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方案_第1页
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方案_第2页
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方案_第3页
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方案_第4页
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方案湖北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方案 为了正确检验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根据第二 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普查数据查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细则 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的要求,省经 济普查办公室研究制定了全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 查方案。 一、经济普查质量抽查的目的和对象 经济普查质量抽查的目的:一是检查各地普查登记基层 表填报工作是否按经济普查方案和数据质量控制办法执行; 二是检验和评估全省及各地经济普查数据质量;三是核实各 种经济指标的准确性,为 GDP 核算提供依据。 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抽查的对象是被抽中的普查小区的 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工商户。 二、经济普查质量抽查的组织实施和时间安排 全省经济普查质量抽查工作由省经济普查办公室统一 组织,并从各市、州经济普查办公室抽调部分具备较高政治 觉悟和业务水平的人员组成数据质量抽查组分赴各地开展 抽查,抽查组人员名单及分组情况另行通知。所有参与抽查 人员必须严守工作纪律,不得事先泄露与质量抽查相关的任 何信息。 4 月中下旬,省经普办各质量抽查组分赴各地开展质量 2 抽查工作,在一个月内完成全省的质量抽查工作。 三、经济普查质量抽查的原则 本次经济普查质量抽查采取的是省市结合、随机抽查和 专业参与的原则。 省市相结合。首先由市、州经济普查办公室按本办法的 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对本辖区内所属县(市、区)的经 济普查质量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再由省经济普查质 量抽查组组织抽查。 各地要对自查的结果认真总结,分析原因,评估质量并 提出应对措施;要整理好质量分析的汇报材料,为省经济普 查质量抽查组的检查做好准备。 本次抽查采取随机抽查。即各抽查组根据省经济普查办 公室随机抽样确定的样本区域进行检查。省经济普查办公室 对各市、州质量抽查的重点放在城镇地区,即调查对象复杂、 稠密的地区,重点检查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生产经 营指标填报情况。 各专业要积极参与普查登记质量抽查工作,充分体现 “分专业组织普查,分专业负责质量控制”的原则。在开展质 量抽查时,各专业要选调业务骨干参加,认真进行质量评估。 四、经济普查质量抽查的内容 经济普查质量抽查的主要内容是:各地普查质量控制是 3 否达到“三个一百、三个一致”的预期目标,即“清查单位的登 记率要百分之百、普查表填报的合格率要百分之百、统计编 码的准确率要百分之百”和“单位的综合表和基层表要保持一 致、原始报表与机器录入表要一致、原始报表与企业台帐要 一致”,具体包括: (一)普查小区内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的重登、漏登 和错登情况。单位性质的界定以及行业分类等统计编码情况。 (二)企业单位抽查全年营业收入合计,以及工业企业的工 业总产值、建筑业企业的建筑业总产值、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 的本年完成投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总额、行政事业 社团单位的支出(费用)合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本期综合能源 消费量和全部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合计等指标的错填、漏填 情况。 (三)与 GDP 核算有关的营业利润、工资福利支出、从业 人员平均人数等关键财务指标的错填、漏填情况。 (四)抽中区域内个体工商户是否不重不漏。 五、经济普查质量抽查的步骤 省、市州一级经普办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抽取普查小区 进行检查。即省经普办将在每个市州中,抽查 2 到 3 个县(市、 区),每个县抽查 2 个街道社区;市州经普办抽查所属 2 到 3 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查 2 到 3 个街道社区或乡 4 镇村委会,非抽中的县(市、区)要自行组织抽查验收;省经普 办抽查社区或村委会的单位数应不低于所在街道或乡镇单 位总数的 5%,市州经普办抽查的相应标准不低于 10%,低 于上述标准的要扩大抽查范围,直到满足规定的单位数为止。 各质量抽查组要根据普查质量抽查的具体要求,对抽中 的普查小区中的单位逐一进行“地毯式”的实地登记入户检查, 并认真做好抽查记录,填写相关调查表。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全省所有市州县积极做好迎接检查的各项准备 工作,尤其是各项检查资料的整理工作,包括普查区地图、 基层普查表和登记底册,要整理规范,专人保管。 