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苏中、苏南在医疗保障的方面发展的差异及其取得的成效和对策建议_第1页
苏北、苏中、苏南在医疗保障的方面发展的差异及其取得的成效和对策建议_第2页
苏北、苏中、苏南在医疗保障的方面发展的差异及其取得的成效和对策建议_第3页
苏北、苏中、苏南在医疗保障的方面发展的差异及其取得的成效和对策建议_第4页
苏北、苏中、苏南在医疗保障的方面发展的差异及其取得的成效和对策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 行政学专题研究行政学专题研究课程论文课程论文 姓姓 名:名:万超 班级学号:班级学号: 622120401038 所在学院:所在学院:法律与行政学院 专专 业:业:行政管理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苏北、苏中、苏南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差异 及其取得的成效和对策建议 2013 年 06 月 20 日 苏北、苏中、苏南在医疗保障方面发展的 差 异及其取得的成效和对策建议 行研 12 万超 622120401038 【摘要摘要】“十一五时期探索建立面向全体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 逐步实 现人人享有本医疗保障” 成为医保改革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阶段。作为全国医 保改革的先行者之一, 江苏一些地区已经走出了探索之路。初步建立起适合江 苏省情的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覆盖范围从城镇就业人群逐步向城镇居民 拓展。本文就苏北、苏中、苏南的医疗保障发展情况的差异及其取得的成效和 对策建议进行现实性的探析。 关关键词键词 医疗保障体系 医改 基本医疗保险 医疗保障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照保险原则为解决居民防病治病问题而筹 集、分配和使用医疗保险基金的制度。它是居民医疗保健事业的有效筹资机制, 是构成社会保险制度的一种比较进步的制度,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相当普遍的 一种卫生费用管理模式。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 环。各国的社会进步过程证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越发突出, 并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一、一、苏北、苏中、苏南医疗保障发展的差异性苏北、苏中、苏南医疗保障发展的差异性 2011 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 31680 个(含诊所、医务室、 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比上年增加 719 个。 其中, 医疗机构 31166 个(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 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妇幼 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临床检验中心、所、站)。 医疗机构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25801 个,占医疗机构总数的 82.79%;营利性医疗机构 5365 个,占医疗机构总数的 17.21%。医疗机 构按经济类型分,国有 3526 个,占 11.31%;集体 18561 个,占 59.56%;联营 973 个,占 3.12%;私营医疗机构 6159 个,占 19.76%; 其他机构 1947 个,占 6.25%。医疗机构中,公立医疗机构 22087 个, 占 70.87%,非公立医疗机构 9079 个,占 29.13%。 医疗机构中,医院 1283 个(内:公立医院 511 个,民营医院 772 个),比上年增加 126 个;卫生院 1223 个,比上年减少 53 个(转制为民营医院);门诊部 708 个,比上年增加 173 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53 个,比上年 增加 7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6 个,较上年增加 3 个;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站)2551 个,较上年增加 371 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护理站 8483 个,增加 503 个。医院按床位数分:100 张床位以下医院 841 个,100-199 张的医院 155 个,200-499 张的医院 147 个,500-799 张的医院 65 个,800 张及以上的医院 75 个。 表表 1 1 卫生机构及床位数卫生机构及床位数 机构数(个)床位数(张) 20112011 年年 20102010 年年20112011 年年20102010 年年 总计 3168030961296390269670 医院 12831157221674195460 #综合医院 849754149049131649 中医医院 86862718723325 专科医院 308286389673513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29659290986809768616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55121801643116468 卫生院 122312765133251956 #乡镇卫生院 122012685124751771 门诊部 70853522886 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 84837980106106 村卫生室 1669417127 采供血机构 3030 妇幼保健院(所、站) 10610329562510 卫生监督所(中心) 111109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中心、 防疫站) 129130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53461067910 其他卫生机构 30928825962174 注:(1)本表含村卫生室;(2)#系其中数。 2011 年末,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中心、防疫站)129 个,其中:省属 1 个、省辖市属 13 个、县级市(区)属 82 个、县属 25 个。 截止 2011 年底,全省已组建 111 个卫生监督所(中心),其 中:省属 1 个、省辖市属 13 个、县级市(区)属 72 个、县属 25 个。 到2012年底,全省床位总数达33.13万张,千人口床位数4.21张, 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99人,千人口注册护士1.96人,均比上年有 较大幅度增长。