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集杨庄至於庄公路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田集杨庄至於庄公路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田集杨庄至於庄公路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田集杨庄至於庄公路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田集杨庄至於庄公路项目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潘集区田集街道杨庄至於庄公路建设项目 建 议 书 田集街道办事处编制 二一二年三月 2 潘集区田集街道杨庄至於庄公路建设项目潘集区田集街道杨庄至於庄公路建设项目 建建 议议 书书 一、一、总论总论 1、 、项项目名称:目名称:田集街道杨庄至於庄公路建设项目 2、承、承办单办单位概况:位概况:田集街道位于潘集区中心地带,潘集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袁庄城区及国家大型煤矿潘一 矿均位于其境内,东邻古沟回族乡,西靠芦集镇,南接架河镇, 北依泥河、潘集两镇,泥河及淮潘公路东西横贯全境,全街道辖 22 个社区, 51 个自然村,126 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 7.7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29099 人),土地总面积 4655.39 公顷,其中可耕 地面积 1828.4024 公顷,人均耕地仅为 0.71 亩。2011 年粮食总 产 1630 万公斤,农业总产值 4647 万元,财政总收入 1517 万元。 该项目位于田集街道吴湖村境内,吴湖村在袁庄城区东南部, 为田集街道与古沟乡、祁集乡、架河乡四乡交界地带,1990 年以 前原隶属于古沟乡,地处偏僻。目前全村总人口 2397 人,劳力 1380 人,6 个自然庄,现在可耕地 2700 亩,农作物耕作模式为 一麦一稻轮作方式,人均耕地 1.21 亩,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 2011 年人均纯收入 4698 元,是典型的农业村,也是田集街道最 贫困的村。近年来,区街逐年加大了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 度,去年兴建了村干道古田公路吴湖段,为改善群众的生活条 件、改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村农业 灌溉主要以架河机电排灌站为依托,水源取自淮河,水资源丰 富,该村自然环境较好,土壤肥沃,农业增产潜力大。群众生活 水平较总体还处于落后局面。 3、 、拟拟建地点:建地点:田集街道吴湖村 3 4、建、建设规设规模:模:改扩建公路 0.8 公里,路基宽 4.5 米,行车道 宽 3.5 米,砼路面厚度 18 厘米,路基土石方 980 方,砼和钢筋砼 510 方。 5、建、建设设年限:年限:2013 年,计划工期 1 个月,即 2013 年 7 月 8 日8 月 28 日 6、概算投、概算投资资: :计划修建砼道路 800m,面宽 3.5m,合计 2800m2,按当地工程定额预算投资为 23.8 万元,经济指标为 85 元/m2;配套涵桥 7 万元。合计投资估算为 28 万元。 7、效益分析:、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使杨庄至於庄路通砼路成为现 实,实现了晴雨天通车,路南端与古田公路相连接,为农产品外 销提供了通畅的交通条件,降低了运输差价,外界物质也可随 时便捷地运到该村,促进其物资流通。多年来,人们一直都说: 要想富,先修路,好的交通条件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不仅能刺激带动群众经商的积极性,同 时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必要基础条件。据统计,该项目年可创 造经济增加 5 万元以上。项目建成后,可彻底改变原有坑洼泥 泞的路况面貌,可有效解决该村 1200 人的交通问题。该路将变 成富民路、便民路,路畅人心顺,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奠定了 基础,同时更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开通了群众 的希望之门,一个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小康村即将 呈现在我们眼前。 二、基二、基础设础设施施现现状及建状及建设设的可行性分析的可行性分析 1、基、基础设础设施施现现状状 拟建田集街道杨庄至於庄公路项目,为上世纪 80 年代,修 建的矸石路,修建等级为四级碎石路,经过 20 多年的使用,加 上矸石风化,虽经多次维修,仍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路面大坑 4 套小坑不说,另外道路经过村庄,挤占道路也很严重,沿途的穿 路桥涵基本毁坏怠尽,使得很多路面为了排水多处挖断,一遇 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一淌泥水。 