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滨滨州市水州市水资资源开源开发发利用分析及利用分析及对对策策 前言前言 新世纪之初,水利事业已进入由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 的新阶段,随着滨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越显突出,水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使本来就比较贫乏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针对滨州市水资源 供需矛盾突出,开发利用欠优化,利用率低,浪费大,水污染严 重等问题,分析研究滨州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对策。 经对各县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和研究,提出了加快 引蓄水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节约用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雨水集蓄、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等对策措施,为滨州市社会和经 济发展及水资源开发与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 一、基本概况一、基本概况 (一)自然状况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的鲁北平原,横跨黄河南北,地理坐 标为东经 11715 至 11837,北纬 3641 至 3816 ;辖邹平、 博兴、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城六县一区,总面积 9446km2,总人口 359.2 万人。 2 该市除西南部的邹平县有少量山丘外,其余均为平原,微 地貌差异较大。小清河以南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陡, 南北向 1/10001/3000,东西向 1/40001/6000;南北地势以黄河 为峰,分别向东南、东北方向倾斜,地面坡降平缓,约为 1/80001/15000, 全市地貌分为山地、山脚丘岭地、山前倾斜平 原、缓平坡地、河间浅平洼地、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背河槽状 洼地和海滩地九种类型。除河间浅平洼地、海滩地外,其它各类 大体呈西南向东北倾斜的条带状分布。 (二)河流及湖泊 本市河流以黄河为界,北有潮河、徒骇、秦口、德惠新、马颊、 漳卫新河(流域面积 120013902km2不等);南有支脉及小清河 (流域面积分别为 3356、6717km2);连同黄河在内全市共有大小 河流 17 条,其中主要河流为上述 9 条。河流分布随地形地貌而 变化,各河走向大体呈西南向东北倾斜。黄河与漳卫新河在境内 基本无产流面积,所以地表水资源量主要依据其余 7 条河流计 算。 除上述主要河流外,该市尚有青沙、麻大(均在博兴县)及 芽庄湖(邹平县)共三个平原湖泊。青沙湖和芽庄湖,非滞洪期无 3 水,可耕种农作物。麻大湖除干旱年份外,平、丰水年份常年有 水,盛产藕、苇、蒲、鱼、虾、蟹等,兼有滞洪作用。 (三)水资源概况 滨州市水资源量的主要来源,一是由降雨所形成的当地地 表径流和地下水,二是引用黄河及其它过境河流上游客水。根据 调查统计和分析计算,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571.4mm,七条主 要河流的多年平均地表年径流量为 24.23 亿 m3(其中当地 7.28 亿 m3,过境 16.95 亿 m3),省下达给该市限引黄河水量 7.0 亿 m3,地下水补给量为 5.88 亿 m3,全市地表、地下及过境水量共 为 37.11 亿 m3。 该市降水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年 降雨量的 75.4%集中在汛期(6-9 月),汛期降雨又多集中在七、 八月份,该两月的降雨量占年雨量的 55.5%。在农灌用水量最大 的 3-5 月份降雨量仅占年降水量的 13%。实测年最大降水量 1095.6mm(1964 年),年最小降水量 330.1mm(1989 年),最大年 是最小年的 3.32 倍,经常出现少雨干旱年份。 二、水二、水资资源开源开发发利用利用现现状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五十年 4 来,在统一治理水旱灾害的同时,充分利用水资源,全市已建成 较为系统、完整的供水工程设施,具有了一定的供水能力。年开 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 13.88 亿 m3。 (一)引河、拦河闸、塘坝水库工程 全市各河两岸建有固定机灌站 1045 处,设计提水流量 137.3m3/s,年直接引河水量约为 2.1 亿 m3;共建大中型拦河闸 27 座,蓄水约为 1.15 亿 m3;山区塘坝 106 座,总库容 0.031 亿 m3;山区小水库 21 座,控制流域面积 145Km2,库容为 0.102 亿 m3;平原水库 100 万 m3以上的 6 座,库容为 0.2345 亿 m3;河、 塘、库共计一次性蓄水约为 1.52 亿 m3,复蓄量达 2.58 亿 m3(按 复蓄指数 1.70 计)。另建有引黄水库(利用洼地面以上筑围堤) 102 座,一次性蓄水约为 1.90 亿 m3,复蓄容量达 3.23 亿 m3,此 外,直接引黄灌溉水量 3.77 亿 m3。全市地面以上水利工程年一 次性蓄水总量约为 3.42 亿 m3,复蓄容量可达 5.81 亿 m3,直接 引河(含引黄)水量 5.87 亿 m3, ,共 11.68 亿 m3。 (二)地下水利用量 全市已打机井 25357 眼,其中配套机井 21346 眼,提水能 力达 3.06 亿 m3。年均提用地下水量 2.2 亿 m3。 5 三、水三、水资资源开源开发发利用中存在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 (一)开发利用欠科学合理和优化配置 本市距渤海海岸线较近,地下淡水资源比较贫乏,而且分 布不均。浅层地下淡水主要分布在沿黄河两岸的邹平、博兴、惠 民、阳信、滨城五县区。共有宜井灌溉面积 2787.6km2,占全市总 面积的 29.5%,其中邹平、博兴县的地下淡水区,由于近年来超 量开采,形成了面积为 200 多 km2的地下水漏斗区,占两县纯井 灌区(404km2)的 50%之多。