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贵州大湾煤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贵州大湾煤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贵州大湾煤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贵州大湾煤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4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贵州大湾煤矿0.9Mta新井设计【全套图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本科生毕业设 计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21056042 学学 院:院: 应应用技用技术术学院学院 专专 业业: : 采采矿矿工程工程 论论文文题题目:目: 贵贵州大湾煤州大湾煤矿矿 0.9Mt/a 新井新井设计设计 专专 题题: :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新技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新技术术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 : 职职 称:称: 讲讲 师师 2009 年年 6 月月 徐州徐州 摘摘 要要 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贵州大湾煤矿 0.9Mt/a 新井设计。大湾煤矿位于贵州省六 盘水市西北面,交通便利。井田走向长约 5.6 Km,倾向长约 1.8 Km,井田 总面积为 10.08 Km2。主采煤层为 11 号煤,平均倾角为 7.07,煤层平均 总厚为 4.16m。井田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井田工业储量为 7715.90 万 t,矿井可采储量 5370.26 万 t。矿井服务 年限为 45.9a,涌水量不大,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60m3/h,最大涌水量为 80m3/h。矿井瓦斯涌出量 5.1m3/h,为高瓦斯矿井。 井田为双立井单水平开拓。大巷采用电机车牵引 3T 底卸式矿车运煤, 辅助运输采电机车牵引 1T 矿车。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并列式通风。 矿井年工作日为 330d,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一般部分共包括 10 章: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 量;3.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准备方 式-带区巷道布置;6.采煤方法;7.井下运输;8.矿井提升;9.矿井通风与 安全技术;10.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专题部分题目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新技术” 。 翻译部分题目是“新技术和新理论的采矿业跨世纪发展” 关键词: :大湾煤矿;开拓设计;回采巷道。 全套图纸,加全套图纸,加153893706 ABSTRACT This desig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general part, the special part and translated part. The general part is a new design of GuiZhou da wan mine. Da wan mine lines in west of liu pan shui in GuiZhou province. The well field moves towards long approximately 5.6km, thetendency long approximately 1.8km,the area is 10.08k.The three and 11th is the main coal seam, and its dip angle is 7.07 degree. The thickness of the mine is about 4.16m in all. The well field geology condition is simple. Well-field is pair of inclined shaft Shan level developing , level altitude be 470 m. Big alleys adopt adhesive tape to transport odds coal , assist transportation