一是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争取中央预算内 投资,扶持建设3所地市级医院、4所儿童医院、6所县级医院、11个县 卫生监督所、17个县疾控中心、30个县急救站;省财政扶持完成10个县 医院、15个县妇幼保健机构、100所乡镇卫生院、12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基础设施改造和44个县级精神卫生机构、8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200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配备。 (一)(一)苏苏北、北、苏苏中、中、苏苏南三个区域的南三个区域的资资源配置差异源配置差异 江苏近些年在社会医疗保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整个江苏 从区域上有划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苏北(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 宿迁)、苏中(南京、镇江、扬州、南通、泰州)、苏南(苏州、无锡、 常州)。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同,在医疗保障方面,三个地区的发展情况 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暂时以苏州、南京和淮安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比 较。 表2 苏州、南京、淮安卫生资源配置比较 指标苏州南京淮安 2009年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 2009年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 4.49 6.51 3.93 7.08 2.21 2.90 2010年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 2010年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 5.07 7.34 4.09 7.64 2.45 3.01 2011年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张) 2011年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 6.69 7.92 4.61 7.86 2.84 3.24 数据来源:江苏卫生年鉴2009-2011年各市卫生基本情况 从此表看出三个地区在基本床位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苏 州和淮安两者相差了近一倍,可以得出在此方面苏州能够较好的提供 病患者的基本床位,为继续提供优质的治疗奠定了前提基础。所以在卫 生资源配置方面,这三个地区还存在差异,苏中和苏北地区要向苏南地 区学习,努力做好资源优化配置。 (二)在医疗服务方面 医疗卫生既是服务业,又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由于患者和医院 之问存在信息不对称,医疗行业不能完全市场化。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 性。决定了不可能以市场机制解决全部问题。改革就是要探索如何将市 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社会公共事务结合起来。医疗服务的支付来源和方 式,以及政府的角色转换成为核心问题。医生既是病人的专家顾问,又 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双重角色决定了要处理好医生在医疗服务链中的 重要位置。因此处理好医生在医疗服务链条中形成的种种关系已成为改 革关注的又一个重点。尽可能地利用市场机制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否则再好的医疗体制都会难以维持,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对照英美两 国医疗改革路径以及新加坡医疗体制,医疗可以成为产业,但不可以做 成企业,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医疗机构的改革不能走完全 市场化的道路,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企业改革的做法和模式。政府不能 完全放任医疗产业自行市场化调节,也不能全部封闭不进行市场化。 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具备该行业的基本属性,同时具有很明显的中国 特色成份。医疗服务行业还处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初期。疾病的多样性 和变化性使整个行业无明显的生命周期;行业技术密集、基本技术发展 缓慢;同时“以药养医”的医疗状态,频繁的医疗纠纷等行业问题也很 突出。 我国医疗机构中,政事合一的管理体制、扭曲的收入机制、不充分 的竞争压力和Et益增长的庞大的医疗需求,使主要以准入许可和评级为 手段的质量管制难以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过度的需求诱导和 服务不足同时存在,导致大量严重的医患纠纷和医疗服务质量普遍 不高。 表3 苏州、南京、淮安2011年医疗服务情况一览 地区名称项目 南京苏州淮安 诊疗总人次(万) 5184.576680.921405.11 门诊人次(万) 4665.976057.401300.97 急诊人次(万) 395.10427.3587.6 住院总人次(万) 83.83115.5348.28 医 疗 服 务 出院总人次(万) 83.53115.1048.19 数据来源:江苏网卫生年鉴2011 二、二、苏北、苏中、苏南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成效苏北、苏中、苏南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从满足单一人 群基本医疗需求, 向满足多种人群多层次医疗保障需要转移; 从单纯迫 求筹资水平与保障待遇的平衡,向综合考虑参保人员保障水平、个人负 担与基金承受能力平衡的转移; 从粗放式的医疗保险管理, 向目标、规 范、标准化管理与优质服务相结合转移; 从单一由劳动保降部门推进, 向依琳多部门支持配合转移。江苏省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模式得到了不断 创新和完善, 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个适合江苏省情的多 层次医疗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目前, 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来源稳 定, 医疗费用分担机制有效遏制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增长, 政事分开、 统一高效的社会化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为 了将更多群众纳人医疗保障网, 2003年开始, 江苏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 中心根据全省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了“ 三步走”战略。江苏省医疗保 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胡大洋认为,首先是要做好城镇职工的参保, “ 特 别是苏北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致力于解决好困难企业、破产企业职工 的医疗保障, 做到应保尽保。” 