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_第1页
激励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_第2页
激励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激励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一、激励器的原理 激励器又称听觉激励器(Aural Exciter) 、声音激励器(Sound Exciter) 。它是在 78 年代中期由美国 Aphex Systems 公司发明的新颖信号处理器。 激励器实质上是一个谐波产生器。它是通过可变调谐方法,产生与输人的节目信号有的谐波(泛音) ,增强 声音的细节和层次感,通过适当的调整可提高声音的清晰度、表现力和主体威。 图 1-2-34 是激励器的原。方框图。由图可见,输。信号分成两路,一路未加修饰地输出,另一路经过高通 滤波器滤去低频成分,然后送入谐波产生器。谐波产生器是激励器的核心,用以产生与输入信号频率有关、而 与信号电平幅度无关的谐波。这路额外增加的谐波再与未加修饰的原信号混合而输出。由于输出信号增加了高 频谐波,而人耳对谐波尤为敏感,因此提高 了声音的清晰度、透明度、现场感和表现响度,使声音更为优美动听。所以,近年来在歌舞厅或家庭中使 用激励器 H 益 I 一泛。一个普通的业余歌手,在演唱时若能很好地使用混响效果并辅以声音激励器,只要有一 定的演唱技巧,其音色可能达到与名歌星相比也毫不逊色的水平,这就是声音激励器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的 原因。下面是声音激励器的一些应用实例: 图 1-2-34 激励器的原理方框图 1.录音使各种乐器的音色更加突出和清晰,歌词更易听清楚、更具真实感,声音更具穿透力。在翻录 磁带时使用激励器能使所翻录的磁带质量提高、接近甚至超过原版的磁带。激励器在多轨录音中,可在前期录 音和后期制作中使用。它可以使各种乐器本身音色更加清晰、突出。使打击乐器更具有力度感,使电贝斯更具 有活跃的弹跳气氛,使钢琴更具有现场感,使合成器模拟的各种乐器音色更真实。并且可以使很多属于弱声源 的乐器如古琴、钢琴、高胡、竖笛等声音更具穿透力。 在制式录音中(指交响乐、管弦乐等传统录音方法) ,激励器可直接用在调音台后、录音机前,它可以使。 声道立体声节目的响度更为开放、空间更为广阔。在民族音乐录音中,它可以使独唱或独奏更具真实感,连伴 奏音乐很弱的内声部及碎弓衬腔都完好无损。 在电影、电视剧的对白录音中,它可以使语言更生动,更有临场感。尤其是轻声的耳语,可以在很弱的音 量下使听众感觉是靠近自己耳朵说的。 2.剧院、歌舞厅、公共扩产系统(体育馆、场等)使用激励器可使声音具有穿透力,增加覆盖面积, 并且广大响度但不增加重放功率,所以听起来很响,但不会造成回授啸叫,提高了重放声音的质量,因此亦适 用于监听系统。此外,激励器的使用能帮助声音渗透到所有空间,使声音在很嘈杂的环境中清晰可闻。 3.录制和重放音色丰满、力度强劲的流行歌曲人声和伴奏声的比例往往是处于“临界”状态的,有时乐 队伴奏的强烈音响和气氛会有“压唱”之感,若降低乐队的伴奏录音电平又会影响气氛。为两全其美,可用声音 激励器激励演唱的声音,使在既不降低乐队的录音电平又不提高演唱录音电平的情况下,获得把歌声浮雕般地 突出来的效果,歌词更显清晰,又保持了乐队的宏大气势。 4.家庭可增加立体声音响的活力,使声音丰满、清晰、声像分布均匀。 应指出,激励器也有其局限性。虽然激励器有不少功效,但是在具体使用中,有些情况下效果并理想。例 如: 有明显齿音毛病的演员不宜使用激励器。无论频率点选在任何位置,齿音还是会更突出。如果必须用激 励器,就应先使用齿音消除器降低齿音声功率后再加激励效果。 信噪比较差的老录音带、老唱片不宜单独使用激励器,应配合降噪器和滤波器及颁率均衡器一起使用, 而激励器是最后一环。如果单独使用,高频噪声会更严重。 对声部不平衡的糟糕音乐节目,企图应用激励器将较弱声部突出的做法是徒劳的。因为原来较强的声部 会争得驱动电平,使原本突出的声部更突出,即便使用频率均衡器修正后再加激励效果也欠佳。 二、激励器产品示例 目目前常用的激励器是 Aphex Systens 公司生产的 Aphex 系列激励器,主要,品种有 Aphex和 Aphex C 等。 前二种是专业级产品,而后一种(C 型)是普及型产品,价格便宜、轻便小巧、操作方便,在国内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下面以 Aphex 型激励器为例说明其使用方法。 图 1-2-36 为 Aphex C 型激励器面板图,各操作钮的功能及特点如下: 图 1-2-36Aphex C 型激励器面板图 为三色发光二极管。