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SIS) 技术协议技术协议 买买 方:方: 代代 表:表: 设设 计计 方:方:东东 北北 电电 力力 设设 计计 院院 代代 表:表: 卖卖 方:北京华电天仁电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方:北京华电天仁电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代代 表:表: 二二一三年七月十日一三年七月十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技术规范.3 1.总则.3 2.工程概况.4 3.主要设备概述.4 4.标准和规范.6 5.技术要求.8 6.质量保证26 7 设计与供货界限及接口规则 27 8 清洁和油漆标志、装卸、运输与储存 28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供货范围供货范围.31 1. 一般要求 .31 2. 供货范围 .31 3. 设备清单 .31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36 1.一般要求36 2 技术文件和图纸 .37 3 资料移交注意事项.38 4 运行维护手册 40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设备交货进度设备交货进度 .41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设备验收设备验收 .42 1 总体要求 .42 2 出厂验收 43 3 现场安装调试验收 43 4 工程竣工验收 45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技术服务和联络技术服务和联络 .49 1 卖方现场技术服务 .49 2 培训 .51 3 设计联络 .52 附:附:SIS 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 .53 签字页签字页.54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1.总则总则 1.1 本技术协议书适用于国电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 (SIS),它提出了该系统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硬件和软件配置、 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文档资料以及验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技术协议的内 容,是按全厂共用一套 SIS 的要求编制的。 1.2 本技术协议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 用的标准,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 协议和相关的国际、国内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卖方应保证提供一套满足本技 术协议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经过实践的代表当今技术的优质 SIS 和有关设备 及材料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也应满足其要求。 1.3 卖方如对本技术协议有偏差(无论多少或微小)都必须清楚地表示在本技术 协议的“差异表”中。否则买方将认为卖方完全接受和同意本技术协议的要求。 1.4 卖方对供货范围内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 对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将事先征得买方的认可。 1.5 卖方所供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应具有在同等级机组、类似网络及软 件功能成熟调试运行经验。其分包商亦应具有相同的经验和业绩并完全执行本 规范书的要求,分包商资格应由买方书面认可,不允许分包商再分包。 1.6 合同签订 1 个月内,按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 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技术资料给买 方。 1.7 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报价中,卖方应 保证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8 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 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但合同价格不会因这些补充要求而有任何增加。 1.9 报价书中应列出在工程进度中和由于买方设计方案变动可能会产生数量变 化设备、材料的单价,并应承诺这些设备和材料在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和投 运期间单价不变。 1.10 本工程采用 KKS 标识系统,卖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含图纸)和设备的标识 必须有 KKS 编码;具体标识要求由设计院提出,在设计联络会上确定。卖方根 据设计院给出的 KKS 编码码段和编码要求,编出至部件级的 KKS 编码,并在所 有图纸、清册和说明书等技术资料和设备铭牌中作出明确标注。 1.11 经买卖双方协商后可以对本技术协议书进行修改。修改后最终确定的技术 协议书应作为合同的一个附件,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1.12 本技术协议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订货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13 卖方在技术协议中应采用国际单位制(SI)。