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d2淋巴结清扫技术要点与实施_第1页
胃癌d2淋巴结清扫技术要点与实施_第2页
胃癌d2淋巴结清扫技术要点与实施_第3页
胃癌d2淋巴结清扫技术要点与实施_第4页
胃癌d2淋巴结清扫技术要点与实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癌胃癌 D2 淋巴结清扫技术要点与实施淋巴结清扫技术要点与实施 陈凛 卢灿荣 100853 北京, 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发表于本刊 2012 年第 15 卷第 2 期第 109-112 页) 术前判断胃周区域淋巴结转移与否,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第 3 版日本胃 癌治疗指南(全文统称“指南”)规定,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ESD)D1根治术和 D1+根治术仅适用于部分病灶小分化好的早期胃癌;对术前可 疑淋巴结转移或浸润深度 T2者,仍然推荐标准 D2根治术1在我国,胃癌患者就 诊时多数已属于进展期,因此,推广标准 D2胃癌根治术意义重大 “指南”将远端近端或全胃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固定下来,形成 了更为简明规范的 D2根治术远端胃癌 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 No.1No.3No.4SbNo.4dNo.5No.6No.7No.8aNo.9No.11p 和 No.12a;近端 D2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 No.1No.2No.3No.4SaNo.4SbNo.7No.8aNo.9No.10 和 No.11;全胃 D2根 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 No.1No.2No.3No.4SaNo.4SbNo.4dNo.5No.6No.7No.8aNo.9No.10No.1 1 和 No.12a淋巴结清扫是 D2胃癌根治术的核心和难点,本文重点探讨下列各站 组淋巴结清扫的技术要点及其实施 一、 No.6 和 No.14 淋巴结清扫及相关问题 横结肠系膜前叶切除涉及两种层次的入路:(1)浅入路,仅解剖游离与胰 腺被膜延续的薄层膜性结构,至胰腺钩突部表面时,可清晰显露 Henle 干及其属 支副右结肠中静脉及胃网膜右静脉,见图 1;于胃网膜右静脉根部结扎离断, 然后于胃网膜右动脉根部结扎离断,可确保完整清扫 No.6 组淋巴结副右结肠中 静脉与胃网膜右静脉夹角易撕裂而导致出血,助手提拉时应注意勿使该处张力过 高(2)深入路,指解剖游离薄层膜性结构及其下脂肪结缔组织,其实质是沿着结 肠中血管表面行进,直至跨过胰腺钩突并达胰颈部下缘此入路有利于直接显露 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上动脉位于其左侧毗邻)即使是横结肠系膜肥厚的患者, 此入路对于清扫 No.14v 和 No.14a 淋巴结亦较为便利两组淋巴结清扫完成后, 于胰腺下缘转换为浅入路可确保 No.14vNo.14a 和 No.6 组淋巴结完整清扫 图图 1 1 Henle 干和肠系膜上静脉解剖 “指南”将 No.14v 淋巴结排除在 D2清扫范围,但仍存争议1-2我们赞成 对于进展期胃下部癌,若 No.6 