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_第1页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_第2页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_第3页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_第4页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简本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简本 1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1.1 项目的由来项目的由来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位于福建省石狮市鸿山镇,该电厂 2600MW 工程(一期) 2008 年 3 月取得环境保护部环审2008146 号文的批复。一期工程两台机组目前均已 建成投运,并于分别于 2011 年 6 月及 10 月通过环境保护部验收。 根据福建省“十二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 (该规划已取得闽政201136 号文 的批复) ,为弥补福建沿海重负荷区泉州主力电源的不足,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满足泉州南部晋江石狮电网的供电需要,加强泉州南部负荷中心电网的电源支撑;优 化煤电布局。规划建设鸿山二期(2100 万千瓦) ,作为骨干电源。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选址紧靠该电厂一期工程项目静态总投资 725721 万元,该工程拟建设 21000MW 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年发电量: 94.6108MW,同步建设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配套建设海水淡化装置等公用及辅助 工程。 1.2 项目基本构成项目基本构成及投资及投资 (1)主要建设内容 拟建项目的基本构成见表 1.2-1。 表 1.2-1 项目基本构成 项目名称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地点福建省石狮市鸿山镇东南部海滨(一期工程西侧) 建设单位神华福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总投资725721 万元 计划投产时间2014 年投产 工程规模(MW)21000MW 锅炉超超临界变压直流炉、单炉膛、平衡通风 汽轮机21000MW 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主体工程 发电机21000MW 辅助工程供水系统 本工程的机组凝汽器及其辅机设备的冷却用水采用海水直流循环水 供水系统,电厂的淡水用水将采用海水淡化解决。海水取水从已建 设的取水明渠中取水,该取水明渠在电厂一期工程中已按 2600MW+41000MW 机组容量一次建成。 3 排水系统 厂区排水采取清污分流方式,分别设置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 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及温排水排放系统。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排水系统排至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 用,仅有海水淡化装置排水、温排水排海。 供电系统 本期电气出线采用 500kV 一级电压接入系统,本期出线两回接入 晋江 500kV 变电站。 化学水处 理系统 一期工程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出力 1600t/h,只满足一期供水。因 此本期工程新建一锅炉补给水处理车间及锅炉补给水系统,该系统 水源来自海水淡化系统,配备 2100t/h 一级除盐+混床设备。系 统出力 200t/h。 厂内除灰 系统 采用灰渣分除方式,干出灰、干排渣,干灰粗、细分排 厂外运输 采用铁水联运输方案,所供煤炭经铁路运至秦皇岛港、天津港下水, 并经海运运抵本电厂卸煤码头 输煤系统 本期工程由卸煤码头至电厂 2 号转运站的带式输送机采用带宽为 B=1800mm,出力为 Q=3500t/h,采用双路系统,运输距离约 1.4km,2 号转运站至本期圆形封闭贮煤场的带式输送机采用双路 系统(预留一路的位置),采用带宽为 B=1800mm,出力为 Q=3500t/h,速度 V=3.5m/s;圆形封闭贮煤场的至主厂房 T7 转运 站的带式输送机采用三路系统,带式输送机带宽为 B=1400mm,出 力 Q=1500t/h,速度 V=2.5m/s。 储煤场 本期工程共设有两座圆形封闭贮煤场,每座圆形封闭贮煤场直径均 为 120 m,煤堆高度约 34 m,储煤量约 19104t,共可储煤约 38104t,可供 21000MW 机组燃用约 26 天。 灰场及运 灰方式 依托一期灰场,该灰场占地 15 公顷。灰场灰堤标高 8.3 米,堆灰 高度按 15.7 米设计,库容为 310.268 万立方米。一期灰场距离本项 目 300 米。 贮运工程 灰渣综合 利用 本工程灰渣治理采用综合利用和灰场贮灰相结合的方式。除灰系统 采用干灰气力集中方式,将除尘器灰斗内的干灰集中至灰库,在灰 库装车运至综合利用场所,暂不能综合利用的干灰在灰库调成湿灰 用汽车送往干灰碾压灰场。 