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第一节 现代汉语的概念及其形成现代汉语的概念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即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广义地说,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民 族共同语(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 二、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 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如果要解释什么是普通话也是这个内容: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 语。 语言有三个基本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普通话的定义正是从这三个方 面作了规定。但这三个方面只是粗略的勾勒出了普通话的一个大致轮廓,有些 地方还不是很明确。如“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不是北京话的语音都可以作 为我们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那么, 什么样的作品算得上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举例说 明,如老舍、赵树理、鲁迅、毛泽东的作品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此外这 些人的作品中是不是每个句子都是规范的呢?所以这个定义还有很多的问题, 其实还很不明确。 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 从文献来看,早在先秦时代汉语就存在着一种共同语。在春秋时期这种汉 族共同语被称为“雅言” 。 论语述而篇说,孔子读诗经 、 尚书和 行礼的时候是用“雅言”的。又诗经包括十五国风,而用韵却没有什 么不同;孔子周游中原列国,也没听说要别人翻译。可见, “雅言”无疑就是当 时比较通行于交际场合的通语。 汉代称为“通语”(扬雄方言),明代改称“官话”,辛亥革命后称 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称为“普通话”。 如今,普通话在台湾仍被称为称“国语”;在东南亚、新、马、泰称“华 语”;英美也有称现代汉语为“官话”或“满大人”(mandarin)的。 要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可以从书面语和口语两个方面来谈。 2 (一)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 一般认为,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形式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当时口语和书 面语基本一致。但由于口语灵活多变,书面语保守,时间一长就会形成口语和 书面语脱节的情况,即“言文不一”的情况,嘴巴上说的和手上写的不是一回 事了,如嘴巴上说:“哎呀,我真是痛苦呀!”写下来却是:“呜呼,痛哉! ”这种言文不一的情况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汉代出现了一批注释家,说明当 时的人们已经读不懂先秦时期的作品了)。到了隋唐时期,言文不一的状况更 加严重,人们已经很难读懂古人的作品,严重削弱了语言的交际作用。于是一 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形式就开始在民间产生了,这就是早期的白话文。宋元以 后一直到五四,虽然文言文一直占据着书面语的统治地位,但较能反映口语的 “白话文”一直在民间流传发展着,并最终走向成熟取代文言文的正统地位。 白话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变文。谈到变文就要谈到佛经。佛教从 汉代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大盛,当时为了普及佛经的教义,许多寺院和 僧人或学者对佛经进行了翻译和讲唱。从普及的角度讲,佛经宣讲的对象主要 是市民阶层,因此在翻译佛经著作中,往往带有明显的口语化色彩(也有的是 因为翻译者水平不高)。现存最早的禅宗史祖堂集(五代南唐时编)卷四 药山和尚:后只观望师兄来。有一日造书,书上说:“石头是真金铺,江西是 杂货铺,师兄在彼中堕根做什摩?千万,千万,速来,速来!” 唐代出现了一种文学体裁变文。为了宣讲佛经教义,许多寺院采用十 分通俗的说唱形式讲解佛经,或叙述历史事件或刻画人物形象或传播民间传说。 变文中大量运用了口语的词语。 近代汉语资料汇编唐五代卷伍子胥变文(P187):女子泊(拍) 纱于水,举头忽见一人,行步獐狂,精神恍惚,面带饥色,腰剑而行,知是子胥。 乃怀悲曰:“儿闻桑间一食,灵辄为之扶轮;黄雀得药封疮,衔白环而相报。我虽贞 洁,质素无亏,今于水上泊沙,有幸得逢君子,虽即家中不被(备),何惜此之一餐? ”缓步上岸而行,乃唤:“游人且住,剑客是何方君子,何国英才?相貌精神,容貌 耸干。”按:左传宣公二年载: 灵辄饥困于翳桑时,受食于赵盾 , 盾并以箪食与肉遗其母。后辄为晋灵公甲士,灵公伏甲欲杀盾 ,辄倒戈相救。 盾问其故,曰:“翳桑之饿人也。”遂自逃去。后遂成为有恩不忘报的文学典型。 搜神记卷二十:汉时,弘农杨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 鸱枭所搏,坠于树下,为蝼蚁所困。宝见,愍之,取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 3 百余日,毛羽成,朝去,暮还。一夕,三更,宝读书未卧,有黄衣童子,向宝 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使蓬莱,不慎,为鸱枭所搏。君仁爱,见拯,实感 盛德。”乃以白环四枚与宝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指三公),当如 此环。” 宋代产生了话本小说,这是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的雏形,用通俗的文字写 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古人 把讲故事称为“话”,“话本”就是故事的底本。