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国电哈尔滨*热电厂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位于东经 1263945。厂 址东侧紧邻哈五公路约 280m,西侧距离拉滨铁路约 500m,距离平房站约 4.5km。 本期建设 2350MW 等级超临界燃煤湿冷机组,留有扩建余地。 3.主要设备概述主要设备概述 3.1 锅炉 (1)型号:HG-1110/25.4-HM2 (2)型式:超临界全钢结构直流锅炉 (3)主要参数: 过热蒸汽流量 t/h:1110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g):25.40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71 再热蒸汽流量 t/h:932.17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MPa(g):4.494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MPa(g):4.274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322.2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69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284.1 3.2 汽轮机 (1)型号:CLN350-24.2/566/566 型汽轮机 (2)型式: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两缸两排汽、单抽供热、单抽凝汽式 (3)主要参数: 额定功率 MW : 350 最大计算功率 MW : 381.3 工作转速 r/min : 3000 旋转方向(从汽轮机向发电机看): 顺时针 调节控制系统型式 : DEH 最大允许系统周波摆动 HZ: 48.550.5 空负荷时额定转速波动 r/min:1 噪音水平 dB(A): 85 各轴承处最大垂直振动(双振幅)mm : 0.076 通流级数: 36 高压部分级数 :I+12 中压部分级数 : 11 低压部分级数:26 末级动叶片长度 mm: 1029 盘车转速 r/min :3.35 汽轮机总长 mm(包括罩壳): 17554 汽轮机最大宽度 mm(包括罩壳): 10400 汽轮机本体重量 t : 750 汽轮机中心距运行层标高 mm : 1067 3.3 发电机 (1)型号:QFSN-350-2 型发电机 (2)型式:350MW 水氢型式 (3)主要参数: 视在功率: 412MVA 有功功率: 350MW 最大连续输出功率 :380MW 功率因数: 0.85(滞后) 定子电压: 20000V 定子电流 :11887A 励磁电压 :(计算值)368V 励磁电流(计算值):2897A 效率(计算值):98.9% 频率 :50Hz 转速: 3000r/min 相数 :3 定子绕组连接方式 :YY 定子绕组出线端子数 :6 4.标准和规范标准和规范 4.1.总则总则 4.1.1 本协议文件中包括的所有设备需遵照下列组织的适用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 制造、检验。所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包括附件)为合同期间的最新有效版本。 当参照的规范和标准与本协议文件存在明显冲突时,卖方需向买方指出冲突之 处并取得买方的书面意见。 4.1.2 这些标准和规范中的规定为最低限度要求。如卖方根据自身判断,并经买 方同意,认为采用更好或更为经济的材料可实现所供设备的成功连续运行,则 其设计可超出相应标准和规范中的规定要求。 4.1.3 卖方需保证向买方提供的所有材料和服务遵循买方所在国和当地的法律、 法规及适用的规范和标准。 4.1.4 卖方可提出其他相当的替代标准,但需经买方确认。 4.1.5 卖方卖方提供的 SIS 系统必须符合国家经贸委第 30 号令电网和电厂计 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 4.2.引用的规范和标准引用的规范和标准 美国防火协会( NFPA) ANSI/NFPA 70国家电气规范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ANSI/IEEE 472冲击电压承受能力导则( SWC) ANSI/IEEE 488可编程仪表的数字接口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EIA RS-232-C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 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通讯设备之间的 接口 EIA RS-485、RS-422 美国仪器学会( ISA) ISA RP55.1数字处理计算机硬件测试 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商协会( SAMA) SAMA PMS 22.1仪表和控制系统功能图表示法 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 NEMA) ANSI/NEMA ICS4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的端子排 ANSI/NEMA ICS6工业控制设备和系统外壳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 UL) UL 1418 电视用阴极射线管的防内爆 UL 44橡胶导线、电缆的安全标准 除上述标准外,投标方 DCS 还应符合下列组织颁布的相关标准或与之 相当的其它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IEC 国际电工学会 AIEE 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 ACGIH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联合会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 MSS 制造标准化协会 ASME 美国机械工程学会 ASNT 美国非破坏性试验学会 ASTM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 AWS 美国焊接学会 ICEA 绝缘电缆工程师协会 NEBB 美国国家环保局 NEC 美国国家电气标准 HEI 热交换协会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TCP/IP 网络通讯协议 IEEE802 局域网标准 5.