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_第1页
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_第2页
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_第3页
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_第4页
小学语文知识汇总字词句文学常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字词句: 1、提供(gng) 口供(gng) 商贾(g) 桎梏() 2、 “荟萃”不要写作“荟翠” 。 “竟然”不要写作“竞然” 。 “竣工”不要写作“峻工”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 。 3、根据后面的比喻义,在括号里填入由“风”字组成的词语。 例如:(风雨):比喻艰难困苦。 (风暴):比喻规模恢弘而气势猛烈的力量。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风浪):比喻艰险的遭遇。 (风声):比喻传播出来信息。 (风波):比喻纠纷和乱子。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 、你知道吗? 1、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白居易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5、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 、 安娜?卡娜尼娜及复活 。 (二) 、古诗词鉴赏: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这是一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动的艰 辛,表达了对渔民困苦生活的同情。 2、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第二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了第一句“往来” 的原因。 3、第三句指出了风浪中若隐若现的捕鱼的小船。 4、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 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一、字词: 1、他受上级的差(chi)遣来到这所城市工作。 2、由于他的过错,很多人都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在法庭上,他留下了忏(chn)悔的 眼泪。 3、在这个场(chn)院里,叔叔每天做的就是不停地翻晒粮食。 4、这个养鸡场(chn)的规模很大,可以满足周边的居民一天的需求 5、昨夜的一场(chn)雨,让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的第一句中, “月落”写所见, “乌啼”写所闻, “霜满天”是所感。 2、诗中的词语所表示的意思分别是:“枫”是季节;“桥”是地点;“夜”是时间。 3、点出全诗主旨的一个字是:愁。 (二)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般温暖的 阳光。 2、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 命的骨肉之情。 3、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 4、你还知道哪些古诗是赞美母爱或是亲情的呢? 一、字词: 1、海上的波(b)涛很大,很容易着(zho)凉的,还是披上一件外套吧。 2、菠(b)菜是一种很有营养的蔬菜,你可以尝试一下,其实并不是像你想的那样难 吃。 3、 “你怎么对待什么事情都这么淡薄(b)啊?一点都不热情,一点积极性都没有。 ” 老师严肃地说。 4、周边的码头可以停泊(b)100 只货船左右。 5、现在都提倡用母乳哺(b)育孩子。 二、文学尝试积累: (一)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 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2、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用的是拟人化手法。 3、本诗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补充:(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12、从诗中可以看出,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三月) ,地点是(黄鹤楼) ,被送的人要去 的地方是(扬州) 。 13、诗中有关叙事的诗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14、诗中借景抒情、抒发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 长江天际流) 。 15、选出下列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故人”即自己故乡的人 B、 “烟花三月”是指在三月的某一天,诗人一边燃放烟花,一边为朋友送行。 C、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景中有情、情境交融。 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分别有“碧空尽” “天际流” 。 一、字词: 1、中学毕业以后,他来到北京,投奔(bn)叔叔,想学一技之长。 2、虽然他失去了物质上的享受,但是他没有麻痹(b)自己,而是积极地寻找新的起 点。 3、犯错误时,不能想着一味地包庇(b)孩子,而是应该好好地教育他。 4、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他终于迸(bn)发了,不仅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 进步,而且变得谦虚、真诚了。 5、他不好好工作经常奴颜婢(b)膝地巴结上司,真让人瞧不起。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送别诗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 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2、诗中点题的一句是:“故人西辞黄鹤楼” 。文章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网 htt 3、 “烟花三月下扬州”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 4、李白还写过一首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 松云。 ” (两首可以一起比较记忆) (二)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以“白玉盘” 、 “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 到非常新颖有趣。 “呼” 、 “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 一、字词: 1、 “你相信吗?这张薄薄(bo)的纸能承受 10 斤的重量!”老师拿着纸对大家说。 2、小明不会剥(bo)皮,所以很少吃带皮的水果。 3、艾青在他的诗春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 (bi)蕾(li) 。 ” 4、大学毕业以后,他到处奔波(b) ,寻找工作,想过放弃,但最终,他坚持下来了, 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5、我认为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并行不悖(bi) 。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本诗表现了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 2、 “还”字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而且隐隐地透露出遇赦的 喜悦。 