因为对象是市民阶层,所以 口语的程度很高。大宋宣和遗事:昨日是个七月七日节,我特地打将上等 高酒来,待和你赏七月七日则个。把个门儿关闭闭塞也似,便是樊哙也踏不开。 唤多时悄无人应,我心内早猜管有别人取乐。果有新欢,断料必适来去者!那人 敢是近上的官员? 元代的戏曲中的口语程度也很高。 明清在宋代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白话小说,如红楼梦、 西游记、水浒传等等。这批艺术成就极高的白话小说广泛流传,使北 京话成为最有影响的方言。红楼梦第六回:只见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 “太太说:今日儿不得闲儿,二奶奶陪着也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要是白来逛逛 便罢,有什么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 五四时期,长期流传在民间的这种白话文日臻成熟,五四运动中,陈独秀 主编的新青年杂志高举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旗帜,在全国发动“白话 文运动”,使白话文最终取代文言文成文文学语言的正统地位。 (二)汉民族共同口语的形成 元末明初说。元末明初说。罗常培、吕叔湘:“共同口语的形成难于指明确切的年代, 但是不会晚于十四世纪。”(现代汉语规范问题,见胡裕树主编现代汉 语参考资料,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年,P98) 元初说。元初说。张寿康举出元代“天下通语”为证,从而推出共同口语的形成, “应该说不晚于十三世纪”。(五四运动与现代汉语的最后形成,见中 国语文1979 年 4 期 245 页) 再往前推分歧就更大了。我们认为上述两说基本可信,因为自辽代以来,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辽金元明清前后 800 年左右的时间定都 北京,只有明朝初年有很短一个时期定都金陵),北京话在全国的影响很大。 4 明朝初年编订的朝鲜人学汉语的两本会话书朴事通和老乞大,用 的就是北京话,可见当时北京话已具有代表汉语的身份。老乞大:你是高丽人, 学他汉儿文书怎么?你说的也是,各人都有主见。你说我听着。如今朝廷一统天 下,世间用着的是汉儿言语。我这高丽言语,只是高丽地面上行的,过的义州,汉 儿地面来,都是汉儿言语,有人问着一句话,也说不得时,别人将咱们,做甚么人 看?/你这般学汉儿文书时,是你自心里学来?你的爷娘教你学来?是我爷娘教 我学来。你学了多少时节?我学了半年有余。省的那省不的?每日和汉儿学生们, 一处学文书来,因此上,些少理会的。 这种形成中的共同语,明清称为“官话”。清代在福建广东设立“正音书 院”教授官话,并规定“举人、生员、贡、监、童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 清末官话正名为“国语”。民国二年,蔡元培采用“注音字母案”,召开“读 音统一会”,审订 6500 多字。民国五年,成立国语研究会,发起了“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北京话确立了民族共同语基础方言的 地位,它与白话文运动结合,形成了书面语和口头形式相结合的现代汉民族共 同语。 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 展,对于民族共同语的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各地人民对学 习统一的共同语也有了迫切的需要。因此,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 于 1955 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 “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并经国务院批准,正 式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行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000 年 10 月 31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1 年 1 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法 律形式确立了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位,为普及推广民族共同语提供了法 律保障。其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四、汉语的分期 王力汉语史稿的分期: (1)上古时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 特点: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入声 5 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成了去声)等等。 公元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中古时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期) 特点: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成为必须的句子成分;处置式的产生;完整 “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形尾“了” “着”的产生,去声的产生,等等。 公元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近代: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 特点: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m 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入声在北 方话里的消失。 