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注射液作用_第1页
红花注注射液作用_第2页
红花注注射液作用_第3页
红花注注射液作用_第4页
红花注注射液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中医药 红花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钟月平 摘要:红花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的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闭塞 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痛、脉管炎等。为了探索红花注射液的治 病机理。确保临床上合理用药。近年来医药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 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红花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研 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09) 06-0096-03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管状花,出 自本草图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历代中医常 用于治疗cjj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外治用于跌打损 伤、疮疡肿痛等。红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甙类(红花甙 carthamin、红花醌甙carthamone及新红花甙neo-cqrthamin 等),脂类(主要为脂肪油,如红花油),糖类(木聚糖、红花多糖 等)以及红花黄色素等。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其药理作用和 临床应用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1药理作用研究 1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陈志强,王万铁,叶秀 云等”报道,采用同时结扎双侧椎动脉和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 方法制作急性试验性完全性脑缺血模型,观察花红注射液(Sal I)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LI)家兔血清白细胞血清一8(IL-8) 水平的影响,试验结束后取脑组织观察脑超微结构变化,并探 讨其脑保护机制。结果显示花红注射液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 注损伤期间家兔血清一8水平,同时其超微结构异常改变也明 显减轻。表明花红注射液对CILI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并能减轻 CILI。罗嘉,方治平,周黎明等I:l报道,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 模型以及TIC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时问 点脑缺血对照组和红花注射液大、中、小剂量组大鼠脑梗死体 积变化及神经元凋亡蛋白bcl2,Caspase一3细胞表达的不同。 TrC染色试验结果显示红花注射液各个剂量给药组在不同时 间点都能明显减少梗死体积,表明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同时 bcl一2和Caspase一3免疫组化染色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和对 照组在对应时问点栩比,bcl一2表达增多,而Caspase一3表达减 少,说明红花注射液对脑神经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另外HE 染色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和相应对照组相比脑坏死区减小,神 经元受损减轻,表明花红注射液能明显保护缺血半暗带,其中 以大剂量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 12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21对心脑血管血流变异常的影响:周群,汪晓云,蔺承艳嘴 报道,将4l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红花注射 液(红花组)和丹参注射液(丹参组)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检 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GMP-140(血小板膜颗粒蛋白)、rAT (凝血酶抗凝血酶)、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26 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 板、凝血、纤溶的影响。结果显示红花组治疗后tpA含量增加 (p005),红花组治疗后tpA 和TAT呈负相关(r=一061 l,pO05),而红花组脊髓和血液中MDA和SOD 含量和损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提示红花注射液可提升特发性水肿患者血清NO水 平及其合酶活性,从而维持了正常的血浆流体静压,减少组织 液的生成,达到治疗作用。 2临床应用研究 红花注射液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在临床上常 用于冠心病、脑血栓及脉管炎、月经失调、传染性肝炎、扁平疣 等疾病,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1治疗急性脑梗死:刘盛军,屠德敬日对1 10例急性脑梗死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20甘露 醇、VitC、VitE、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注 射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体征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为982。显效率为7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和491 万方数据 2009年6月97 (p005)o 26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张炜,严萍萍116I选择88例糖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 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El服降糖药(磺脲类或,和双胍 类);同时口服维生素B12片,每次500urn,每日3次;口服金 匮肾气胶囊,每次5粒,每El 3次。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红 花注射液20ml,对照组加用生脉注射液20ml,均加入500ral 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结 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409,治疗组疗效显 著优于对照组(p,远期(半年)总有效率80,半年复发 率为33。其中有1 l例经红花注射液治疗一个疗程无效,接 受第二或第三疗程后总有效率达到726,且所有病例能够耐 受治疗,不良反应少。表明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安全、 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3不良反应 由于红花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加, 有的还较为严重。1名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胸片、肝、胆、 双肾B超未见异常,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于09氯化钠注 射液250ml中静滴,5rain后出现寒战、无心悸、气短,停药同时 给予异丙嗪25rag,im,症状消失【191。另1名鼻骨骨折患者,给予 红花注射液20ml加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当滴入lOOml 时出现头痛、四肢酸痛不适,停药后症状消失,重新输入上组 液体患者发生寒战、发热、头痛加重、皮肤潮红等,立即停药j 同时采用肾上腺素等治疗,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出汗伴烦躁 症状,诊断为过敏性休克,采用抗过敏治疗I:301。 4结语和展望 红花中主要的药理成分为黄酮类的红花黄色素,其是几 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红花注射液是由中药红花提取物 或红花提取分离的药效成分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其主要药理 作用为活血化瘀、增加冠脉血流量和扩张血管等,临床上应用 广泛。