to gather trackless rubber tyre vehicle. Mine ventilation way is a central authority march-past ventilation. The working system “Three- eight” is used. It produced 330d/a. This design includes ten chapters: 1.An outline of the mine field geology; 2.Boundary and the reserves of mine; 3.The service life and working system of mine; 4.development engineering of coalfield; 5.The layout of panels; 6. The method used in coal mining; 7. Transportation of the underground; 8.The lifting of the mine; 9. The ventilation and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the mine; 10.The basic economic and technical norms. Special subject part examination questions is “that the coal and gas protruding prevention and cure new technology “. The translation part is“developing of trans-century mining subject with new technology and new theory“. Key words:Da wan Mine development design mining roadway 目目 录录 一般设计部分一般设计部分 1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1 1.1.1 交通位置 1 1.1.2 地形、地貌 1 1.1.3 河流及水体 1 1.1.4 气象及地震 2 1.1.5 电源情况 2 1.1.6 建材供应情况 3 1.2 井田及其附近地质特征 3 1.2.1 井田地层 3 1.2.2 水文地质 5 1.3 煤层及煤质10 1.3.1 煤层10 1.3.2 瓦斯、煤尘爆炸及煤的自燃 15 1.4 井田的勘探程度及对补充勘探的要求 24 1.4.1 井田勘探程度24 1.4.2 补充勘探要求25 2 井田境界和储量井田境界和储量 2.1 井田境界27 2.1.1 井田范围27 2.1.2 井田尺寸27 2.2 矿井储量28 2.2.1 储量计算基础 28 2.2.2 矿井工业储量28 2.3 井田的可采储量31 2.3.1 安全煤柱留设原则31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1 矿井工作制度34 3.2.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4 3.2.2 矿井服务年限及水平服务年限35 3.2.3 井型校核35 4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36 4.1.1 确定井筒形式、数目、位置及坐标 37 4.1.2 工业场地的位置、形式和面积38 4.1.3 开采水平的确定及采带区划分38 4.1.4 方案比较38 4.2 矿井基本巷道45 4.2.1 井筒45 4.2.2 井底车场及硐室48 4.2.3 主要开拓巷道52 5 准备方式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带区巷道布置 5.1 煤层地质特征57 5.1.1 带区位置57 5.1.2 煤层埋藏条件57 5.1.3 带区煤层特征57 5.1.4 煤层顶底板岩石构造情况57 5.1.5 煤层的瓦斯、水文地质57 5.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58 5.2.1 带区准备方式的确定58 5.2.2 带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58 5.2.3 带区生产系统59 5.2.4 带区内巷道掘进方法60 5.2.5 带区生产能力及采出率61 5.3 带区车场选型设计63 5.3.1 带区车场的形式和线路布置63 5.3.2 带区主要硐室布置65 6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6.1 采煤工艺方式66 6.1.1 带区煤层特征及地质条件66 6.1.2 确定采煤工艺方式66 6.1.3 回采工作面参数68 6.1.4 回采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69 6.1.5 工作面采煤、运煤机械的选型 71 6.1.6 回采工作面支护方式与支架选型75 6.1.7 各工艺过程注意事项78 6.1.8 回采工作面吨煤成本79 6.1.9 工作面劳动组织和作业循环图表81 6.2 回采巷道布置86 6.2.1 