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 杨庄至於庄公路南起杨庄古田路,北至於庄,全长 800m, 是吴湖村生产生活的重要枢纽。由于该村人口较多,该路一年 四季车流不断,致使矸石路面总是坑洼不平,时修时补,遇到连 阴雨天气更是泥泞难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滞后 的交通条件已成为阻碍该村的经济的发展,故提高路面标准, 改善交通条件已势在必行。 3、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有利条件的有利条件 目前,田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该路的改建极为重视,并 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作为庄庄通水泥路目标的二期 实施项目来抓,项目除申请上级以工代赈资金外,将积极筹措 自筹资金,下决心把该项目顺利完成。项目所在村班子健全,凝 聚力、战斗力较强,团结奋进,为民办实事心切。当地群众更是 人心所向,积极拥护。项目沿途交通、电力、水源、通讯等条件 优越,施工条件较好。 三、建三、建设规设规模模 (一)建(一)建设规设规模与方案比模与方案比选选 方案 1:改扩建杨庄至於庄公路 1 公里,路基宽 4.5 米,行 车道宽 3.5 米,砼路面厚度 18 厘米,路基土石方 980 方,砼和钢 筋砼 510 方。 方案 2:改扩建杨庄至於庄公路 1 公里,路基宽 4.5 米,行 车道宽 4 米,砼路面厚度 18 厘米,路基土石方 957 方,砼和钢筋 砼 720 方。 5 (二)推荐建(二)推荐建设规设规模及理由模及理由 推荐方案 1,建设规模为改扩建杨庄至於庄公路 1 公里,路 基宽 4.5 米,行车道宽 3 米,砼路面厚度 18 厘米,路基土石方 980 方,砼和钢筋砼 510 方。因为上级资金安排 21 万元,自筹资 金多了筹措较困难。 四、四、项项目目选选址址 (一)(一)场场址址现现状状 项目建设选址为杨庄至於庄路原有农村道路,占地面积 6.75 亩,位置在田集街道吴湖村西部杨庄自然庄至於庄自然庄, 土地性质为交通道路用地,不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 (二)(二)场场址建址建设设条件条件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潘集区地处黄淮平原南端淮河中游,淮南市 北部,与淮南市区隔河相望,北依茨淮新河,北部和东部与蒙城、 怀远两县比邻,西与凤台县相连。项目所在地位于潘集区的田 集街道,田集街道是潘集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省政府区划调 整工作会议精神,于 2004 年 9 月由田集乡和袁庄街道撤销合并 而成。是潘集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 22 个社区,区域面 积 52 平方公里。田集街道南濒架河乡,北依泥河,合阜铁路擦 肩而过,225 省道和淮潘、潘凤公路横贯东西。境内有国家大型 煤矿潘一矿;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田集电厂;有年创汇 50 万美 元的出口民营企业淮南第二毛巾厂;有 1.8 万亩塌陷区水面。 2、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 (1)地)地质质、地貌:、地貌:潘集区境内属华北地层区,经长期地质作 用发育的古老地层,其上被 1201-564m 的第四系沉积层覆盖, 土层深厚,且夹有多层流沙,含水丰富,并具有古地理沉积的丰 富资源。潘集区属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略微倾斜, 6 地面自然坡降约在 1/30001/5000 之间,全区海拔高程多在 18-22m 之间,最高点古路岗为海拔 23.86m,最低点汤渔湖海拔 16.9m,因处河谷平原与滨河岗地之间,多有不规则土阜岗头; 由于河道变迁、犷湖沉积,加之历次黄淮泛滥淤积,河湖沿岸多 为沃土良田。项目区土壤原属黄棕壤类的黄白土,经多年种植 水稻,现已形成水稻土。质地粘重板结,适耕期较短,一般 57 天左右,秋播宜早,春播宜迟。土壤养分状况为:有机质 1.93, 全氮 0.129,速效磷 6.Oppm,速效钾 150ppm,PH 值 7.48.0,呈微碱性,肥力条件较好。土壤耕层容重 1.381.61g/m3,孔隙度 3948,由于犁底层板结,对保水 保肥较为有利,但排水不良易形成渍害。 ( (2)气候:)气候:潘集区处于我国大陆的东部暖温气候带最南部边 缘,淮河中游,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四季分明,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光照充足,受季风影响明显。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无霜期较长,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 风,风力一般 2-3 级。年平均气温 15.2,极端最高气温为 41.6,极端最低气温为-22.2,日最大温差 30,稳定通过 10的天数约 213 天,活动积温 4752.14755.7。 ( (3)降水量与蒸)降水量与蒸发发量:量:年平均降雨量 880mm,年最大降水量 1428.3mm,最小降水量 471.9mm。夏季雨水集中,约占年降水 量的 500左右,春秋季次之,分别占年降水量的 24.3和 17.8,冬季最少,只占 7.9。