自 1840 年鸦片战争至 1919 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4)现代:二十世纪(五四时期)至今 特点: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大量增加复音词,等等。 一般分期:上古汉语(先秦汉) 、中古汉语(唐) 、近代汉语(宋元明清) 、 现代汉语(五四以后) 现代汉语究竟从什么时候形成的?确切的年代还很难说,因为我们对于汉 语史的研究还很不够,而且还牵涉到近代汉语什么时候结束的问题。 首先,分期的依据不能是社会变革。我们知道,历史的分期往往以重大的 社会变革为依据,分为古代史(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近代史(鸦片战争至 五四)、现代史(五四至建国)、当代史(建国至今)。 但语言的分歧不能以社会变革作为依据,因为语言的发展具有渐变的性质, 而历史的发展往往具有突变的性质。五四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但我们不能认 为人们的语言也会在一夜之间发生突变,由“之乎者也”变成“呢吗的了”。 其次,语言的分期不能以书面语作为根据。如果认为五四运动白话文取代 文言文是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的区别的话,是错误的。因为白话 文代替文言文只是书面形式的变化,并不代表真正的语言的实际状况,即活的 口语。认为五四以前人们都是之乎者也,五四以后人们都“呢吗的了”,是不 正确的。 红楼梦时代书面语是文言文,但口语和现代几乎一样,所以红楼梦时 期也应该是现代汉语时期。 五、现代汉语的地位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 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1汉语是我国各民族间的交际语。国内使用人口占全国的 97%。一些少数 民族如满族、土家族、回族也都以汉语为第一语言。民族交际语,属于真正的 “国语”。 6 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约 20 亿),除了中国,汉语 还分布在世界各大洲。 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1973 年 12 月 8 日,联合国第 28 次会议一致通过决议,把汉语作为联合国 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语言分别是英语、法语、俄 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这里所说的“汉语”也现代汉语的狭义用法,即指 “普通话” 。但使用量不到 1%。 4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了。 如今对外汉语教学蓬勃开展,孔子学院在全球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建立。 有六十多个国家在学校中开设中文课。每年两度的汉语水平考试(HSK,“汉托” )不断升温。 5中国古代文明及古代汉语的强势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大国之一,汉族是文化最早发达并且是具有高度成就的 民族,对人类的文化有很多有价值的贡献,在世界的文化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尤其对亚洲各民族语言的影响更加显著。 “汉族” 、 “汉字” 、 “汉语”构成的汉文化与周边其他文明(如东夷、北狄、 西戎、南蛮、百越等)之间,互相接触和渗透,磨合和冲突,归化与流散。汉 族在输出文化的同时,汉语也给其他民族语言以很大的影响,其结果逐渐形成 了汉藏语系不同语族、语支和语言的今天格局,我国境内许多少数民族和邻邦 的语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等受汉语的影响相当深刻。 日本语中的汉语借词很多,据统计,日语中的汉语借词占日语全部词汇的 55%,如“中国” 、 “中华” 、 “京师” 、 “疾病” 、 “生徒(学生) ” 、 “先生” 、 “汉书 (中国书) ” 、 “唐风” (中国式) 、 “电话” 、 “散步” 、 “手表” 、 “落花生” 、 “砂糖” 、 “米” 、 “书”等等。日本的文字可以说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汉字,一是假名。 其汉字中有一部分是日本自造的字。1981 年日本公布的常用汉字还有 1945 个。 假名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汉字简省而成的,变体假名简直就是中国的草书。 朝鲜语中的汉语词汇和日本语的情况大致相同。朝鲜从 374 年起就用汉字, 直到 1949 年才进行改革。 越南:从十世纪起大批汉字便输入越语,越南人仿效汉字的结构造出了所 谓“字喃” 。越南语中有大量的汉语借词,如肝、茶、糖、饭、报告。越南人名、 地名都用汉语,新名词也多是在汉语的基础上创造来的。 印度尼西亚语中也有不少汉语借词,如“内宠” 、 “舢舨” 、 “先生” 、 “茶碗” 。 泰语,缅甸语中也有不少汉语借词。有统计,马来语中的汉语借词有 279 个 7 (见许友年闽南方言对印尼语和马来语的影响 ;福建师大学报81.2) 。 在印欧语系的语言中,也有不少汉语的借词,如俄语、乌克兰语的“中国”源 于“契丹” ,俄语的“书”源于“经” (古声母 G) 。许多语言中表示“瓷器”的 词都跟表示“中国”的词是一个词,如土耳其语中的 Cin 即“中国” 。德语的 Seide 即丝绸的借音。印地语中的“糖”和“中国人”是一个词的两个意义,英 语 Soyasi(大豆)即“菽”的借音,由于汉语文学的传播,贾宝玉、阿 Q 都已成为世界语词。 第二节第二节 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 一、语言文字工作的简要回顾 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 的意义。