组淋巴结可疑转移,应常规清扫 No.14v 淋巴结 二 Kocher 解剖与胰十二指肠前筋膜 助手利用末节手指指腹(3 或 4 指并列),将十二指肠降段牵引至术者对 侧时,Kocher 解剖多可从容完成要点是:(1)术者左手以平镊轻提十二指肠侧腹 膜,右手执电刀于降段外侧缘,略靠近肠壁实施解剖,可适当采用“锐钝结合”方 法,向上向下向内扩展胰十二指肠后方间隙,直到显露腹主动脉左侧缘;(2)向 下解剖至降段下部时,十二指肠侧腹膜与肝曲横结肠系膜接续此时,术者左手示 指于系膜深面引导,可清晰暴露十二指肠和横结肠间隙,仍可采用“锐钝结合” 方法将两者分离该法可最终完整显露降段?鄄水平段交界及位于横结肠系膜中 的副右结肠中静脉更重要的是,应用该法可顺利行进至胰十二指肠前方并完整 切除胰十二指肠前筋膜3 Kocher 解剖的临床意义:(1)探查 No.13 组(胰头后方)及 No.16 组(腹 主动脉旁)淋巴结;(2)完整切除胰十二指肠前筋膜,使 No.6 和 No.14 组淋巴结清 扫更加彻底;(3)降低 Billroth式吻合口张力“指南”将 No.13 和 No.16 组 淋巴结归入 M1实践中,若上述两组淋巴结可疑转移且数目有限,我们主张实施 D2加 No.13 或 D2加 No.16 淋巴结清扫 三横结肠系膜前叶解剖及 No.15 组淋巴结清扫相关问题 中部横结肠系膜前后叶之间的黏着较为致密,两侧疏松完整切除前叶 的解剖技巧包括:(1)助手向下牵拉横结肠使系膜平展并形成适当张力,术者上提 大网膜于结肠网膜带开始,横向解剖至结肠系膜带时(3 条结肠带分别又称作网 膜带系膜带和独立带),即可显露前后叶间隙,此时应使两叶间保持锐角,如此不 易伤及系膜内血管开始解剖时,贴近肠壁行进有利于准确找到上述间隙(2)由 两侧向中央解剖,至中部紧密愈着处时,助手增加系膜牵拉张力,以电刀或传统手 术刀略贴近前叶实施分离应用上述解剖技巧,右侧可行进至十二指肠及钩突部 前方并与胰十二指肠筋膜沿续,上方可行进至胰腺颈体部下缘并与胰腺被膜沿续,左 侧行进至脾结肠韧带(反折处) 结肠中血管及左右分支主干位于两叶疏松间隙,当可疑 No.15 组淋巴 结转移时,沿血管表面解剖,将其周围脂肪结缔组织与前叶系膜一起分离,脉络化 上述血管并保留系膜后叶不慎伤及结肠中血管时,视情形可暂予压迫止血或 6- 0 Prolene 线缝合血管壁裂口,尽量勿予结扎观察远端血管搏动及肠壁颜色 虽然有观点认为,胃癌侵透后壁浆膜时,可能造成横结肠系膜前叶的微 小种植转移但是,传统胃癌根治术完整切除网膜囊的要求主要来源于对腹内融 合筋膜(fusion fascia)的理解3胃的胚胎发生来源于前肠尾段,依靠腹侧系膜 背侧系膜分别与腹前后壁相连背侧系膜内含腹腔动脉(发育成腹腔干),淋巴 组织与血管并行亦走行于背侧系膜内故胃癌的淋巴清扫要求完整切除背侧系膜 最终发育形成的各部融合筋膜胃的发育由矢状位转为额状位时,背侧系膜随之 旋转向左下方折迭延长,成为各包含两叶的前后两层,前层与胃大弯相连,后层 之两叶包绕胰腺在其下缘相融合后继续下行,最终形成横结肠系膜前叶如此看 来,仅仅切除横结肠膜前叶膜性结构即可满足淋巴清扫目的其下方脂肪结缔组 织所含淋巴系统则隶属于结肠引流区域,对胃癌而言,No.15 组淋巴结被认定为 M1道理正在于此尽管如此,针对下部及后壁胃癌,若可疑 No.15 组淋巴结转移, 我们主张实施 D2加 No.15 组淋巴结清扫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尚无高级别证据证明完整网膜囊切除对于预防腹膜 复发有益,但已有小型的随机对照研究报道,对于浆膜浸润阳性的胃癌,网膜囊切 除可改善愈后4 四 No.7No.8a 和 No.9 组淋巴结清扫 胰腺隆起部(横跨腹主动脉)上缘是找寻腹腔干的解剖标志,分离胰腺被 