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与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经济实力比较_第1页
秭归与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经济实力比较_第2页
秭归与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经济实力比较_第3页
秭归与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经济实力比较_第4页
秭归与远安县、兴山县、长阳县经济实力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秭秭归经济归经济与与远远安、安、兴兴山、山、长长阳比阳比较较 秭归东邻宜昌,南连长阳,西接巴东,北靠兴山,与远安 县、兴山县、长阳县三县均属山区县。秭归国土面积 2427 平 方公里,远安县 1752 平方公里,兴山县 2328 平方公里,长 阳县 3430 平方公里。2004 年,秭归年末总人口 39.16 万人, 远安县 19.52 万人,兴山县 18.52 万人,长阳县 40.79 万人。 四县中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长阳县。分析比较秭归 与兴山、长阳、远安三县经济,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存在的 不足,从而加大赶超力度,早日实现“特色农业大县、精品工 业强县、三峡旅游名县、库区经济富县”目标。 一、一、实实力比力比较较 (一)GDP 比较 1、总量及人均值比较 2004 年,秭归生产总值 23.68 亿元,远安 21.27 亿元,兴 山 16.5 亿元,长阳 31.91 亿元。按总人口计算的生产总值平 均值为:秭归 6047 元,远安 10897 元,兴山 8909 元,长阳 7823 元。从总量上看,秭归在四县中排第二位,仅次于长阳; 从人均值看,秭归排在最后一位。 2、GDP 构成比较 在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秭归 4.87 亿元,远安 4.53 亿元,兴山 3.98 亿元,长阳 7.15 亿元,秭归排第二位; 第二产业增加值秭归 9.06 亿元,远安 11.3 亿元,兴山 8.13 亿元,长阳 16.39 亿元,秭归排第三位;第三产业增加值秭归 9.75 亿元,远安 5.44 亿元,兴山 4.39 亿元,长阳 8.37 亿元, 秭归排第一位。三次产业比重秭归 20.6:38.2:41.2,远安 21.3:53.2:25.5,兴山 24.1:49.3:26.6,长阳 22.4:51.4:26.2。 3、经济发展速度比较 2004 年经济增长速度秭归 10%,远安 13.7%,兴山 12.04%,长阳 14.7%,秭归排第四位。从三次产业增长速度比 较,第一产业增长最快的是秭归,增幅为 13.3%;第二产业增 长最快的是远安,增幅为 20.7%,秭归位居第三;第三产业增 长最快的是长阳,增幅为 13.87%,秭归位居第二。 4、投资与消费比较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促 进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因。2004 年,秭归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9.29 亿元,远安 4.49 亿元,兴山 6.55 亿元,长阳 7.4 亿元,秭 归排第一位;秭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55 亿元,远安 8.72 亿元,兴山 6.55 亿元,长阳 8.73 亿元,秭归县排第二位。从 增长速度比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最快的是长阳,增幅 为 49.25%,秭归位居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最快的 是秭归,增幅为 13.4%。 5、经济效益比较 经济发展最直接的表现是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增大 和当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004 年,秭归财政一般预算收 入 6690 万元,远安 6506 万元,兴山 6035 万元,长阳 8727 万元,秭归排第二位;按总人口计算的秭归人均财政一般预 算收入 171 元,远安 333 元,兴山 326 元,长阳 214 元,秭归 排第四位;秭归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718 元,远安 7010 元,兴山 7093 元,长阳 7127 元,秭归排第四位;秭归农民人 均纯收入 1950 元,远安 3013 元,兴山 2340 元,长阳 2045 元,秭归排第四位。从增长速度比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 长最快的是远安,增幅为 21.9%,秭归为 20.8%,位居第二;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兴山,增幅为 7.63%,秭归为 7.4%,位居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的 是远安,增幅为 16.5%,秭归为 8.6%,位居第四。 二、成因分析二、成因分析 从以上统计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出,秭归与远安、兴山、 长阳三个兄弟县相比,综合经济实力目前还处于下风,集中 表现在: 1、经济总量不及长阳。秭归国土面积比长阳少 1003 平 方公里,人口比长阳少 1.63 万人,GDP 总量比长阳少 8.23 亿元。在 GDP 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秭归比长阳 少 2.28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秭归比长阳少 7.33 亿元。 2、经济增长速度滞后。2004 年秭归经济增长速度比远安 少 3.7 个百分点,比兴山少 2.04 个百分点,比长阳少 4.7 个 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长速度秭归比远安县少 14.6 个百 分点,比兴山县少 8.19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速度秭归比 长阳少 1.77 个百分点。 3、人均水平低下。秭归人均 GDP、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城 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四个主要指标的人均水平在 四县中均排在最后一位。2004 年,秭归人均 GDP 比远安少 4850 元,比兴山少 2862 元,比长阳少 1776 元;人均财政收 入比远安少 162 元,比兴山少 155 元,比长阳少 43 元;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远安少 292 元,比兴山少 375 元,比 长阳少 40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远安少 1063 元,比兴山少 390 元,比长阳少 95 元。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若按照 2004 年总人口和 10% 的经济增长速度匀速计算,秭归人均 GDP 水准赶上远安需 要 6 年,超过兴山需要 4 年,撵及长阳需要 2 年。从客观上 看,1984 年至 1993 年,受三峡工程欲上未上的影响,秭归近 十年来没有国家投入,经济发展裹足不前,这是导致秭归经 济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从统计 数据对比分析来透视,主要表现在: 第一、产业结构层次低,演变进程慢。在正常情况下,三 次产业演变是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过渡,目前, 全市产业结构的重心落在第二产业上。2004 年,四县中第二 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只有秭归尚没有超过 40%,而远 安、长阳的比重已超过了 50%,兴山县亦逼近了 50%。