脱硫系统 本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脱硫效率大于 95%, 脱硫采用一炉配一塔。 烟气脱硝采用低氮燃烧+SCR 脱硝技术,脱硝效率大于 80% 烟气除尘 本工程采用高效电除尘器,除尘效率在 99.83%以上。脱硫系统的 除尘效率取 50%,总的除尘效率为 99.91%。 烟囱建 1 座高 240m 双管集束烟囱,单管内径 8.4 米。 废水处理 本工程各类废污水经处理后均回用,主要用于灰场喷洒、调湿灰渣 以及厂区内外绿化等,正常工况下全厂废水实现零排放。 海水淡化装置排水及温排水通过温排水管道排海。 噪声治理 在锅炉排汽口安装高效排汽消声器,风机口装设消声器,在汽水管 道和煤粉管设计中,注意防振、防冲击,加防振垫,以减轻振动噪 声;在汽水流速较高的管道接口,搞好密封、加垫能起到隔声作用 等。 环保工程 扬尘治理 本工程设置封闭式储煤场,并在输煤系统各接口处布设喷水口或布 袋式除尘器。 (2)建设地点 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位于福建省石狮市鸿山镇东南部的海滨,西距石狮 市区约 14km,北距泉州湾南口的祥芝角约 5km,南距深沪湾约 10km。 (3)工艺流程 本工程所用煤炭由铁路和水运联合的方式运输至电厂煤场,燃料经输煤系统和制 粉系统将煤制成煤粉送至锅炉燃烧,锅炉产生的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产生的电 能接入厂内配电装置,由输电线路送出。锅炉产生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锅炉烟气脱 硝后经静电除尘器除尘,除尘后的烟气再通过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工程除灰渣系统设计采用灰、渣分除系统,干排灰、干排渣。每台炉设 1 台风冷 式干排渣机。每台机组配置一套干灰浓相气力输送系统,设三座干灰库,除灰、渣系 统方案均考虑综合利用的要求。在干灰综合利用受阻的情况下,多余的灰用密闭罐车 运至灰场碾压堆放。电厂主要用水为冷却水和锅炉补充水等,冷却系统采用海水直流 冷却。 (4)煤源与煤质 本工程采用神华煤,并已于神华销售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煤炭供应协议。工程设 计煤种年耗煤量约为 365万t,设计煤种收到基硫0.72%,年耗校核煤种约为404万t,设计 煤种收到基硫0.59%. (5)取排水 本工程的机组凝汽器及其辅机设备的冷却用水采用海水直流循环水供水系统,电 厂的淡水用水将采用海水淡化解决。海水取水从已建设的取水明渠中取水,该取水明 渠在电厂一期工程中已按 2600MW+41000MW 机组容量一次建成。 厂区排水采取清污分流方式,分别设置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及温排水排放系统。本工程废水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仅有温排水和 海水淡化装置废水排海。 (6)综合利用与备用灰场 本项目灰渣及石膏最大年产生量为 653800t/a,全部综合利用,在综合利用不畅时, 灰渣及石膏运往一期贮灰场暂存。 本工程灰场依托鸿山电厂现有一期灰场,一期灰场占地 15 公顷,灰场灰堤标高 8.3 米,堆灰高度按 15.7 米设计,库容为 310.268 万立方米,可满足鸿山电厂一期及本期 工程 2.75 年的临时堆灰的需要。 5 (7)电力出线方式 本工程电气出线采用 500kV 一级电压接入系统,本期出线两回接入晋江 500kV 变电站。 (8)工程总投资 本工程工程总投资为 725721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46983 万元,环保投资占总 投资的 6.47%。 (9)建设进度 目前二期工程已经未批先建,桩基工程全部完成,二期工程两台机组框架已经基 本建成,烟囱建成高度 180 米,原预计 2014 年建成。 1.3 与法律、法规、规划相符性分析与法律、法规、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期工程建设 2 台 100 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项目配套建设脱硫、脱销及除 尘装置。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中的“第一类、鼓励类, 四、电力,2.单机 60 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内容,属于鼓励 类项目。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2.1 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 2.1.1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各监测点位的 SO2、NO2、CO、PM10、PM2.5、Hg 的各项浓度指标均能满足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 在地 TSP 日均浓度、NH3的小时浓度均达标。说明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较好。 2.1.2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 从地下水监测结果来看,项目所在地上下游6个监测点的地下水可满足地下水质 量标准 (GB/T14848-93)类标准。 