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之二 漩涡中的朱新礼_第1页
外资并购之二 漩涡中的朱新礼_第2页
外资并购之二 漩涡中的朱新礼_第3页
外资并购之二 漩涡中的朱新礼_第4页
外资并购之二 漩涡中的朱新礼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资与并购之二:漩涡中的朱新礼外资与并购之二:漩涡中的朱新礼 2009-04-12 02:21 中国最大一起外资并购案即将落槌之际,饱受争议的果汁大王到底在想什么 2008 年 7 月底,当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现身广东惠东县的果汁工厂项目签约现场时, 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寒暄,致辞,签字,人们以为,这不过是又一次的例行仪式 汇源此前已在全国 20 个省市建设了 33 个工厂。 事实上,这正是朱新礼想要的效果。 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朱新礼的身影会频频出现在新建工厂里。但鲜为人知的是,到了晚上, 这位中国本土的果汁饮料大王,会不辞辛苦地赶往 50 海里之外的香港。在那里,他与可口 可乐等密谈的主题,最终将在 9 月 3 日揭晓可口可乐将以 179 亿港元(约合 24 亿美元) 的价格收购朱新礼一手创建和经营的汇源果汁,交易完成后,朱新礼可获 74 亿港币。 而若可口可乐成功收购汇源果汁,将成为外资对中国公司最大的收购交易。 这一分身有术的细节,揭示了朱新礼实为颇有“定见”之人。 实际上,类似情节在这宗收购案中多有上演。当汇源“卖身”可口可乐日后掀起无数波澜 和口水仗时,朱新礼仍可心无旁骛地“分心”于一家家新工厂的考察与启动。但当几乎所 有人都期待他现身于香港时2008 年 9 月 10 日汇源果汁在港举行中期业绩发布会 朱新礼却“临时有约” ,让各路媒体都扑了空。 那之后的十余天里,朱新礼正享受“一路果园”的乐趣,从山东淄博到“中国佛桃之乡” 肥城,再到“中国梨乡”安徽砀山,及至河南开封。这似乎暗合了媒体关于他在出售汇源 后将向上游拓展,并谋求成为可口可乐全球采购供应商的猜测。 “我一向是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即使是这几个月,我也没有坐着干等结果,还在做自己的 事。 ”今年 2 月 23 日,朱新礼对环球企业家说。此时,距 3 月 23 日这一收购要约最后 生效日期仅有一个月,而商务部对该案仍未批复。 他所指的“自己的事” ,即加快在产业链上游的布局。如今,他已拥有 400 多万亩的优质果 园,30 多家水果加工企业,遍布中国大江南北,而这么多年来四处投资积攒下的“家底” , 并不会因为并购案而易主。 实际上,即便在 2008 年 9 月 6 日因抛出“养猪论”“我觉得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 养,但是要当猪卖”而遭受种种指摘之际,他也初衷不改,坚持认为这是合理的商业 行为。 当时铺天盖地的质疑还不止于此。正如每一次本土品牌出售给跨国公司都能引发国人对 “民族品牌”的惋惜一样,公众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指责朱新礼“投降卖国” 。 “他是一 个非常能干的人,这么多年磨难都过来的人,他为什么这个时候卖?什么样的制度,什么 样的资本市场导致中国企业无法接盘?”彼时,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不无遗憾地 表示。更多的网友则为或将失去“汇源”这一民族品牌而愤怒“靠品牌赚钱的时候说 是民族的,靠品牌卖钱的时候说是世界的。 ”有网友如是称。 旧事重提,朱新礼的回应依然是, “品牌本身是没有国界的,一个品牌的果汁可以让全世界 人喝。你非把它当成一个区域性的,那是干吗?”而对于收购能否批复,他也不想多加揣 度“批了我乐观其成,没批我也很高兴” 。 这种超然心态,唯一合理的解释或许是,在经历过“委身”德隆的涉险脱身(2001 年至 2003 年) ,与统一“两情相悦”却受阻于投资限制(2005 年至 2006 年) ,及达能的“苦苦 追求”且谨慎“试婚” (2006 年至今)之后,朱新礼在此方面的成熟与练达。 “再过三年五年,让时间去证明,现在我也不好去多说。 ”朱新礼表示。 进退之间 春节期间,朱新礼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感谢信,这让他觉得“挺有意思” 。 