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5.1.总则总则 5.1.1 SIS 应根据本工程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并能不 断更新、完善和升级。SIS 网络应具有开放性,网络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延伸 性。实时历史信息数据库具有可扩充性,按 2350MW 机组容量,并考虑适当裕 量,SIS 系统其余设备如客户机,功能站等按本期 2350MW 机组设置。 5.1.2 SIS 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整个过程,应采用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0 进行全面质量管理。 5.1.3 系统必须能高度整合企业软硬件资源,其系统组态设计、软硬件设备选 型应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通用性强及可扩充。 5.1.4 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电力工业常用物理量和法定计量单位的 规定。数据标识系统设计应按 DL/T 950-2005 进行。 5.1.5 SIS 和电厂各实时监控系统的信息流按单向设计,只允许实时监控系统 向 SIS 发送数据。 5.1.6 SIS 网络独立于管理信息系统 (MIS) 网络进行配置,信息流按单向设 计,只允许 SIS 向 MIS 发送数据,并设置物理隔离设施。 5.1.7 在应用层面上发出调用一个常用画面或者表格的历史数据显示,从接受 指令、提取压缩数据、解压缩,网上数据传输,到数据输出的一系列动作所需 要的时间应不大于 2 秒。 5.1.8 SIS 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各类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人为的破坏和 SIS 实时信息数据库的数据丢失。 5.1.9 卖方所提供的 SIS 应结合本工程特点进行设计,是专用于本工程的实时 监控信息系统。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随着工程设计进程和技术数据逐渐完善, 买方对 SIS 功能要求的变化,卖方应承诺及时更新设计而不发生费用问题。 5.1.10 SIS 可用率应不低于 99.9%; SIS 可靠性应符合本规范书第五部分 4.8.4 的规定要求。 5.1.11 如买方在运行中发现卖方所供 SIS 不满足本规范书的技术条款,买方有 权要求卖方修改或增加,为此引起的一切费用由卖方负责。 5.2.系统功能系统功能 卖方提供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包括其硬件和各种应用软件)作为 面向生产过程的信息系统,与每台单元机组 DCS 以及由买方提供的其它控制系 统进行联网,以实现全厂生产过程信息共享,为全厂生产过程的运行和管理提 供决策依据。SIS 系统还应按照买方要求的方式向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提 供其所需的生产过程信息。 5.2.1.数据采集接口数据采集接口 该模块提供 API、OPC、ODBC、COM、TCP/UDP、RS232/485 等丰富技术的通 讯接口功能,采集各类型生产控制系统实时数据; 数据库标签编码方式、描述、测点量纲等均采用与电厂一致的方式; 数据采样间隔时间为秒级,以满足过程监视和分析计算的要求为准; 数据采集的测点范围满足过程监视和分析计算的要求,并可实现灵活组 态; 提供数据接口的采集状态监视、测点配置等维护功能,便于系统管理和 维护。 数据采集接口提供完善的数据缓存功能,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卖方提供不少于如下系统的接口功能: 1 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 含公用) 2 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DCS) 辅助车间 DCS 系统 全厂脱硫 DCS 系统 汽轮机振动采集及故障分析系统(TDM) 炉管泄漏自动报警系统 飞灰含碳测量装置 煤粉浓度在线测量装置 锅炉水循环在线监测 NCS 网控控制系统 电气 ECS 管理系统 RTU 网调报价上网系统 5.2.2.5.2.2.生产过程信息采集、监视生产过程信息采集、监视 5.2.1.1 生产过程画面应能反映各功能特点,应能以趋势图、棒图、相关参数 组等多种形式进行画面显示,应正确显示生产过程数据、设备状态、报警状态、 经济指标、运行指导等信息,参数显示应能显示实时值、在定义时段内的最大 值、最小值以及平均值等。 5.2.1.2 画面应支持符合国家标准的汉字编码,生产工艺流程的颜色标记必须 符合发电厂常规要求。 5.2.1.3 数据库实时数据刷新周期应不超过 3 秒;画面动态刷新数据的总量应 能满足监视要求,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应不超过 3 秒,调用任一画面的时间 应不超过 3 秒。 5.2.1.4 系统应能支持在线图表软件,以便实现报表的拓展功能。 5.2.1.5 系统应具有报表打印输出和显示画面硬拷贝功能。 5.2.1.6 用户操作界面应友好。 5.2.3.性能计算性能计算 机组性能计算至少包括如下内容: 全厂级性能指标的计算:全厂级性能指标的计算: 包括全厂负荷、全厂负荷率、厂用电量、综合厂用电率、全厂发电补水量、 全厂发电补水率、锅炉效率、汽耗率、热耗率、全厂发电煤耗、全厂供电煤耗; (供热机组指标)全厂供热量、全厂供热比、热电比、供热厂用电率、供热标煤 量、全厂供热煤耗。 