2.1.3 声环境声环境 本项目各厂界昼夜噪声均可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准要 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 2.1.4 土壤土壤 对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 ,项目所在地土壤可满足二级标准要 求。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大气评价范围:采用 SCREEN3 模型对本项目大气污染源的 3 个污染物地面浓度 进行预测计算,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为 6km,根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规定,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以排气 筒为中心,半径 6 公里的范围内进行。 (2)水环境评价范围 海水评价范围:根据涨落潮情况,以温排水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 10km 的海域 范围。 地下水评价范围:依据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工程项目周边的地层构造空间 出露情况、地形地貌分水岭关系以及区域地下水的基本分布特征,为了说明地下水环 7 境的基本状况,水文地质调查评价范围如下:北侧以湖西莲江学校为界,西北以莲厝、 湖厝为界,东南侧以海岸线为界,调查区面积约 15km2,评价区面积约 2.37km2。 (3)声环境评价范围 声环境评价范围主要为拟建电厂厂界围墙向外 200m 范围,厂界噪声为厂界外 1m。 (4)风险评价范围 根据风险识别结果,本工程不存在重大危险源,因此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评价范围 3 公里。 2.3 环境敏感区域与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敏感区域与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环评组实地调查和当地人民政府证明,评价区内不压占矿产资源、区域无 军事设施、无文物古迹等保护目标。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保护 敏感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3-1。 表表 2.3-1 评价区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评价区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及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主要保护目标及敏 感点 距本项目 直线距离(m) 方位功能 环境功能 区划 1祥芝镇3750NNE居住区 2伍堡村1600N居住区 3东店村800W居住区 4锦尚1800SW居住区 5卢厝3000SW居住区 6东园2000NW居住区 7杨厝1400NW居住区 8西港2300W居住区 9深埕3100SW居住区 10黄金海岸7000SSW度假及旅游区 11红塔湾6500SSW度假及旅游区 12石狮市城区10000W城市中心区域 13永宁镇8000SW居住区 14宝盖山7500SW规划的生态区 15石湖六胜塔9620NNW文化遗迹 二级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 主要污染物排放概况主要污染物排放概况 3.1.1 排烟状况及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排烟状况及环境空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估算 二期工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见表 3.1-1。 表表 3.1-1 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装机容量(MW) 21000 锅炉容量(t/h) 23110 除尘器型式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 除尘效率(%)99.83 脱硫工艺石灰石-石膏湿法 脱硫效率(%)95 脱硝工艺低氮燃烧+SCR脱硝 脱硝效率%80 烟囱 个数/H/(m) 1 /240/8.4(双内筒集束烟 囱,每管内径均为8.4m) 烟囱出口参数烟气温度ts()50 干烟气量(Nm3/s) 2869.10 设计煤种 湿烟气量(Nm3/s) 2928.97 干烟气量(Nm3/s) 2859.21 烟气量 校核煤种 湿烟气量(Nm3/s) 2931.05 排放浓度(mg/Nm3)13.21 设计煤种 排放量(t/h)0.0827 排放浓度(mg/Nm3)20.34 校核煤种 排放量(t/h)0.1258 烟尘 允许排放浓度(mg/Nm3)30 排放浓度(mg/Nm3)74.46 设计煤种 排放量(t/h)0.4659 排放浓度(mg/Nm3)68.31 校核煤种 排放量(t/h)0.4226 二氧化硫 允许排放浓度(mg/Nm3)100 排放浓度(mg/Nm3)80 设计煤种 排放量(t/h)0.5006 排放浓度(mg/Nm3)80 校核煤种 排放量(t/h)0.4949 氮氧化物 允许排放浓度(mg/Nm3)100 3.1.2 水污染物水污染物 扩建工程外排废水排放情况,见表 3.1-2。 