膜至胰腺上缘并于隆起部附近定位肝总动脉或脾动脉是解剖清扫 No.7No.8a 和 No.9 组淋巴结的常规径路由于淋巴管网走行于血管外,因此,与胆管癌淋巴 结清扫“骨骼化”的要求有所不同,胃癌淋巴结清扫仅需做到“脉络化”定位 腹腔干的任何一支具名分支(包括胃左动脉),紧贴血管外膜沿血管走行解剖其周 围脂肪结缔组织即可实现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左动脉及脾动脉起始段的“脉络 化”,从而完成 No.7No.8a 和 No.9 组淋巴结清扫,见图 2另一种解剖径路是 “胃十二指肠动脉径路”多数患者胃十二指肠动脉位于胰头十二指肠间沟(部 分位于胰腺实质内),于根部切断胃网膜右动脉后,顺势解剖胃十二指肠动脉,沿 着该血管继续向上解剖则可最终显露并定位肝总动脉此径路对开放或腔镜下淋 巴结清扫均适用 图图 2 2 No.7、No.8a、No.9 组淋巴结清扫 技术要点:(1)术者触诊动脉搏动,判断其外周软组织厚度,使对动脉行 径“心中有数”,可避免血管损伤的严重后果;(2)助手以“S”拉钩前端于胃胰 襞两侧伸入小网膜囊并把胃整体上提,可使胃胰襞(内含胃左动脉)及肝胰襞(内 含肝总动脉)良好显露;(3)约 40%患者的胃左静脉(冠状静脉)于胃胰襞内走行于 胃左动脉前方并汇入脾静脉,常可肉眼辨认,需首先确切结扎离断;(4)上述动脉 与胰腺上缘之间的脂肪结缔组织内含有较多细小血管,解剖分离过程中容易损伤 出血致使术野不清,因此,应用超声刀极为有利;(5)该区域存在肿大淋巴结融合 时,术中不易分辨组别,尤其是 No.7 组与 No.9 组No.8a 与 No.8p 的界定,此时, 对上述淋巴结实行完整清扫在技术上较易完成,且出血较少当前,我们对肿大的 No.8p 淋巴结常规清扫,其与 No.12p 淋巴结常呈融合状态上述两组淋巴结紧邻 门静脉后壁,应注意勿使其损伤 肝动脉的定位对 No.7No.8a 和 No.9 组淋巴结清扫至关重要然而,大 约 3.5%的中国人肝总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术前影像学检查多 可明确诊断,若存在此类型变异,为避免造成无从下手的局面,淋巴结清扫可从显 露胃左动脉或脾动脉开始 五 No.5 和 No.12a 组淋巴结清扫 No.5 组淋巴结沿胃右动脉起始部至进入胃小弯后第一分支之左侧分布, No.12a 组淋巴结沿肝固有动脉分布胃右动脉起始部是清扫上述两组淋巴结的 解剖标志(1)前入路法:胃右动脉起源极不恒定,一般发自肝固有动脉(31%40%) 或肝总动脉(24.3%),也可起自肝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右动脉等助手向 左下方牵引胃小弯及幽门部,使小网膜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呈紧张状态,透过浆膜 常可窥见胃右动静脉及十二指肠上动静脉于靠近肝门横沟处切开肝十二指肠 韧带浆膜,围绕胃右动脉起始部解剖,离断胃右动脉后继续分离其行程周围结缔 组织至幽门上方(此过程常需离断 12 只十二指肠上动静脉)至此,No.5 组淋 巴结清扫完毕从肝固有动脉中段向心方向解剖至与肝总动脉接续处,实现血管 “脉络化”,即可完成 No.12a 组淋巴结清扫(与 No.8a 组淋巴结常无明确界限) (2)后入路法:No.8a 组淋巴结清扫结束后,继续循肝总动脉向肝十二指肠韧带 内解剖至肝固有动脉,在此过程中寻找胃右动脉起始部此入路的实质是先清扫 No.12a 后清扫 No.5两组淋巴结清扫完毕后,继续紧贴静脉韧带裂(肝左外叶与 肝尾状叶界限)切开小网膜至贲门右方并显露右侧膈肌脚,为后续切除小网膜囊 