因此,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 (一)建国初期的组织、会议、任务 50 年代初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 年 10 月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 革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接着中国科学院召开了“现代汉语 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中央确定了当时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促进汉字 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 (二)新时期的组织、会议、任务 1985 年 12 月,国务院决定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 字工作委员会,扩大了它的工作范围和政府职能,以适应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 的需要。1986 年 1 月 6 日至 13 日,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又联合召开了全国语 言文字工作会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主要任务。 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 化、标准化工作,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主要任务:(1)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 (2)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订各项有关标准;(3)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 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4)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 参与鉴定有关成果;(5)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 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中心任务:促进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 2000 年 10 月 31 日九届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 用语言文字法,此法已于 2001 年 1 月 1 日生效实施。 8 二、促进汉语规范化二、促进汉语规范化 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 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 究,确立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且依据标准消除分歧和不规范现象,从而使 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就是 1955 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所明确的: 1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 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都是不规范的。 选择北京语音为标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自元朝建都以来,数百年来一直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是因为使 用人数多,在全国流布范围广、影响大;三是因为北京语音系统结构简明,规 律严整,音节悦耳动听。 当然并不是说北京话里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都是普通话成分。 在北京语音里,由于各种原因也存在着一些分岐,如土话成分、异读等等。如 北京土话“你这个忒(tu)难啦!” “我 hn/hi 他” 。在北京语音里,轻声和 儿化特别多,普通话没必要把它们全部吸收进来,应该吸收哪些,要进行调查 和研究,作出抉择。再如有些字在北京人口里读音也并不一致,如:波浪 (blng,plng) ,跳跃(tioyu,tioyo) ,教室(jiosh、jiosh) ,亚洲 (yzhu,yzhu) ,比较(bjio,bjio) 。对于这类异读词,普通话审音委 员会曾加以审订,规定了前一种念法。 2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将北方方言确定为现代汉语的基础语言,主要有如下原因:一是北方广大 地区历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地区。北方民族多为强势民族。历代 都城,多分布在黄河流域和中原地区,例如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北方地区 的语言随“政府行为”的力量得以扩大和传播。二是历代文献和文学作品,几 乎都是使用北方方言词汇写成的。例如:孔孟之学、儒家经典甚至诸子百家。 北方话与“官方语言”在词汇系统上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十三世纪以来北方 话词汇就随着官话和白话文学传播开来,因而它在全国有极大的普遍性。尤其 是建国以来,由于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教育的普及,交通的发展,各地 人民接触的频繁,再加上报纸杂志,文学作品广播电视电影的影响,北方话词 汇的传播就更加深入、广泛了。三是因为北方方言使用的地域最广,使用的人 口也最多。黄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长江流域的重庆、南京;云南、贵 州、广西等地,都使用北方方言。 普通话词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但不是说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 9 通话。北方方言中某些过于土俗的词语,地方色彩太浓,只在狭小的地区使用, 在普通话里有完全同义的词语可以代替,它们不应吸收到普通话中,应加以舍 弃。如:山西、陕西一带的“地板” (地) 、 “婆姨” (老婆) ;四川的“抄手” (馄饨) 、 “锅魁” (烧饼) ;北京话中的“老爷儿” (太阳) 、 “丫子” (脚)等。 