9 表 3.1-2 废水排放及回用情况一览表 废水项目 排放方 式 产生量 利用量排放量主要成分处理方式去向 化学酸碱废 水 连续136.8136.80 pH、SS 、盐分 污水处理站 排水 连续48480SS 脱销冲洗水连续144014400COD、SS 除灰循环冷 却水系统排 水 连续149.3149.30盐分 工业废水处理站 含油废水 (燃油泵房)连续72720 石油类、 SS 隔油后排入工业废 水处理站 电解海水装 置排水 连续2332330Cl工业废水处理站 回用于厂区杂用水 码头废水连续3803800SS煤水处理装置 输煤系统除 尘及冲洗排 水 连续4704700SS煤水处理装置 处理后回用于输煤 系统 脱硫废水连续4004000 pH、SS 、重金属 脱硫废水处理装置回用于干灰调湿 地面及车辆 冲洗水 连续159.2159.20SS、盐分 工业废水处理站回用于厂区杂用水 海水淡化装 置排水 连续27074.6027074.6盐分 直接通过排水系统 排海 排放 生活污水连续43430 COD、N H3-N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回用于绿化 合 计30605.93531.327074.6排海 3.1.3 噪声噪声 电厂工程主要设备噪声源及噪声值,见表 3.1-3。 表 3.1-3 工程主要设备噪声源情况 设 备 设备 台数 安装位置 采取措施前 单个声源 噪声级 拟采取措施降噪量 采取措施后 噪声级 引风机(进 风口前 3m 处)4室外85消声器2065 送风机(吸 风口前 3m 处)4室外98消声器2573 发电机2汽机房90 隔声罩、厂房隔 声 2565 汽轮机2汽机房 90隔声罩、厂房隔 声 2565 励磁机2汽机房 90隔声罩、厂房隔 声 2565 磨煤机10锅炉房105 隔声罩、厂房隔 声 3570 空压机6空压机房90 消声器、厂房隔 声 2565 主变压器2室外70-70 脱硫系统氧 化风机 4风机房95厂房隔声2570 汽动给水泵495厂房隔声2570 真空泵4 汽机房 95厂房隔声2570 浆液输送泵485 厂房隔声 1570 浆液循环泵895厂房隔声2570 浆液排出泵4 泵房 85厂房隔声1570 锅炉排汽110130消声器3080100 3.1.4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 灰渣、石膏产生量见表 3.1-4。 表 3.1-4 工程固废产生量 产生量(t/a) 类别 设计煤种校核煤种 灰量250000410000 渣量4400072500 石膏量131200171300 合计 425200653800 本项目灰渣及石膏最大年产生量为 653800t/a,全部综合利用(详见附件)。在综 合利用不畅时,灰渣及石膏运往一期贮灰场暂存。 3.2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3.2.1 环境空气环境空气 (1)本工程采用 1 座 240m 高的双管集束烟囱,大气污染物 SO2、NO2、烟尘的 实际排放浓度都小于相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中表 1 燃煤锅炉排放浓度限值要求。 (2)本工程投运后,环境空气污染物的小时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 度均低于二级标准限值。 11 3.2.2 水环境影响分析水环境影响分析 (1)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环境影响分析 二期工程排水采取清污分流方式,分别设置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 统、雨水排水系统及温排水排放系统。本工程工业废水全部回收利用,不外排,仅有 温排水和海水淡化装置废水排海,因此本工程排水不会对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2)温排水环境影响分析 经预测,电厂温水排放的影响范围主要在电厂排水口所在海湾及电厂码头沿线水 域,夏季小潮的工况影响范围为最大,电厂排水口及东店渔港一带水域温升达到4, 0.5温升影响范围向北约1km。夏季小潮时电厂一期和二期取水口最大温升和平均温 升在0.4左右。冬季电厂的排水量较夏季要小,相应的温升范围也比夏季小些,取水 口最大温升和平均温升也相应较小。 (3)余氯环境影响分析 经预测,本项目余氯的扩散范围基本停留在排水口附近水域。0.02mg/L以上的浓 度范围停留在东店渔港-电厂一带水域,电厂一期、二期取水口处余氯浓度很小,小 于0.0001mg/L。 (4)温排水的生态影响分析 经分析,温排水对海洋温升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是在水温较低的冬季,中、 弱增温区内的海洋生物丰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要高于自然水体。不利影响主要是高增 温区会降低受影响区域作为海洋生物的栖息地适宜性,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增温可 能会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下降。 3.2.3 声环境影响声环境影响 电厂运行投产后,设备噪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较大,由于拟建厂环境背景噪声 值低,叠加厂界背景值后,昼、夜间各厂界昼间噪声叠加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类标准要求。 3.2.4 固体废物影响固体废物影响 本项目灰渣及石膏最大年产生量为 653800t/a,全部综合利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 成在综合利用不畅时,灰渣及石膏运往一期贮灰场暂存 3.2.5 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1)陆地生态 根据火力发电工程建设的基本工序,项目开工建设阶段,在厂区和施工区整平的 基础上采用大开挖的施工工艺,挖掘主厂房、烟囱、冷却塔等主要设施的基础。