机组级性能指标计算机组级性能指标计算 包括机组负荷率、厂用电率、发电补水率、机组发电煤耗、机组供电煤耗、 热耗量、热耗率、热耗率(修正)、汽耗率、机组热效率(绝对电热效率); 锅炉系统性能指标计算锅炉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包括反平衡锅炉热效率(GB)、GB 各项损失(排烟热损失、化学未完全燃 烧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锅炉热负 荷、锅炉主蒸汽流量、锅炉主蒸汽压力、锅炉主蒸汽温度、锅炉再热蒸汽压力、 锅炉再热蒸汽温度、锅炉给水温度、送风温度、过量空气系数、排烟温度、锅 炉氧量、飞灰含碳量、锅炉排污率、过热器减温水流量、再热器减温水流量、 再热器压损; 汽机系统汽机系统 包括高压缸相对内效率、中压缸相对内效率、低压缸相对内效率,循环热 效率、汽轮机主蒸汽流量、汽轮机主蒸汽压力、汽轮机主蒸汽温度、汽轮机再 热蒸汽流量、汽轮机再热蒸汽压力、汽轮机再热蒸汽温度、汽轮机各段抽汽流 量、最终给水温度、最终给水流量、汽轮机轴封漏汽量; 给水系统性能指标计算(高压加热器及除氧器)给水系统性能指标计算(高压加热器及除氧器) 包括加热器上端差、加热器下端差、加热器进汽流量、除氧器进汽流量、 除氧器进水流量、加热器温升; 凝结水系统性能指标计算(低压加热器)凝结水系统性能指标计算(低压加热器) 包括加热器上端差、加热器下端差、加热器进汽流量、加热器温升; 真空系统真空系统 包括凝汽器热负荷、凝汽器端差、凝汽器水侧阻力、凝汽器汽侧阻力、凝 汽器真空、凝结水过冷却度、总体传热系数、冷却水温升、冷却水流量; 风烟系统风烟系统 包括空气预热器漏风率(GB)、烟气侧效率、空气侧流动阻力、烟气侧流 动阻力、一次风温升、二次风温升; 厂用电系统厂用电系统 包括引风机、一次风机、送风机、磨煤机、电动给水泵、炉水循环泵、凝 结水泵的单耗、耗电率。 5.2.4.5.2.4.经济性指标分析(耗差分析)经济性指标分析(耗差分析) 通过对机组运行中的关键参数连续地进行监督分析,并将这些参数的实际运 行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由两者的差值计算出各参数对基准煤耗的影响。运行人 员则根据耗差分析的结果及时地对工况进行调整或维修,使机组的运行煤耗接近 于最佳值。 耗差分析至少包括如下指标:主汽压力、主汽温度、再热汽温度、再热器 压损、给水温度、低压加热器上下端差、高压加热器上下端差、排汽压力、小 机排汽量、减温水流量、凝结水过冷度、凝汽器端差、调节级效率、高中压缸 效率、补水率、排烟温度、排烟氧量、飞灰含碳量、辅机电耗率等。 5.2.5.数据归类统计数据归类统计 本模块完成参数越限统计、主辅设备启停次数统计、控制系统运行统计、 联锁保护动作统计等统计分析功能。统计信息与相应分析系统衔接后,可以协 助分析故障点、提前给出故障警告,可靠性管理提高运行安全性。 主要功能包括: 参数越限统计 设备启停统计 自动投入率统计 保护投入率统计 按时间及按值任意统计 运行值班查询 5.2.6.自动报表自动报表 自动报表针对现代电力企业的管理特点和需求,根据需要灵活方便地生成 各种统计报表。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 报表配置功能:通过 Excel 报表模板文件,定义报表的样式,通过 xml 配 置文件,对 Excel 报表单元格进行测点信息的配置。 报表发布配置:可以对报表进行分组、分类,然后发布到 B/S 和 C/S。 定时报表生成服务:可以灵活配置自动生成报表的时间和策略,支持日报 (每天生成一次)、月报(每月生成一次)、年报(每年生成一次)。 支持多种报表,包括: 运行报表 班报、日报、月报和年报 经济指标报表 考核指标报表等类型的报表。 报表发布功能:可以通过 B/S 进行发布,方便用户浏览、查询、下载、生 成、删除和修改报表。 5.2.7.运行统计与考核运行统计与考核 使运行人员在监盘调整的同时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所管辖机组和所在单元各 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各级管理人员随时可看到运行机组的参数及排名情况, 以其指标得分情况分析判断各运行值别的工作质量。该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 数据处理功能:通过实时历史数据库接口查询测点的实时、历史数据;允 许用户手工录入测点数据(如煤质数据),手工数据保存到关系数据库中, 数据采集时,从关系数据库中查询指定时间或者时间段的数据。对每个测 点数据进行验证,以校验测点数据是否有效,从而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无 误。 指标统计计算与评分功能:根据指标考核周期,系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与 处理,并实现指标计算、考核评分,最后保存指标考核数据。 手动计算与评分功能:用户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指标、考核时间段或时间 点进行重新考核,系统自动进行数据采集、指标计算、考核评分,最后更 新并保存指标考核数据,主要用于断网等异常情况导致数据采集错误、外 部数据录入不及时等情况,以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 值际排名功能:系统能够根据倒班表和值班时间表进行统计查询,实现各 个指标、指标总分的排名,包括每个机组的各个值次的排名、每个单元各 个值次的排名、所有机组各个值次的排名等。可以按月查询或者实时展示 当月各个指标或者指标总分的排名。 指标考核时段调整功能:系统运行或者数据采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某些 时段的数据无效、或者不适合进行数据考核,可以通过配置,将这些时间 段过滤掉,系统将自动进行考核数据的重新计算和更新,从而使得考核数 据和考核结果更准确。 5.2.8.数据回放数据回放 通过一体化平台系统使画面展示的内容实现历史某一阶段的快速回放,从 而帮助用户分析设备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发展和演变过程。功能如下: 结合系统内任一过程画面展示的内容,查询其中各参数历史某一时间段的 演化情况,真正实现运行快照连续再现。 任意调整回放数据精度,最细可以实现每秒取样的精度;回放播放能够实 现快放、慢放、定格等操作;能够随时看到历史回放的具体时刻,为用户 分析提供了最大便利。 将取样的数据导入/导出为文件,便于拷贝、转移以及后续分析时使用。 5.2.9.趋势分析趋势分析 从数据库系统获取实时及历史数据,可以根据标签号、标签描述等进行精 确查询(或模糊查询),实现方便快捷的参数趋势调用。还具有参数的历史回 放、参数曲线生成比较、多种趋势显示方式等功能。实时趋势和历史趋势可以 方便切换。 该模块提供了强大的趋势显示和分析功能,主要包括: 趋势点定义组态功能:在一个图形上可以定义任意多条曲线显示。 支持组合方式的二次计算:可以编辑复杂的函数表达式。 曲线的放大等丰富的曲线显示手段。 数据的导航功能。 对等间隔/非数据的处理功能。 曲线的标识显示功能。 曲线的打印和打印预览。 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数据的自动计算。 