项目区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493.1mm,最大蒸发时期在 78 月。年平均相对湿度 72%。 ( (4) )风风速及速及风风向:向:全年平均风 2.33.6m/s,全年主导风向偏 东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 (5)无霜期:)无霜期:全年无霜期 215.5 天 7 ( (6)日照)日照时时数:数:年平均日照时数 2298 小时 ( (7)水文:)水文:潘集区境内浅层地下水静水位埋深 1.5-3m,雨季 明显抬深,局部不到 1m。除淮河外,尚有泥河、黑河、伊河、架 河、柳河及建国后开挖的顾高新河、利民新河、茨淮新河,均属 淮河水系。九水分流,沟渠纵横,将平原切割成一块快绿洲,同 时调节自然来水丰缺,蓄纳着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境内工业废 水和生活污水最终排入淮河。根据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淮 河潘集区段为饮用水源保护区,是重点保护水域,作为“三河三 湖”之首淮河上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是敏感中的敏感区域。根 据2008 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2008 年淮河干流安徽省辖断 面为轻度污染,类水质占 18.2%,类水质占 81.8% ;主要支 流省辖断面为重度污染,类占 22.4%,类占 16.4%,类占 10.4%,劣类占 50.8%。 根据2008 年淮南市环境状况公报,2008 年淮南市辖淮河 干流五个监测断面水质总体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类之间,其中类水质占 40.7%,比上年下降 9.3 个百分点;类水质占 35.2%,比上年增加 25.9 百分点;类及 类以上水质占 24.1%,比上年下降 16.6 个百分点。全年 14 月份(枯水期)水质以类和劣类为主,512 月份(丰水期、 平水期)水质以类为主,类为辅。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年均 值 1.16 毫克/升,比上年下降 28.4 百分点。 ( (8)生)生态环态环境状况:境状况:潘集区整体上是沿淮平原城郊农业生态 系统,农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74.1%;工矿及居民用地占 13.5%; 形成了以农田为主,伴有工矿和人口承载较重的生态局面。由 于化肥、农药施用量较大,有机肥施用量较低,土壤有机质不高, 造成部分土地板结和肥力下降。 8 由于农耕历史悠久,加上工矿生产,野生植被严重破坏,目 前残存的自然植被以华北植物系为主,喜湿草本植物主要出现 在狭小的河滩湿地,路旁与沟壑散见的草本以耐旱杂草为主。 野生动物十分稀少,食物链极不完整。畜禽养殖规模正在扩大,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50%,“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链接处于 时断时续状态。全区已验收的省级百佳生态村 1 个,市级生态 村 5 个,区级生态村 18 个。 五、技五、技术术方案、方案、设备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一)技术术方案方案 1、技、技术术方案方案选择选择 (1)道路道路设计标设计标准准 道路等级:四级水泥公路级汽车荷载。计算行 车速度:20 公里/小时。道路宽度:路基宽 4.5 米,路面宽度 3.5 米,长为 800 米。 (2)工程工程结结构构 道路:行车道为原路面整平碾压、局部路基坑槽补强、 15cm 厚二灰碎石基层压实,18cm 厚 C30 砼面层。主要工艺 流程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3)主要)主要设备设备方案及材料方案及材料 根据工程地质、施工条件、施工方法的特点,优化机械设 备。主要设备:砼搅拌机、振动梁、切缝机、刮板、平板振捣器、 捣钎、磨光机。道路混凝土用水泥选用 42.5 级的普通硅酸盐 水泥。骨料选用碎石,碎石的抗压强度应不低于 60-80Mpa(600- 800kg/m2)。应坚硬而具有棱角,其泥土杂质含量不得超过 3, 如抗压强度足够而抗弯强度达不到要求可适当增大含砂率进行 调整。用边续级配的集料,混凝土的的易性和均匀性较好。用中 9 断级配较高的集料,骨料的最大尺寸不宜超过板厚的 1/4-1/3, 对连续级配一般为 40-50,对中断级配和砾石则取为 65。路面用 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应大于 0.5,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 计算和试配确定试配强度按设计强度提高 10-15。混凝土路面 完工后,经过 2-3 周的湿制养生,并在强度达到 70-80才能开 放使用。 (三)工程方案(三)工程方案 1、混凝土的、混凝土的摊铺摊铺 摊铺混凝土混合料之前,应先检查模板、传力杆、接缝板、 各种钢筋的位置是否正确,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绑扎是否牢固, 基层是否压实平整,并洒水湿润。