采区巷道布置86 6.2.2 回采巷道断面选择及其掘进方式87 7 井下运输井下运输 7.1 概述89 7.1.1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工作制度89 7.1.2 煤层及煤质89 7.1.3 运输距离和货载量89 7.1.4 矿井运输系统90 7.2 带区运输设备选择90 7.2.1 设备选型原则91 7.2.2 带区运输设备选型及能力验算91 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95 7.3.1 运输大巷设备选择95 8 矿井提升矿井提升 8.1 矿井提升概述97 8.2 主副井提升98 8.2.1 主井提升98 8.2.2 副井提升设备选型99 9 矿井通风及安全矿井通风及安全 9.1 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101 9.1.1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01 9.1.2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102 9.1.3 矿井主扇工作方式选择 103 9.1.4 带区通风系统的要求 103 9.1.5 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 104 9.1.6 工作面风流方向的选择 106 9.2 矿井风量计算 107 9.2.1 工作面所需风量的计算 107 9.2.2 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108 9.2.3 硐室需风量 109 9.2.4 其它巷道所需风量 110 9.2.5 矿井总风量 110 9.2.6 风量分配 110 9.3 矿井阻力计算 111 9.3.1 矿井最大阻力路线和通风网络图 112 9.3.2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14 9.3.3 矿井通风总阻力 116 9.3.4 两个时期的矿井总风阻和总等积孔 116 9.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117 9.4.1 选择主扇 117 9.4.2 电动机选型 120 9.4.3 对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要求 121 9.5 安全灾害的预防措施 121 9.5.1 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的措施 122 9.5.2 预防井下火灾的措施 122 9.5.3 防水措施 122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124 专题部分专题部分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新技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新技术 127 翻译部分翻译部分 英文原文145 中文译文14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54 致致 谢谢155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1 页 1 1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1.11.1 矿区概述矿区概述 1.1.1 交通位置 大湾井田位于水城矿区西北端,隶属钟山区大湾镇和威宁县二塘镇境 内。地理坐标:东经 10436/56/至 10439/15/,北纬 2644/30/至 2648/53/。在构造单元上位于二塘向斜中深部。水城矿区位于六盘水市水 城县及毕节地区威宁、赫章、纳雍县境内。井田交通方便,贵昆电气化铁 路通过矿区中部,矿区支线水大铁路在六盘水站接轨,经大河边至大湾矿 井田中部。贵阳至昭通公路横贯矿区。大湾至水城有铁路相连,在水城西 站可与滇黔铁路接轨,大湾至水城平均约 30 公里左右。中部有威水公路支 线通过东南距水城 46km,西北距威宁县城 50km,位于钟山区大湾镇境内。 见图 1-1。 交 通 示 意 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1-1 1.1.21.1.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本区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属于高原山区。大湾井田是二塘向斜的主体部分, 向斜盆地所处位置地面相对较低,标高 1760 至 1900m;四周高山连绵起伏,海 拔均在 2000m 以上。 1.1.31.1.3 河流及水体河流及水体 井田河(溪)流发育,主干河流三岔河发源于西部香炉山,由阳 新灰岩洞穴流出,属长江流域的乌江水系。该河自井田西部鲁章附近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2 页 进入井田边界,纵贯全区,大致平行向斜轴部,流经三迭系飞仙关组, 在二塘附近切割煤系至杨家寨流出区外,水流终年不断,河宽 28135m,一般宽 40m,深 0.8m 左右,由于河曲发育,形成 250300m 宽的条带冲积平地。