同一事物,在北方方言中各地区说法不一致的,应当采取比较通行的词作标准, 如“玉米、棒子、苞米、珍珠米、老玉米”应选用通用的“玉米” , “土豆、洋 芋、马铃薯、山药蛋”应选用“土豆” 。 为了丰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方言、古代汉语、外来语中吸收一些所需要 的词,如:垃圾、诞辰、沙发。如何正确吸收这些词 ,而排除一些分歧现象, 也是词汇规范化所要研究的内容。 词汇的规范化还要注意抵制生造词。抵制生造词并不是反对创造新词。新 词的创造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创造出来的新词绝大部分是经得起 社会和时间的考验的。至于生造词完全是个人任意拼奏出来的,不合一般习惯, 它必然会削弱语言的交际作用,造成语言的混乱,所以必须加以抵制,如: “某部三十名干战自费订阅写作 ” (写作84、5) ;“机场上阳光明灿, 满目鲜花和笑脸。 ” (新青年85、7) 3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1)白话文是与文言文相对应的概念。白话就是口头说的民族共同语。古 代白话是指古代口语化作品,例如唐代的传奇、宋代的市井文学、清代的笔记 小说等;现代白话就是普通话。白话文是用白话写成的文章和文学作品。 (2) “著作”就是文章和文学作品。著作多是经过字斟句酌,反复修改的 作品。著作的作者一般应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表达能力。 (3) “典范”的含义指经典和规范。 “现代白话文著作”数不胜数,可作为 语法规范的作品应是经典性的著作。即使是“名人名作” ,如果不是经典或规范 的,也不在此例。这就排除了“以人划线”和简单化,例如,即使像鲁迅、郭 沫若这样的语言大师,也有非典范的作品。另一方面, “典范”的著作必然经得 住推敲,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凡是经过多人反复推敲,社会权威机构发布的 文章文件,都具有语法规范的价值。例如:政府公文、教材、报刊重要文章 (如社论) 、影视传媒中的严肃作品等等。 某些欧化的说法,进入当代作品的某些方言句式都是不规范的,当然不能 吸收到普通话中。语法上、逻辑上有毛病的某些流行说法要从普通话中消除, 或予以改正,使之合乎规范。至于普通话内部表达同一个意思的绝然相反的两 种说法,也是语法规范工作应注意的现象。如:“来北京之前,他”与 “没来北京之前,他” ;“除非才”和“除非不” ;“难免犯错误” 和“难免不犯错误” ;“差点”和“差点没” , “好(容易、热闹) ”和“好不 10 (容易、热闹) ” 。 当然方言语法、外民族语言语法中有用的东西可适当吸收。如吴语中的 “穿穿看” 、 “唱唱看”的“看”具有特殊的表达功能,已经收入普通话中了。 再如, “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的学习榜样”等外语格式都已被吸收 过来,使我们的语言更为精密、准确、更富于表现力了。 (二)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 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要求汉民族共同语更加明确,更加一致。但这是一项 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顺利地进行这项工作,首先必须依靠国家关于语言文字 的方针、政策。其次,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弄清楚现代汉语 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存在哪些分歧或不合规范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然 后再从语言的内部规律和使用习惯等方面找出取舍的标准和处理的办法来。 要处理好三种关系: 1现代汉语规范化与语言发展的关系:既要承认语言稳定的规范存在的必 要性,又要承认语言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必然的、健康的发展变化应该让它巩 固下来,成为稳定的规范,偶然的、不健康的现象应该加以排斥。语言规范化 目的是为了克服语言内部的分歧和混乱,保障和促进语言的健康发展。 2现代汉语规范化与个人语言风格的关系:规范化只是把语言中没有用处 的东西和混乱的现象淘汰掉,它和语体的多样化以及个人的语言风格并不矛盾。 作家在遵守规范的同时,可以精心选择适合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材料和方式, 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3现代汉语规范化与方言的关系:实现汉语规范化并不是禁绝方言。方言 能为一定地区的人民服务,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沃土。 但是方言的活动范围和影响力变得越来越小。 三、大力推广普通话三、大力推广普通话 “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基本语言政策。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19 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民通用的普通话。 ” (一)作用 1推广普通话可以进一步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人们交际时的困 难,有利于社会交际,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 (1)有两个云南人到北京去游玩,听说北京烤鸭很出名,就决定去吃。刚坐下其中一 个就对服务员说:“去拿两只烤鸭来甩甩!”等了一会儿,他们只见那个服务员提了一只烤 鸭在他们面前晃了晃,就走了。有一个等不及了,就把服务员叫来问为什么还不给上他们 的烤鸭,那个服务员说:“你不是叫我提一只烤鸭来甩甩吗?”(注:“甩甩”在云南方言中 指的是“吃”) (2)有些广西人讲普通话,咬字不准,常带明显的地方口音!普遍的是将:空读成公, 11 口念成狗,风又念疯,由此闹出以下笑话! 有朋友远到,一般吃饭必上一盘田螺,主人夹起一颗田螺一看说:公的!便弃之,又 夹一颗又道:公的!又夹又弃,嘴里不断嘀咕:又是公的!朋友非常惊讶,心里想:厉害, 广西人厉害,连田螺公母都看得出! 