个方向是 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 图 7-3 图 7-2 C.东北方向D.西北方向 19.一个质子 p 和一个 粒子,以相同的初动量从同一位置沿垂直于电场线的方向进入同 一个匀强电 场。 图 7-4 中的 哪个表示了 它们在该电 场中的运动 轨迹 20.如图 7-5,将闭合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 第一次用 0.3 s 时间拉出,外力做的功为 W1,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q1,第二次用 0.9 s 时间拉出,外力做功为 W2,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 q2。则 A.W1W2 q1q2 B.W1W2 q1=q2 C.W1W2 q1=q2 D.W1W2 q1q2 21.如图 7-6 所示,质量分别为 mA=2 kg 和 mB=3 kg 的 A、B 两物块,用劲度系数 为 k 的轻弹簧相连后竖直放在水平面上,今用大小为 F=45 N 的力把物块 A 向下 压而使之处于静止,突然撤去压力,则 A.物块 B 有可能离开水平面 B.物块 B 不可能离开水平面 C.只要 k 足够小,物块 B 就可能离开水平面 D.只要 k 足够大,物块 B 就可能离开水平面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七七) ) 第第卷卷 (非选择题 共 174 分)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第卷共 7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22232425262728293031 卷总分 得分 图 7- 4 图 7-5 图 7-6 高考仿真试题(七)第 5 页 22.(16 分)有一个额定电压为 10 V、额定功率在 1015 W 之间的用 电器(该用电器在电路中可用电阻符号表示),为了测定它的额定功率,现 有下面器材可供选用: A.电动势为 3 V、15 V、50 V 的直流电源各一个(内阻不计) B.规格 05 3 A,规格 015 2 A,规格 050 1 A 的三个滑动变阻器 C.量程分别为 00.6 A、03 A 内阻可忽略的双量程直流电流表一只 D.量程为 03 V、内阻为 2 k 的直流伏特表一只 E.阻值为 1 k、2 k、5 k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另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利用上述仪器,为使测量尽可能准确、方便,并使耗电功率最小,请回答: (1)应该选择的电源是_,滑动变阻器是_。 (2)应该选择的安培表量程是_。 (3)应如何使用伏特表? (4)画出测量电路图。 (5)测定该用电器额定功率时,应使伏特表指针指在什么位置?在图 7-7 上标出。 (6)若电流表的指针如图 7-8 所示,则这时电流强度 I=_A,由此可求得该用电 器额定功率 P=_W。 23.(16 分)一辆汽车质量为 3 t,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90 kW,在一 条水平公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25 m/s。求: (1)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 a=0.8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能保持匀加速直线 运动的时间有多长? 24.(18 分)如图 7-9 所示,已知电源的内阻 r=1 ,R1=4 ,A、B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 器,当 A、B 两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时,一电子从 A 板由静止开始, 飞到 B 板的速度为 v0。现若按图 7-9 连接,当 S 闭合时,电子由静 止从 A 板飞到 B 板的过程中,通过两极板中点 C 的速度为;当 S 断开时,经过 C 点的 2 0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图 7-7 图 7-8 图 7-9 速度为。求 R2、R3的阻值分别为多少? 3 3 0 25.(20 分)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 v 的“单色光” ,实际上 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 v 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 率范围是 (也称频率宽度)。让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一部分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 部分称为甲光),其余的进入薄膜内部,其中的一小部分从薄膜后表面反射回来,并从前表 面射出(这部分称为乙光),甲、乙这两部分光叠加而发生干涉,称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 光相比,要多在薄膜中传播一小段时间 t。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的干涉现 象的条件是:t 的最大值 tm与 v 的乘积近似等于 1,即只有满足 tmv1,才 会观察到明显的稳定的干涉现象。 已知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 v=4.321014Hz,它的频率宽度 v=0.81010Hz。让这束 单色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的液膜表面,射入时与液膜表面成 45角,如图 7-102n 所示。 (1)求从 O 点射入薄膜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及传播速率。 (2)估算在图 7-10 所示的情景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液膜的最大厚度 dm。 26.(18 分)2H+AsO43-+2I-AsO33-+I2+H2O 为可逆的氧化还原反 应。如图 7-11 所示: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图 7- 10 图 7-11 高考仿真试题(七)第 7 页 A 烧杯中溶质有 KI 和 I2,B 杯中溶质有 Na3AsO3和 Na3AsO4。a、b 为铂电极,两杯用倒 U 形管内的 KCl 溶液相连(即盐桥)。G 为演示电流计。进行实验甲:向 B 中滴加浓盐酸,则 电流表针偏转。实验乙:改向 B 中滴加 NaOH 溶液,则电流表针向反向偏转。试回答: (1)两次实验,指针偏转方向为什么相反?_。 (2)实验甲时,电极 a 发生的反应是_,电极 b 发生的反应 是_。 (3)实验乙时,电极 b 发生的反应是_,电极 a 发生的反应是 _。 (4)B 杯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 27.(12 分)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 应进行到 45 s 时,达到平衡(NO2浓度约为 0.0125 molL-1)。图 7-12 中 的曲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 25 s 内的反应进程。 (1)请计算前 20 s 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率。 (2)若反应延续至 70 s,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 2570 s 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催化剂后的反应 进程曲线。 28.(18 分)石棉是一类具有压伸强度大、柔韧性强、耐热、耐高温、 耐酸碱腐蚀,而且价格低廉的硅酸盐。石棉有毒,能使人患肺癌。 “911”事件发生后,在清理世贸大厦的废墟中人们发现有很多石棉,其中一种叫做矿青 石棉,它的化学式为 Na2Fe5Si8O22(OH)2。 (1)该石棉中与 5 个铁原子形成氧化物的氧原子数目是_。 (2)式中铁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可视为_。 (3)将该石棉的化学式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_。 (4)这种石棉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下列不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_。 A.光导纤维B.水泥 C.耐高温的金属钛D.氧化铝陶瓷 E.混凝土 (5)该石棉与酸或碱反应可以看作是各氧化物分别与酸或碱反应。若将这种石棉溶于足量的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图 7-12 二氧化氮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主要是_,滤液中的盐类物质主要有_。 29.(14 分)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 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 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 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 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_; _ 。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 是_(多选扣分)。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一种杂质气体是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_;在验证过程中_必须全部除去。 (4)如图 7-13 所示,请你选用下列四个装置(可重复使用)来实现乙同学的实验方案,将 它们的编号填入方框,并写出装置内所放的化学药品。 (5)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 pH 试纸来测定反应溶液的酸性, 理由是 _。 30.(16 分)有两组纯种小麦品种,一个是高秆抗锈病(DDTT),一个是 矮秆不抗锈病(ddtt)。现将这两个品种进行下列三组实验: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B 组:P 高抗矮不抗 F1 高抗 花粉培育 F2 植株 C 组:P 高抗 射 线 植株 A 组:P 高抗矮不抗 F1 高抗 F2 植株 图 7-13 高考仿真试题(七)第 9 页 假如以上三组实验都有矮秆抗锈病出现,分析以下问题: (1)A 组所得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_;B 组所得矮抗类型的基因型是_ (2)C 组获得矮抗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但一般说来,这种情况不容易发生,因为 _。 (3)A 组 F2中的矮抗类型不能直接用作大田栽种,原因是_。 (4)B 组获得的矮抗类型也不能直接利用,原因是_,但通过_处理,可以 直接产生理想的矮抗品种,其基因型是_。 31.(26 分)1918 年,发生了世界范围的大流感,当年死亡人数约 4000 万。现在已从 1918 年大流感受害者的组织样本中提取了该流感病毒 RNA,并经实验分析确定其由 8 个基因组成,碱基总数为 a,其中 G 的数量为 b。据此推测: (1)构成该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含氮碱基有哪几种?(分别写出名称和英文简写) _。你能根据题目条件推出这些碱基间的比例关系吗?为什么?_。 (2)该病毒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可能有_种。 (3)根据中心法则分析,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与人体不同的步骤可能有 _。 (4)20 世纪 30 年代,科学家们发现 1918 年大流感幸存者体内存在完全可以阻断猪流感 病毒毒力的抗体,而 1918 年后出生的人体内却没有这种抗体,这表明 _。 (5)若我们接种了该种流感病毒研制的疫苗,是否就可以预防现今的流行性感冒?为什么? _ 。 仿真试题仿真试题( (七七) ) 1.A 能完成一切生理功能的是生物个体。 2.A 浓度溶液和水分子浓度刚好相反。 3.B 4.B 紫茉莉细胞中,既有 DNA 又有 RNA。A、G 两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各有 2 种, T、U 两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分别只有 1 种。 5.B 6.D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7.B CrO5中有一个氧的化合价为+2,其余四个氧的化合价为+1。 得分评卷人 8.D 9.D 10.A 11.B 12.B 13.B 14.C 从光电效应和光的干涉现象的原理分析。 15.A 参照红光和紫光的特性进行分析。 16.C 分别对甲和乙进行受力分析。 17.B 从温度高低与热运动分子平均动能大小关系的角度分析。 18.A 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上空。 19.B 计算两粒子在电场中偏转角度进行比较。 20.C 找出外力做功和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21.B 利用简谐运动的规律分析。 22.(1)15 V 015 2 A(2 分) (2)03 A(2 分) (3)扩大量程,串联 1 k 和 5 k 的电阻,量程变为 12 V(4 分) (4)测量电路如图:(2 分) (5)如图所示(2 分) (6)1.20 12.0(4 分) 提示:额定功率应在额定电压下得到,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应尽可 能大,这样相对误差较小;测量时,表的量程如果不够,可以对表进行改装. 23.(1)汽车达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时,有 P=fvm 所以阻力 f=3600 N。(4 分) (2)设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牵引力为 F,由牛顿第二定律 F-f=ma 解得:F=6000 N(4 分) 又 P=Fv1所以 v1=15 m/s(4 分) 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4 分)s75.18 a t 1 24.当 A、B 两板直接接到电源两极时,设电源电动势为 E,根据动能定理,有 (4 分) 2 0 m 2 1 eE 当 S 闭合时,电子从 A 板由静止开始飞到 C 点,有 (4 分)E 2 1 U,E 4 1 U) 2 (m 2 1 eU BACA 20 CA 当 S 断开时,设此时 A、C 两点电势差为 UCA,则有 (4 分)E 3 2 U,E 3 1 ,U) 3 3 (m 2 1 eU BACA 2 0C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当 S 断开时,有 (3 分) 10R,E 3 2 R RRr E 33 31 当 S 闭合时,有 高考仿真试题(七)第 11 页 (3 分) 10R,E 2 1 RR RR RR RR Rr E 2 32 32 32 32 1 25.(1)由折射定律:sini=nsinr 折射角 r=30 2 1 2 2 2 n isin rsin 传播速率。(8 分)s/m1012 . 2 2/103n/c 88 (2)乙光在薄膜中的传播时间(6 分) rcos/d2 t 根据 t 最大,d 也最大。1tm 所以。(6 分)m1015 . 1 m 108 . 02 2 3 1012 . 2 v2 rcos d 2 10 8 m 26.(1)B 中加 HCl,使 AsO43-得电子生成 AsO33-,b 为正极,产生电流,指针偏转。B 中 加 NaOH,使 AsO33-发生失电子反应,b 为负极,产生电流,指针反向偏转(3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