三岔河支流拱桥河、拖罗河、格书河、木冲沟河、 二塘河等常年性水流均汇入三岔河,以上河(溪)流受大气降水补给, 具暴涨暴落特点,动态变化大。 1.1.41.1.4 气象及地震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它具有四季明显,无霜期长,雨热同季, 暖湿共节的特点,因而导致出冰雹时落,干湿不均,洪发易涝的气候 现象。 据水城气象站统计,水城地区的无霜期平均为 220 天,气温年平 均为 12.2,最高气温集中在七月,平均为 19.6,极度高温可达 29。最低气温为 1 月份,平均 2.9,其极端值于 1977 年 2 月 9 日 达-11.7。 降雨量较邻区偏高,年平均为 1234.7mm。降雨多的季节集中在 59 月份,约占全年总量的 78%。其中 6 月份尤为偏高,可占全年雨量 的 20%,最大极端值达到 75.5mm/d,而 11 月至翌年 3 月,其降雨总量 占全年的 11%。 全年日照的时间为 1541.7h,占全年总照的 35%,其中 8 月份日照 较多,见日时间可达 40%,而 12 月份则仅达 27%。 但是气候的本身也给本区带来了危害。诸如:暴雨、干旱、低温、 冰雹、春寒、早霜的侵袭,尽管程度有异,效果不同,然在区内却时 有发生。上述情况表明,本区与六枝、威宁虽仅咫尺之隔,但气候差 异则是十分明显。 1.1.51.1.5 电源情况电源情况 本区处于贵州西部电网,主要电源点有水城电厂与水城 220kv 枢 纽变电所相连,经普定 220kv 变电所接入贵州电网,并以一回 220KV 线路与盘县电厂相连,通过二回 110KV 线路经城中 110KV 变电所与杉 树林 110KV 变电所相连,另一回 110KV 线路与城西 110KV 相连。 在大湾矿西井的东南方向约 4 km 处的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已建 有大湾 35/6kV 变电所一座,室内安装 12500kVA 主变两台。大湾 35/6kV 变电所的一回 35kV 供电电源引自水城县附近的水帘降压站,输 电线路长约 21.5km、导线型号为 LGJ-120mm2钢芯铝绞线。大湾变电所 的另一回 35kV 供电电源引自水城电厂 110/35kV 变电站,输电线路长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3 页 约 21.5km、导线型号为 LGJ-120mm2钢芯铝绞线。目前水城矿业集团在 大湾矿中井主井西偏南方向约 1.5km 拟新建一座 35/6kV 升压站,它的 三回 35kV 供电电源一回引自大湾 35/6kV 变电所, 输电线路长约 2.5km、导线型号为 LGJ-240 mm2钢芯铝绞线;它的另两回 35kV 供电电 源均引自大湾矿西井东边,约 6km 处的二塘 110/35kV 变电站,35kV 输 电线路各长约 7 km、导线型号均为 LGJ-240 mm2钢芯铝绞线。区内电 力充足可靠。 1.1.61.1.6 建材供应情况建材供应情况 本区附近有水城钢铁公司、昆明钢铁公司、水城矿业集团水泥厂、 六盘水水泥厂、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泥厂等建材企业。钢材、水泥供 应充足,石子、木材、砂等可就地解决。建材资源比较丰富。 大湾矿区东面是二塘火车站、二塘电厂和钟山一矿,西面是大湾 火车站、二塘选煤厂和顶拉煤矿,北面是木冲沟煤矿。因此,区内交 通方便,电源充足可靠,水源有保证,建筑材料供应渠道畅通,劳动 力充足,地面村庄较少,在贵州省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矿井建设的 外部条件十分优越。 1.21.2 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1.2.11.2.1 井田地层井田地层 井田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二迭统的峨眉山玄武岩(P21) 、上二 迭统宣威组(P22) 、三迭系下飞仙关组(T1) 、三迭系中统嘉陵江灰岩 (T2)及第四系表土层(Q)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上二迭统峨眉山玄武岩(P21):灰黑色、墨绿色、隐晶、细 晶结构,上部具气孔壮或杏仁壮构造。间夹凝灰岩、粉砂岩、泥岩。 平行不整合于下二迭统茅口灰岩之上,广泛出露于井田外围。 (2)上二迭统宣威组:由浅灰至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黑色泥 岩、灰黑色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底部为暗紫色铁质泥岩及灰绿色角 砾壮凝灰岩,与其下伏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关系,在井田的东 侧有出露,厚 180240 米,平均厚 234.32 米,为井田内含煤地层。 (3)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由紫、紫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 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与下伏宣威 组呈假整合接触在井田内大面积出露。厚 440550 米,平均厚 495 米,据岩性和颜色不同分为 3 段,现分述如下: 第一段(T11):由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及细砂岩组成,以粉砂岩 为主,底部为浅灰绿色、薄层状的钙质泥岩,富产瓣鳃类、腹足类、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4 页 腕足类等动物化石,厚 60130 米,平均厚 88 米。 第二段(T12):由紫、紫灰色夹黄绿色中厚层状的细砂岩、粉砂 岩及泥岩组成,以细砂岩为主,上部夹透镜状石灰岩,中部产瓣鳃类 等动物化石,下部以含较多的豆状、眼球状钙质结核之紫色粉砂岩或 细砂岩与第一段分界,全段厚 250 米340 米,平均厚 300 米。 第三段(T13):由紫色、暗灰紫色细砂岩、粉砂岩组成,以细砂 岩为主,上部常夹透镜状石灰岩,一般分布在向斜轴附近。全段厚 110 米120 米,平均厚 116 米。 (4)第四系中统嘉陵江灰岩(T21):由浅灰色、青灰色薄至中厚 层石灰岩组成,产瓣鳃类、腕足类等动物化石,与下伏飞仙关组呈整 合接触,零星分布于向斜轴附近,残留厚约 50 米。 (5)第四系 表土层由坡积物、冲积物和腐植土组成,与下伏各时代老地层呈 不整合接触,一般分布在沟谷两侧、河漫滩及缓坡地带,厚 020 米, 平均厚 10 米。 宣威组系本井田含煤地层,由浅灰色至深灰色粉砂岩、灰黑色泥 岩、黑灰色砂质泥岩、灰色、绿灰色钙质细砂岩、深灰色细砂岩及煤 层组成。以粉砂岩及泥岩为主,底部为暗紫色铁质泥岩和灰绿色角砾 状玄武凝灰岩。含煤地层岩层的物性以视电阻率曲线明显差异为特点, 煤和钙质砂岩为高阻层,电阻率煤层一般 50120M,11 号煤层高 达 130M,钙质砂岩一般在 60100M;中细粒泥质胶结的砂岩层 为中阻层,电阻率一般为 2040M;砂质泥岩和泥岩等为低阻层, 电阻率为 520M,伽玛伽玛曲线的特点是:煤层和泥岩呈低密度反 映,煤层一般为 2090/MC,泥岩:2040/MC;钙质砂岩呈高密 度反映,一般为 510/MC;其它呈中密度反映。 含煤地层岩相以陆相沉积为主,局部表现为海陆交互相特征,产 戟贝及大羽羊齿等动、植物化石。 宣威组含煤 2029 层,一般 2325 层,厚 14.50 米22 米,平 均 17 米。 含煤地层厚 180240 米,平均厚 234.32 米,厚度总的变化趋势 由南东向北西变薄,煤层由多到少。 根据岩性及含煤情况不同,宣威组又可分为上、下两段。 1、下段(P221):由 11 号煤层底板至玄武岩顶界,岩性上部以 浅灰至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在泥岩中含有鲕状、团体状的菱铁矿,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5 页 下部以灰色、灰绿色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底部为暗紫色铁质泥岩和 灰绿色角砾状玄武凝灰色。 沉积岩相以陆相少煤或无沉积为明显特征。含煤线或薄煤层 715 层,一般 12 层,厚 3.306.30 米,平均厚 4.95 米,产大羽羊齿、细羊齿、乌毛蕨等植物化石。本段厚 155.07182.10 米,平均厚 163.54 米。 2、上段(P222):由 11 号煤层底板至含煤地层顶界。岩性由浅 灰至灰黑色粉砂岩、砂岩、灰绿色钙质细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以 粉砂岩及细砂岩为主显示出陆相含煤沉积,局部有海陆交互相沉积。 本段含煤 1216 层,一般为 13 层。煤厚 11.2016.20 米,平均 厚约 12 米。本段煤层多,可采煤层多,且较稳定。含似层状菱铁矿, 产戟贝、舌形贝、角贝、大羽羊齿及栉羊齿等动、植物化石、本段厚 60.5095.50 米,平均厚 70.78 米。 风氧化带确定,本次补勘未做工作,风氧化带范围圈定系采用 152 队资料垂深为 30 米。 二、井田地质 大湾井田位于二塘向斜的中深部,是二塘向斜的主体部分。NE 翼 以 2 号煤+1700 米等高线与木冲沟井田为零,SW 翼以 F2号断层与顶拉 井田相毗连。在井田范围内 NE 翼倾角一般为 810,平均宽度 2.11 公里;SW 翼倾角一般为 35。东部 NE 翼浅部及转折端一带倾角变 陡,一般为 2035。次一级褶曲不发育,局部有波状起伏但波幅一 般不超过 10 米。 井田内经补勘共发现大小断层 2 条。断层落差都是 20 米以下的。 FB18 落差 10 米,FB22 落差 6 米。 二塘向斜系赫威水弧形褶皱带之一部分,该向斜为较开阔的、不 对称的短轴向斜构造,轴向西北南东、全长 14 公里,向斜北东翼地 层平缓,倾角 815 度左右,南西翼因受断层影响,地层倾角变陡, 倾角为 45 左右,且煤系出露不全,向斜盆地标高 1760 至 1900 米, 四周高山连绵起伏,海拔均在 2000 米以上,大湾井田则位于该向斜中 深部,是二塘向斜的主体部分。 井田位于二塘向斜盆地,北与木冲沟井田相邻,南与顶拉井田毗 连,东至煤系与玄武岩的交界线,补勘面积 27.8 平方公里。 