第二 产业总量偏低,说明促使经济加快发展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尚未完成。 第二、工业块头小,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工业是国民经 济的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实力较量的核心。从工业总量上 看,2004 年秭归工业增加值 5.28 亿元,远安 8.13 亿元,兴 山 7.02 亿元,长阳 14.03 亿元,排在最末的秭归比排在第一 的长阳少 8.75 亿元;从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上看,2004 年秭归 22%,远安 38%,兴山 43%,长阳 44%,排在最末的 秭归比排在第一的长阳少 22 个百分点。兴山兴发 2004 年销 售收入突破 12 亿元,双汇销售收入亦达到了 5.6 亿元,而秭 归 2004 年还没有一家销售过亿元的企业。可见,秭归工业无 论在发展总量、还是在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都与排在首位 的兄弟县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第三、投资项目单薄,骨干企业缺乏。2004 年,远安成 功引进浙江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投资 1.2 亿元的年产 10 万吨 钢结构项目、辽宁盼盼集团投资 1 亿元的年产 50 万套装饰 门项目、浙江海天集团投资 1.5 亿元的化工扩建项目、宜昌 东圣实业有限公司投资 1.6 亿元的年产 20 万吨磷酸一铵项 目。长阳招徕河水电站当年完成投资 1.2 亿元,万吨电解金 属锰当年完成投资 1.23 亿元,220 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当年完 成投资 0.94 亿元。而 2004 年秭归最大的投资项目三金硅业 复建也只完成投资 4250 万元,投资完成额排在第二的是三 峡物流中心,其投资完成额也不到 2100 万元,在 20 个重点 建设项目中,投资完成额在 1000 万元以下的项目占 45%。 三、赶超三、赶超对对策策 三峡工程兴建以来,秭归经济发展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 瞄准先进县比学赶超、争先“晋”位的时机和条件日渐成熟。 首先,要明确发展机遇和优势。秭归位于三峡工程坝上 库首,环抱“高峡平湖”,拥有长江黄金水道。随着三峡工程效 应的不断凸现,国家对三峡库区对口支援的要求更高,对贫 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更大,而作为三峡工程门户和全国新阶段 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秭归,具有承载西移产业和争取国家政策 扶持捷足先登的区位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扶贫 开发政策、支持“中部崛起”政策、扶持库区经济发展政策、全 省新型工业化试点县政策等林林总总共 30 余项优惠政策将 惠及秭归。秭归集“名人(屈原)、名峡(西陵峡)、名坝(三峡大 坝)”三大世界级旅游文化资源品牌于一身,是全国著名的 “脐橙之乡”,其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资源、水能资源和矿藏资 源十分丰富。经过近十余年的移民复建,崭新的县城和集镇 宛如一颗颗耀眼的库区明珠,交通、电信、广电、电力基础设 施焕然一新,境内通过三峡高速公路贯通全国,秭归港成为 连接长江中上游的水陆交通枢纽。宏观调空手段日臻娴熟, 法制环境、诚信环境、服务环境、政策环境、文明环境进一步 改善。农业以柑桔、茶叶、反季节蔬菜、魔芋、烤烟、板栗、牲 猪、网箱养鱼等为支柱的产业化经营全面推广;工业以茅坪 镇、郭家坝镇、沙镇溪镇为中心形成了互为犄角的知名企业、 精品名牌、支柱产业聚积群;以三峡工程为依托、以秭归新县 城为轴心的旅游业和港口业正日渐形成新的产业优势。秭归 旅游业后来居上,2004 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超过 4 亿元,比 排在第二的长阳县多 2 亿元。2004 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 幅超过 20%,仅比排在第一的远安县少 1.1 个百分点,位居 第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速度、消费增长速度和投资总量、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目 前已跃居四县之首。 其次,要选准发展方向和途径。明确机遇和优势,旨在 用科学发展观谋划赶超战略。一是要用开放的理念谋划工业 发展。从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秭归经济实力弱在工业上。 因此,要对症下药,医治工业发展“腿短”的问题。贫困县资金 和人才奇缺,靠内力难以启动工业起飞的引擎。这就有必要 充分利用秭归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一园一区”、茅坪 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两线为轴心,以工业项目为“首发阵容” , “两眼向外”、 “两眼向上”、着眼东部、放眼世界,借鸡下蛋、借 脑生财,把争取政策扶持、开放引进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战 略平台,为县域经济实现新跨越提供强大的外力支撑。二是 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如何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延伸 农业产业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课题。要 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发 展农业,重点要把握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村 合作组织建设和市场定位等关键环节,走“农工双赢”发展之 路。三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 要途径。秭归是一个农业大县,没有占总人口 83%的农业人 口的小康,就没有全县人民的小康,而要实现农业发展、农 村繁荣、农民富裕,则需要立足全局,整合城乡资源,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用工业带动农业,以城镇支援农村,加快 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是要写活“高峡平 湖”这篇大文章。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后, “高峡平湖”无疑成为 秭归一大新的优势品牌资源。要以凤凰山和秭归港为支撑, 以泗溪、九畹溪旅游景区为两翼,以湖畔休闲、水上游乐、水 产养殖、港湾泛舟、港口物流等为支点,打造“高峡平湖”水陆 环湖旅游、港口经济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要突破发展重点和难题。在实施赶超计划的过程 中,要有的放矢的突破经济社会中的重点和难点,构建和谐 社会。一是要破解就业难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是 就业之母。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新成长的 城乡劳动力使得劳动力供求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 出,要结合培育劳动力市场、开展就业培训和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和疏通就业渠道, 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带动系数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二是要破解农民增收 难的问题。实现农民增收除减轻农民负担、发展高效农业、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外,还必须结合“阳光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