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旦新闻学院考试情况介绍复旦新闻学院考试情况介绍 一、情况介绍: 1、科目: 考研一般是考试四门科目,两门是公共课,即英语和政治。专业课程是“新闻传播基础”和 “新闻实务(传播实务)”。 2、书目: 指定的参考书共有 7 本,有的是 5 本或者 6 本 3、购书: 不是罗嗦哈,就是因重复问到了这样的问题,我才说下。有同学问我是不是出售书,我声明下: “博客上没有的资料不要轻易找我,因为那个资料我也很难得到,所以才没有.不要在自己还 没有去当地书店查询的情况下,问我书好不好买我怎么知道,我仅仅知道复旦这边书店 很好买。 4、老师: (1)是否需要联系老师这个自己决定,我仅仅只是建议,不要去“惹”老师。每年有几百人考 复旦这个学院,注意是每年,也可以说是“天天”有几百人考复旦这个学院。也就意味着,只 要有一个人一天发一次给老师,他们几乎一年到头都要收到这种信。老师会觉得麻烦的。当 然这个是个人的看法,你真的觉得要发,我也没什么可以说的(反正就不要问我需不需要联系 导师这个问题了,谢谢!)。 (2)哪些老师是硕导?这个问题就是体力活。因为我估计你们在问这个问题前,新闻学院有哪 些老师都不知道!哈哈不夸张吧!但我这里还是介绍一次,不希望再被问第二次:复旦这 边是来学校后选导师,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硕导排除两种人都是,一些博导不带硕士,再就是 排除讲师。其他应当都带。 (3)老师的资料,去我的博客或者复旦新闻学院网站中找。 4、最后我还是说下,因为情况反常不少人会问考试科目有哪些,参考书是什么?我几乎 每天 QQ 留言上有两三个这样的问题!?引用以下一句话:“资源可以利用,但不要滥用”。 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参考书目(注意) 1、2010 年参考书目一般会在 09 年的下学期(9 月份)出来,以前会在学院网站公布(现在或 许也不公布,我不太清楚)。 2、参考书一般会保持 2-3 年的稳定期,先用的参考书是 09 年新变化的,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但即使变了,也不会变的太多。因此,只要决定了是要考复旦大学相关专业的,就可以用这些 书复习。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参考书目(硕士) 050301 新闻学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 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当代新闻采访刘海贵,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周胜林、尹德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当代新闻编辑张子让,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050322 编辑出版 参考书目同 050301 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 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 腾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有效的公共关系(第 8 版) 格伦布鲁姆等著,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 2002 050325 国际传播 参考书目同 050302 传播学 050324 媒介管理学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 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网络传播概论张海鹰、腾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有效的公共关系(第 8 版) 格伦布鲁姆等著,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 2002 理解传媒经济学英道尔(Doyle G.),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050320 广告学 营销管理(第 12 版)(美)菲利普科特勒等著,梅清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当代广告学美 威廉阿伦斯,丁俊杰译,华夏出版社 2000 广告管理第五版 美巴茨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有效的公共关系(第 8 版) 格伦布鲁姆等著,明安香译 华夏出版社 