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防治建议_第1页
脑梗塞防治建议_第2页
脑梗塞防治建议_第3页
脑梗塞防治建议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梗塞诊疗程序 一、 程序描述 1.病人以眩晕、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复视、共济失调、昏迷等为主诉来诊,接诊医 师应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发病时间、诱因、起病过程、主要症状的特点、发展和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 过和疗效等) 。 2.进行物理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可出现相应的定位体征,如中枢性面舌瘫、交叉性瘫痪及肢体运动、 感觉、视野障碍,病理反射情况。 3.常规理化检查:头颅 CT 提示脑梗塞可明确诊断,发病 24 小时以内未显示病灶,应于发病 24 小 时以后进行复查头颅 CT;常规检查血尿便常规、凝血因子、离子、肝肾功能、血脂、心肌酶、心电、 TCD 等 4.特殊检查: a.核磁共振检查:对怀疑脑干、小脑梗塞,CT 扫描未显示病灶或需要对病灶情况做进一步了解与 鉴别时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b.DSA 检查:需要进一步了解脑血管病变以明确病因,或进一步安排治疗(如明确闭塞血管部位、 有无颅底异常血管网、为介入治疗治疗做准备等) ,可考虑进行 DSA 检查。 5.一般治疗: (1)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或小分子右旋糖酐(脉通)500ml、复方 丹参注射液或血塞通或维脑路通等,静脉滴注,每日 1 次,1014 天为一疗程。急性大面积梗塞、脑水 肿、高颅压明显者慎用或禁用,待病情稳定后可用。 (2)抗血小板剂:阿斯匹林或抵克力得,应用时应注意出血倾向并注意监测血小板功能。 (3)钙拮抗剂:尼莫地平一般用口服剂型。 注:尼莫地平静脉滴注一般不作常规推荐的治疗方法。如有必要应用时,必须注意滴速不能过 快,严防血压下降。 (4)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对于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应以脱水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主要治 疗,可用 20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注射液等。应用甘露醇注射液时应注意心、肾功能,为防止发生 心、肾功能不全或已有心、肾功能损伤者,可用速尿或甘油果糖注射液,根据病情也可速尿与 20甘露 醇注射交替使用。 (5)控制血压:脑梗塞急性期为保证脑的灌注压,原则上不主张降压治疗,维持血压在基础血压 上浮 20%左右比较合适。在发病第一个 24 小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尤为重要。既往有高血压的患者维持 血压在 160-180/100-105mmHg 水平,既往无高血压的患者,血压维持在 160180/90-100mmHg,当血压 高于 200/110mmHg 时,可以考虑缓慢降压,并严密监测动脉血压,降压药物选择,以使用 ACEI 和 受 体阻断剂为主。 (6)病情严重者监测生命指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瞳孔变化,视病情,每 246 小时观 测 1 次或收入监护病房。 (7)病情严重者记 24 小时出入量。 (8)对症治疗。 6.特殊治疗: (1)抗菌素:合并继发感染或病情严重有感染可能者,酌情选用抗菌素。 (2)溶栓治疗:对起病 6 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塞可用溶栓治疗,选用药物有尿激酶、降纤酶、巴 曲酶等。起病超过 6 小时,但小于 24 小时者可用降纤酶或巴曲酶。 注:目前关于溶栓药物 tPA、nPA 治疗急性脑梗塞在我国仍处于临床验证阶段,两药剂 量及给药途径仍在探索中,暂不作常规推荐的治疗方法。 急性脑梗塞起病超过 24 小时者,也可应用降纤酶或巴曲酶,此时用药目的不在溶栓,而 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部微循环。 附录1.适应症: a.患者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发病不超过 36 小时。 b.年龄在 75 岁以下。 c.近半年内没有卒中、心肌梗死病史。 d.当时血压在 185/100 以下。 e.头颅 CT 排除了脑出血,并且没有急性梗死的影像学改变。 2.禁忌症: a.血压大于 185/110mmHg b.房颤患者 c.有肯定血管炎、夹层动脉瘤、自身免疫疾病,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 d.有出血性疾病。 e.昏迷、严重的反应迟钝,眼球一侧固定或完全偏瘫。 f.患者只有轻微的体征(例如:NIHSS 評分小于 4 分,并且语言视野均正常)或主要体征随 时间改变有明显改善。 g.有活动性癫痫或在给药 6 小时前有一次癫痫发作。 h.以前有明确的颅内出血,颅内肿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 i.考虑有细菌栓子。 j.考虑有心包炎、心室内附壁血栓或近期内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室壁瘤。 k.30 天内有外伤史、出血病史、肠道损伤或有消化道溃疡病史或进行过实质脏器活检或手术。 l.90 天内有头部外伤史。 m.有已知的先天或后天的出血因素。 n.怀孕、哺乳或 30 天内有生产史。 o.实验室指标:血糖低于 50mg%或高于 400mg%,血小板低于 100000,血细胞比容低于 25。 p.其它的严重的进展期或终末期疾病。 q.头颅 CT 显示出血造成的任何高密度影、严重占位效应并造成中线移位。 (3)应激性溃疡的治疗: 禁食(出血量不多时可进食少量鲜牛奶)。 经鼻饲管给冰盐水或正肾上腺素盐水洗胃(正肾上腺素盐水浓度一般为 1020mg500m1)。 经鼻饲管给凝血酶、云南白药等止血药。 静脉应用 H2 受体阻断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或 HK一 ATP 酶抑制剂奥美拉唑(洛塞克) 等。 (4)鼻饲:起病 3 天后病情基本稳定,但仍不能进食者(如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应下鼻饲管, 以保证水分及营养的补充。 7.恢复期治疗:进行运动康复治疗,同时可用针灸、理疗、服用促神经代谢药物,钙拮抗剂等, 以防复发。 8.中医药治疗:强调辨证治疗,具体方案如下: 风痰火亢证: 治法:熄风化痰,清热泻火。 方药:羚羊角粉、珍珠母、钩藤、竹茹、天竺黄、石菖蒲、远志、夏枯草、牡丹皮 痰热重者配合服用安脑丸或牛黄清心丸,每次 1 丸,每日 2 次。 选用清开灵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 250500 毫升中静脉 滴注,每日 12 次。 