中药红花经现代工艺处理后药理作用更加突出而不良 反应日益减少,随着对红花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的进一步深 入研究,有理由相信,红花注射液的应用将日益广泛,适应症 将得到进一步拓宽,从而更好地应用到临床。 参考文献 【11陈志强,王万铁,叶秀云,等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 伤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一8的影响阴中国急救医学,2005,25 (2):118119 【2】罗嘉,方治平,周黎明,等红花注射液对大鼠局部病灶性脑 缺血后梗死面积和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一2,Caspase一3表达 的影响f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0):978-980 【3】周群,汪晓云,蔺承艳,等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凝 血及纤溶功能的影响阴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0):888-889 【4】李俊杰,姜丽杰,侯亚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红 细胞流变性特征在红花注射液干预后的表现J中国组织工程 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0):3912-3915 f51隋吉生,吴小涛,徐小彬红花注射液对脊髓损伤早期自由基 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骨伤,2007。20(2):9496 万方数据 98 内蒙古中医药 6】梁海峰,韩瑞,王建勤,等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及 其合酶活性变化与红花注射液的干预效应阴中国临床康复, 2005,43(9):8889 【7】吴秀品,赵丽倩,赵自刚红花黄色素对特发性水肿患者血液 流变学指标及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叨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7):8l一83 8】刘盛军,屠德敬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实 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2):1734 【9】康志雄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 医学杂志,2007,23(15):24182419 f10叶斌,熊萍红花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叨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73-78 11】孙艳艳红花注射液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的疗效观察忉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1):27972798 f12黄莺飞红花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 痛的临床观察田河北中医。2008,30(10):10871088 13张立红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痛20例疗效观察阴现代中 西医结合杂志,2004,13(3):633 141黄美杏,陈斯宁红花注射液治疗肺心痛急性加重期疗效观 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6):855856 15T洪涛红花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 眩晕的临床观察叨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40-3041。 f16张炜,严萍萍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 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4(8):11 17庄晓琳红花注射液治疗外伤性眼内出血26例田中国中 医急症,2004,13(1):53 18-韦冰,吴铿红花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90例田中药材, 2000,23(7):430-431 19】熊秋菊红花注射液致寒战3例报道叫中国药师,2008,ll (9):1101 【20】于宏滴注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唧中国临床药学 杂志,2004,13(2):115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概述 张志国+ 摘要:近年来,中医药时糖尿痛肾病(DN)的认识和治疗不断加强和完善,结合多种中医药 文献从病因病机、辩证分型论治、主 方加减、成方、单味药及提取物的研究应用进行总结。今后应根据本病的特点,确定标准 完整、清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研制针对 性强而有效的方弃3,争取在中医药治疗上的更大进步。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_0979(2009)060098-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特征性并发证,是糖尿病患者致 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西药公认的治疗是在控制血糖、 血压的前提下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扣1制剂(ACEI)、类血管紧 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ARB)类药物为代表治疗DN,但由于 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地控制DN的发展进程。中医药临床工作 者进行广泛探索,取得较大进步,现将多年来中医药治疗状况 进行总结分析。 1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 根据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肾消”“虚劳” “水肿”等范畴,如圣济总录曰:“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 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能为水肿”。杂病源流犀 烛三消源流记载:“有消渴后身肿者,有消渴面目足膝肿小 便少者。”现今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包括 阴、阳、气、血及肺、肝、脾、肾等脏器虚损,使体内精微物质 (糖、脂肪、蛋白质)下泄、失于固摄,出现尿蛋白、尿糖。标实包 括风寒、风热、湿热、水湿、气滞、瘀血、浊毒等,使血流循环受 阻、阻滞络脉脉道闭塞,造成疾病病程延长、缠绵不愈,甚至加 重恶化。高阳等“认为气虚血瘀始终贯穿于本病为主要病机。 李琪等田认为,DN的发生与患者气化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责之 于脏腑,则主病在肾,其次在脾,其病机特点阴阳两虚,湿瘀内 阻。宋述菊f,认为DN是虚实夹杂证,脾虚是其关键,肾虚是易 感因素,痰瘀肾络,凝滞脉道是DN的主要病理变化,痰湿、浊 毒是阴阳衰竭的病理产物。张莹雯似为其病变早期病机以阴 虚为本,涉及肝肾,随着病情发展脾肾阳虚,病至晚期,肾脏受 损、肾阳衰败,阴阳俱竭,浊毒内停,从而导致气血阴阳俱虚。 任爱华例提出心、脾、肾阳气不足,三焦决渎失职,上焦心肺阳 虚,不能通调水道;中焦脾胃居中属土,脾阳虚则上不能散精 于臃而荣岗身,下不能为肾关致临床出现大量蛋白尿;下焦肾 阳虚则蒸腾气化无能,本不同则心阳、脾阳无根。于文平等i辞认 +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诊所(250000) 2009年2月28 H收稿 为瘀血阻络为DN的基本病理改变,湿邪困阻中焦为促进DN 进展的重要条件,但这只是脾肾气阴两虚的“果”,气阴两虚才 是DN最基本的病机。邓权啜调阴虚燥热为DN病理基础,久 病必及肾,而致肾气亏损,病久人络,此为凼消致瘀。 2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治疗 任爱华$提出温补心脾肾之阳气,疏导三焦之道路。上焦 治法温心阳益肺气,方为苓桂术甘汤、合甘草干姜汤、生脉饮 治之。中焦治法温脾阳益中气,方为温脾汤合理中汤加减后治 之,如气滞较重、腹胀如鼓,可合用实脾饮;气短明显加黄芪以 助固摄;如尿有酮体,加大大黄用量以泄其浊,加山药以滋脾 阴。下焦治法以温肾阳益元气,方为真武汤合大补元煎,熟附 子临床可用至20309,酌加大黄、水蛭以通其络。高阳等叫辱本 病分为3型,并与DN分期相结合治疗:DN早期多属肝肾 气阴两虚、湿瘀内阻型,治宜滋补肝肾、益气活血,方用芪蛭二 黄汤:黄芪、水蛭、大黄、黄连、玉米须、黄精、山茱萸、太子参、 天花粉、麦冬、地骨皮、益母草。DN临床期多见脾肾阳虚、气 血双亏型,治宜温肾健脾、益气活血。方用参芪附黄汤:人参、 黄芪、附子、大黄、玉米须、茯苓、蚕茧、肉桂、水蛭、益母草、当 归。阳虚水泛、浊阴上逆、气血阴阳俱虚型,多见于DN尿毒 症期,治宜温阳利水,调补气血,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车前 子、牛膝、熟地黄、山茱萸、泽泻、山药、猪苓、茯苓、附子、蚕茧、 川续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