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285-2000是一项由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全称为《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量方法》。该标准于2000年发布并实施,旨在规定在用汽车(指已经登记注册并上路行驶的汽车)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最大允许浓度,以及测定这些污染物的具体测试程序和方法,以控制和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标准内容概览:

  1. 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于装有点燃式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的各种在用汽车,包括轿车、客车、货车等,但不包括摩托车和三轮汽车。

  2. 排放限值:具体规定了不同类型的在用车辆在不同测试工况下(如怠速、双怠速、稳态工况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这些限值是基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考虑设定的,车辆必须符合这些限值才能通过检测。

  3. 测试方法:详细描述了进行排气污染物检测所应遵循的实验条件、仪器设备要求、采样点选择、测试步骤等。例如,采用双怠速法测试时,需要测量车辆在高怠速和低怠速两种状态下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4. 数据处理与判定:规定了如何根据测试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修正,并依据计算结果判断车辆排放是否达标。还包括了对测试结果的记录、报告格式及不合格车辆的处理建议。

  5.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强调了检测机构应采取的措施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设备定期校准、操作人员培训、实验室环境控制等。

  6. 监督与管理:虽然标准本身主要关注技术细节,但也间接提及了环保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对车辆排放的监管职责,以及不达标车辆的整改要求。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出台和执行,对促进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提升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车辆排放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也为推动老旧车辆淘汰、鼓励使用更环保车型提供了政策支持。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后续还会有新的或修订的标准出台,以适应技术和环保要求的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0-12-28 颁布
  • 2001-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8285-2000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_第1页
GB 18285-2000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_第2页
GB 18285-2000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_第3页
GB 18285-2000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8285-2000 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8285控制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加速模拟工况试验限值及试验方法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标准速模拟工况试验规程、排放标准、质量控制要求及设备技术要求技术导则(1996年7月)制定。本标准的装配压燃式发动机按4761用取样式不透光度仪进行自由加速可见污染物排放试验,代替过去标准中的滤纸式烟度计,因此试验方法和烟度单位与过去的标准截然不同。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录C,附录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晓辉、8285一2000of 标准适用于装配点燃式四冲程发动机及压燃式发动机,最大总质量大于或等于400 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 km/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52 3845 38468474761 150897930 754654800 车辆。300 M,N,M,和N,类车辆,N,M, , 15089中规定的车辆。国家质M) 备质量”加上100 O),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以正己烷当量表示。氮氧化物以一氧化氮(示。排气管排出的气体污染物。对以压燃式发动机为动力的车辆,指排气管排出的排气可见污染物。 速至规定车速,根据车辆规定车速时的加速负荷,通过测功机对车辆加载,车辆保持等速运转即为加速模拟工况。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试验进行怠速试验,双怠速试验和加速模拟工况(验。