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课件(ppt 42页)_第1页
管理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课件(ppt 42页)_第2页
管理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课件(ppt 42页)_第3页
管理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课件(ppt 42页)_第4页
管理制度-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课件(ppt 4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八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诺斯的国家模型 4 诺斯悖论 5 国家理论的新进展 6 国家理论的应用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 国家国家 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实证一:古代冰岛共和国的解体实证一:古代冰岛共和国的解体(930-1262)(930-1262) 古代冰岛共和国的制度 u874年被挪威国王驱逐的部落首领英格 尔夫阿尔纳逊率领家族和奴隶来冰岛 定居,此后来自挪威间或有爱尔兰的移 民不断增加; u政治系统维持秩序和保护产权:12个( 全岛4个行政区,每个行政区3个)首领 控制的法庭审判系统和立法机构; u首领和臣民的关系是双向式的权利和义 务关系:每个独立农民都必须是每一个 首领的臣民,但可以随时改变忠诚对象 ,首领职位可以继承、转让;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实证一:古代冰岛共和国的解体实证一:古代冰岛共和国的解体(930-1262)(930-1262) 古代冰岛共和国的解体 u人口扩张造成对于土地的压力,出现一个新的 雇农和贫民阶层,巩固了首领职位; u首领的合并:1097年什一税引入,一半归教堂 和牧师,但一般都进入了首领腰包。这引起了 对主教和首领职位的争夺和长期的流血冲突; u1262年冰岛与挪威国王签约,通过契约寻求政 府的保护。规定:冰岛人成为国王的臣民,并 保证每年向他纳税,但如果君主违反了协议, 不能履行其职责,臣民有免除纳税义务的权利 ,冰岛人的主要要求是保证和平和自己的法律 。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实证二:夏威夷制度的演变实证二:夏威夷制度的演变 1880年代以前的夏威夷 u人口25-40万,居住在8个岛屿上 u三个等级:酋长(阿利伊)、平民(马卡艾 纳纳)和僧侣(卡胡纳) u统治酋长拥有全部土地和物资,他将土地 暂时授予家臣,家臣再将土地授予地主, 地主则转租给平民 u平民是人口的大多数,但可以自由移居到 各岛屿,而酋长难以对平民争取较好机会 的迁移进行限制,且因武器水平低,大量 平民可以制服人数不多的酋长 u维持社会秩序的制度是一种叫卡普的宗教 法律制度:它由酋长出资设立,但对酋长 和平民都加以约束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实证二:夏威夷制度的演变实证二:夏威夷制度的演变 1778年英国库克船队到来引起的变化 u贸易及利润增加了一个酋长征服其他酋长 的预期利润 u先进武器的引入使得统治酋长可以凭借少 数忠诚部队战胜人数众多而手无寸铁的平 民,这降低了维护一个统一王国的费用 u战争开始,1795年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 家出现,1819得传统宗教被废除 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u1920年代后期,西方疾病传入,人口下降 ,大量土地荒废,政府被迫出售土地(相 对要素价格的变化)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实证二:夏威夷制度的演变实证二:夏威夷制度的演变 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u1920年代后期,西方疾病传入,人 口下降,大量土地荒废,政府被迫 出售土地(相对要素价格的变化) u贸易条件变化:新市场不再需要传 统的芋头和白薯,而是糖,对大量 资金和有效技术的追求,只能租给 外国农业生产者 u1898年美国吞并了夏威夷,1959年 成为一个州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小结小结 从无国家社会到有国家社会的两种形式 : u共和国冰岛通过契约寻求政府的保护; u夏威夷通过暴力形成多家,又通过契约寻 求更强政府的保护。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是什么 ? 什么是国家起源? 为什么会出现国家这样 的专业组织? 国家的概念国家的概念 国家,是一个分歧较多、难以精确定义的概 念。从地理和人口方面讲,国家可以被理解为一 定的领土区域或具有公民身份的人口的总和。一 般来讲,国家经常被理解为议会、法院、政府、 军队等组织机构;或者被理解为这些专业机构产 生后的人类社会或社会状态。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国家 是指以暴力统治为基础的, 公众基本认可并服从的,具有强 制性公共权力并提供相应公共服 务的,各类专业的组织机构所构 成的有机整体。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国家 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 ,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 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 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 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 ,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 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 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 是指国家从无到有的过程 。由 于国家在人类社会中,尤其是在社 会的制度安排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国家的起源也必然是人类社会的 演化过程。当然也有更加复杂的定 义:国家起源是制度安排从非正式 到正式、从低级到高级演进发展的 结果,是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起源国家的起源诺斯诺斯 诺斯认为国家是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 国家的起源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专业暴力组织和以 其为基础的专业的公共权力机构的形成过程,走出 了“人人皆兵”的原始状态。 国家的起源是一个经典而活跃的研究领域,哲学 、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反 复的分析和争论。 国家起源领域的经典理论:契约论和掠夺论。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契约论 掠夺伦 暴利潜能分配论 扩展了解:匪帮论、公共选择理论 奥尔森,1993年,独裁、民 主与发展 唐斯、布坎南、图洛克和尼斯坎南 等学者为代表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契约论契约论 契约论者认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国 家应该为公民服务,国家就是被公众创造出来 以保护公众利益、调解社会纠纷的机构。 社会契约论者处理方式是,根据理论分析的需 要,直接假设一个国家尚未出现时的人类社会 的“自然状态”,再把这种状态与国家存在的社 会状态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国家的起源所带来 的社会进步和利益增进。 