2002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 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050323 公共关系 参考书目同 050320 广告学 050407 广播电视艺术学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英)古德温、惠内尔编著,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 译出版社 2001 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著,谢 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英)斯特里纳蒂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 2001 视觉文化导论(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050321 广播电视学 新闻学概论(第二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 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黄瑚,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张骏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等,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电视的真相:电视文化批评入门(英)古德温、惠内尔编著,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 译出版社 2001 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第六版)(美)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著,谢 新洲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系统回答系统回答 报考复旦新闻学院的问题报考复旦新闻学院的问题 1.关于教材: 复旦的数目不算少,除了广电专业的,别的都很好买,当地可以买到,买不到就上网买。 2、关于复习: 足够重视教材!教材搞定了,即使存在超纲情况,离成功也不远了或者也就成功了。你可以 买笔记,也可以去参加什么辅导班但最终要落实到踏踏实实地将教材搞定。说到辅导班,我 只知道那些辅导班都不是官方的,其诚信度、可信度以及实力我皆无从了解。 3.关于每周、每天的时间: 时间安排还是重要的,但各个地方和学校的条件不一样,我下面讲的仅仅是当时我复习时的 安排。 每周我基本上是:休息一到两个晚上,主要是看电影。因为我没有别的可以放松的方式,第二 次复习,好朋友都不再身边了,就只能和电影对话。一般是周五,有时周六晚上也会去。其他 时间都是在教室或者在家中复习啦。 每天的时间,我觉得是更为关键的。复旦是参考书是很多的,所以必须有时间保证。基本是 1)早晨 7:00-11:30;(2)中午吃饭、午休一个小时后,1:005:00;(3)晚自习效率高, 6:00-11:30 或 12:00. 4.是否需要联系老师 这个问题以前已经讲过了,个人不主张去麻烦老师,他们工作是很忙的。具体请看: http:/*./s/blog_4c75e9070100coup.html 5.关于就业: 很多同学在问复旦新闻学院的就业问题,我都成了就业咨询处了。 新闻传播专业从就业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型:(1)进媒体,大概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进了各 级媒体。(2)进外企 做白领 3)进高校,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一类是纯粹行政性质的;一类 是研究性质的,就是当老师。 复旦新闻学院的就业总体来看是相当不错的,这届研三超过三分之一进了媒体;还有大部分 进了外企,再有继续读博。理想吧。考上复旦并不能保证什么,但这确意味着很多!以后不要 问这个了哈。 6.关于真题: 我已经将真题放在博客上了,考新闻学的同学就直接可用了。说明:(1)我不知道是否存在官 方的标准答案,好像是没有的。(2)我个人没有真理过试卷的答案。(3)是否需要购买别人整 理的答案?这个看你自己的选择了,一个标准是那个整理的答案不应当太差劲,想想自己天天 记忆那些差劲的答案后果是什么! 关于复旦新闻关于复旦新闻 传播传播 广告考研广告考研 我可以考上复旦的研究生吗? 阿布解答 我是一名,可以称之为九流大学的学生.现在读大三,所学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我不知道自 己的看法是否有些悲观,但是这几年大学下来,我不仅没有学到一点以后能立足于社会的本 领,还浪费了宝贵的青春.