第二步,省经普办各抽查组出发前拆封抽中县(市、区) 名单,到达抽中县(市、区)后,由各抽查组与当地经普办共 同拆封抽中社区和村委会名单,然后封存抽中普查小区内全 部普查单位填报的原始普查表。 第三步,省经普办各抽查组从被抽中县(市、区)数据库中 导出抽中普查小区内全部单位的基层数据并复制,然后按“经 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一”(见附件 1)的抽查内容过录打印每个法 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的主要指标录入值数据,以及按照“经济 普查质量验收表三”(见附件 3)的内容打印个体户资料,形成 抽查底册。 第四步,省经普办各质量抽查组带着抽查底册,对抽查 5 区域内的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要根据“经济普查质 量验收表”的内容,严格检查相关原始资料及有关经营证件, 采取实地入户登记方式,进行“地毯式”核查,并逐一做好相 关记录。 第五步,将封存的原始普查表上的指标数据过录到“经 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一” 主要指标填报值中,并与核查结果逐 一进行人工比对,计算并填写具体差异值到“经济普查质量 验收表二”的填报误差值和录入误差值中。同时,将小区个体 户的核查情况填报到“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三”中,对新增和 未找到的个体户在备注中作出说明。 第六步,对抽查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根据实地抽查的 相关记录,计算出抽查点辖区内单位重报、漏报率;单位名录 表主要属性指标漏报、错报率;以及财务表主要经济指标漏 填、错填率。 第七步,根据整理的抽查表,将差错率计算结果填报到 “经济普查质量抽查情况汇总表” (见附件 4)中,整理分析形 成书面的抽查报告,并以电子文档格式上报省经济普查办公 室。 抽查表差错率、误差率相关计算公式为: (一)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二 1、单位基本情况质量抽查情况(601、602 表) 单位数的错报率=单位核实情况(错报个数+漏报个数) 6 抽查单位总数,即: %100 抽查单位数 漏报单位数错报单位数 单位错报率 单位界定错报率=单位界定错误数抽查单位总数,即: %100 抽查单位数 单位界定错误数 单位界定错报率 行业代码的错报率=行业代码错报数抽查单位总数, 即: %100 抽查单位数 行业代码错报数 行业代码界定错报率 2、分专业财务指标质量抽查情况(根据规模以下企业财 务 G60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 G604 表;或“三上”企业财务 B103、C103、X103、E103 表) 财务填报误差率=(抽查值-填报值)抽查值,即: %1001 据抽查核实的主要财务数 务数据普查原始表上的主要财 (财务)填报误差率 财务录入误差率=(填报值-录入值)填报值,即: (财务)%1001 务数据普查原始表上的主要财 据程序录入的主要财务数 录入误差率 财务指标填报差错率=财务指标差错(填报误差0)笔 数(各专业单位数各类财务表指标笔数),即: %100 各类财务表指标笔数各专业单位数 财务指标差错笔数 率(财务)指标填报差错 各类财务表指标笔数:规模以下企业财务 G603 表指标数 合计 16 笔,事业行政单位财务 G604 表指标数合计 7 笔;各 7 专业“三上”企业财务表:工业 B103 表设计指标数 34 笔,建 筑业 C103 表设计指标数 31 笔,房地产业 X103 设计指标数 30 笔,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 E103 表指标数平均后合 计 34 笔。 (二)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三 个体户登记质量抽查情况: 个体户的漏报率=新增户数小计该调查小区个体户 总数,即: %100 抽查个体户数 新增个体户数 个体户的漏报率 个体户的虚报率=不存在户数小计该调查小区个体 户总数,即: %100 抽查个体户数 不存在个体户数 个体户的虚报率 六、经济普查质量抽查的费用及其它事宜 省经普办各抽查组所需的费用由省经济普查办公室统 一支付。 七、附件:经济普查质量抽查表 附件 1 :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一(各抽查组实地抽查用表, 即抽查底册) 附件 2 :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二(数据填报误差、录入误差 以及差错情况计算表) 附件 3 :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三(个体户抽查表) 8 附件 4 :经济普查质量抽查情况汇总表 二九年三月十八日 9 附件附件 1 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一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一 _地(市)_县(区)_乡(镇)、街道_普查区_普查小区 单位类别:单位类别: 1.单产业法人 基本单位情况主要财务指标(法人单位:G603、G604、B103、C103、X103、E103 表;产业单位:经营性收入、行政事业性支出) 2.多产业法人企业指标行政事业指标通用指标 3.