代表学者:宾诺莎、霍布斯、卢梭、洛克等; “霍布斯丛林”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契约论契约论“霍布斯丛林霍布斯丛林”与霍布斯社会契约与霍布斯社会契约 国家产生之前的状态是“一切人反对一切 人” 的自然状态; 人们所遵循的规则与自然界为了生存压力 而相互猎食的生存规则没有什么不同; 为了摆脱这种自然状态,保护自己的生命 和各种权利,理性的选择促使人们争取和 平,摆脱这种战争状态,最终确立理性的 自然法准则; 没有公共权力约束的自然法准则不能够有 保障,所以人们最终通过订立社会契约, 建立公共权力机构,从而建立起国家。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掠夺论掠夺论 掠夺论者认为国家作为一种阶级统治和暴力掠夺的工具,必 然起源于阶级的对立与暴力统治,国家界定一套产权,目的 在于使权力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无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 也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由于对少数人团体的偏重 ,产权的界定是无效率的; 掠夺论观点的学者其分析方法与简单的理论假设或“思想实验 ”不同,这些学者试图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与归纳,从历史 演进的视角来具体探讨在国家出现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了 怎样的制度变迁。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掠夺论掠夺论 代表学者: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新 古典经济学家; 摩尔根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经 典的。摩尔根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分 为三个主要时代:蒙昧时代野 蛮时代文明时代; 美国学者塞维斯提出的“原始群 部落酋帮国家”模式。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契约论和掠夺论的比较契约论和掠夺论的比较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思考一:契约理论可以解释 不同利益集团最初约定的利 益动力,那么约定后如何实 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思考二:掠夺论者强调掌握 国家权力者动其他利益集团 那里榨取收入,那么在这个 理论下国家如何形成一种稳 定的政治形态?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暴力潜能分配论暴力潜能分配论 诺思诺思(1995)(1995)认为国家具有认为国家具有“契约契约”和和“掠夺掠夺”的双重属性:的双重属性: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暴力潜能分配论暴力潜能分配论 暴利潜能:既包括暴利潜能:既包括暴力工具暴力工具(军队、警察、监狱等)也包(军队、警察、监狱等)也包 括括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权威、特权、垄断权等)。国家的(权威、特权、垄断权等)。国家的“暴力潜暴力潜 能能”类似于企业拥有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后所类似于企业拥有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后所 具备的具备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 诺斯认为,用产权分析的方法来看,暴力也是一种资源,诺斯认为,用产权分析的方法来看,暴力也是一种资源, 因为暴力可以影响经济绩效,在国家出现以前,这种暴力因为暴力可以影响经济绩效,在国家出现以前,这种暴力 资源分布在资源分布在“社区社区”或者或者“庄园庄园“之类的组织手中,对暴之类的组织手中,对暴 力的运用是低效率。力的运用是低效率。 只有国家才能有效率地使用暴力这种资源,国家的比较优只有国家才能有效率地使用暴力这种资源,国家的比较优 势体现在:势体现在: (1 1)克服)克服“搭便车搭便车”的行为,如社区购买的行为,如社区购买“安全安全” ” ; (2 2)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类似于产品市场上的垄断情形。)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类似于产品市场上的垄断情形。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国家起源的理论 暴力潜能分配论暴力潜能分配论 西方世界的兴起西方世界的兴起( (诺思、托马斯,诺思、托马斯,1999)1999) 民按照庄园的惯例(习俗)对他们的条状地进行耕种民按照庄园的惯例(习俗)对他们的条状地进行耕种 、播撒和收割、播撒和收割 uu新的军事技术新的军事技术( (长弩、长矛、火药长弩、长矛、火药) )的出现,最有效的军事单位的的出现,最有效的军事单位的 最优规模逐渐扩大:最优规模逐渐扩大:“庄园为了效率必须扩大成为一个共同体,庄园为了效率必须扩大成为一个共同体, 一个国家一个国家。” uu技术及需求范围的制约,维护了庄园制的长期存在,而技术与资技术及需求范围的制约,维护了庄园制的长期存在,而技术与资 源的相对变化,又导致了庄园制的解体源的相对变化,又导致了庄园制的解体 u西欧庄园制 v互惠的契约关系:农奴以劳役换取领 主的保护性服务。城堡和骑兵提供的 安全在乱世成为有效的保护模式 v习惯法是庄园不成文的“宪法”:村 1 1 国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和国家的起源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二、从供给角度分析 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国家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来促进制 度变迁; (二)国家可以通过修改宪法促进制度变迁; (三)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或集中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变迁; (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引导制度变迁。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国家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来促进制度变迁国家可以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来促进制度变迁 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对制度变迁的影响,类似于它对 技术变化的影响。 现代发达国家一系列节省劳动力技术的发明与运用可以理解 为实际工资不断提供的结果。 产品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盈利机会,改变人们 之间的激励结构和讨价还价的能力,引发人们重新缔约、确 立制度以获取和分配新利润的努力。 国家未介入:自然规律;国家介入:有意识的改变相对价格 。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国家可以通过修改宪法促进制度变迁国家可以通过修改宪法促进制度变迁 宪政秩序的变化即政权的基本规则的变化,能深刻地影响创 立新的制度安排的预期成本和收益,因而对制度变迁的需求 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国家才能在其职权的范围内,按照一 定的程度进行。 