萌生考研这个念头是在上学期的时候,查阅了许多资料,最终确定 了考复旦的新闻学,这个目标在身边的人看来是十分可笑的,可是我觉得一旦确定目标就不 应该动摇,所以,到书店买了复旦 07 年的参考书目,最后还有两本没有买到,真正开始复习专 业课是在今年三月份开始的.然而,也就是从开始复习专业课开始,我才感受到真正的困难, 我现在的疑惑是:除了专业书外,我还需要有什么资料,如何买到这些资料,还有一些复习意 见.对于一个跨专业,跨学校的菜鸟来说,我真感觉挺迷茫的,和别人的差距实在太大,根本就 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真不知道用什么去竞争. 答:其实 FD 没那么可怕,只要你认定目标,坚持去做,就有可能成功.也许你可能成为炮灰,但 毕竟我们曾经努力吧.这些经历是非常宝贵的,建议你经常来这里看看,这里有详细的复习资 料,你可以多看看,希望 08 年可以听到你的好消息. 一个一个 0505 考复旦新闻人的心得考复旦新闻人的心得 一个 05 考复旦新闻人的心得我接触到的这些学弟学妹,真的是天南海北哪里的都有,在什 么学校、学什么专业的都有。和他们的交谈让我再次体会到了考研路的艰辛和竞争之激烈, 尤其是北大和复旦这种名牌学校的热门专业虽然北大的新闻学院和复旦简直是云泥之 别(嘿嘿!俺的母校,说话好象不大厚道哦),但是两校新闻学院的录取率都在 4%以下, 几百名考生里,最后成功的只能是最有优势并且最有耐力的。所以,首先我劝各位打算报 考名校热门专业的同学,理智的估计一下自己在庞大的考研大军里的实力,明确自己选择 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的原因从对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里清醒过来,从对名牌大学的崇 拜里脱身出来,不要持那种“考得上考不上无所谓”摸棱两可的态度,也不能过于顺从父 母的意愿和朋友同学们的影响。考研毕竟是人生重大选择,需要你一个人由始至终坚持下 来,而且要放弃很多机会、抵制很多诱惑。虽然考试无常,但是仅凭赌徒式的勇气是不能 成功的。就拿复旦的新闻学院来说,报考的人数多少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这里有多少名牌 大学新闻专业的本科生都来竞争。所以那些本科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与复旦新闻差距太大的 学生,做决定一定要慎重,不要做一只参加游泳比赛的鸟,那对你自己来说实在是残忍的 伤害。 我不是反对跨专业考研事实上新闻专业是很多人的理想所在。如果你在大三以前几乎 没接触过新闻专业知识,又坚决不放弃理想,那就要做好清心寡欲、当一年出家人的准备, 你的生活从你选择新闻专业那一刻起,就要改变了。在进入考场之前,这条路随时都可以 回头,所以每一个挑灯苦读的夜晚、每一个无人陪伴的周末、每一个和某工作单位签了约 的同学,都会让你动摇,都是对你的耐力和信心的极大挑战。对于比较有优势的人来说, 考研可能不是那么让人疲劳的工作,但是绝对是折磨人的,如果复习过程中不能排除杂念、 心无旁骛,那么求教再多的学习方法、弄到再多的复习资料也是徒劳。所以,选择考研的 目标时,最好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读这个专业、为什么要去这个学校,还有,我为什么 要上研这些问题的答案会成为一直陪伴你的信念,只有这些能一直给你力量和方向。 如果说到这里,你还是坚持考复旦新闻这样的专业,那么我相信你是个了不起的人,真的! 至少,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剩下那一半就是老生常谈之类的经验教训了。 说到经验,我有点害怕了。呵呵!很怕给大家误导,毕竟经验是个人化很强的实用工 具,所以还要首先提醒大家: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复习过程中根据自 己的学习情况和心态及时调整。嘿嘿!似乎是废话啊!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得 好、保证长期的高效,真的不大容易。 先说说我自己吧!决定考复旦新闻后,我就找来十几年以来的考题,按照学科分了一下类 (就是新闻学、传播学、新闻史什么的),再计算一下各科占的分数比值。然后发现 新闻史的比重好大呀!相比之下传播就小了很多。实务的卷子里好象是采访的比例最大 吧!记不清了。总之根据这个分数比值,新闻史那本书我看的次数最多了,总有个六七遍, 光笔记就做了三遍。又按照题目类型把考题分了一次类,这个主要是为了了解复旦的出题 风格,复习的时候心里大概有数,什么样的知识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 因为我是学新闻专业的,所以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在于背记,教材也只用复旦指定的那 8 本。不过原本对新闻专业知识了解比较少的人呢,还是多看些书吧!