产业单位 单 位 类 别 单位核实情况 (个) 主营业 务活动 行 业 代 码 专 业 划 分 类 别 法人:全年营 业收入(产 业单位:经营 性收入) 营业利润 工资福利费合 计 专业指标 *本期综合能 源消费量(仅 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填报) *全部科技项 目经费内部支 出合计(仅规 模以上工业企 业填报) 法人:本年支 出(费用)合 计(产业单 位:行政事业 性支出) 从业人员平均 人数(产业 单位:年末从 业人数) 错 报 漏 报 界 定 错 误 原 始 表 抽 查 值 错 填 录 入 值 填 报 值 抽 查 值 录 入 值 填 报 值 抽 查 值 录 入 值 填 报 值 抽 查 值 录 入 值 填 报 值 抽 查 值 录 入 值 填 报 值 抽 查 值 录 入 值 填 报 值 抽 查 值 录 入 值 填 报 值 抽 查 值 录 入 值 填 报 值 抽 查 值 甲乙 123456 丙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调查小区调查小区 1 1 小计小计 其中:抽中单位 1 抽中单位 2 : : 调查小区调查小区 2 2 小计小计 其中:抽中单位 1 抽中单位 2 : : 注注 1“专业指标”的具体内容,按照企业法人的行业大类,分不同类型填报主要经营指标: 注注 2 产业单位的经济指标为:年末从业人数、经营性收入、行政事业性支出 工业企业填写“工业总产值” 注注 3 打*号的能源、科技类指标仅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填报 建筑业企业填写“建筑业总产值” 注注 4 单位和行业核实情况有错填“1” ,否则不填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企业填写“本年完成投资”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填写“商品销售总额” 其他行业免填“专业指标” 10 (县、市州)普查办公室主任签名: 质量抽查组负责人签名: 填表人签名: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附件 2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二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二 _地(市)_县(区)_乡(镇)、街道_普查区_普查小区 单位类别:单位类别: 1.单产业法人 基本单位情况主要财务指标(法人单位:G603、G604、B103、C103、X103、E103 表;产业单位:经营性收入、行政事业性支出) 2.多产业法人企业指标 行政事业指 标 通用指标 3.产业单位 单 位 类 别 单位核实情 况 行业 核实 情况 专 业 划 分 类 别 法人:全年 营业收入 (产业单 位:经营性 收入) 营业利润 工资福利费 合计 专业指标 *本期综合能 源消费量(仅 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填报) *全部科技项 目经费内部 支出合计(仅 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填报) 法人:本年 支出(费用) 合计(产 业单位:行 政事业性支 出) 从业人员平 均人数 (产业单 位:年末从 业人数) 单位 的错 报 单位 界定 错报 行业 代码 错报 填报 误差 值 录入 误差 值 填报 误差 值 录入 误差 值 填报 误差 值 录入 误差 值 填报 误差 值 录入 误差 值 填报 误差 值 录入 误差 值 填报 误差 值 录入 误差 值 填报 误差 值 录入 误差 值 填报 误差 值 录入 误差 值 甲乙 123 丙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调查小区调查小区 1 1 小计小计 其中:抽中单位 1 抽中单位 2 : : 调查小区调查小区 2 2 小计小计 其中:抽中单位 1 抽中单位 2 : : 合计合计 注:注:单位的错报=错报个数+漏报个数 填报误差值=抽查值-填报值 录入误差值=填报值-录入值 11 (县、市州)普查办公室主任签名: 质量抽查组负责人签名: 填表人签名: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附件 3 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三经济普查质量验收表三 _地(市)_县(区)_乡(镇)、街道_普查区_普查小区 个体户是否存在 个体 户顺 序码 个体经营户名 称 个体经营户主姓 名 街(村)、门牌 号 主要业务活动 从业 人员 数 联系电话存在填 不存填 新增填 备注:新增 或不存在原 因 甲1234567 8910 11 调查小区调查小区 1 小计小计 存在户数存在户数 小计小计 不存在户不存在户 数小计数小计 新增户数新增户数 小计小计 其中:抽中个体户 1 抽中个体户 2 : : 调查小区调查小区 2 小计小计 存在户数存在户数 小计小计 不存在户不存在户 数小计数小计 新增户数新增户数 小计小计 其中:抽中个体户 1 抽中个体户 2 : : : : 12 (县、市州)普查办公室主任签名: 质量抽查组负责人签名: 填表人签名: 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附件 4 经济普查质量抽查情况汇总表经济普查质量抽查情况汇总表 _地(市)_县(区) 主要财务 G603、G604、B103、C103、X103、E103 表抽查误差率、差错率()单位名录 601、602 表 抽查情况 企业指标行政事业指标通用指标 个体户 613 表抽查情 况 法人:全年营 业收入(产 业单位:经营 性收入) 营业利润 工资福利费合 计 专业指标 *本期综合能 源消费量(仅 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填报) *全部科技项 目经费内部支 出合计(仅规 模以上工业企 业填报) 法人:本年支 出(费用)合 计(产业单 位:行政事业 性支出) 从业人员平均 人数(产业 单位:年末从 业人数) 抽中小区名称 单 位 的 错 报 率 单 位 界 定 的 错 报 率 行 业 代 码 的 错 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