如,立法法规定对我国土地征收及城市房屋拆迁征收制 度的影响。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或集中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变迁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或集中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变迁 技术变化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变化 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促进制度变迁;二是技术变化 能够产生新的利益从而推动新制度的建立。因此,国家可以 将国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起来进行研究攻关,更快 地开发或引进某些新技术,以便激发制度变迁。 如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国家权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从 西方引进一大批先进的技术设备,兴建了大量官办工业企业 ,然后又将这些官办企业以低价转卖给私人经营,从而促进 了近代企业户在日本的萌芽、发展。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从需求角度分析一、从需求角度分析 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引导市场变迁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引导市场变迁 市场规模的扩大对制度需求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市场规模一旦 扩大,固定成本即可以通过多次交易收回,这样,固定成本 就成为制度变迁的一个较小的障碍了。另外,市场规模的扩 大使一些与规模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得以创新,如股份公 司制度、跨国公司制度等。 在国内,国家可以撤出区域间的人为壁垒,使分割的国内市 场得以统一,市场规模得以扩大;在国外,国家可以通过制 定各种各样的贸易政策与战略,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进 而促进制度变迁。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二、从供给角度分析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国家可以通过改变宪政秩序促进制度变迁; (二)国家可以通过加强知识存量的积累增加制度的供给能 力; (三)国家可以利用其强制性和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制度变迁 的供给成本; (四)国家干预有利于解决制度供给的持续性不足。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二、从供给角度分析 国家可以通过改变国家可以通过改变宪政秩序促进制度变迁宪政秩序促进制度变迁 宪政秩序既能对制度需求产生影响,也能对制度供给产生影 响:第一,宪政秩序规定了制度创新可以选择的范围,并影 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和方式;第二,宪政秩序通过确认某种 价值观或意识形态为社会的主导创新的能力;第三,宪政秩 序直接决定了利益主体参与整治过程的成本和难度。 如果成本太大,难度太高,制度变迁就会受到限制,反之将 有利益创新制度。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二、从供给角度分析 国家可以通过加强知识存量的积累增加制度的供给能力国家可以通过加强知识存量的积累增加制度的供给能力 现有知识和社会科学的增进对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增加制 度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知识积累限制了制度创 新可供选择的范围;二是知识存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人们发 现制度不均衡进而并改变这种状况的能力;三是在一个社会 中占统治地位的知识体系一旦产生,它就会激发和加速该社 会政治经济制度的重新安排;四是知识的积累和教育体制的 发展导致了知识和技术信息的广泛传播,以及与工商业和政 府机构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统计资料储备增长。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二、从供给角度分析 国家可以利用其强制性和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供国家可以利用其强制性和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制度变迁的供 给成本给成本 制度供给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至少包括:规划设计的 费用、清除旧制度的费用、实施新制度的预期成本以及随机 成本。这些成本优势会达到使得一般的行为主体难以进行制 度创新,而国家则可以发挥其强制性和规模经济优势,降低 或弥补制度供给中的各项费用,使制度创新成为可能。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二、从供给角度分析二、从供给角度分析 国家干预有利于结论制度供给的持续性不足国家干预有利于结论制度供给的持续性不足 制度供给的持续性不足是指由于制度变迁中客观存在的外部 性和“搭便车”而引起的制度供给少于制度需求的现象; 制度创新者的报酬就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报酬; 国家既可以通过建立严格执行专利法来减少外部性,也可以 通过税收政策等强制性手段,克服或减少“搭便车”现象, 借以鼓励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供给。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自发性过程,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国家的作用主要是以法律、 命令等形式承认有个人或一群人响应获利机会而创立的新制度。但是在强 制性制度变迁中,由于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因此,国家发挥了决定性 的作用:第一,凭借自己垄断的强制力,国家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 度推进制度变迁;第二,对于个人或团体无能为力的“搭便车”现象,国家 可以通过制定强制性规则、意识形态控制、税收等手段减少或抑制“搭便车 ”现象,从而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加速制度变迁的进程;第三,凭借自己 的暴力潜能和规模经济优势,国家可以在强制性制度变迁中降低组织成本 和实施成本。 但同时,国家推行强制性制度变迁也要遵守成本与受益原则。只有预期收 益高于预期成本时,国家(统治者)才会采取措施来消除制度不均衡。 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 2 2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一)统治者的偏好和有限理性 (二)意识形态刚性 (三)官僚机构问题 (四)集团利益冲突 (五)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 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 意识形态刚性意识形态刚性 统治者为了降低统治国家的交易费用,要发展一种服务于他 的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