有一些跨专业考研的 人跟我说,觉得复旦指定的教材很简单,答题似乎不过是照书搬。我想自己看那几本书, 领悟的难免要浅一些;还是多看一些新闻和传播方面的书,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更好吧! 我看过的教材里,人大出的那一套很好的,条理清晰、内容翔实;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不太好理解,人大郭庆光写的那本传播学教程就好多了。 资料嘛,我在网上买过一些复习提纲,也托人弄到一些复旦新闻课程的笔记,不过现在我 觉得这些东西的用处还在于帮助对教材的理解,和考试的直接关系不大,我也只在前两轮 的复习中用过,后来就只用自己的笔记和教材了。临考前我还买到几套模拟题,至今不知 是不是赫赫有名的轩林的题。说心里话,那几套题除了让我在考前保持良好的状态之外 模拟题看上去出得还不错,所以感觉自己都能答上来就很有信心就是误导我去猜题。 那几套题和前两三年的题放在一起比较,明显是有规律的。当时我还狂喜,以为自己发现 了天大的秘密,受它引导,最后一次复习就忽略了新闻媒介与社会那本书,还按照自 以为是的规律推想了一下今年可能的题目。结果卷子发下来我差点当场大哭!新闻媒介 与社会史无前例的出了好多分的题啊!考完试和同学们聊天时,大家达成共识:连续几 年的考题有一些规律是很可能的,但是当你发现规律的时候老师也知道你会发现,就变出 题风格了。那几个同学是考北大传播的,看来这个猜题与反猜题的规律还是有很大通用性 的。所以如果有人弄到什么资料或者参加了什么辅导班,一定要小心别被误导啊!最重要 的还是看教材,把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是最可靠的。 现在要说到关键问题啦怎么看书。说到这又想起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是否有必要 参加辅导班、用过什么资料,问得最少的就是怎么看书。其实书是最核心的,什么辅导班 啊买的资料笔记啊,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只有把教材看熟、织出你脑袋里知识的经纬脉 络,才能谈到加点花添点彩。而且复旦的题基本就是按书的写法出的,所以看老师上课的 笔记用处不大,反而让你放弃了自己记笔记。书要看几轮,从熟悉大致理论体系到记牢细 小的知识点,再到背熟,最后打破书上的框架,让这些分属于不同科别的原料像炖汤一样 在脑袋里成为一体;其中每一轮都对记笔记有不同的要求。当然也不用每一本书都记那么 多遍笔记,我只有新闻史按年代记了一次、按专题记了一次、按新闻史的断代记了一次, 最后还总结了一些比较混乱的大题。其他的教材基本都只写了一次,实务的教材都是例子 多概念少,背熟以后就不怎么看书了,只看笔记。记笔记是最利于思考和记忆的,所以一 定不要偷懒,到复习后期就显现出好处了。 考前最后那个月我才看了一点点新闻记者的网络版,偶尔看看报如果不是学新闻 专业,我肯定连现在中国的主席是谁都不知道。不过复旦的考题和社会热点几乎没有关联, 核心期刊呢,也是帮助专业知识的理解,不会直接出现在考卷上:这一点和北大的新闻学 院正好相反。至于写作呢,我没做过练习,不过从小到大一直很能写,平时看书屋、 读书一类的杂志比报纸多,所以考试的时候论文和消息写得都很顺利。但是考试的时 候是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让你思考的,写论文时思维敏捷就很有优势,下笔如有神助嘛!所 以平时练练笔、多看看评论类文章,应该有很大帮助的 接下来是答题方法的问题了!这方面已经有学长总结过了,而且写得很好,我如果在 考前看到应该会答得更好吧呵呵!其实现在完全不必担心这方面的事情,现在是耕种的季 节,要先播种除草等庄稼慢慢长大;至于秋天结出来的粮食是煮着吃还是蒸着吃,也要看 你的粮食种得好不好、结得多不多了。 反思考研关于复旦新闻 一 我从来不认为考上研究生的都是非常之才甚至天才。 在我看来,那些考研落榜者,不过是因为某些主观、客观什么的原因,中途松懈过一段时 间或者基本放弃了。毕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经历了大学四年甚至一段工作的磨练,考 研的人都不是智商低、素质低者,他们失败就失败在不够坚持而已。 考研,往往是勇敢者和寂寞者的游戏。 二 其实在决定辞职考研之前,我碰到了至今看来应该算作我人生前二十多年最艰难的抉择了。 当时,大学毕业的我工作不到二年,刚刚还清了家庭因送我们兄弟读书欠的债,还装上电 话,安上了“准”自来水,当然是没有好好孝敬辛苦半辈子的父母了。本来以为可以好好 赚点钱养家糊口,哪想到自己的朋友考上了上海某所高校研究生,我知道如果自己不考则 只有分手的结局。就在我向单位递上辞呈,毅然决然北上考研的时候,弟弟高考落榜了。 面对着苦苦哀求的父母,面对着要我呆在原单位(电视台)不动(毕竟农村的人混到这个 样子不容易,可以知足了),如果实在要考也推迟一年,等弟弟考上大学再考的最后要求, 我却狠心地拒绝了。 我知道我无法割舍,一方是亲情似海,一方是一生幸福,而推迟一年则意味着我们彻底没 戏,爱情是不等时间的。最后,别无选择的我决定将所有的积蓄归总,给我弟弟交了复读 的学费,然后一个人拿着 1600 元钱去北京追逐我的前途和爱情。