图形保存功能。 5.2.10.参数劣化分析参数劣化分析 根据机组实时数据自动进行参数异变监测,通过预警达到安全关口前移, 对生产运行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表明具有理论基础明确、可操作 性强、实用性好的特点。主要功能包括: 基于参数劣化分析的设备状态(泄漏、磨损等)检测主要包括:检测设备参 数是否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当发现设备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向有关人员发出 注意信号。 具有参数劣化实时分析功能。 具有参数劣化历史分析功能。 自定义时间和自定义数据分析功能。 5.2.11.工况分析工况分析 通过从历史运行数据中找出各个工况下的最优情况,实现典型工况数据库 的建立,记录典型工况下主要参数、设备状态及效率等;典型工况分析与建模; 通过工况分析模块对各机组运行情况进行查看、分析,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向 用户展示查询、分析的结果,从而辅助运行人员进行最优的运行操作指导。系 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功能: 自动建立机组 40%-100%负荷的典型工况数据库,通过数据积累达到全工况 建模。 提供当前运行状态的工况组合 提供当前运行状态的非组合约束 当前工况的稳定性判定 运行工况稳定性,经济性,环保性以及综合实时比较 当前工况查询以及对应最优工况的查询比较 设计工况与实际最优工况的对比 试验工况与实际最优工况的对比 任意历史最优值的查询 工况趋势分析 5.3.实时实时/历史数据库系统历史数据库系统 5.3.1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 5.3.1.1 实时/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应配置高性能、高可用性、升级便捷和维护 方便的企业级数据库服务器。 5.3.1.2 实时/历史数据库平台应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和分布式系统设计,其 配置应满足 SIS 和企业信息综合应用的要求。 5.3.1.3 数据库服务器系统可支持多服务器结构或者网络服务器结构。 5.3.1.4 SIS 采用 2 台 IBMPC 服务器做集群系统,实时数据库服务器硬件应满 足以下要求: 服务器采用 IBMPC 服务器,服务器可靠性设计达到 99.999%以上,可热 插/拔的电源、CPU、内存、I/O 控制组件均采用冗余配置; 2 台服务器采用集群冗余方式。 当出现硬件故障时,服务器具备自动故障自我检测切换。 服务器硬盘,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静态数据等均采用镜像(RAID 1)方式保护;同时服务器还具有内存动态数据的镜像保护,保证实时 数据的安全性; 服务器所有冗余部件均支持热插拔更换。 5.3.1.5 实时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硬件至少应满足以下基本配置: 规格/高度机架式/每个机箱 4 U 处理器(最大) 英特尔 至强,高达 2.4 GHz(十核)/1066 MHz 内存访问 处理器数量(标配/最大)每个节点 2/4(可选 2 节点支持) 缓存(最大)最高 30 MB 内存(标配/最大) 16 GB/2.0 TB 最大 PC3-10600 DDR3L,可通过 MAX5 扩展至 3.0 TB 扩展插槽总共 7 个 PCIe 半长 磁盘托架(总数/热插拔)8/8 2.5“串行连接的 SCSI (SAS) 或 16/16 SAS 固态驱动器 最高内部存储容量 每机箱 4.8 TB(支持 8 个 73.4 GB、146.8 GB、300 GB、500 GB 和 600 GB SAS 硬盘驱动器,8 个 160 GB 和 500 GB SATA 硬 盘驱动器,或 16 个 50 GB 和 200 GB 固态驱动器) 网络接口 经由以太网双通道融合网络适配器的 10 Gbps 光纤 通道,带 TCP-IP 卸载引擎的集成双千兆以太网 电源(标配/最大) 1975 W 220 V 2/2 热插拔器件电源、风扇、硬盘驱动器和固态驱动器 RAID 支持集成的 RAID-0、-1;可选的 RAID-5、-6 支持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64 位 标准版、 企业版和数据中心版)、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 x64)、64 位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64 位 SUSE Enterprise Linux、VMware vSphere Hypervisor 有限保修3 年现场有限保修 5.3.1.6 数据库标签总量应能根据工程规模配置,本工程系统可组态的标签量 按 10 万点配置,并可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扩展。 5.3.1.7 实时/历史数据库数据在线存储时间应满足机组大修期的要求,最少 也不应低于 4 年。 5.3.1.8 实时/历史数据库应支持浮点型、整型、布尔型与字符串型四种基本数 据类型。 5.3.1.9 数据库系统软件采用 VeStore,数据库应支持标准的 C/S(客户/服务 器)结构和 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支持 多服务器结构或者网络服务器系统,当扩建机组的数据接入时,只需增加数据 库服务器即可。 5.3.2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 5.3.2.1 实时/历史数据库应以企业生产过程数据为集成对象,采集生产过程 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手工输入数据、手持设备数据,并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 5.3.2.2 数据库应采取有效、无损的压缩方式保存电厂所有生产过程的实时信 息和计算、分析结果数据至少 3 年,经压缩的数据恢复的扫描时间应不大于 15 毫秒。实时及历史数据应禁止修改。对每个采集点的安全等级应可以定义,只 有各级的合法的授权用户才能访问该级别的数据。数据库系统必须采取措施, 以阻止计算机病毒、操作失误或人为破坏数据系统。