博兴县漏斗区最大地下水埋深达 30m,近年来年平均下降速度为每年 1.20m;邹平地下水漏斗区 地下水最大埋深已达 45m,年均下降速度为每年 1.57m。处于引 黄灌区的惠民、阳信、滨城三县区,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 2.62 亿 m3,而现状年实际开采量为 0.20 亿 m3,开采率仅为 7.6%, 地下淡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北部沿海的无棣、沾化 两县基本无浅层地下淡水,深层地下淡水较少且含氟含碘高,工 农业生产和人畜饮用水主要依靠引黄尾水与其它河道拦蓄的地 表水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客水资 源的黄河水源是可用而不可靠。引水工程、蓄水工程虽已初具规 模,但渠道输水能力低,调蓄能力小的问题尚未解决。地表、地 6 下及引用客水等开发利用欠科学合理和优化配置。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该市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 13.16 亿 m3(其中地表 7.28 亿 m3,地下 5.88 亿 m3)而开发利用量为 4.78 亿 m3(地表 2.58 亿 m3,地下 2.2 亿 m3),当地水资源利用率为 36%;包括诸河上 游客水及引黄水量的水资源利用率约为 37.4%。由此可知该市 水的开发利用率较低。就是已被开发的水量中,水的有效利用率 也不高。全市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 81%,在农业供水中,存 在着用水紧张与浪费并存的不合理现象。农业灌溉大部分仍采 用传统的土渠(衬砌率不足 3%)输水、大水漫灌方式,平均亩次 用水量高达 125m3,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 40%。工业用水重复利 用率也很低,全市平均为 20%,远低于国家 60%的规定标准。城 镇居民节水意识淡薄,用水无度,长流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 是公共用水设施,跑、冒、漏、滴尚未杜绝,浪费水现象比较普遍, 也是水的利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三)水资源污染严重 滨州市地处诸河下游,上游济南、淄博、德州等市大量工业 和生活废污水的排入,加上本市的自身污染,致使各河流污染严 7 重。据 17 条河流水质监测结果,有 10 条河流属严重污染,4 条 河流属重污染,2 条河流属中度污染,属尚清洁的仅有黄河。随 着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废污水排放量还要相应增加, 水污染严重程度仍在继续,地表水的开发利用将面临严峻形势。 总之,滨州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 有地下淡水的区域,一部分超采而形成漏斗,一部分尚未开发利 用;地表水和地下水欠优化调度;引蓄水工程尚未配套,拦蓄能 力较小;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浪费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 和重复利用率低;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导致水污染严重,使水 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如何解决本市水资源短缺和开发 利用率低及供需矛盾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四、水四、水资资源供需平衡源供需平衡预测预测 根据滨州市 2010 年近期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对该市供需 水进行预测,经综合平衡分析计算,保证率为 50%、75%、90%、95%时的缺水量分别为 4.81、7.78、11.97、18.65 亿 m3(详见下表)。 滨州市 2010 年不同保证率供需水量预测表 保证率 水量 50%75%90%95% 可供水量(亿 m3) 21.9320.7518.4514.95 8 需水量(亿 m3) 26.7428.5330.4233.60 缺水量(亿 m3) 4.817.7811.9718.65 由此表可知,2010 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将严重 影响着滨州市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五、综综合性合性对对策和措施策和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为缓 解本市水资源供求矛盾,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开源、节流、减污、 强化管理”一系列综合措施,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发 展和社会进步,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合理开发利用地表、地下水资源 1、加快引蓄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工作 本市地表水的各类供水 80%以上是靠黄河水,但由于黄河 变得可用而不可靠。为解决黄河及其他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 均的矛盾,必须加快引蓄水工程的建设。一是完善配套引水工程, 针对黄河来水时断时续和限定引黄的特点,急待提高抢引黄河 水的能力,在继续抓好原引黄灌区工程设施的挖潜、延伸、改造 配套的同时,要集中力量抓好小开河、簸箕李、韩墩等引黄扩大 治理工程,增加和改善引水工程及配套完善工作。通过配套完善 9 现有的引黄工程,提高引水能力,做到短时来水和来水小时也能 引得出,并尽可能快引多引。二是加快蓄水工程建设。本市现有 蓄水工程远不能满足抗旱蓄水的需要。为使引出的黄河水能蓄 得下,应充分利用坑塘、洼地、古河道等引蓄黄河及其他河流的 水,千方百计增加蓄水能力,扩大水资源储备。三是利用深沟大 河建闸蓄水也是拦蓄地表径流和引黄尾水、增加蓄水能力的有 效途径。利用本市河网密度较大的特点,深挖拦蓄潜力,尤其是 无浅层地下淡水的沾化、无棣两县,必须利用荒碱低洼地、旧河 道、坑湾等,建设中小型平原水库和坑塘,利用河道建设节制闸 拦蓄地表径流,以满足各类用水的需要。