1.2.21.2.2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1、地表水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6 页 井田河(溪)流发育,主干河流,三岔和发源于西部香炉山,由 阳新灰岩洞穴流出,属长江水系的乌江支流。该河自井田西部鲁章附 近进入井田边界,大致平行向斜轴部,流经三迭系飞仙关组,在二塘 附近切割煤系至杨家寨流出区外,水流终年不断,河宽 28 至 135 米, 一般宽 40 米,深 0.8 米左右,由于河曲发育,形成 250 至 300 米宽的 条带冲积平地。洪峰出现在每年的 69 月,在进入井田的鲁章附近观 测量为 33.286 米 3/秒2.645 米3/秒;在井田的出口附近观测流量为 54.934 米 3/秒3.321 米3/秒;另据威宁农水局记载 50 年一遇的洪流 达 790 米 3/秒、沿途受溪流补给、动态变化大,水量受降水控制。 水质为 HCO3SO4Ca 型,矿化度 0.1350.149 克/升,PH 值 7.37.9,总硬度 6.97.02。 该河近年来由于人工和天然改道、改变了原来的河床面貌,故重 新进行了洪水位调查,上游洪水位标高 1791.50 米,下游洪水位标高 1785.77 米,圈定了洪水淹没范围。 拱桥河、拖罗河、格书河、木冲沟河、二塘河等常年性水流均汇 入三岔河,以上河(溪)流受大气降水补给,具暴涨暴落特点,动态 变化大。 2、地层含水性 第四系(Q) 井田内主要为冲积层、洪积层、残积层、坡积层次之。分布于河 谷两岸及较大水沟口,沿三岔河两岸分布的宽度在 250 米以上。分布 面积 4.64 平方公里,占井田面积的 16.7%。由亚砂土、卵石、砾石组 成,一般厚 67 米,最后可达 10.55 米,含空隙潜水,透水性较强、 具稳定的地下水面,与河水有密切联系,地下水流向与河流一致,洪 水淹没范围内的冲积层、洪积层动态受其影响,可视为一完整水体。 该地下水埋藏深度浅,一般在 2 米左右,含水丰富。据浅井抽水 资料:渗透系数 97.5336.7 米/日,单位涌水量一般都大于 5 升/秒 米、水质为 HCO3SO4Ca 型、矿化度 0.144 至 0.176 克/升,硬度 19.43,PH 值 6.8。 残积层、坡积层分布于低山缓坡及平缓山岭,分布面积 2.02 平方 公里,由基岩碎屑砾石、亚粘土组成,含孔隙潜水,但流量小, 0.0140.155 升/秒,为山区农民供水主要来源,该地下水动态极不稳 定,受气侯影响较大,无利用价值。 三迭系下统飞仙关组(T1)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7 页 该层在井田内广泛分布,覆盖于龙潭组之上,由紫红色、灰绿色 细砂岩、粉砂岩、钙质砂岩夹薄层泥岩及砂质泥岩组成,厚 440 至 550 米,平均厚 495 米。分布处地形切割甚剧,起伏较大,山坡坡度角在 20 度以上、风化裂隙发育、沟谷密布,并有水流,地面所见地下水露 头以下降泉为主,多沿深切沟谷两壁或沟头裂隙流出,一般流量 00.0391 升/秒,最大流量 0.186 升/秒,为裂隙层间水。 该层钻孔冲洗液消耗量 0.012.50 米 3/时,一般 0.1 米3/时左右、 并随孔深增大而减小之特点。其地下水埋深受地形影响,高地钻孔, 水位较深、冲洗液消耗量较大,低地钻孔,水位则较浅,消耗亦小, 甚至水位高出井口,如 CK802、CK506 号钻孔,其中 CK802 水位搞出井 口 11.15 米,涌水量 0.062 升/秒。 据赫威水队 CK803、CK1108 号孔及本次补勘的 P194 号孔抽水资 料:T12层段单位涌水量 0.00137 升/秒米。T11层段单位涌水量 0.00720.00329 升/秒米,水质类型为 HCO3Na 及 C1HCO3K+Na 型,矿化度 0.838 克/升,硬度 5.699.68,PH 值 8.89.1。本层浅 部水质类型为 HCO3Mg 型,矿化度 0.0790.144 克/升,硬度 3.515.51,PH 值 6.76.85,与深部有显著差异,深部地下水 Na 离 子增高,矿化度增大,显碱性,表明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垂直分带现象。 飞仙关组地下水,由于受构造及地形因素控制,皆向三岔河汇集, 改组含水甚微,在自然状态下起着相对隔水层作用。 二迭系上统宣威组(P22): 改组仅在井田东界出露,为砂岩、泥岩、碳质泥岩、粘土岩及煤 层,厚 180240 米,平均厚 234.32 米。露头处地形平缓,有较厚第 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地面所见井泉多为风化裂隙潜水,而真正基岩 地下水露头在井田内未见。 据 1959 年赫威水队 CK201、CK508、CK1501 等孔抽水试验资料: 单位涌水量 0.000550.125 升/秒。据 1968 年及本次补勘 11 个孔的 静止水位观测,除 82 外,水位均高出三岔河水面,含列席承压水。 水质类型为 SO4HCO3Ca 型,矿化度 0.3800.790 克/升,PH 值 7.9。 从以上两表表明,在自然条件下,三岔河水,冲积层水与龙潭组 水力联系差,但井田东界该组被三岔河切割,构成第四系冲积、洪积 层水及三岔河水龙潭组有直接水力联系,给浅部煤层开采带来威胁。