由于 设计施工活动的厂区、施工区占地面积大,挖、填土石方量比较大,而且由大开挖这 种施工方式所决定,施工活动对地表生态的影响相当显著。据类似项目的经验,在电 厂建设期,施工对环境生态的不利影响多体现在水土流失等方面,且为直接影响。 由于本工程的建设,厂区人为扰动增加,一部分植被将破坏,裸露地面的增加使 风蚀增大,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2)水生生态 根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SC/T 9110-2007)中关于生 物资源损害赔偿和补偿年限(倍数)的确定方法,初步计算本工程建设将造成渔业资 源造成一定的损失,需进行增殖放流等生态补偿。 3.3 污染防治防治措施与效果污染防治防治措施与效果 3.3.1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1)SO2防治对策 本期工程采用成熟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方案。采用一炉一塔方案,对锅 炉烟气进行 100%脱硫处理,设计脱硫效率为 95%,燃用设计煤种时,SO2排放浓度 为 74.46mg/m3;燃用校核计煤种时,SO2排放浓度为 68.31mg/m3。 (2)烟尘防治对策 本工程采用三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每台炉配两套静电除尘器),采用高频电 源供电,可保证除尘效率不低于 99.83%,考虑湿法脱硫系统 50%除尘效率,总除尘 效率不低于 99.91%。燃用设计煤种时,烟尘排放浓度为 13.21mg/m3;燃用校核计煤 种时,烟尘排放浓度为 20.34mg/m3。 (3)NO2防治对策 本期工程在锅炉采用低氮燃烧器的基础上,再采用锅炉烟气脱硝工艺,脱硝方案 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工艺(SCR) 。目前 SCR 技术是引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一种 脱硝工艺。 每台机组设一套烟气脱硝(SCR)装置,SCR 反应器直接布置在省煤器之后空预 器之前的烟道上,设置 2+1 层。两台机组公用一套氨系统,设置 2 座 70 m3的液氨储 13 罐。脱硝效率按 80%设计,NOx 排放浓度80mg/Nm3。 (4)无组织粉尘控制措施 输煤系统及贮煤场的防尘措施 为防止煤场扬尘,本期工程 2 座煤场均采用全封闭式圆形煤场贮煤,同时安装喷 淋系统。 厂内输煤采用密闭运煤皮带廊道输送,在各转接点、碎煤机室均采取密封措施基 础上,安装布袋除尘器。 煤仓间每个煤斗设置一台布袋除尘器;除尘器与相应的运煤皮带或梨煤器联锁。 干灰库及灰运输防尘措施 除尘干灰采用正压浓相料封泵输送系统,本期工程设 3 个干灰库,干灰库顶均设 布袋除尘装置,灰库出口有干灰调湿装置;综合外运干灰采用密封灌车运输,运灰道 路采取定期喷水、限制车速、及时清扫等措施。 (5)备用灰场的粉尘污染防治对策 粉煤灰在外运前必须调湿,运灰汽车需封闭,以防止粉煤灰的散落和二次扬尘。 运输过程中防止飞灰主要通过使用封闭式专用车辆、运灰车辆出厂前进行表面 冲洗、运灰道路加强喷洒次数和清扫等措施来实现。 贮灰场分区分块运行,减小堆灰过程的工作面。 运到灰场的调湿灰要及时摊铺碾压,调湿灰运到灰场后及时碾压,使灰面形成 具有一定厚度的硬壳层;经试验表明,如硬壳层不被破坏,具有较强的抗风蚀能力。 设置洒水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洒水,保证灰面含水量,增大灰粒间的凝聚 力,防止飞灰污染。 风速大于 8m/s 时停止灰场作业。 3.3.2 废水治理对策废水治理对策 厂区排水采取清污分流方式,分别设置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及温排水排放系统。 二期工程一般工业废水包括化学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化学酸碱废水、污水处理站 排水、脱销冲洗水、除灰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燃油泵房产生的含油废水、电解海水 装置排水、码头冲洗废水、输煤系统除尘及冲洗排水、脱硫废水、地面及车辆冲洗水 以及海水淡化装置排水。 其中含油废水隔油后与化学酸碱废水、污水处理站排水、脱销冲洗水、除灰循环 冷却水系统排水、电解海水装置排水以及地面及车辆冲洗水一同排入工业废水处理站 进行中和、絮凝沉淀处理,处理后全部回用作杂用水,不排放。 码头冲洗废水及输煤系统除尘及冲洗排水排入煤水处理装置中处理,处理后全部 回用于输煤系统,不排放。 脱硫废水排入脱硫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后全部回用作干灰调湿,不排放。 海水淡化装置排水直接与温排水一并排入大海。 3.3.3 固废治理对策固废治理对策 (1)灰渣与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 本期工程采用灰、渣分除系统,干排灰、干排渣。除灰、渣系统方案均考虑综合 利用的要求。本工程灰渣及石膏最大年产生量为 653800t/a。灰渣、脱硫石膏全部综合 利用,建设方已与签订了灰渣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协议。仅在干灰综合利用不畅的情 况下,多余的灰渣用密闭罐车运至灰场碾压堆放。 本期两台炉共设 3 座贮灰库,其中 1 座原灰库、1 座粗灰库、1 座细灰库。