二是把参保范围扩大到城镇所有从业 人员,为解决多种就业形式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出台了城镇个体 经济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意见,把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和自 由职业者纳人到医保中。三是在一些经济发达、条件具备的地区, 逐步 试行全民医保。据了解, 目前苏州市已初步建立起一个统筹城乡、层次 有别、相互衔接、全面筱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城镇, 以基本医疗保险、 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补充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 “四位一体”,的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已比较完善,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已 全面覆盖, 并正在逐步向基本医疗保险发展。 全省各地还通过不断改进医疗保险服务方式,吸引广大灵活就业人 员积极主动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并努力为其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各地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及收入多层次性等特点,因人制宜地 制定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参保办法, 通过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统 筹和大病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供参保人员选择;及时引进商业保险的管 理服务理念,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改进服务态度, 细心、耐心的解释政策, 解答疑问,让广大灵活就业人员亲身感受到医疗保险的温馨服务; 通过 开设专门办事窗口,建立街道社区服务站, 并在需要时采取主动上门服 务的方式, 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无锡市通过与劳动 保障事务代理机构和银行协调, 凡灵活就业人员可由劳动保障事务代理 机构代为办理参保手续, 参保人员可持卡按月到指定的银行网点缴费, 大大方便了参保人员。泰州市对灵活就业人员中的退休人员定期进行体 格检查、慢性病种送药上门、重病职工上门慰问等服务工作一并交与街 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做到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更周到、更方 便。连云港市为方便参保人员办事,积极开展医疗保险事务代理工作, 分别在各区设立代办点, 为参保人员就近办理待遇审批、费用报销、关 系变更等医保手续。此外, 该市还创办了以帮困助医活动为目的的惠民 医院, 购买专用车辆, 对行动不便、家庭困难的职工上门送医送药,将 服务专用车变成了流动的惠民医院。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陈凤 鸣表示, 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覆盖社会最广 大人群、适应城乡一体化趋势的医疗保障体系, 体现出医疗保险的广泛 性、可选择性和多层次性; 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 切实解决贫困人群、 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 为江苏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营 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切实发挥出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 三、三、对医疗保障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医疗保障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我国未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逐步建立与经济发 展水平相适应、以追求社会公平为目标、以民生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基于这样一种指导思想,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价值导向应该 是公平性和普遍性, 使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医疗保障。而实现公 平性的关键措施就是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 通过多层次的医疗保障 网络的设置来覆盖所有的社会成员, 并满足他们不同的医疗需求。 (一)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当今世界, 健康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因此, 在医疗保障领域, 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享受医疗保障已成为各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 任。尽管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的 医疗保障还不可能是全民统一的制度,但是建立适合不同群体要求的医 疗保障制度, 还是可以实现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强制实施 的社会保险制度, 目的是保障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基 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平稳运行了5 年多, 覆盖面在逐步扩大。对于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来说, 它的参保对象的界定是非常明确的。但不少企 业由于经营困难, 缴不起保费, 致使这些企业难以被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所覆盖。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紧要对策就是做到“应保尽保”, 让 制度外的职工也能进入制度的范围。针对困难企业目前参保难的状况, 应对现行政策做出某些调整, 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尽可能地将这些企业 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中来。基本医疗保险要确保覆盖所有的职工, 并使 职工能够切实得到按照政策规定的基本医疗待遇。