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8 页 3、断层水 由于断层两盘均在粉砂岩、砂质泥岩、破碎带亦为上述岩性,故 透水性、富水性均弱。 综上所述,该井田以大气降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直接充水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小于 0.1 升/秒米,但井田东界煤系被三岔河所切,煤系 与地表水有直接水力关系,根据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的划分,介于二类 一至二型之间,即水文地质条件单至中等的矿床。 大湾水源水量充沛,对大湾井田的开发将提供很好的供水条件。 但原有水源多数已为邻近生产矿井所利用,今后可根据已有的供水水 文地质勘探资料,在第四系冲积层中修建顺河渗渠集水廊道和渗井进 行取水。 4、矿井涌水量 该矿井目前为无承压水开采区。正常涌水量约 62m3/h,最大涌水 量 80 m3/h,随着开采面积的增大、降雨量的增大、开采深度的加深, 矿井涌水量将会逐渐增大。 煤层综合柱状图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届本科毕业设计 第 9 页 、 、 、1 、 2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Z 、 、 、 T 、 、 T 、 、 、 Tf 、 、 、 Tf 1 1 1 1 1. 765. 06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03. 30 0. 20、 13. 00 3. 30 0. 70、 2. 40 1. 7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78. 53 1. 00、 16. 00 3. 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759. 28 0. 25、 1. 75 0. 75 、 、 、 、 、 、 、 、 、 、 、 、 、 、 、 1、 2、 、 、 、 、 、 、 、 、 、 、 、 、 、 、 、 、 、 8. 3717. 65 2. 00、 17. 00 8. 37 1. 1018. 75 2. 0620. 81 0. 6721. 48 4 0. 33、 1. 73 1. 10 0. 40、 3. 80 2. 06 0. 08、 1. 70 0. 6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3 0. 24 5. 44 1. 34 25. 81 26. 05 31. 49 32. 83 2. 00、 11. 80 4. 33 0. 05、 0. 45 0. 246 1. 80、 14. 60 5. 44 0. 70、 2. 55 1. 3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200 4. 5437. 37 1. 0338. 408 1. 00、 11. 60 4. 54 0. 24、 2. 40 1. 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747. 77 0. 8548. 62 17. 2065. 82 10 9 3. 00、 14. 00 9. 37 0. 18、 2. 66 0. 85 0、 22. 00 5. 53 0. 20、 2. 46 0. 8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769. 1911 0、 27. 00 10. 80 3. 80、 4. 52 4. 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 、 、 、 、 、 、 、 、 、 、 、 、 、 、 5. 4274. 61 0. 8675. 47 2. 3977. 86 0. 3278. 18 2. 35 2. 00、 9. 40 5. 42 0. 37、 1. 80 0. 86 1. 00、 5. 60 2. 39 0. 20、 0. 42 0. 32 1. 00、 4. 20 2. 35 12 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0. 53 0. 6381. 1614 0. 20、 1. 29 0. 63 6. 7287. 88 2. 40、 10. 60 6. 72 0. 4788. 3515 0. 30、 1. 05 0. 47 6. 2294. 57 3. 00、 10. 00 6. 22 0. 3594. 9216 0. 15、 1. 00 0. 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35 112. 27 5. 00、 26. 00 17. 35 、 、 、 、 、 、 PB2 X2P2PXP2PPZ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0. 0、 550. 0 495. 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