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总结_第1页
荔浦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总结_第2页
荔浦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总结_第3页
荔浦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总结_第4页
荔浦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荔浦县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总结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提高资金效益的重要举 措,是财政支农的一件大事,也是财政支持新农村的一项重点工作。 通过资金整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支农资金投入小而散、渠道多和 效率差等问题,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 础。近年来我县在整合支农资金工作上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良好 成效,得到了受益农民的普遍欢迎,2006 年-2008 年我县共整合资 金 920 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60 万元,群众自筹 120 万元, 项目主要涉及水利建设、土地综合治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合财政扶贫资金,集中投入,确保如期完成“整村推进” 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我县第二批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贫困村有 3 个,分别 是杜莫镇榕洞村、蒲芦瑶族乡下龙村、东昌镇龙田村,这 3 个村共 868 户,3505 人,分布在 21 个自然屯,其中 20 户以上的自然屯有 16 个,有高产稳产水田 1564 亩,旱地 2668 亩,林果经济林 10474 亩,主要农林产品有柑橙、桑蚕、生姜、毛竹、八角等。 根据 3 个首批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本着缺什 么补什么的原则,由县委、政府制定了 3 个村三年的扶贫开发规划 目标,加强统筹协调,克服部门行为的局限性,把财政扶贫资金, 以工代赈资金,农行贴息贷款,信用社小额扶贫贷款,各级教育、 科技、交通、农业、畜牧、水利、林业、卫生、乡镇企业、电业、 广播电视、农业开发、民族宗教等部门筹措的扶贫资金,帮扶单位 2 援助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县、乡镇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统 筹起来、优化组合,定向、定位集中投入到实施“整村推进”的贫 困村,确保“整村推进”的需要。三年来,全县累计整合资金 931.938 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 404.36 万元,市、县财政投入 51.698 万元,各部门行业扶贫资金 189 万元,定点单位帮扶资金 90.28 万元,群众自筹资金 196.6 万元。 1、重点产业开发项目初具规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贫困农户 的造血功能。三年来,我县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64.7 万元,扶持 3 个 第批“整村推进”贫困村种植柑橙 2340 亩,其中新夏橙 750 亩,沙 糖桔 270 亩,脐橙 1100 亩,早柑 220 亩。项目覆盖 3 个村所有贫困 户,确保人均拥有经济林果 2.4 亩。劳务输出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有 效的途径,我县贫困村大多是人多田少,富余劳动力较多,我们在 抓好重点产业开发的同时,狠抓劳务输出 3 个村农民外出务工人数 达 785 人,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 80%农户输出 1 个以上劳动 力。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农户的造血功能,打牢农民增收的基础。 2、贫困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生产、生活条 件大为改善。我县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的攻坚战,3 个第二批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182.86 万元。主要成效有: 第一,改扩建龙田村委、下龙村委 2 条共 17 公里四级砂石公路, 所有村委会所在地都通四级砂石公路。 第二,全面解决 20 户以上自然屯通村级道路问题。新修了 9 条 村级道路共 31.5 公里,分别是东昌龙田至苏家 3 公里、安静至金石 坪 5 公里、龙田至长院坪 5 公里屯级路,杜莫榕洞至新安屯 5.5 公 3 里、榕洞村委至新安屯 1 公里、三六枧至凉水冲屯 1 公里屯级路, 蒲芦瑶族乡下龙至宝塔屯 3 公里、九排至下龙屯 5 公里、下龙至蔡 家屯 3 公里屯级路;全面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结束了他们靠肩 挑马驮的历史。 我们整合资金在 3 个村新建 15 处人畜饮水工程,杜莫镇榕洞村、 蒲芦瑶族乡下龙村、东昌镇龙田村 3 个“整村推进”贫困村 21 个自 然屯 868 户农户 3505 人 100%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三年来,新建 沼气池 319 座,3 个村已建沼气池数分别是:杜莫镇榕洞村 238 座, 东昌镇龙田村 169 座,蒲芦乡下龙村 153 座,沼气池平均入户率分 别为 70.8%、78.6%、48%;进一步改善了贫困村的生态环境和人居 环境,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第五,全面解决了通电问题。杜莫镇榕洞村、蒲芦瑶族乡下龙 村、东昌镇龙田村 3 个村 100%的农户都用上高压电。 第六,每个农户都拥有稳固住房, “四旁”基本实现绿化。