然而,在我不顾领导惜才 之心和再三挽留,收拾行李准备走人的时候,朋友寄来一份 Email 给了我最为沉重的打 击,我们分手了。 就这样,在失去工作、爱情,顾不上亲人怨恨的情况下,我踏上了一条考研的不归之路, 以至至今想来我还觉得自己那时实在太自私。而经济、感情、思想上这些却不是最困难的, 最困难的是自己的英语基础很差(大致高中水平吧),而在此之前我没有接触任何一本新 闻方面的书籍,时间却只有四个月了。 但当时,我始终坚信自己的文笔和媒体工作经验,此外便是对那段感情抱有的一丝希望在 支撑着我信念不倒。 三 话到此处,我想还是言归正传吧。考研,从大的角度讲,其成功之道就在于四个字坚 持、计划,而我前文只不过证明我的坚持更加艰难而已。 首先是坚持: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而这个因素中还应该带着一定的自信,那就是我 一定能上。在北京,几乎没有人认为我能考上,跨校跨专业而且是名校名专业,加之我的 失恋之状态。那时,我也找不到几个可以述说的朋友,但我始终坚信自己能上。也许是自 己那时的狂妄,不知天高地厚吧;也许是对爱情还是那么执著,坚信只要自己考上就能挽 回。在给同学的信中,我始终这样写道:除非是天意否则我不会失败,相信我一定能够考 上,否则那将是复旦的损失。而当写完试卷的最后一笔,密封而出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已 经考上了,至少是个自费,我对同学这么说。 有了自信,则知道坚持、能够坚持。考研的时候,我住在四通桥附近,旁边就是中国人民 大学。按说我到学校去自习或者吃饭是很方便的,可或许人大的官僚气息过重,食堂的菜 是又贵又难吃,不得已我只有一日三餐自己弄,经济而实惠,但自习就更困难了。也许是 扩招的缘故,人大那巴掌大的地方自然是人满为患了,教室是不对我们这些杂牌军、游击 队开放的。我的同学在人大读双学位,利用其方便给我办了个假学生证,然而在混过了教 学楼大门那一关以后,却在教室里被揪了出来。没有办法,我最后只有选择同学的寝室里 开始漫长的考研过程。 可是,毕竟是寄人篱下,有很多时候就不得不迁就他们。自然,各方面的干扰是很大的, 当然也是需要超凡的定力了。此外,当时他们中的一位同学正在热恋,我似乎成为一个 “障碍”了,而且往往我要在他们的亲亲我我之间坚持看书,可那时我正在承受失恋的痛 苦。老实说,那时我的状态并不好,整夜整夜地失眠,到后来不得不吃上安眠药,然而也 不见效。一般说来,早上我是八九点起床,中午要午休,晚上一到八九点大脑也就一窠糊 了(邵阳话,乱七八糟、昏昏沉沉之意),根本就看不进书。 当然,我还是很阿 Q 的,对爱情还抱有希望,几乎天天上网去寻找她的信息,直到考试将 近我才在内心的强烈控制下三天上一次网,除去跑菜场、炒菜做饭、睡觉休息和四处闲逛 的时间,我想平均下来一天大概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只有四五个小时,而我整个用来考试 的时间只有四个月。所以,考研的战线不要拉得太长,成功在于效率而不在时间长短,否 则心态会很疲的,甚至我那时到临考的两个星期就基本放弃书本了。 其二是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古之常理也。计划是必要的,但我从不做大而空的 计划,计划只在于自己能完成而已。对我来说,无论英语、政治还是专业,我都根据自己 的强弱情况进行安排,譬如四个月我单词背几遍,一天做多少阅读理解针对错误进行反思 等等,然后在这个大致的总体框架下将任务细化到每天。 我这个人有个很好的习惯,从小就喜欢写日记,而真正记录在案,保存完好的是从小学六 年级开始的,至今已经十多个年头,无一天断绝。我自己每天给自己安排任务,英语、政 治、专业每天都看(这样视觉也不至于疲倦,甚至对某些科目产生厌恶、抵触情绪),到 晚上写完日记,然后逐一检查自己是否完成一天的任务从而强化自己完成任务。至今,我 的日记本依然很完好地记录我考研的每一步脚印。 自然,计划落到实处,则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 四 大的方面讲了,下面就从小处言之了。英语、政治以及专业课,从客观上讲要因人而异、 因学校而异了。 一、关于英语:英语,无他,唯天天和它见面而已。 应该说,英语是我考试的最大拦路虎,也是考不上的最可能之原因了。我的基础很差,英 语四级是蒙混过关的,大学所在的基地班是规定必须一次性过四级,否则是要淘汰的,而 我那次是 60 分,最后一名。在大学,我是从来没有记单词,也没有好好上过课,四级考试 的时候只是感觉所有该填的我都填满了,而根本不知道考了什么,看到成绩我只有暗自庆 幸而已。 自然,对我而言,英语单词是第一关。背单词是枯燥的,我必须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背诵不 枯燥而且有效。