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法律限制性规定_第1页
环评法律限制性规定_第2页
环评法律限制性规定_第3页
环评法律限制性规定_第4页
环评法律限制性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制性规定限制性规定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在大中型公路桥梁和渡口周围二百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围 内,以及在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 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 的活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确定公路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下 同)外缘起不少于一米的公路用地。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为: (一)国道不少于 20 米; (二)省道不少于 15 米; (三)县道不少于 10 米; (四)乡道不少于 5 米。 属于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 准不少于 30 米。 公路弯道内侧、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筑控制区范围根据安 全视距等要求确定。 新建村镇、开发区、学校和货物集散地、大型商业网点、农贸市场等公 共场所,与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界外缘的距离应当符合下列标准,并尽可能 在公路一侧建设: (一)国道、省道不少于 50 米; 2 (二)县道、乡道不少于 20 米。 禁止在下列范围内从事采矿、采石、取土、爆破作业等危及公路、公路桥 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动: (一)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 100 米,乡道的公路 用地外缘起向外 50 米; (二)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 200 米; (三)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 100 米。 除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为车辆补充燃料的场所、设施外,禁止在下列 范围内设立生产、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 所、设施: (一)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 100 米; (二)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 200 米; (三)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 100 米。 禁止擅自在中型以上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 1000 米范围内抽取地下 水、架设浮桥以及修建其他危及公路桥梁安全的设施。 禁止在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的下列范围内采砂: (一)特大型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 500 米,下游 3000 米; (二)大型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 500 米,下游 2000 米; (三)中小型公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游 500 米,下游 1000 米。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 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项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 别为: 3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 8 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 10 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 12 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 15 米。 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除必要的铁路施工、作业、抢险活动外,任何 单位和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二)取土、挖砂、挖沟; (三)采空作业; (四)堆放、悬挂物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种植影响 铁路线路安全和行车瞭望的树木等植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排污、排水,倾倒垃圾及其他 有害物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桥梁(含道路、铁路两用桥,下同)跨越的河 道上下游各 1000 米范围内围垦造田、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架设浮桥, 及修建其他影响或者危害铁路桥梁安全的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桥梁跨越的河道上下游的下列范围内采砂: (一)桥长 500 米以上的铁路桥梁,河道上游 500 米,下游 3000 米; (二)桥长 100 米以上 500 米以下的铁路桥梁,河道上游 500 米,下游 2000 米; (三)桥长 100 米以下的铁路桥梁,河道上游 500 米,下游 1000 米。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线路两侧距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 4 侧 200 米范围内,或者铁路车站及周围 200 米范围内,及铁路隧道上方中 心线两侧各 200 米范围内,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易燃、易 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 在铁路线路两侧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各 1000 米范围内, 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 1000 米范围内,禁止从事采矿、采石及爆 破作业。 河南省农村公路条例 县道、乡道两侧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起一点五米的土地为县 道、乡道用地范围。村道用地范围由村民委员会通过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 表会议确定。 农村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土地按照公路用地管理。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农村公路建筑控制区为: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 和建筑物边缘间距县道不少于十米、乡道不少于五米、村道不少于三米, 具体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并公告。 在农村公路大中型桥梁和渡口周围二百米、农村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 百米范围内,以及在县道的公路用地范围外缘向外一百米、乡道的公路用 地范围外缘向外五十米、村道边沟(截水沟、坡脚护坡道)外缘向外二十 米范围内不得挖砂、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 危及公路、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动。 河南省公路路政管理规定 在特大型公路桥梁周围 300 米、大型中型公路桥梁周围 200 米、公路隧道 上方和洞口外 100 米范围内,以及在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不得取土、采 5 挖砂石、采矿、倾倒垃圾、进行爆破作业、设置加油站以及其他危及公路、 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附属设施安全的活动。 在公路两侧修建建筑物或地面构筑物,其建筑设施边缘与公路设计边沟外 缘的最小间距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国道不少于 20 米,省道不少于 15 米,县道不少于 10 米,乡道不少于 s 米。 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 国家重点高速公路用地两侧外各五十米、其他高速公路用地两侧外各三十 米、高速公路立交桥、匝道、收费站外侧各一百米范围内为高速公路建筑 控制区。 高速公路特大型桥梁周围三百米,大中型桥梁周围二百米,隧道洞口上方 或者洞口外一百米范围内,不得挖沙、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进行爆 破、地下开采作业及其他危及高速公路安全的活动。 高压线的安全距离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92 1999P 导线对地面最小距离 m 线路经过地区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居民区 7.0 7.5 8.5 14 非居民区 6.0 6.5 7.5 11(10.5) 交通困难地区 5.0 5.5 6.5 8.5 500kV 送电线路不应跨越长期住人的建筑物。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 6 在最大计 算弧垂情况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垂直距离(m) 5.0 6.0 7.0 9.0 送电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距 离(m) 4.0 5.0 6.0 8.5 在无风情况下,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 不应小于 边导线与不在规划范围内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距 离(m) 2.0 2.5 3.0 5.0 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垂直距离(m) 4.0 4.5 5.5 7.0 送电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或防护林带,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净空距离,在 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小于 7 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净空距离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距 离(m) 3.5 4.0 5.0 7.0 送电线路通过果树、经济作物林或城市灌木林不应砍伐出通道。导线与果 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以及街道行道树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及街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垂直距离(m) 3.0 3.5 4.5 7.0 送电线路跨越弱电线路时,其交叉角应符合 送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弱电线路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交 叉 角 45 30 不限制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 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 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 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 如下: 1 千伏以下 1.0 米 1-10 千伏 1.5 米 8 35 千伏 3.0 米 66-110 千伏 4.0 米 154-220 千伏 5.0 米 330 千伏 6.0 米 500 千伏 8.5 米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距架空电力线路杆塔、拉线基础外缘的下列范围内 进行取土、打桩、钻探、开挖或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的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