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林业建设情况汇报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属内陆干旱荒漠区,降水 量少,植被稀疏,生态环境系统极其脆弱,据 1999 年沙漠化土地普查, 全市有沙漠化土地 237027 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475,其中 固定半固定沙丘 91057 亩, 占沙漠化土地面 的 384。 流动沙 丘 139375 万亩,戈壁 533 万亩, 闯田 48 万亩,潜在沙漠化土地 91,757 亩,宜林荒沙地 3807 亩,急 需治理的风沙口 100 多个。 一、生态林业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我市坚持“南护水源,北治风沙,中建绿洲”的战略方针, 在国家和省上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人民与干旱和风沙进行了坚持不懈 的斗争,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 2002 年,全市林业用地 100277 亩,森林面积达到 572457 亩,其中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 2587 亩,封山(沙)育林草 1707 亩,四旁植树 54952 万株,森林覆盖 率达到 1206。 一一南部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管护效果较好。在水源涵养林建设中, 始终坚持以管护为主,封育和营造相结合,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 等措施,共恢复和扩大森林面积 37737 亩,乔木林蓄积量增长 200 多万立方米。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林区社会秩序稳定,偷 砍盗伐林木的案件也很少发生。一一中部绿洲农田防护林骨架初步形 成中部绿洲是我市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现已营造农田防护林 49 万亩,加上“四旁”树,条件较好的灌区初步形成了林网骨架,有效地 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林网保护下的农田年际干热风出现的次数和大风 日数明显减少,对农业的稳定增产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 一一北部风沙沿线的治沙造林成效显著。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 努力,全市已营造防风固沙林 170 万亩,封沙育林草 127 万亩。沿风 沙线建成防风固沙林带 380 多公里,治理重点危害风沙口 240 多个, 控制流动沙丘 200 多万亩,直接保护农田 140 多万亩。部分地段的生 态环境已经明显改善,一些沙漠边缘地区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可喜局面, 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一一自然保护区建设初见成 效全市共建立自然保护区 4 处,下设保护站 12 个,总面积达到 1460Z?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293。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处, 下设保护站 9 个,面积达 114027 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228。省 级自然保护区 2 处,下设保护站 2 个,面积达 20 多万亩。 一一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紧紧围绕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 我们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积极调整结构,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 新的活力。全市因地制宜地营造经济林 334 万亩,2002 年果品产量 51 万吨,产值达 4482 万元;森林生态旅游业全面兴起,已建成了天 祝三峡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冰沟河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达 176 万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旅游人数 30 余万人(次),综合营业收,3,3000 余 万元,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正在崛起。花卉产业发展生机勃勃,全市 各类花卉露地栽培面积 159 亩,产量 132 万株(万枝),产值 4191 万 元;保护地栽培面积 112 亩,产量 3357 株(万枝),产值 152 万元;营销 单位 20 个,从业人员 170 人,产值 557 元,利税 10775-元。 一一国营林场多种经营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国营林场、苗圃启 动了以采掘业、酿造业、食品工业、饮食服务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六 大门类为主的多种经营项目 20 多个,年实现利税 300 余万元。石羊 河林业总场鼓励职工发展养殖业,50 只以上的养羊户达到 10 余户, 养羊总规模达到 4000 多只;天祝县古城林场经有关部门批准,兴办煤 矿一处,年产量达到 6 万吨,产值 500 万元;古浪县马路滩林场引进 以色列滴灌先进技术,建成高效节水林果业基地,引进种植的高效经 济作物牛蒡、理想大根、荷兰豆等市场前景看好,成为带动当地农户 规模种植、 进行沙产业开发的高新技术开发示范基地。 一一生态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全市 林业部门完成部、省、市及自列项目 50 余项,有 30 余项成果获奖。建 立了古浪马路滩、凉州区清源、民勤勤锋滩、天祝华藏寺、石羊河林场 红崖山分场、市林科所、苏武山等七大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为一体 的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园区已成为全市林业建设的亮点。 一一涌现出了一批生态林业建设的先进典型。民勤县三角城、 勤锋滩、水库、沙井子、凉州区东沙窝等成为防沙治沙的样板;天祝二 甲龙、古浪香灵寺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水涵水保林建设成效显著。 古浪县八步沙石满等六老汉在昔日荒无人烟沙漠腹地艰苦奋斗十八 年,造林 42 万亩,植树逾千万株, 52Z-亩沙漠得到全面治理。 民勤县薛百乡宋和村在石述柱同志带领下,与沙奋斗 47 年,建 成万亩集体固沙林场,发展枣粮间作 2000 亩。全市有 14 个村被评为 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1 个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涌现 出了 21 个省、部级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和先进单位。 二、近年来实施的重点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情况 (一)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1978 年启动。第一阶段(19782000 年) 三个建设期共完成投资 65078 万元,在北部长达 654 公里的风沙线 上,营造防风固沙林带 380 公里,占风沙线总长度的 58;在中部绿 洲区营造农田防护林 49 万亩;在南部水源涵养林区,坚持以管护为主, 封造结合,造林 39 万亩,封山育林 286 万亩。19782002 年全市 造林保存总面积 1726 万亩。 目前,工程建设已进入第二阶段,省上 安排我市四期工程 10 年建设总规模为 23208 万亩,平均每年需完 成 23208 万亩,国家计划总投资达到 2 亿多元。古浪县被列为国家 级示范区,凉州区、民勤县被列为省级示范区。 (二)退耕还林工程:1999 年,天祝县正式被国家和省上列为全国 退耕还林(草)试点县。2002 年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面启动,我市 四县区全部列入工程建设范围内。五年来,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草) 面积 374446 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20432655 亩,荒山造林 1701255 亩。 (三)通道绿化工程:在坚持搞好绿化的同时,注重林种、树种结构 的调整,绿化美化相结合。截止 2002 年,全市完成国、省、县、 乡村 四级通道绿化 29006 公里。312 国道、211、308 省道绿化成为全市通 道绿化的示范样板。 (四)酿造葡萄产业建设:1998 年来以来,全市已建成基地近 855 亩,苏武山林场与香港梁氏集团合作成功,3000屯榨汁生产线建成 投产,莫高集团、皇台集团生产的葡萄酒已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酿 造葡萄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旱缺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沙区人工营 造的沙枣等林木失去生存条件而大面积残败或枯死。民勤县境内已 有 13555 亩沙枣人工林枯死,有 3555 亩天然白刺、梭梭、柽柳沙生 植被残败枯梢生长不良。天然成片的胡杨林已在沙区很难寻觅。 (二)沙漠化扩大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沿风沙线沙丘 活动性强烈,每年以 34 米的速度向绿洲逼进,有的地方前移速度 达到了 8-10 米。尤其是民勤和古浪北部与主风方向垂直,风沙危害更 加严重。 民勤县有 2655农田受风沙危害而不能耕种,沙漠、戈壁、 碱滩达到全县总面积的 90。古浪县北部沙区有 3555 亩沙漠边缘 的农田被流沙埋压,全县受风沙危害和侵袭的村庄 86 个,农田 40 万 亩,黄灌区、北部五滩的农田、居民点、道路、渠道等 80以上处在风 沙沿线。 (三)天然林区林农、林牧矛盾突出。山区部分农耕地、牧,地与森 林交错分布,对林地造成蚕食或破坏,尤其是灌木林地萎缩严重,同 时也给退耕还林的实施和巩固增加了难度。(四)生态经营型国营林场 经济危困。经过五十年发展全市建立国营林场 27 个,苗圃 6 个,治沙 站(植被管护站)3 个,有职工 1714 人,总经营管护面积 7037 亩,森林 蓄积量 1021 立方米,分另占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森林蓄积量的 70、83,年造林、育苗分别占全市的 13、45 以上。但近年来 国营林场人员增加、工资上涨,而财政供给并无多大增加,造成国营 林场经济危困,职工生活困难,生产经营管护设备老化、手段落后。 四、今后生态林业建设及防沙治沙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以天然林 保护、退耕还林、治沙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开展封山(沙)育 林(草),建立绿色防护屏障,扩大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全市 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20012010 年期间,生态林业建设 规划指标是: “三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 138375-亩,封山、沙育林 草 937 亩;退耕还林(草)工程 707 亩。 (二)思路与对策:实现上述治理目标,我们在发展思路和工作指导 上要始终围绕一条主线,注重两个结合,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六大工 程。 围绕一条主线:就是围绕提高生态环境建设工程质量为主线。 注重两个结合:即治理与利用结合,保护与效益结合。在方法上,一是 把山、沙区的综合治理与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紧密结合;二是把 生态环境建设与振兴和发展地方经济,努力培植和增加地方财源紧密 结合。通过两个结合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林业建设和沙区治理 的激励机制问题。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北部沙区坚持按工程项目治沙。 一方面沿风沙线努力营造比较完备的绿色屏障。另一方面在沙缘地带 下功夫实施封育,积极开展人工种植。二是绿洲内部重点完善农田防 护林体系,调整林种结构,提高整体效能。三是加强南部祁连山水源 涵养林区的保护,该区是中部绿洲区和北部沙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与沙区的治理密切相关。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 程等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培育,不断扩大林木植被资源, 提高涵养能力,做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抓好六大工程:一是抓好 “三北”四期防风固沙林建设工程。 以市上确定的民勤县三角城至红崖山水库、凉州区九墩滩至吴 家井、古浪县永丰滩至冰草湾三条风沙线为重点,完成人工造林 68 万亩,封沙育林 45 万亩,新建长 300 公里,宽 052 公里的绿色 屏障。二是抓好退耕还林建设工程。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和风沙前 沿,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沙造林,十年完成 70 万亩。三是抓好 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四是抓好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民勤县连古 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五是抓好高标准农田林网和通道绿化建 设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凉州区绿洲、民勤县坝区、古浪县黄灌区、天祝 县金强川灌区的 38 个乡镇及国道 312 线、省道 211 线和 308 线等骨 干道路。十年完成人工造林 15 万亩,建成绿色通道精品工程 1000 公 里。六是抓好生态经济型林业产业化建设。 (三)采取的具体措施 1、强化法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保障。加强法制宣传, 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广泛宣传国家的环境保护法、 水土保 持法、 森林法、 防沙治沙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深入 开展环境国情、国策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和环保意识。强化林 业执法监督,严格执法,依法管理,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2、依靠科技,建立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广泛宣传和普及植树 种草、水土保护、荒漠治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发挥科技 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完善环境监测、科技推广、信息服务、技术交流 网络,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攻关,引进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 材料,抓好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 科技含量。抓好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3、政策引导,加大非公有制生态林业建设力度。坚持国家、集体、 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制定宜林“四荒” 地拍卖的办法和政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采用先卖后治、先治后卖、 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鼓励不同经济主体经营“四荒”地,使用权长期 不变,并允许继承转让。实行轻税薄费,减轻经营者的负担,国家征用 时对治理成果给予补偿。逐步建立生态环境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吸 引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的政策体系,并积极争取国内外优惠贷款和捐款, 用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 4、建立生态功能区预警制度,加强对生态林业建设成果的保护。 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以水源涵养区、水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