风火上扰证: 治法:平肝熄风,清热开窍 方药:钩藤、菊花、夏枯草、丹皮、赤芍、怀牛膝、珍珠母 配合服用安宫牛黄丸或安脑丸, 每次 12 丸,68 小时灌服或鼻饲 1 次。 选用清开灵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00 毫升中静脉 滴 注,每日 12 次。 神昏者,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00 毫 升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痰热腑实证: 治法:化痰通腑 方药:星蒌承气汤:生大黄、芒硝、瓜蒌、胆南星、丹参 选用清开灵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 每日 12 次。 痰热上蒙清窍者,可选用醒脑静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风痰瘀阻证: 治法:化痰通络 方药: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天竺黄、天麻、香附、丹参、大黄等。 可选用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活血化瘀中药制剂。 痰湿蒙神证: 治法: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苏合香丸,每次 12 丸,每日 23 次,灌服或鼻饲 制半夏、茯苓、陈皮、胆南星、竹茹、石菖蒲、远志等 选用醒脑静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 方药: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 血塞通注射液 400 毫克,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气虚明显者可选用生脉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250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 每日 1 次。重症患者出现元气败脱时,可用参附汤加减治疗。亦可选用参附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100200 毫升中静脉滴注。 阴虚风动证: 治法:育阴熄风,活血通络。 方药:生地、玄参、女贞子、钩藤、白芍、桑寄生、丹参 丹参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 203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250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气阴两虚者,可选用生脉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250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 1 次。 9.护理常规: (1)病室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清洁安静,避免一切噪音。 (2)急性期病人应卧床休息。一般中经络者一周左右,中脏腑者四周左右,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 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中脏腑病人头部可稍垫高,翻身时尽量少动头部。若痰涎壅盛,频 繁呕吐,应取侧卧位,(当以软枕垫起腰背部 45角即可),昏迷或有抽搐发作,以及其它精神症状者,应 加床档,防止坠床。 (3)情志护理:观察病人的情绪,若发现病人有烦躁、愤怒时,要进行疏导、劝慰,保持情绪稳 定,切忌暴急大怒和郁闷不乐,也可收听音乐,但以柔和欢快之曲为宜,少听亢奋紧张之曲。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要做到: a.若呼吸急促、面包青紫或抽搐等,应予吸氧。 b.痰液阻塞气道及时吸出,若痰液粘稠,可鼻饲竹沥水,以清化痰热,并辅以超声雾化吸人。 c.要注意保暖,翻身和换尿布时,勿使冷风直接吹入,避免外邪袭肺。 d.宜侧卧,以利痰液和呕吐物顺口角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e.勤翻身拍背以利排痰,同时也有助于疏通气血、加速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并施手法,做 背部推拿,以疏通督脉经。 f.配合针刺廉泉、丰隆、内关气等穴,以理肺健脾、豁痰开窍。 (5)口腔护理:中风病人由于痰热积滞,阻塞中焦,加之不能由口进食,口腔污秽腐臭,可用复 方佩兰液漱口,清洁口腔 23 次日。 (6)皮肤护理 a.床铺平软,干燥无皱褶。皮肤保持清洁,尿失禁者,尿后用温水擦洗背部及臀部。 b.每 24 小时翻身一次,并上、下午各用复元通络酒按摩受压骨突部一次,若受压皮肤瘀血 发红,除按摩外,还可用热水袋热敷,以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如果皮肤破溃形成褥疮可用土黄连液外敷创 面。 (7)尿潴留者,可选用针刺中极、气海、三阴交、水道、水泉、水分、肾腧、腰阳关等穴,交替 针刺并加灸气海、关元、足三里等,尿失禁者,勤换尿布,保持会阴清洁,防止湿热淋的发生 o (8)眼脸不能闭合者,可用石菖蒲液或生理盐水纱布敷盖眼部,防止角膜干燥。 (9)昏迷病人,三天以后,病情平稳,可插鼻饲管,并保持鼻饲管通畅。 (10)密切观察病情,中脏昏迷者,应建立特护记录,及时准确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重点观察昏 迷是否加深或变浅,瞳孔是否等大等圆。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和脉象血压变化,若血压低于 1610kPa 或高于 2616kPa 应立即报告医生。还应注意有汗无汗,汗液性质,呕吐物性状及二便情况。若体温超过 39以上,可物理降温,应警惕抽搐,呃逆、呕血等变证的发生,并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器械等。 (11)病情平稳后,应鼓励和协助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功能训练。病人肌力 O者,协 助进行被动活动,从指(趾)关节到肩(髋)关节逐一进行活动。肢体肌力者, ,协助主动锻炼,从床上到 床下,从室内到室外逐步加大运动量。语言功能训练应先以唇音,再以舌齿音卷舌音绕口令。总之, 功能锻炼要做到早、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10.对经以上程序不能确定诊断或治疗情况复杂患者时,由本组责任医师负责向科主任提出会诊 意见,由科主任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会诊,以明确诊断或确定治疗方案。 11.如无特殊情况,会诊后的治疗方案仍有本组责任医师组织实施,必要时由科主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