那时的方法大致是这样的,我首先给自己计划好背诵的次数和完成进度的 时间,其次我一遍一遍认真地看,从不回头,因为单词你很难一次记住,回头看只会让你 产生情绪而畏难;再次每次看的页码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按照字母顺序,字母之单词多的 一分为二,单词少的合多为一,然后按照每天 50 页、40 页、30 页、20 页逐次减少,这样 每次所记的单词是不一样的;最后我用笔记本将所有不记得的单词以及单词的义项摘抄下 来,竟然不足四十页。当然,通过练习巩固词汇、还有看看其他的单词书籍,譬如刘毅的 单词 5000 扩大词汇,也是必要的。 另外我想谈的是作文,虽然许多考研辅导班有这样那样的模式或者技巧,但我认为法无定 法,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对结构、词汇、句型的熟练程度。人家的模式或者技巧是需要借鉴, 但在此基础上应该加强自己的灵活运用,而且千万不可思维定势,否则将是考试大忌。我 在考试前 50 天,在日记本上每天找一个主题,自己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至于文章中 的错误则不要那么苛刻,尽量而已。后来考试的时候,面对一幅身着唐装的美国姑娘,要 求我们写culture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我凭着自己的熟练很是得心应手,在完成所有的题目竟然还剩下 30 分 钟,最后的得分 72 分。也许有些人平常流于模式,面对试卷的时候可能会傻了眼。 记得我复试以后回到长沙,我的同学对我说,“老实说对于你辞职考研这个问题,我们同 学在一起谈过很多次,我们觉得你肯定可以考上的,不过不是第一年而是第二年,就凭你 的英语水平。只是没有想到,你不但考上了,而且还是公费。”我笑了笑,这样的结果是 他们想不到的,其实也是我自己想不到的,也许这里面所付出的内容实在是他们无法想象 的。 在英语上面,我花去了考研的 1/2 的时间,其他专项就不一一罗列了。 二、关于政治:政治考试,这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了,我实在想不出哪次考试不要考政治, 自然是老生常谈了。 我一般是采取这样的方式的:首先自己并不急于去背诵,面对一本书总是习惯地看看目录, 然后对照书本自己进行提纲挈领,把整个书本的框架弄出来,列好提纲,再次自己再慢慢 看上几遍,最后则根据提纲利用茶余饭后、行路睡觉之的时间自己慢慢回忆,如放电影一 般在大脑中回忆出来。这样,回忆的东西记得牢靠。而一时回忆不出来的则再次翻翻书本, 然后能够在大脑中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这样,自然是理解式的记忆了。在考试的时候,我可以针对题目,思想它考哪些知识点, 在书的哪些地方,然后需要回答哪些方面,有的放矢而且有条不紊。当然,现在市场上的 政治辅导书很多,我建议以一套为主,最好是国家教育司编辑的那本,比较全而且权威。 至于辅导班的猜题,实在不足以信之,唯时事政治可以上个冲刺班,让他们那些权威给你 梳理一二,省去很多时间。当然,我由于将重点放在英语上,故而政治得分很低64 分 通过而已。 三、关于专业:专业在前文中已经说过比较难的,是要控制并淘汰一大批优秀人才的,而 这些人无论考其他任何学校的新闻学院都有可能上的。 我觉得在复习专业课之前,看看往年尤其是近三年的专业试题是很重要的。注意,看试卷 不在于他具体的某道题及其答案,而是了解题型,研究老师出题的思路。这样一来,在面 对教材的时候,在你自己心中就知道,哪些轻哪些重,哪些该看那些不该看,那些重点应 该怎么掌握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出考试的试题。具体到新闻各专业,理论与历史是比较琐 碎的而不成体系的,杂而无章;而业务则毫无经典,无论其采写编评等教材,内容似乎都 是些如白开水般淡而无味,自然很难记忆了。似乎,这些话语要你自己总结也可以,但问 题是过目即忘。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宣传横幅协议书
- 加码线虫防治协议书
- 商场快餐分租协议书
- 合作车辆终止协议书
- 2025年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成果鉴定与养殖饲料品质提升策略报告
- 合伙经营终止协议书
- 商洛吊车租赁协议书
- 土地确权流转协议书
- 厨房用品合同协议书
- 器官捐献瑞士协议书
- 汽车质量问题汇报-8D报告培训材料
- DB34T∕ 2693-2016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分训场地要求
- 法律服务方案
- 拆窗户个人安全免责协议书
- 天津市小升初英语真题(含答案)5
- 2024年陕西省西安工大附中丘成桐少年班初试数学试卷
- 农村承包种植合同范本
-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课件
- 美容美发开业庆典总经理致辞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培训讲义
- ICP备案网站建设方案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