显示送往增强线路的输入电平大小,以绿/ 黄色代表节目,红色显峰值。若显示为绿 色,表示驱动电平低,激励效果不大;若显示为红色,表示激励电平过高,引起失真;显示黄色则效果最好。 为沤动(DRIVE) 。用来调节送往增强线路的输入电平大小,与配合使用,以调到三发光二极管显示黄 色并偶尔闪现红色为最好。 为调谐(IUNE) 。调谐旋钮能调校增强线路里产生的江音的频谱分布,对音色影响很故对不同的节目源 应分别调整。另外,调谐控制与驱动电平互有影响,故在调谐校定后,还重新调整,以防过载。 为混音(MIN) 。混音旋钮能调节直接信号与增强信号的比例,即改变激励程度,可由零件最大作任意调 节,应根据不同的节目源而作不同的调节。 -为入/出钮(IN/OUT)及指示灯。通过可即时接入或断开,便于用户进行比较,当指示灯为红色 时,表示激励器已接入,正在发挥增强效果;当指示灯为绿色时,表示激励器已停止工作,无增强效果。 为另外, 个通道的控制钮及指示灯,其意义同上。 为电源开关(POWER) 。 Aphex C 型激励器的主要技术特性如下: 频率响应:10Hz-100kHz0.5dB; 噪声:-90dB; THD:0.01%; 工作电平:-10dBm; 最大输入/输出电平:+14dBm。 三、激励器的调控 1.驱动电平凋整(DRIVE) 驱动电平调整,是调整输入到增强产生线路的输入电平量。这个调整点配有三色发光二极管作电平指示, 绿色光表示输入电平不足,增强线路未能充分驱动;绿: 黄色光表示增强线路已驱动;黄: 红色光表示增强线路 已充分驱动,此时红光问歇闪动表示峰值电平适量;如果红光太亮而不退时,说明驱动电平太高/ 会引起失真。 调整时,对动态大的节目电平要注意留有余量,防止过荷。另外,驱动电平控制应与频率调谐相呼应,在设定 频率位置后要再次确定驱动电平。这是因为,频率调谐置于低段时,此段频率的声功率较强,会造成驱动电平 过高;频率调谐置于高段时,声功率较弱会造成驱动电平不足,因此在确定频率调谐位置后,应再次确定驱动 电平。 2.频率调谐(TUNING) 频率调谐实际上是二次谐波选通。节目对象不同就应选择不同的谐振频率。在 APHEXC 的面板上,没有选 择中心频率的刻度标记,这是为了让使用者以听感为调谐依据。实际上我们从原理中已经知道,这段频率范围 在 700Hz-7kHz。如果节目是立迎宾镲,那就应把调谐置于最高位,使其节奏清晰通透;如果节目是小号,那就 应把调谐置于中间位,使其声音嘹亮清脆;如果节目是歌声,那就应把调谐置于低于中间位,使其避开齿音, 音色更加纯净亲切;如果节目是语言,那就应把调谐置于较低位,使其口齿清楚、顿挫分明;如果节目是贝斯, 那就应把调谐置于最低位,使其更加活跃有力。总之,应视节目源频率特性而定。但是,假如一只鼓皮松软、 敲击无力的大鼓,就应在高段选定谐波,用于加强音头使鼓更强劲;而一只声音干瘪的大鼓就应在低段选定谐 波,使鼓声雄浑。所以谐波频率的选择应从声源实际情况出发来设定。在设备面板上,有对比按键,标有“入/出” 字样(IN/OUT) ,可以反复对比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声音的差别,监听调谐效果。当然,一旦确定效果后,要 将按键置于“出”位置。 3.混音量调整(MIX) 混音量调整,是指直通主信号与谐波信号的混合比例调整。配比的依据与节目本身响度有关,与输出端所 需要的现场效应有关。换句话说,混音量的调整是临场感增强量的调整。例如,一位歌手的吐字咬不紧字头, 或者声音靠后,就应把增强效果的比例给得大一些,使其声音具有凸出感,听感靠前。再如,给一把吉他加一 点音头上的指甲抠弦声,在混音调整时就不能把增强效果给得过大,而破坏了整个吉他的音色。总之,混音调 整应以输出端的效果自然、渐渐、音质纯正、层次有序等为标准。 4.调控步骤 C 型激励器是比较普遍使用的经济机型,双声道,可做立体声或两声或两声道分别配置调整。它的调整点 较少,分别为驱动电平调整、频率选择、混音量调整三部分和对比入/出监听键。调控比较方便,其基本步骤如 下: 针对节目对象、声源的状况确定调整意图,如果是独唱或单件乐器演奏,那么要精确是想使其增加清晰 度还是增加力度?是想突出个性还是临场感?如果是交响乐或是合唱,是想使其浑厚丰满还是明亮?这决定着 你以后的调谐方案。无的放矢则只会影响声音质量和调控速度。 先将将混音量调谐旋钮加到较大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对比监听声音的激励效果。 将驱动电平调谐旋钮调到较小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在选择好频率点后使驱动电平一次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