瘙痒症辨证论治_第1页
瘙痒症辨证论治_第2页
瘙痒症辨证论治_第3页
瘙痒症辨证论治_第4页
瘙痒症辨证论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风寒血虚证 【辩治要点】口淡不渴,因受寒加重,舌质 淡,苔薄白,脉浮。 【治则选方】疏散风寒,补血养血。桂枝汤 与四物汤合方。 【处方用药】桂枝10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9g 当归10g 熟地黄10g 白芍10g 川芎10g 【配伍技巧】若风寒甚者,加荆芥、防风以 疏散风寒;若血虚甚者,加大当归、熟地黄 用量以滋补阴血;若头晕目眩者,加枸杞子 、桂枝以通阳益目。 二风热阴虚证 【辩治要点】口干咽燥,因受热加重,舌红 少苔,脉浮细或数。 【治则选方】疏散风热,滋补阴津。桑菊饮 与百合地黄汤合方。 【处方用药】百合14g 生地黄80ml 桑叶15g 菊花6g 桔梗12g 杏仁9g 连翘10g 芦根12g 生甘草6g 薄荷5g 【配伍技巧】若皮肤瘙痒者,加大桑叶菊花 用量以疏风止痒;若皮肤干燥者,加玄参、 麦冬以滋阴润燥;若失眠者,加酸枣仁、柏 子仁以养心安神;若大便干结者,加麻仁、 郁李仁以润肠通便等。 三风热肝郁证 【辩治要点】口苦,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 红,苔薄黄,脉弦。 【治则选方】疏散风热,疏肝解郁。银翘散 与四逆散合方。 【处方用药】柴胡12g 芍药12g 枳实12g 炙甘草12g 双花30g 连翘30g 竹叶12g 荆芥12g 薄荷18g 牛蒡子18g 淡豆豉15g 甘草15g 桔梗18g 【配伍技巧】若胸闷者,加薤白、青皮以行 气解郁;若口苦者,加栀子、黄连以清热降 逆;若瘙痒者,加牛蒡子、薄荷以疏风止痒 ;若黄疸者,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 等。 四肝胆湿热证 【辩治要点】口苦口腻,舌质红,苔黄腻, 脉沉弦。 【治则选方】清利肝胆,疏风止痒。栀子柏 皮汤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方。 【处方用药】麻黄6g 连翘6g 赤小豆24g 杏7g仁 生姜6g 生梓白皮24g 栀子15g 黄柏6g 炙甘草12g 【配伍技巧】若湿甚者,加车前子、滑石以 清热利湿;若热甚者,加大连翘、黄柏用量 以清热泻火;若胸闷者,加柴胡、枳实以行 气降逆;若瘙痒者,加苦参、黄芩以清热燥 湿等。 五阳虚血虚证 【辩治要点】因受凉加重,面色苍白,舌质 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则选方】温补阳气,养血补血。桂枝人 参汤与四物汤合方。 【处方用药】人参9g 炙甘草9g 白术9g 干姜9g 桂枝12g 当归10g 熟地黄10g 白芍10g 川芎10g 【配伍技巧】若阳虚甚者,加巴戟天、锁阳 以温补阳气;若血虚甚者,加大当归、熟地 黄用量以滋补阴血;若气虚者,加人参黄芪 以健脾益气;若瘙痒者,加荆芥、防风、薄 荷以辛散止痒。 六卫气虚弱证 【辩治要点】口淡不渴、遇风加重、舌质淡 、苔薄白、脉虚弱。 【治则选方】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桂枝加 黄芪汤与玉屏风散合方。 【处方用药】桂枝9g 白芍9g 炙甘草9g 生姜9g 大枣12枚 黄芪15g 白术30g 防风15g 【配伍技巧】若卫虚甚者,加人参、山药以 健脾益气;若汗多者,加大黄芪用量,再加 牡蛎以益气敛阴止汗;若腰酸者,加杜仲、 桑寄生以强健筋骨。 七热毒蕴结证 【辩治要点】口渴、身热、舌质红、苔黄、 脉数。 【治则选方】清热解毒,透散止痒。茵陈蒿 汤与升麻葛根汤合方。 【处方用药】升麻10g 葛根15g 白芍10g 甘草15g 茵陈18g 大黄6g 栀子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