每座 灰库有效容积均为 3000m3。每座粗、细灰库的底部设 3 个排灰口,可直接装密封罐 车外运综合利用。综合利用不畅时则通过湿式搅拌机调湿至含水率约为 20%,装自卸 汽车运至贮灰场。 (2)依托灰场 本期工程建成后,全厂灰渣及石膏全年产生量合计约 112.72 万吨/年,因此该灰 场库容可满足全厂灰渣及石膏存储 2.75 年。 本工程依托一期灰场,该灰场长约 750 米,长约 200 米,占地 15 公顷。灰场灰 堤标高 8.3 米,堆灰高度按 15.7 米设计,库容为 310.268 万立方米。灰场采用高压旋 喷柱防渗工艺,灰场边界距离居民集中区大于 500 米,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相关防渗及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现有工程全厂灰渣产生量约 36.48 万 t/a,脱硫石膏产生量约 10.86 万 t/a,灰渣和 脱硫石膏均全部出售给福建省建材进出口公司综合利用,因此该灰场未启用,仅在灰 场内围出一块作应急灰场。 15 3.3.4 噪声治理设施噪声治理设施 对噪声的防治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其次从传播途径上进行控制,另外在厂区 总平面布置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噪声源集中布置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加强绿化, 充分利用植物的降噪作用。 具体如下: (1)对声源进行控制,是降低电厂噪声最有效的方法。在设备选型、订货时, 向厂家提出对设备的噪声要求,同类设备优先选择噪声较低的设备。 (2)厂房隔声 本期工程发电机、汽轮机、励磁机、磨煤机、空压机、脱硫系统氧化风机、各类 泵均布置在主厂房、锅炉房、空压机房等厂房构筑物内,厂房建筑设计中,对噪声比 较大的车间的门窗选用吸声性能较好的材料,汽机间和锅炉房等声源集中的车间要进 行降噪设计,采用隔音门窗、吸声材料,用密封条密封防噪。电厂主厂房亦选用隔声 性能较好的材料,以降低厂界噪声。隔声效果可达到 20 dB(A)。 (3)对汽轮发电机组、磨煤机、碎煤机等加装隔音罩。 (4)在送风机吸风口、空压机送风口等处安装消声器,以减少空气动力性噪声。 (5) 烟风道设计中做到布置合理,流道顺畅,以减少空气动力噪声。 (6)减振:在碎煤机与楼板面之间采用减振装置;带式输送机固定受料点处采 用缓冲辊组;在落煤管、落煤斗煤流冲击较大的部位,采用抗冲击陶瓷复合衬板,提 高耐磨性能、降低噪声;设备与地面或楼板连接处要采用隔振基础或弹性软连接的减 振装置,以减少振动和设备噪声的传播。各种泵的进、出口均采用减振软接头,以减 少泵的振动和噪声经管道传播。 (7)在锅炉排汽口安装高效排汽消声器,将排汽噪声控制在 110dB(A)以下。另 外,电厂运行中加强管理,尽可能减少锅炉排汽次数,在不得不排汽时要尽量避免夜 间排汽,以减小排汽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3.4 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 拟建工程主要环境风险源为液氨储罐。 本工程脱硝系统设置为 2 个 70m3的液氨贮罐,液氨存储量高于危险化学品重 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氨贮存区临界量 10t,构成重大危险源,因此, 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一级。 3.4.1 风险防范措施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组要风险源为液氨储罐,为了防止液氨储罐破裂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需 采取以下措施: 储罐区需设置 1.5m 高的安全围堰; 利用氨水溶解性高的特点,安装氨逃逸监测和自动水喷淋装置,当氨意外泄露进 入大气,氨泄露检测器自动开启水喷淋系统;设置事故池,冲洗后的氨水进入事故池 后中和处理达标回用,不外排; 氨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液氨储存场地应放在安全地带,并留有 足够的消防通道,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氨罐储存配有防火防爆措施,同 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氨储罐区备置安全信号指示器和设置酸喷洒设施。 氨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工具。在氨系统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必须穿戴 全身防护服,首先切断火灾源,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液氨储存及供应系统周边需设有氨气监测器,以检测氨气的泄露,并显示大气中 氨的浓度。 3.4.2 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内容 电厂应急预案内容见表 3.4-2。 