及清扫 No.1 和 No.3 组淋巴结铺垫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时,需注意胆总管和门静脉走行,勿使其损 伤如果不慎伤及门静脉,可以将左手食指伸入 Winslow 孔,拇指置于肝十二指肠 韧带前方,暂时压迫止血上述处理常可使较小的损伤出血停止,但较大的损伤多 需以 Prolene 线修补 六 No.4Sb 组淋巴结清扫 No.4Sb 组淋巴结沿胃网膜左动脉分布,需于该血管根部离断才能确保 No.4Sb 组淋巴结彻底清扫胃网膜左动脉多从脾动脉下极分支发出,解剖时容易 误伤脾动脉下极分支而致使脾下极缺血技术要点:游离胃结肠韧带近脾门膜性 反折处时(与脾结肠韧带延续),步骤放缓,改用小块结扎或应用超声刀进行分离, 此时,多可清晰显露胃网膜左血管,继续沿该血管走行解剖,直至确认其从脾动脉 下极分支发出,于根部结扎离断即可结扎时注意应使其处于自然状态,避免牵拉 成角后结扎伤及脾动脉下极分支误伤或误扎脾动脉下极分支仅造成脾脏下极部 分缺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七 No.11 和 No.10 组淋巴结清扫 No.11 组淋巴结沿脾动脉走行,从脾动脉起始部至胰尾部止胰尾以远 至脾门分布的淋巴结则为 No.10 组除非肿瘤直接侵犯脾脏或脾门,No.10 和 No.11 组淋巴结常在胃肿瘤切除之后进行No.11 组淋巴结清扫应注意 3 点:(1) 脾动脉于胰腺上后方迂曲走行,所形成凸起部分有时容易误认为是肿大淋巴结而 致误伤此外,于起始部开始 34 cm 长度范围内常形成一个大的弯曲走行,隐蔽 在胰腺后方,此弯曲的内侧常有淋巴结分布,解剖时易遗漏(2)有许多小血管从 胰腺实质走向脾动脉周围淋巴结,损伤后引起出血不易处理,且影响术野整洁而 使解剖层面不易辨认,应注意确切结扎或应用超声刀(3)脾动脉走行至一半左右 部位时,常有胃后动脉向贲门后壁发出,应注意仔细辨认结扎除此之外,还应注 意避免损伤脾动脉下方的脾静脉No.11p 组淋巴结分布于脾动脉 1/2 近段见图 3 图图 3 3 No.11p 组淋巴结清扫 以往,No.10 组淋巴结的清扫多依赖于脾脏联合切除而完成随着外科 技术及相关器械的进步,使得保留脾脏的 No.10 组淋巴结清扫得以实现No.10 组淋巴结清扫可采用原位清扫法及切口外清扫法,视技术熟练程度,两者均可采 用 原位 No.10 组淋巴结清扫:在应用悬吊拉钩及充分垫脾的情况下,脾门 得以满意显露应用超声刀或小功率电刀沿脾血管各分支解剖分离其周围脂肪组 织及淋巴结,即可完成 No.10 组淋巴结清扫但是,由于脾动脉 4 个分支常常形成 前后错落分布的立体形态,隐藏于脾门后侧的淋巴结清扫相当困难,因此,原位清 扫法除了小心谨慎以外,更需要具备高超的外科技巧No.10 组淋巴结清扫完成 后,脾门各动静脉将呈“镂空”格局 切口外 No.10 组淋巴结清扫:需解剖游离胰腺体尾部及脾脏,最终将脾 脏拖出切口外,以利于淋巴结清扫,见图 4体尾部及脾脏的游离可采取如下入路:从 横结肠左侧游离大网膜至脾结肠韧带后,进一步离断脾结肠韧带及脾肾韧带(助 手向下方牵引左肾使腹膜绷紧)此后,左手抓住脾脏,牵向术者一侧,离断脾脏外 侧韧带后,手指进一步伸入胰尾后方,从后腹膜游离胰腺体尾部应用该法可顺利 实现体尾部及脾脏翻转并托出至切口外注意勿损伤脾静脉对 Gerota 筋膜和融 合筋膜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寻找准确的解剖层次融合筋膜在胰体尾上下缘变宽 并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