也是请朋友吃饭,广西主人有点感冒,发现自己坐在空调风口下,便说:我感冒,不 能坐在疯狗边。讲完便换坐,朋友不乐意了:啥意思?我是疯狗?闹出了一场误会! (3)有几个敦煌人来到兰州,上了公共汽车,一块买了车票,其中的一个人离开大家 到了车厢的另一头坐下,售票员查票查到他,他拿着车票的伙伴看到了,就赶紧用普通话 说:“同志,我们是意大利的。 ”售票员一听火了:“你就是联合国的也要买票,还意大利的 呢!”“意大利”其实是敦煌方言中“一块儿”的意思,写出来应该是“一搭里”,在敦煌方言中 读作 yi3da1li4,他以为普通话应该读成 yi4da4li4。把声调改了之后在普通话中成了另一个 词。 2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传声技术的现代化,计算 机语言输入和语言识别问题的研究,都对推广普通话提出了新的要求。 3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惯彻执行,国际往来和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进一步 推广普通话,可以减少交际的困难,促进国际交往。 (二)目标和任务 1997 年 12 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了跨世纪的推广普通话工作目标, 即:2010 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 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 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行业的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 要求;下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 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将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 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需要,形在与中等发达国家水 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具体做到:1.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2.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3.普通话成为 公务工作语言。4.普通话成为全国通用语言。 为了有效地推动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制度,制定了普通话的分级要求的测试标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 年龄等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 第四节第四节 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的特点 一、同印欧语相比显示的特点 12 (一)语音方面 元音占优势(必须有元音,且原因最多可有三个,而且必须连续排列), 辅音不占优势(没有复辅音,辅音只能出现在元音的开头和结尾,而且可以没 有) 1没有复辅音。一个音节内最多包含两个辅音,且没有两个或三个辅音连 在一起的现象(stand,speak,script) 。辅音可以没有,有的话也只能出现在元 音的开头和结尾,这就使得音节界限分明,结构形式整齐,富有节奏性。 2元音占优势。汉语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不能没有元音。元音最多可 有三个,而且必须连续排列。个别口语词只有辅音:嗯,哼语气词、叹词。 (方言中鼻音作否定词)语言里乐音(与噪音相对。指有一定频率,听起来和 谐悦耳的声音)特别多,产生乐音性。 3有声调。每个音节都有一个声调,使语言富于高低升降的变化,形成抑 扬顿挫的音乐色彩。 (二)词汇方面: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以双音节为主,广泛运用词根复 合法构词。而印欧语中附加式构词法占优势。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 汉语构词单位语素有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三种形式(人、逻辑、 乌鲁木齐) ,但最基本的是单音节形式。 双音节语素少:仿佛、狼狈、犹豫、蜘蛛 多音节语素更少: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孟什维克 2双音节词占优势 双音节词占多数是现代汉语词形上的一个特点。在现代汉语中,三音节也 有增加的趋势,但双音词的仍占多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从词汇的发展历史看,汉语的词有一种很明显的双音化的趋势,即把单音 节词扩充为双音节词,把超过两个音节的压缩为双音节的(桌桌子、寒 寒冷、朋朋友、师老师,落花生花生,空气调节器空调) 。 这是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之一。 3在构词法上主要使用词根复合法 现代汉语能运用词根复合(群众、计算机、电脑、网虫、小资) 、附加(老 师)和重叠(妈妈) 、轻声(对头 dutu,正确,形容词对头 dutou,冤家, 名词) 、儿化(实际上也是一种附加:盖,动盖儿,名)等方式构成无限多 的新词。但主要还是使用词根复合法。 类词缀: 热:出国、足球、股票,播、映、评、招 13 嫂:空,军,警 (三)语法方面 1汉语无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两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印欧语言词形变化很复杂,有性、数、格、时、体、式等等变化,这些就 是所谓形态变化。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其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这些形态变化来 表示。