表表 3.4-2 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内容 序号项目内容和要求 1危险源概况详述危险源类型、数量及具体分布 2应急计划区危险目标:装置区、贮罐区 保护目标:控制室、通讯系统、电力系统、仓库 3应急组织机构、人 员 工厂: 1、 厂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 2、 专业求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地区; 地区: 1、 指挥部:负责盐化工园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疏散; 2、 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对园区的全面救援; 4应急状态分类及应 急相应程序 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相应程序 5应急设施、设备与 材料 生产装置: 1、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 2、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幕、喷淋设备等。 17 罐区: 1、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 2、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幕、喷淋设备等。 6应急通讯、通知和 交通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7应急环境监测及事 故后评估 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 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8应急防护措施、清 除泄漏措施方法和 器材 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 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 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配备。 9应急剂量控制、撤 离组织计划、 医疗救护与公众健 康 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对毒物的应急剂量控制制定,现场及邻近装置 人员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 工厂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邻近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 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 10应急状态中止与恢 复措施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措施 11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和演练 12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的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信息 13记录和报告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管理 14应急预案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资料的准备和形成 3.5 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各监测项目及监测周期计划见表 3.5-1。 表 3.5-1 项目监测计划表 项 目监 测 项 目监测周期 废水 废水量、pH、悬浮物、石油类、 BOD5、COD、SS、氨氮、硫化物、总砷、挥 发酚、磷酸盐、氟化物、全盐量、排水量。 每月一次 地下水 pH、溶解性总固体、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 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砷、铅、镉、石油 类。 每季一次 SO2、NOx、烟尘、烟气量在线连续监测 SO2、NOx、烟尘、汞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含 氧量、除尘效率、烟气量(标态干烟气)和烟 气温度、烟气流速和脱硫效率 一年一次采样监测 除尘器效率、阻力、漏风率、过剩空气系数 烟气 脱硫效率 投产时和设备大修 后 大气SO2、NO2、PM10一年一次 灰渣 SO3、烧失量、浸出物(包括 pH 值、Ca2+、总 硬度、酸碱度;SO42-、氟化物、 Cr6+、Cd、Pb、Hg、As、Zn、Ni、Cu 等) 按电厂需要和煤质 变化 噪声居民敏感点、厂界噪声、厂区噪声一年一次 工频电场与磁场厂界工频电场与敏感点(东店村)工频电场 一年二次,当年的 冬季和夏季 水温、余氯、SS、CODMn、DO、石油类、pH 等;叶绿素和初级生产率、浮游动植物、鱼卵 及仔鱼;底栖生物;浮游动植物、游泳生物等 一年一次 浮游动植物、游泳生物鱼卵、仔稚鱼、底栖生 物等 春夏两季监测 温排水排放口处余氯是否控制在 0.2mg/L 之内、 温升 运营初期每天监测 一次,之后,每周 一次 海洋生物:叶绿素 a、浮游动植物、浮游动物 在营运初期,夏、 冬两季各进行监测 一次。 海洋环境 表层海水水质:水温、余氯、 SS、CODMn、DO、pH 和石油类等 在营运初期的大、 小潮各进行监测一 次 本工程主要环保设备及“三同时”验收清单见表 3.5-2。 19 表表 3.5-2 主要环保设备及主要环保设备及“三同时三同时”验收清单验收清单 类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