应具有网络备份手段。 5.3.3 数据库存储数据库存储 5.3.3.1 数据库服务器平台应支持实时/历史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备份、恢复功 能,归档文件的创建、复制、删除、备份等管理功能以支持数据的二次计算及 其结果数据的存储功能。 5.3.3.2 实时/历史数据库平台应能提供对已有历史数据的移植及扩容的可行 方案。 5.3.3.3 数据库服务器平台应提供经济存储或者优化存储的手段,提供数据压 缩方法,以及用户可对压缩能力选择的途径。在保证数据精度的基础上具有高 效的数据压缩能力。 5.3.3.4 数据库服务器存储容量的配置应满足 5.3.1.6 和 5.3.1.7 的要求。 5.3.4 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管理 5.3.4.1 实时/历史数据库平台应可对不能自动采集的数据提供手动输入,但 不可对自动采集的数据进行修改。 5.3.4.2 实时/历史数据库平台应支持数据的回取,并具有高效的数据检索速 度。 5.3.4.3 数据标签应能定义火力发电厂所有数据类型,反映过程数据的全部属 性,能单独或者批量进行标签组态;系统应能提供数据标签在线维护功能,包 括创建、更新、删除、查询数据标签点。标签点的定义应支持中文描述。 5.3.4.4 实时/历史数据库平台应具有高效的采集事务的能力,采集事务应具 有周期方式和事件触发方式,周期方式的周期应具有1 秒的能力,每秒实时/ 历史数据查询的事务吞吐量应满足 SIS 的要求。事件触发方式应能实时响应。 5.3.4.5 数据库服务器平台应具有运行管理功能、审计功能和日志功能。 5.3.4.6 数据库服务器平台应具有阻止计算机病毒入侵的严格措施,以及防止 由于操作失误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数据库系统的容错能力。 5.3.5 数据库应用数据库应用 5.3.5.1 应能支持授权用户配置数据标签点. 5.3.5.2 应确保实时/历史数据库中数据值的时间戳与现场物理值的时间戳相 差不超过预定义的最大时间间隔;其计算点的时间戳在允许的范围之内;确保 分布数据源的数据时间戳的一致性。 5.3.5.3 数据库服务器平台应能支持标准的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简称 C/S)结构和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简称 B/S)结构。 5.3.5.4 数据库服务器平台应能提供规范的 ODBC/JDBC/OLE DB 等开放式数据 库互连接口、基于组件对象模型技术、基于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简称 API)和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简称 SDK)的方式提供函数调用接口、内嵌面向应用的可视 化 Basic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简称 VBA)等角本编程语言,以支持 应用功能软件的开发。 5.3.5.5 数据库系统应具备一系列具有组件技术的、易学易用的基本客户端软 件,主要包括绘图功能软件、数据库生成软件、动态显示和数据更新软件、棒 图和趋势图生成和显示软件、报表开发软件以及多数据库数据浏览软件等。 5.4.硬件及系统配置硬件及系统配置 卖方应该提供一套完整的用于实现 SIS 功能的全部硬件设备,包括网络设 备和功能站、通讯接口以及和下层控制网络连接的通讯光纤等,卖方承诺光纤 数量满足工程需要而不发生商务费用,光纤数量由卖方参照网络图及设备布置 方案估算。系统网络配置图见附图。 5.4.1.网络规划和配置网络规划和配置 SIS 网络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重点要求: 采用高速通信网络:保证大量生产实时信息高速无瓶颈的传输和交换, 快速响应用户的各种应用要求。 主要设备和链路冗余设计:确保系统能够连续不间断为生产运行和优化 管理服务。 确保现场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 SIS 本身的安全性:采取网络隔离装置、 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网关机等安全防护措施,隔离 SIS 与控制系统 网络,隔离 SIS 与 MIS 及公众网络。 网络主干的通讯速率应1000Mbps,功能站的通讯速率应100Mbps, 接口设备与 SIS 的通讯速率应100Mbps,接口设备与生产过程控制网 络接口的通讯速率应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网络的通讯速率相匹配。 网络主干通讯负荷率应30%,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功能站的 CPU 平均 负荷率应40%。 网络主干的信息传输介质以及核心交换机采用冗余配置,冗余配置的设 备应具有故障在线自动切换功能;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应满足 4.3.1.4、4.3.1.5 的要求。整个网络系统配置应安全、可靠、高速, 不允许存在“瓶颈”和通讯堵塞,传输介质选用多模铠装光纤。 SIS 应遵循多种开放协议,采用 C/S 或 B/S 开放性体系架构,使用标准 的数据访问和接口规范,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能够提供远程服务接口和远程访问系统的能力。 SIS 采用硬接线的方式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换时,其输入/ 输出模件的性能指标应与 DCS 输入/输出模件的性能指标一致。 SIS 的实时时间应与全厂标准时钟同步。 5.4.2.交换机交换机 5.4.2.1 核心交换机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及可扩充性,应选配热插/拔的冗余 电源及热插/拔的冗余风扇。 核心交换机性能指标基本要求(不低于): 采用三层路由交换机,要求核心交换机冗余配置。 每台核心交换机共提供不少于 2 个千兆光口和 48 个 10M/100M/1000M 自 适应电口用于网络交换机、服务器、MIS、工作站等系统连接。 支持 3 层数据交换,储存转发交换模式。 支持 VLAN,多播过滤(IGMP snooping/querier),广播限制,流控制。 支持 IEEE1588 精确时间协议。 支持所有部件热插拔。 支持 IP,IPX 等网络协议路由。 