而汉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虽然有些词有词形的变化,但数量 很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如在表示人的普通名词后加“们”表示复 数,加“着、了、过”表示“态”,加“子、儿、头”表示词性等等。 汉语中语法关系、语法意义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来表示。语序的不同,虚 词的有无,往往形成不同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关系。 我打他他打我,不很好很不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长河落日圆;小羊山上吃草。 我和弟弟我的弟弟;门外下了雨门外下过雨门外下着雨 2各级语言单位(词、短语、句子)的语法构造基本一致 汉语不论语素组成词,词组成短语,或者短语组成句子,其语法结构关系 大体一致。联合、主谓、动宾、偏正、补充关系是汉语的五种基本结构关系。 主谓式:月亮衣冠楚楚月亮升上了天空。 动宾式:司机爱祖国(我在)吃零食。 动补式:扩大讲清楚(衣服)洗得很干净。 汉语词法和句法之间存在的这种一致性,像联系词法与句法之间的桥梁, 既体现汉语语法结构方式的简易明确的特点,又有助于学习者触类旁通地掌握 语法的规律。 3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印欧语里,由于有形态,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可以有一种简单的一一对 应关系,拿英语来说,大致名词跟主、宾语对应,动词跟述语对应,形容词跟 定语、表语对应,副词跟状语、动名词跟主语、宾语对应。 汉语的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词类与句法成分是一对多对 应,而不是一对一对应。汉语名、动、形的多功能现象,正是由于汉语缺乏形 态造成的。如动词“游泳”: 他在游泳。 (谓语中心,述语) 游泳对身体有好处。 (主语) 他喜欢游泳。 (宾语) 我国游泳健儿正在奋力拼搏。 (定语) 学习是一件好事情,她喜欢学习 北京人爱侃大山,他北京人,他喜欢北京人,北京人的房子不大。 14 美丽是生活的必需品,她很美丽,她爱美丽,美丽的祖国我的家。 4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 印欧语言,像英、俄语数词可以和名词直接组合,如 three books,英语只 有 piece 一类的少数几个类似汉语的量词的词,但数量上,不独立成类,作为 名词看待。而现代汉语数词和名词组合时中间一般要加上一个量词,如“三本 书” 。现代汉语量词很丰富,不同的事物常用不同的量词来指称。 一般语言有“度量衡”量词(米、克、升) ,无专用量词(个、只、 枚) 。汉语一开始也是没有专用量词,数词与名词直接结合(岁寒三友;一 日不见,如隔三秋) ,或者借用名词,例如“牛十牛” 。后来发展出量词。量词 用法复杂,名词不同,量词不同,例如:一匹马、两头牛、三只羊。 量词易误用,例如歌词: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青藏高原 )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敢问路 在何方 ) 天边有颗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头,是你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守候。 (星星点灯) 我国第一部语法著作马氏文通 (马建忠,1898)首次给汉语设“助字” 这一词类。 “助字”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语气词(只是文通的助字仅指语 末语气词) 。马建忠说“助字者,华文所独,所以济夫动字不变之穷。 ”跟印欧 系语言比较,有语气词是汉语的一个特点。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 气的细微差别:“我吗?” “他呢。 ” “走吧!” 二、同古代汉语比较显示的特点二、同古代汉语比较显示的特点 (一)语音方面 无成套的全浊声母、入声消失、-m尾韵消失 (二)词汇方面 以双音节词为主(月月亮 ,木木头,目眼睛) 、出现大量的新词新 语、有较多的外来词和字母词 由单音节占优势发展为双音节词占优势,可以使表义更加精细。如“护”在 古汉语中有很多的意义相近的词义,但发展成为双音节后就可以明确了: 户爱护 保护 庇护 辩护 防护 监护 救护 看护 守护 袒护 维护 卫护 掩护 养护 (三)语法方面 词缀增加、词类活用减少、一些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消失、欧化 句式进入。 现代汉语语法出现了一些类似形态变化的现象,而词类活用现象减少。 15 现代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以后带上一种附加 意义。如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复印店合同模板怎么写(3篇)
- 离婚协议样本:财产分配与子女抚养权处理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中关于房产、车辆及投资收益分割协议
- (正式版)DB65∕T 4395-2021 《乡村绿化美化技术规范》
- (正式版)DB65∕T 4364-2021 《籽用南瓜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 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协议修改指南与法律风险防范
- 竞业限制协议中的离职员工竞业禁止与竞业限制合同
- 物业项目环境经理聘用合同及生态环保责任书
- 软件开发项目追加功能优化附加协议合同范本
- 商业地产租赁合同模板(含物业费缴纳方式)
- iqc进料检验员试题及答案
- 4-04-05-04 国家职业标准数据库运行管理员S (2025年版)
- 民兵学习护路知识课件
- 危重患者皮肤管理课件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 AI引领时尚设计新潮-个性化需求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 高二数学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同步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