3、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4、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 (二)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 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 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 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 一、字词: 1、在乒乓球比赛中,小明经过 12 分钟的苦战,终于以 11:9 扳(bn)回了一局, 赢的很不容易啊。 2、稗(bi)官野史这个词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 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3、很多的海外同胞(bo)都希望能够看到国庆时举国同庆的场面。 4、这位政客在政乱中纵横捭(bi)阖(h) ,成立了自己的政党。 5、 “快都把湿衣服放在热炕上炮(bo)干了。 ”连长看着那个冻得发紫小兵,关切地 说。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 热爱。 2、 “日照香炉生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 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 望中的瀑布。 3、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 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 “谪仙”就是李白。 (二)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 “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2、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诗句? 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 “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 一、字词:易读错的字音 1、这块纸很粗糙(co) ,在上面写字感觉很不舒服。 2、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很嘈(co)杂,根本无法安心做题。 3、这里的树栽的参差(c)不齐,反而有种特别的美感。 4、每个城市在发展上的差(ch)距,都可以演化成进步的方向和动力。 5、他每次出差(chi)的时候,都会带点特色的东西给家人。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孤独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其中,比一般地叙说他乡做客要强烈得多。 2、诗中最能够表现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句子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3、杜甫月夜中有两句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与遥知兄弟等高处,遍插 茱萸少一人这两句异曲同工。 (二)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高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洗练的语言和苍劲的形象取胜,思想感情深沉雄厚, 他的诗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 。 2、 “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反问句式亲切直率地表现出作者对友人的热情赞美、深切的 劝慰。 一、基础知识: 1、容易读错的字音: 开学在(j)即 一触(j)即发 信(jn)笺 (j)脊梁 例句: 开学在即,你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了吗? 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双方的争斗一触即发。 这个信笺是去年我在日本买的。 努力进取的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脊梁。 2、疑问句:向他人提出一个问题或询问一件事情的句子,语调高升,句末用问号。如: 你怎么一点也不开心?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诸葛亮 (二)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 “所见” ,即诗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画面。 2、这首诗采取了白描的手法。 3、这篇所见形象地刻画出了放牛娃天真活泼和率真的神态。 一、基础知识: 1、常读错音的字: 放荡不(j)羁 通(j)缉令 (j)即使 (j)觊(y)觎 2、句型的知识要点: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 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面一部分说明“谁”或者“什么” (主语部分) ,后面一部分说明 “做什么” “怎么样”或“是什么” (谓语部分) 。如:“神六”发射成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1、句子的类型: 根据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肯定句、否 定句、设问句、反问句、把字句、被字句等。 (1)陈述句 陈述一件事情,语调平直,句末一般用句号表示。陈述句有肯定、否定以及双重否定 三种形式。否定句有否定词,双重否定用两个否定词表示肯定。如: 肯定形式:大家都喜欢像他这样的孩子。 否定形式:大家都不喜欢像他这样的孩子。 双重否定形式:大家不会不喜欢像他这样的孩子。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蒲松龄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 (二)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 “暖风”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淫靡之风。 2、题:书写。 3、休:停止、罢休。 4、诗中“熏” “醉”两字将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 肖,跃然纸上。 一、基础知识: 容易读错的字音: (jin)缄默 开花(ji)结果 事情(ji)结果攻(ji)讦 造句: 看着他缄默的样子,我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看!那棵桃树结果了。 “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事情的结果也不会改变了。 ”姐姐垂头丧气地说。 当众攻讦他人的隐私是不道德的。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隐私而加以攻击(多指因 个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 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商量或者向别人提出要求的句子。一般是降调,语气坚决 的句子句末标点用叹号;证据缓和的句子句末标点用句号。 如: 你不应该在教室里打闹。 打开门,帮帮我吧!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四面胡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二) 、悯农(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 “一粒粟”化为“万颗子” ,写出丰收的场景。 2、表示丰富场景的句子是:四海无闲田。 3、 “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愤慨和对农民真挚 的同情。 一、基础知识: 容易读错的字音: (ji)桔(n)梗 押(ji)解 (ji)拮(j)据 情不自(jn)禁 造句: 古书上记载桔梗是一种中药。 他被押解回祖国。 日子是拮据了一点,但我们总能挺过去的。 看着这么漂亮的花,我情不自禁地照了一张相片。 感叹句:感叹句是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喜欢、愤怒、悲伤、恐惧、惊讶、厌恶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