支持网络路由功能的冗余。 支持 802.3x,802.1d,802.1q,802.3z,802.3u,802.3p 等 IEEE 标准。 提供 N+1 的电源冗余,风扇冗余。 5.4.3.接口机接口机 5.4.4.1 数据采集接口应能在接口数量和接口技术方面支持与生产过程控制系 统的连接。这些接口设备对于下层控制网络数据的读取不应影响其本身的控制 功能。SIS 不应对下层控制网络进行修改、组态或对工艺过程进行直接控制, 如有控制指令(如负荷分配等),则应由值长站确认后将指令发送至控制网络 操作员站,操作人员确认后方可作用于控制系统。卖方应说明所采用网络接口 设备的型式规范、详细的硬件配置和与下层控制网络的接口方案。 5.4.4.2 数据采集接口与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连接应采用分布和集中相结合的 方式。对于 DCS 使用分布式的数据采集接口,对于规模比较小的辅助车间控制 系统信息,以及需要进入 SIS 的其它分散的信息应先集中,再与 SIS 数据采集 接口连接。 5.4.4.3 数据接口设备宜通过冗余网卡与交换机连接,当其中一个数据通道故 障时,不影响数据接口设备与数据库服务器的通讯。 5.4.4.网络隔离装置网络隔离装置 在电厂信息系统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部分和管理信息系统部分之间设置单 向物理隔离装置,包括:单向网闸、交换机、路由器多重隔离。单向网闸、接 口计算机和硬件防火墙、路由器以及相应的连接设备均在卖方供货范围内。要 求所采用的网络通讯遵循标准的 TCP/IP 协议。 所供隔离装置保证 SIS 和 MIS 系统之间、SIS 与现场控制级之间的数据是 完全单向,由生产实时侧流向管理信息侧,而管理信息侧不能有任何数据进入 生产实时侧。生产实时侧不断地将实时数据中的数据通过隔离装置发送到管理 信息侧中的镜像服务器上,卖方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兼顾网络的传输速率,不 能因为隔离装置的使用而使镜像服务器无法及时接收到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实 时数据。单向物理隔离装置必须是通过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检 验中心检测并是电力行业推荐的产品,并提供相应证书,至少能达到 100M 的传 输速率。 5.4.5.功能站功能站 卖方配置用以完成 SIS 系统所定义各种功能(如负荷分配、效率计算等) 的过程管理功能站。功能站应采用安全、可靠、先进的工业 PC 服务器或工控机, 它们应可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的客户机,从数据库中获取过程信息进行分析、计 算和显示,并将计算分析结果存入数据库,供其它客户机或系统调用。 1) 配置 1 台过程管理计算分析站用以完成 SIS 的厂级性能计算和分析 (PCAS)、主机和主要辅机故障诊断、设备状态(泄漏、磨损等)检测和计算 分析(ESADS)等功能。过程管理计算分析站应包括站用处理器、图形处理器及 能容纳站用数据库、各种显示和组态程序、计算程序所需的主存贮器和外存设 备以及人机接口设备等。 2) 配置 1 台发布服务器用于 SIS 应用功能 B/S 形式发布。 3) 配置 2 台值长站为全厂运行总值长专用,值长客户机的显示器应与机组 运行控制显示器相一致。具体要求由买方在联络提出。 4) 配置 4 台网络系统管理维护功能站为网络管理和开发人员专用,系统管 理维护站应为主流配置笔记本电脑。 5.4.6.外围设备外围设备 5.4.6.1 SIS 应配置网络打印机一台,用于完成报表输出及画面和趋势曲线拷 贝功能。 5.4.6.2 值长客户机的显示器应与机组运行控制显示器相一致(采用工业级的 三星 PX2370 23 英寸 LCD)。具体要求由买方在联络提出。功能站可配置 23 吋 的 LCD 显示器。 5.4.7.机柜、接线和布置机柜、接线和布置 5.4.7.1 SIS 网络主干设备和功能站可分别安装于集控楼电子间或 SIS 室内以 及办公区域机房,值长站放置于集控楼运转层单元控制室内。卖方所提供的 SIS 系统应能够适应这种布置方式而不致引起系统控制功能和安全性的降低。 5.4.7.2 集成电子装置的机柜安装在集控楼 SIS 室内,其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 GB 4208 的 IP54 等级的要求;柜门应有导电门封垫条,以提高抗射频干扰能力; 机柜布置应考虑散热空间及空气过滤装置,在机柜内宜安装温度检测开关,当 温度过高时应能自动报警。 5.4.7.3 SIS 机柜内配置的端子排、电缆夹、电缆走线槽以及接线槽均需采用 抗燃材料制造的产品,设备之间互联的通讯电缆、信号电缆、双绞线(包括两 端的接触件)等防火要求应符合 GB 50229-96 的相关规定。同时应根据电缆敷 设场地情况,考虑选用耐火、阻燃、防啮的电缆,以及对电缆桥架采取必要的 防紫外线措施。 5.4.8.电源和环境电源和环境 买方为 SIS 系统提供两路 220V 总电源(其中至少一路为带有 UPS 的电源), SIS 应具有两路电源自动无扰切换功能。SIS 系统内部各网络设备、接口设备、 数据库服务器、功能站、网络管理站、计算机终端设备等的供电均由卖方自行 负责分配。 环境及抗干扰 SIS 系统电源、信号及通讯电缆均为沿厂区内电缆桥架敷设。 系统能在电子噪声、射频干扰及振动都很大的现场环境中连续运行,且不 降低系统的性能。 系统设计采用各种抗噪声技术,包括光电隔离、高共模抑制比、合理的接 地和屏蔽。 在距电子设备 1.2m 以外发出的工作频率达 470MHz、功率输出达 5W 的电磁 干扰和射频干扰,应不影响系统正常工作。 系统能在环境温度 050,相对湿度 1095%(不结露)的环境中连续 运行。 系统抗干扰能力 共模电压不小于 500V,继电器输出 350V; 共模抑制比不小于 120dB,50Hz; 差模电压不小于 60V 差模抑制比不小于 60dB;50Hz。 5.4.9.5.4.9. 接地、过电压接地、过电压(防雷防雷)保护及抗干扰保护及抗干扰 5.4.9.1 SIS 安装在发电厂主厂房,接地系统应直接接到电厂电气接地网上, 其接地电阻应小于 4。 5.4.9.2 SIS 网络主干设备、电源以及重要电源电缆线等应考虑过电压(防雷) 保护措施 ,可在相关设备安装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简称 SPD),以防止过电压对 SIS 产生危害。 5.4.9.3 SIS 各设备的逻辑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的 要求,不要求浮空的设备应有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应牢固可靠,不允许串联接 地。 