在引黄时间上,利用上 游用水少的有利时机相机引黄蓄水,做到丰蓄枯用。 2、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 本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合理,邹平、博兴县的小清河以南地 区,已产生严重超采区,必须压缩开采量,同时应增建地下水补 源工程;一是拦蓄地表径流补源,二是引黄补源,使漏斗区地下 水位逐渐恢复到平衡状态。黄河北岸的惠民、阳信、滨城三县区 有较好的地下水源条件,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应将三县区位于引 黄灌区之内而又具有地下水源条件的,全部改为井灌,尽快改为 10 以井灌为主,引黄为辅的布局,以节省出限引的黄河水,供给严 重缺水而又无地下淡水的无棣、沾化两县。从而使水资源得到科 学调度和联合运用,保证全市工农业发展的需水要求。 3、雨水集蓄利用 利用屋顶、硬化路面和环山沟渠等收集雨水,是解决沿海、 山丘缺水区人畜吃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全市多年年平均降水量 为 571.4mm,绝大部分白白流失,得不到有效利用。为此应在沿 海、山丘缺水区推广实施“雨水集流工程”,利用建筑物顶部采集 雨水、在硬化路面旁建蓄水池拦截雨水,在山涧建引水环山渠等 地表雨水集流工程,可将大部分雨水汇集到水库、池塘。据有关 试验资料和国内外信息,雨水集流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易 推广的特点,它使用管理方便,适应性强。只要有屋面、路面,均 可利用原有设施或采取一定措施后接水蓄存。在严重缺水的沾 化、无棣两县的沿海区及邹平县的山区应大力推广雨水集流工 程,以缓解供水紧张状况。 (二)全面推行节水增效技术 1、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一要加强引黄灌区节水工程建设,对灌溉渠道采取防渗衬 11 砌措施,逐步实现“无土渠化”,结合发展地面管道灌溉,减少水 的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二要进行土地整平,变宽 畦为窄畦。三要在水资源特别紧缺的地区,控制耗水量大的作物 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旱作物农业,推广耐旱品种的抗旱技 术。 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一是对工业用水要制定合理的水价,使水费在生产成本中占 一定比例,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节水措施,同时要实行 定额配水,计划供水,超计划的用水量要加价收费。二是工矿企 业要积极采取循环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广工业用 水厂内重复回用、串联使用和厂际间套用等节水技术。同时,要 改造耗水量大的落后工艺,降低单位产品的耗水量,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新设备,达到合理、高效用水。三是在无棣、沾化两县可 利用河道下游的微咸水作为部分工业冷却用水。 3、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利用率 一是生活用水要贯彻有偿使用的原则,普及安装水表,用水 户按量交纳水费,严禁包费制,更要避免喝大锅水。用经济杠杆 调节人们的用水行为。二要推广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节水型 12 水龙头、节水型冲洗工具,这些装置一般可节约生活用水 20%左 右。三是推广一水多用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的重复 利用率。如可将洗浴、洗涤用水用于冲洗厕所,经过滤后的洗菜 用水冲刷地板、家庭绿化等。四是公共设施用水应积极推广淡水、 咸水分用的办法,如微咸水用来冲刷地板道路、公厕等环境卫生, 以节约淡水资源。 (三)要坚持水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使污水资源化 1、要坚持治标和治本相结合 对本市现有污染源要加强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污的单位勒 令限期治理;对重点工业要积极引进并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 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其生产工艺;对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 度高而又难治理、且经济效益差的少数厂家,要坚决实行关、停, 切实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重庆康德卷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消防兵面试题目及答案
- 湘潭策划面试题目及答案
- 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网络检索面试题目及答案
- 新解读《GB-T 36145 - 2018建筑用不锈钢压型板》
- 南京去年中考数学试卷
- 灵璧一中高一数学试卷
- 历城区二下语文数学试卷
- 河湖景观照明与美化设计方案
- 2025年道路交通工程与安全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入股买船合同协议书
- 2025-2030摩托车保险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电子医保协议书
- 零碳绿建三星智慧园区解决方案
- 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反洗钱法知识测试题题库(题目+答案+解析)
- 服装生产工艺全流程图解
- 厂区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建筑行业财务试题及答案
- NB/T 11629-2024煤炭行业物资分类与编码规范
- DBJ51-T276-2024 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安装及维护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