摊铺用铁铲摊铺混合料不得 扬抛掷,应紧扣防止以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在横板附近,必须用 方铲以扣铲的法摊铺混合料,并插捣几下,使浆水溢出以免发 生空洞蜂窝现象。摊铺混凝土时,应将模板内侧铁钎及时拔出, 摊铺后的松散混凝土表面应略高于模板顶面,使捣实后的路面 高程与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混凝土的振、混凝土的振捣捣 混凝土铺到一半厚度后立即用铁耙和刮板刮平,先用 2*3 根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时特别注意对模板边缘的 振捣,直至将砼浆振上来为止,时间宜为 1.5-2.0 分钟,倾斜度 为 45 度左右。再用 2.2 千瓦的平板振捣器振捣一遍,然后加铺 混凝土到顶面,整平后换用 1.2-1.5 千瓦的平板振捣器再振捣一 遍。振捣时振捣器沿纵向一行一行地由路这向中中移动,每次 移动时平板位置需重叠 1/3 或 10-20cm。凡振捣不到之处,如模 板边缘、窨井附近,应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或用捣钎、铁夯捣实。 10 平板振捣器振捣后,对表面低洼处应用混凝土进行找铺, 然后用振捣梁振实。梁的长度较一块路面板宽略大,梁上装有 两只 1.1-1.7 千瓦的振捣器,并安设人字木,在振捣过程中,多 余的混凝土随着振捣梁的走动而刮去,低陷处应补足振实。 为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密实可再用夯梁夯拍,把露在 表面的石子击下去,并使其表面有一层湿润的砂浆。夯梁用 0.6 千牛(60 公斤)以上硬木制成,长度较路面度 20-30cm,底面包以 铁皮,两端装有手柄。夯打时,将夯梁横放在两边模板上轮流一 端固定,一端提起再自由落下,夯打 2-3 遍,逐渐向前移动。如 发现混凝土表面有不平整处,应随时找补齐平,夯拍后应将压 缝板轻轻抽动一下,以便以后拔出。 、夯梁夯实后,再用安在架子上的长 4m、直径 70- 100mm 的无缝钢管,两端放在模板上滚压一遍,效果更好。 每浇筑 800m2 路面,即应制作一组试件共 4 个,其中 3 个为边长 150mm 的立方体抗压试件(150150150),另 1 个为 150150550m 的抗弯试件(抗折强度4.5MPa),在 28 天龄期进 行试验,以便核核验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试件应在 施工现场制作,并在与浇筑路面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湿制养生。 3、混凝土的整面、混凝土的整面 为使混凝土表面更加平整,可在终凝前用 45cm、宽 20cm 的木抹反复抹平,然后再用铁抹板抹至少三次,铁抹板与木抹 相同。用拖光带沿左右方向轻轻拖拉几次,除去波纹和水迹。为 使混凝土具有粗糙抗滑的表面,可在已结硬的路面上,用割槽 机将路面切成深 5-6mm、宽 3mm、间距 20mm 的小横槽。对路 面接缝,应将其两旁混凝土整平并使其侧壁垂直,相邻两板齐 平。当压缝板拔出后,要清除缝内遗留的砂浆块等物,并用 1/4 11 圆弧形镘刀把缝缘顶角拼成半径 0.7cm 左右的小圆角,以免日 后顶角被车轮压坏,并为填缝料溢出时保留余地。 4、混凝土的湿制养生、混凝土的湿制养生 湿制养生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中水分过速而产生缩裂,为 保证水泥经水化过程中的顺利进行。养生工作应在抹面 2 小时 后,混凝土表面已有相当的硬度,用手指轻轻压上不,没有痕迹 时开始进行。本工作砼的湿制养生采用草带覆盖于混凝土表面 上的方法进行养生,每天均匀洒水 2-3 次,养生时间为 14-21 天, 具有时间视所气温而定。养生后将覆盖物清除,应注意混凝土 表面不得保留有覆盖物的痕迹。 5、水泥、水泥砼砼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 工作性:工作性:即施工和易性,也就是说的“流动性”和“易密性” 等几个方面。优质砼应具有满足和摊铺要求的流动性,不为外 力作用所产生脆断的可塑性;不产生分层泌水的稳定性和易于 捣实的密实性。 强强度和耐久性:度和耐久性:砼板随车辆荷载和温度变化的作用,要 求有较高的抗弯拉强度;而抗弯拉温度又是影响砼路面使用寿 命的首要因素,这就要求水泥砼有较高的水泥含量,较低的水 灰比和适宜和混合料组成。 良好的表面功能:良好的表面功能:选用优质的材料进行合理组成设计, 使路面具有足够的抗滑、耐磨及平整性。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 “三材”用量估算。 六、投六、投资资估算及估算及资资金筹措金筹措 (一)投(一)投资资估算估算 12 计划修建砼道路 800m,面宽 3.5m,合计 2800m2,按当地 工程定额预算投资为 23.8 万元,经济指标为 85 元/m2;配套涵 桥 4.2 万元。合计投资估算为 28 万元。 (二)(二)资资金筹措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28 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 21 万元,地 方配套资金 7 万元。 七、效益分析七、效益分析 (一)(一)经济经济效益效益 项目实施后,使该村主干路全部通砼路成为现实,实现了 晴雨天通车,路端与县道相连接,为农产品外销提供了通畅的 交通条件,降低了运输差价,外界物质也可随时便捷地运到该 村,促进其物资流通,还能解决 1200 人的出行问题。 多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