三 年来,整合资金 26 万元,在杜莫镇榕洞村、蒲芦瑶族乡下龙村、东 昌镇龙田村 3 个村实施特困农户茅草房改造工程,扶持 52 户贫困农 户新建的 52 座房屋,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东昌镇龙田村 20062008 年农民 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760 元、2075 元、2483 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 为 17.8%、19.7%;杜莫镇榕洞村 2006200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 别为 1822 元、2172 元、2672 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9.2%、23%;蒲芦瑶族乡下龙村 2006200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 4 别为 1650 元、2192 元、2654 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32.8%、21%;全县 2006200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3585 元、 4017 元、4418 元,年平均增长率为分别为 12%、10%。 二、围绕上级项目和资金补助整合水利建设项目资金。 1、2007 年实施的大塘镇集中供水工程:工程总投资 99.42 万元, 其中中央补助 66 万元,自治区财政 10 万元,地方自筹 23.42 万元。 工程于 2007 年开始实施,规划的总体原则是按 10 年规划标准,基 准年为 2007 年,确定供水规模;采用三大池过滤系统,从水库压力 管取水,利用交椅水库的水位差,将水库水引到生产区实施自流完 成水处理全过程;并确保水库水位 182.00m 作为供水保证水位,相 应库容约 50 万立方米;同时对天然的泉水加以利用,然后经泵站提 升至小山坡底板高程 197.00m 的高位水池,即可抽村民提供卫生的 饮用水。 该工程供水规模为:60 立方米/秒,按 10 年设计水平年考虑。建设 主要内容:鲤鱼泉环境改造,40 立方米/秒澄清池、40 立方米/秒过 滤池、变形 150 立方米清水集水池、150 立方米高位水池各一个, 砖混结构泵房 44 平方米、管理房 110 平方米,10KV 输电线路 0.7km,50KVA 变压器一台,拟 18.5KW 水泵机组两台(套) , 50200PE 塑管供水管网 4200 米。 工程建成后,可解决大塘集镇、义敢、小勃等村屯及中小学、 部分企业约 3832 人的饮水困难。 2、下披潭水库位于荔浦县杜莫镇鳌鱼头屯,距杜莫镇 3 公里, 5 始建于 1975 年 10 月,水库集雨面积 17 平方公里,总库容 394 万立 方米,有效库容 290 立方米,灌溉面积 8000 亩。该水库是以灌溉为 主,结合防洪、养殖等的综合利用工程。由于该水库运行时间较长, 坝基渗漏严重、坝体不均匀沉陷、放水启闭设备老化失修控制不灵, 严重影响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解决这些问题需 要资金较多,只有将资金整体集中,才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在上级 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 350 万元,经过一年 多时间的建设,工程于 2007 年 8 月 20 日正式竣工。 下披潭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后,计防洪标准达到 50 年一遇,校核 防洪标准达到 500 年一遇,主要安全隐患得到彻底解决,水库对外 交通、管理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杜莫镇农业和生活用水也得到保障, 保护了下游村、镇 3 万多人口的安全,使灌区 3000 多亩农田的用水 得到保障。水库防汛能力灌溉保证率大大提高,蓄水保水得到改善, 年节约水量 500 万立方米,增加灌溉面积 1000 亩,灰复灌溉面积 2000 亩,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 7.5 万 kg,新增荔浦芋头 30 万 kg, 马蹄 182 万 kg,增加供水收入 35 万元,年新增加产值 83.34 万元。 提高了灌区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3、我县奶奶堡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集防汛、养殖等综合 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总库容 457 万立方米,为新坪灌区的配套 工程。设计灌溉面积 0.9 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0.7 万亩,灌区设有干 渠 2 条,支渠 10 条,小型坝渠道 7 条,共长 47.8 公里,承担着新 坪、荔城 2 个乡镇 9 个行政村的灌溉任务。 6 2008 年实施奶奶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为 417 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269 万元,地方配套资金 148 万元。建设主要内 容为:主、副坝充填帷幕灌浆、坝面处理、主坝坝内涵管封堵、坝 顶公路维修加固;溢洪道改建、放水隧洞加固及进库公路加固等内 容。奶奶堡水库土坝及溢洪道挡水建筑物的设计标准为 50 年一遇, 校核洪水标准系用 500 年一遇。 工程完成后,水库主要安全隐患将得到有效解决,极大改善新 坪、荔城 2 个乡镇 9 个行政村农田的灌溉条件,对于促进当地农业 增产、农民增收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实现了农业项目“整理一片土地、建成 一片良田、开发一片基地、搞活一方经济”的目标。一是改善了农 业生产基本条件,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整合项目的实 施,解决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问题。二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机耕增强了能力,农业生产结构 得到调整,粮食生产逐步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提高农产品生 产能力。三是改善了干群关系。群众亲眼看到县乡干部在项目建设 中起早摸黑、身先士卒地干,增强了群众信任组织、服从领导的自 觉性,密切了干群关系。四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项目实施期 间注重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通过水土保持,有机肥施用, 土壤改良,田间绿化,沟渠配套,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 善,项目区内空气清新,污染减少。 建议:一、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项目单位在财政整合支农资金 7 支持新农村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