5.4.9.4 通讯线路、光缆等的布置要采用抗干扰、抗辐射等技术措施。系统应 能在其工作的发电厂电子噪声、射频干扰及振动较大的环境中运行而不降低性 能 5.5.软件组态和配置软件组态和配置 5.5.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5.5.1.1 SIS 配置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符合 5.6.4.1 和 5.6.4.2 的要求。 5.5.1.2 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应具有支持群集服务、支持硬件或软件失败引 起的失败恢复、支持网络负载平衡的功能。 5.5.1.3 数据库服务器能够支持 Windows NT、Windows 2000、Unix 等流行的操 作系统。 5.5.2.数据采集接口软件数据采集接口软件 5.5.2.1 数据采集接口软件应可以在服务器上运行,也可以在接口设备上运行。 5.5.2.2 数据采集接口的数据采集周期应3 秒。 5.5.2.3 数据采集接口应具有对象链接和嵌入的过程控制协议( OLE for Process Control,简称 OPC) 、API 等构成的多种标准接口以及火电厂各类 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ing Logical Control,简称 PLC)等生产 过程控制系统的接口驱动程序。 5.5.2.4 对不具有接口驱动程序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可以按照接口设计标准自 行开发接口驱动程序。自行开发的接口驱动程序应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考核后方 允许在系统中使用。 5.5.2.5 数据采集接口软件应具有智能故障恢复机制,其功能应该满足 4.4.4.4 的要求。 5.5.3 应用软件开发和生存期环境应用软件开发和生存期环境 5.5.3.1 应用软件开发应符合 GB/T 8566、GB/T 9385、GB/T 12505、GB/T 9386 的要求。明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实施步骤,测试验收标准,完成标志及 其文档交付,使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成为可以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5.5.3.2 应用软件的质量应符合 GB/T 12504、GB/T 14394、GB/T 17544-1998 的要求。应用软件应具有良好的质量特性,其可靠性、时间经济性、资源经济 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能满足用户要求。 5.5.3.3 应用软件的开发应做到模块化、标准化,在系统软件升级时,应用软 件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应用软件应有严格的版本管理机制,安装应做到规范 化。 5.5.3.4 软件开发支持环境和软件生存期支持环境应符合 GB/T 15853-1995 的 要求,其环境资源应能够支持项目合同中有关软件开发和系统生存期内软件的 需求。 5.5.3.5 交付工程使用的应是经有资质的国家或者省市评测机构进行软件产品 测试通过的软件产品。 5.5.4.SIS 应用功能应用功能 6.质量保证质量保证 6.1 卖方应满足本技术协议所提的技术要求。 6.2 卖方应向买方保证供设备是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全新产品。在图纸设计 和材料选择方面应准确无误,加工工艺无任何缺陷和差错。技术文件及图纸要 清晰、正确、完整,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和维修性,能 够满足锅炉安全运行和维护的要求。 6.3 卖方应具备有效方法,控制所有外协外购件的质量和服务,使其符合本技 术协议的要求。 6.4 买方有权派代表到卖方制造工厂和分包及外购件工厂检查制造过程,检查 按合同交付的货物质量,检验按合同交付的元件、组件及使用材料是否符合标 准及其合同上规定的要求,并参加合同规定由卖方进行的一些元件试验和整个 装配件的试验。卖方应提供给买方代表技术文件及图纸查阅,试验及检验所必 需的仪器工具、办公用具。 6.5 在设备开始生产前,卖方应提供一份制作加工进度表,进度表中应包括检 查与试验的项目,以便买方决定哪些部分拟进行现场检查。应向卖方明确拟对 序号功能备注 1 数据采集与处理 2 生产过程监视 3 全厂性能计算 4 全厂经济性指标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婚前著作权侵权纠纷解决及赔偿协议
- 顶级国际论坛同声传译人才选拔与培养协议
- 工业级3D打印设备研发成果转化与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创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师合作合同
- 智能硬件集成社交电商项目合伙人合作协议
- 子女教育项目投资与融资合作协议
- 文化遗产保护公益合作框架协议
- 三维动画制作流程与分工体系
- QC检验仪器管理维护培训
- 现场维修管理制度
- 股权终止合作协议书
- 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学
- 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三轮复习之微写作
-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置
- 贵港离婚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基本级执法资格备考题库
- 2025保密在线教育培训题库(含答案)
- 2.1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24年河南郑州航空港投资集团招聘真题
- 2024年宝应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收集的大熊猫相关资料(小学三年级下册课外拓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