那些信,都是汇源员工的父母写的。春节前,汇源每一位员工的父母都收到了集团发的 500 元“红包”和价值 300 元的慰问品汇源为此支出了 1000 多万元。而与“红包”一 起下发的,还有一封朱新礼写给他们的慰问信,劝慰员工父母不必因为并购为子女的前途 担心。 “这次,汇源集团将果汁灌装业务出售,无非是 1992 年春天故事的再版。 ”朱新礼如 是写到。 而事件的另一主角可口可乐,似乎就没有这般从容了。据说,可口可乐方面要不断接 受商务部的问询;为避免节外生枝,可口可乐中国区甚至严禁员工用公司电话向商务部询 问事件的进展并购目前还处于较为敏感的第二阶段评估过程中。 2008 年 7 月上任的可口可乐全球 CEO 穆泰康(Muhtar Kent),则酝酿着于今年 3 月份访问 中国这显然跟 3 月 23 日的要约最后期限有关。 这位上台不久即签下收购协议的 CEO,显然非常期待自己能够促成这笔可口可乐 122 年历 史中的第二大收购案。他表示,在北美市场面临重大挑战之时,新兴市场将继续成为公司 销售增长的主要动力;此外,将汇源纳入麾下,还将有效补充这家饮料巨头在高浓度果汁 市场的空白,并与中国市场的低浓度果汁美汁源果粒橙形成良性补充。为此,该并购案将 由可口可乐全球总部直接负责。 但这并不容易。自收购公布以来,先有竞争对手坚决“反垄断”的高调声明,继而是 80% 网友反对“民族品牌”被卖一连串的意外,给这宗本来情投意合的收购,蒙上了诸多 阴影。 最近,一家研究机构甚至发表分析报告称,以目前情况看,可口可乐并购汇源一事出现问 题的概率高达八至九成。另有分析指出,汇源并购案被阻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在尊重私 有产权、对外开放问题上的长期缺失,还有对商业共赢模式存在一种骨子里的不信任。 无独有偶,今年 1 月,商务部外资管理司副司长林哲莹还曾表示,收购或面临三个困难: 即媒体过度炒作对商务部行政形成干扰;仍需就该收购对汇源民族品牌的后期影响做评估, 评估结果现在还未知;需要从整个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做评估。 其时,朱新礼正在国外考察, “我不知道此事” 。但闻知此事之后,他也并未如外界所料的 那么担心。 “所有的审批工作都由可口可乐负责,所以我并不用去操心。 ”朱新礼对环球 企业家解释说。即便是审批得到了最坏的结果,他也并不意外, “我是一个有 30 多年党 龄的老党员了,自然服从国家需要。 ” 但对于外界的一些说法,他显然并不能完全赞同。譬如,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后可能构成垄 断,朱新礼调侃道:“至少还有百事可乐吧,他们的都乐(果汁)能卖到飞机的头等舱去, 我们的汇源果汁只能进经济舱,怎么垄断?” 事实上,穆泰康的胜算也不小,尤其是在最近中国企业纷纷收购国外企业的大背景下,如 果否决这一并购,中国将不得不面对海外的指摘。 不用为收购案焦头烂额的朱新礼,有更多的事可做。最近,汇源可谓动作频频。先是逆势 面向全国大规模招聘 240 多名人才,涉及高级管理人员、财务等多种工作岗位。这被朱解 释为“储备人才” ,而且,他还筹划着要办总经理培训班,培训 100 个总经理, “这就是说, 我们要办几十个工厂、几十个大项目,就业能有几千人、上万人。 ” 在经济危机人人自危的时期,朱新礼何以如此激进?“汇源的发展也挺奇怪,别人很悲观 的时候,我们大踏步;别人忘乎所以的时候,我们很小心,因为看不明白,06、07 年看不 明白,我就跟他们讲,要小心,每次开会我都讲,就开始精简项目。 ” 这一说法,在汇源 2008 年半年财报中也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验证。其中称,受原材料及成 本上涨因素影响,在进行产能扩张的同时,上市公司汇源果汁的销售代表由 3926 名减至 2520 名,以降低员工福利和薪酬成本。 但是,销售人员的减少亦使汇源对其自身的销售渠道维护力量减弱。第一上海证券有限公 司调研后于 2008 年 12 月发布报告认为,汇源果汁公司无论在其新兴市场如深圳还是传统 优势市场如北京,在渠道的建设和维护上都略有倒退。 由此,汇源这一轮的招人,也是对前一轮削减人员的“纠偏” ,为了保证在收购一旦不成功 时,仍能有足够人力储备维持现有业务。一向精明稳健的朱新礼,其实做好了两手准备。 “现在是不批我们也正常发展,批的话,发展得更快了,好多大项目在等着。 ”朱新礼表示。 颠峰之作 “你说,收购能成吗?”2008 年 9 月,应汇源之邀到河南开封参加“情系三农联谊会”的 黑龙江省宝清县县长朱海涛私下询问同桌的官员。宝清县是中国最大的南瓜种植集散地, 年产南瓜肉 60 万吨,却因当地没有深加工企业而白白丢弃, “很可惜” ,朱海涛惋惜地说。 