应加快补充医疗保险 制度的建设, 妥善解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以外的费用负担。使参保 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一旦发生大额医疗费用时, 可以通过补充医疗保 险途径得到补偿。补充医疗保险可以有多种形式, 但利用市场的优势( 商业保险) 来经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针对灵活就业这种新的就业形式, 政府应该建立特殊的医疗保障制度。对灵活就业者宜采用灵活多样的管 理办法。具体来说, 在参保方式、缴费办法、待遇给付、基金管理和服 务等方面都要有不同的安排。发展医疗救助制度, 解决弱势群体的后顾 之忧。对于弱势群体中没有工作或失去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 如残疾人) 就医, 要给予更多的帮助, 使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 能够得到 享有健康的权利, 不致因贫困而放弃这一基本需求。尽快建立与完善我 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 形成农村新型的合作医疗体系。据调查, “全 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占农村贫困户的比例已经达到35% 左 右, 每年大约有1305 万农村人口面临因生病而倾家荡产的危险”。 随 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 国家已经开始关注 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2003 年1 月16 日国务院颁布的5加快建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中指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 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 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应该是, 由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 特殊医疗保险、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村人口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所 构成。在这个医疗保障网络中,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医 疗服务和保障。 (二)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 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 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医疗服务供方( 医院) 的投入, 二是对其他医疗保障制度, 如灵活就业群体的医疗保险、弱势 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对医院, 政府应考 虑适当增加财政资助的比例,从补偿机制上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经 营模式。需要强调的是, 在医疗保障的投入上,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 将承担相应责任, 两级政府应该进行合理的分工, 而不仅仅是光靠中央 财政拨款。当然,对于政府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 应该有必要的监督,确 保资金真正用于医疗保险参保人的服务上面。 对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的其他医疗保障制度, 各级政府有 责任投入资金。同时, 医疗救助制度提倡慈善捐助和多种筹资方式。我 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 就是建立由政府和其他多种社会力量, 如 非政府组织、慈善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共同编制社会保障安全网; 对于 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也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立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已经明确了政府出资的标准,即地方财政为每 个农民每年补助10 元。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应切实覆行职责。同时, 对 贫困地区, 中央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以保证农民得到医疗保障。 (三)医保、医疗、医药“三改联动”, 创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良好环境 医疗、医保和医药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三个组成部分, 只有三个 方面协调运作, 才能保障整个医疗系统正常地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维护 人民群众的健康。医疗、医保和医药在医疗系统中的定位和相互之间的 密切关系, 决定了三项改革必须联动,齐头并进。首先, 政府对公立医 院或其他非盈利医疗机构正确定位, 通过适当的补偿机制转变医院“以 药养医”的经营模式。其次, 政府要下决心彻底解决医药生产和流通环 节中的问题, 扭转药品虚高定价的局面。第三, 调整好医疗保险供、需、 保各方利益。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 提供比较优质 的医疗服务, 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的医疗制度 改革目标。 (四)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 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提供法律保证 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度, 所以, 规范需方、供方、保方三者的 责任和行为, 特别是加强医疗行为监管, 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 生十分重要。因此, 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 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准入资格, 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 点医院、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需方, 也要用法律 来约束其就医行为。通过分类给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