那之前,朱新礼已多次到宝清考察过,并对此感同身受, “黑龙江那边有几十万亩的南瓜, 南瓜呢,它对病人也可以用。 ”但在 2008 年 10 月汇源与宝清县签订计划投资 2 亿元建南瓜 汁和果汁生产线的协议之后,此事就陷入了漫长的等待中。 最近,事情似乎有了一些进展。 “朱先生和我约好了,等开春了再谈。 ”朱海涛对环球企 业家表示。 按照计划,如果投资到位,汇源集团将在当地建一个加工厂,投入三条生产线进行南瓜汁 的深加工。对于宝清县来说,汇源的注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当地农民的收入。朱海涛很 清楚朱新礼说的“开春再谈”是什么意思彼时可口可乐收购要约的最后期限已过,一 切都将尘埃落定。这位县长表示:“我觉得, (这起收购案)无论对民族工业、民营企业、 地方经济、农民致富都有好处。 ” 实际上,投资建南瓜汁加工厂只是朱新礼所说的“大项目”之一。而几乎所有在谈的项目, 都与水果和蔬菜的深加工有关。 即便在收购引发轩然大波之际,汇源的自我扩张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继在广东惠东县建厂 意图抢占广东饮料市场之后,汇源还先后在湖北钟祥、安徽砀山和山东乐陵投资三个水果 生产加工基地。2008 年 10 月,汇源投资 3 亿元的平邑项目也举行了落成仪式,配合 11 月 即将全面投产的广东惠州果园基地,汇源两个月内即向果汁上游产业投入总计将达 20 亿元。 当时,汇源的扩张目标是,到 2008 年底产能达 290 万吨。 “我投 10 个亿,后面会跟着 5 个亿;我要拿出 100 个亿,后面再来 100 个亿没问题。 ”朱 新礼认为,自己先期投资要的就是带动效应、协同效应。 按照他的计划, “与可口可乐的合作,正是给汇源一个机会,使我能够有机会调动 500 亿的 资源来做我最擅长的事业。 ”他所指的“最擅长的事业” ,就是果汁饮料的上游。 “2008 年,中国水果总产量是 1 亿 8 千万吨。在欧美,水果的加工量大约占到 40%到 60%,一半鲜果做加工了。中国现在不到 10%,一亿多吨水果,10%才 1000 多万吨。现在 有几个加工厂?去年,80%的苹果加工业没有出去,也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朱新礼表 示,而只有加工能力的提升,才能消化掉这些水果,才能为这 1 亿多吨水果、为果农找出 路。 朱新礼一直记得他在巴西参观当地果园的情景,坐在直升飞机上,下面即是一望无际的巴 西甜橙果园。由于种植加工高度集中化,橙汁加工企业年产值超过了 120 亿美元,还解决 了 40 万人的就业。 实际上,遥远的巴西也是可口可乐公司果粒橙原料的采购地。可口可乐的美汁源果粒橙在 中国低浓度果汁市场上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奥秘之一就是可口可乐的研发人员在果粒橙 中按照东方口味加入了果肉。 “这是我们专为中国市场加入的元素,国外同类产品,是不加 果肉的。 ”可口可乐中国副总裁李小筠对环球企业家说。 无疑,可口可乐的采购地若能移师中国本土,其采购成本,运输风险都将大大降低。但令 人吃惊的是,作为一个有 17 个省出产柑桔的大国,我国却始终是一个橙汁的净进口国,专 家预计,很可能在 2020 年之后的很长时间,依然是这种状况。 这恰恰也是朱新礼期望改变的。在安徽砀山等地,针对果园集约化程度不足所导致的水果 品质下降,他甚至还开始了自己的“试验” , “在砀山我们专门成立工作小组,住到老百姓 村里去指导,我们拿工资,工作人员去帮他,他们很高兴。汇源在全国的几十个工厂,老 百姓没有不高兴的。 ” 这当然也是汇源投资所在地的政府官员所乐见并期待的。汇源投资所涉的宁夏、青海、甘 肃、黑龙江等省份,诸多市长、县长都在焦急地等待这一收购案的结果。 非常熟悉跨国公司投资思路的朱新礼,还计划在可口可乐等巨头的上游采购方面有所作为 即占领上游资源为其提供浓缩果汁。 “做浓缩果汁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不用每天面对 消费者,第二上游得有足够的耐心,是一个长线投资,周期很长,跨国公司一般没有这样 的耐心。 ”此前被广泛报道的一个典型案例是,百事可乐曾在广西北海投资搞了一个 8 万亩 的果园,但因果树管理不好,很快就转让了。 不难判断的是,在朱新礼过去主导的汇源五次融资及出售之中,此次“改嫁”可口可乐堪 称“颠峰之作”既成功地捆绑了诸多利益共同体,又无须操心收购成败,即使交易不 成还有退路,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