验按4761通过计乘员数不超过6人,且最大总质量不超过2 500 车辆和按4761通过计乘员数超过6人,或最大总质量超过2 500 00 车辆,进行双怠速试验或加速模拟工况(验。类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进行怠速试验。4761通过条规定的其他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进行自由加速烟度试验。 3845加速模拟工况试验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进行试验。 3845的规定进行试验。准的附录)进行试验。 3846的规定进行试验。5排气污染物限值5. 798285一2000表1装配点嫩式发动机的车辆双怠速试验排气污染物限值车辆类型怠速高怠速001年1月1日以后上牌照的M, a,) M,指车辆设计乘员数(含驾驶员)00 N,还包括设计上乘员数(含驾驶员)超过6人,或车辆的最大总质量超过2 500 00 2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加速模拟工况试验排气污染物限值车辆类型墓准质量(RM)0O/%0-0O/%车辆1 001 501 501 501701. 51 4001 9301501. 11 502 002 501201. 11 0002002年1月1日以后上牌照的N,类车辆1 001 501 002503. 22 600 1 501902. 72 200 1 002 002002. 62 3002 50001601. 52 001) ) M,指车辆设计乘员数(含驾驶员)00 ) N、还包括设计上乘员数(含驾驶员)超过6人,或车辆的最大总质量超过2 500 00 3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怠速试验排气污染物限值车辆类型轻型车重型车995年7月51 001995年7月1日起生产的在用汽车4. 001) 794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限值车辆类型光吸收系数 5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自由加速试验烟度排放限值车辆类型1995年7月1日以前生产的在用车1995年7月1日起生产的在用车烟度值78285一2000附录A(标准的附录)加速模拟工况试验在底盘测功机上的试验运转循环1在底盘测功机上的试验运转循环由图10 (5025)90 10 (254090图验运转循环表验运转循环表时间/5工况运转次序黑操作时间0 km/h,测功机以车辆速度为25. 0 km/h,加速度为1. 475 m/s时的输出功率的50%作为设定功率对车辆加载。车辆以25. 0 km/5 km/况计时器开始计时(t=0 s),持续运行90 s(t=90 s)即为l. 0 km/h,测功机以车辆速度为40. 0 km/h,加速度为1. 475 m/s时的输出功率的25%作为设定功率对车辆加载。车辆以40. 0 km/5 km/况计时器开始计时(t二。s),持续运行90 s(t=90 s)即为况。进行复检试验。连续进行个工况测试时间延长至145 s(t=145 s),两工况重复测试时间为290 s(t=290 s),1试验车辆影响安全或引起试验偏差的机械故障。车辆进、排气系统不得有任何泄漏。速箱和冷却系统等应无液体渗漏。4轮胎表面磨损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驱动轮轮胎压力应符合生产厂的规定。化石油气。无铅汽油应符合7930的规定;压缩天然气应符合 7546的规定,液化石油气应符合548的规定。00 类车辆。功机应能自动选择试验工况的加载功率。应有影响车辆正常运转的波动。设定测功机对车辆的加载功率时应考虑到车轮与滚简表面的摩擦损失功率和测功机内部损失功率,并按下列公式进行功率设定:P;=P:一P。一P,P,式中:P设定功率值,根据基准质量和试验工况确定,kw,测功机的指示功率,辆规定工况的输出功率,,测功机滚筒与轮胎表面摩擦损失功率,,测功机内部损失功率,12测功机功率吸收装置应能满足最大总质量(于3 800 类车辆进行况时的试验载荷要求。在滚筒转速大于22. 5 km/率吸收装置吸收的功率应不少于15 定的试验状态应不少于5 次试验间隔3 13测功机应定期标定系统的内部损失功率(包括轴承摩擦损失、系统驱动摩擦损失和风阻损失等)。25 km/km/功机吸收功率应能以。. 1 率设定的准确度应为士0. 5 l 简直径为200 采用左右可移动式滚筒或固定式滚筒。固定式滚筒内跨距小于760 跨距大于2 540 l 滚筒中心距要求L=(620+D)5式中:滚简直径,筒轴间距公差为一6.5 筒尺寸、表面处理和硬度均应保证轮胎不打滑;测试距离、速度精度恒定;轮胎磨损小、噪声低。5惯量1. 5. 1基本惯量8285一2000测功机应配备机械飞轮或惯量模拟装置使测功机具有800 应标明基本,质量偏差。00 1. 475 m/s,时的瞬态惯量。惯量为8002 700 度为25 m/标明惯量模拟偏差,惯量模拟并应做相应修正。惯量模拟误差惯量模拟误差应不超过被试车辆所选惯性质量的10%6其他要求功机应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为90 km/h。车速大于10 km/量准确度应为士1. 0 km/h,位系统应保证施加于驱动轮上的水平、垂直方向的力对排放测量没有影响。测功机应配备冷却车辆的装置。环境温度超过295 K(220C)时冷却系统应启动。应避免冷却车辆催化转化器。能损坏车辆的四轮驱动系统,并适用于加装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的车辆。前后车轮滚简速度同步误差应小于。. 3 km/h,2. 1排气分析仪取样系统应有水分离系统、颗粒过滤装置、取样泵和流量控制单元,应保证可靠耐用,无泄漏并且易于维护。与取样气体接触的制造材料不能与取样气体发生反应并且不污染取样气体或改变被分析气体的特性。取样系统必须耐腐蚀,并能耐受l 2,用材料应能耐受873 K(6000C)的排气温度。取样探头应保证各支管流量相同。排气通风系统通风系统不应引起探头取样点尾气被稀释且不能引起车辆排气出口压力变化大于。l 排气分析仪未预热;无关气体干扰影响超过士1 O X 10- O. 05 %0. 20 %士25 X 10-取样系统中 10振动冲击。O,析,从探头输入被测气体到显示终值的90%反应时间应小于8s,显示终值的95%反应时间应小于12s;对探头输入被测气体到显示终值的90%反应时间应小于12 s,析应采用不分光红外吸收型(析仪,8285一2000器分析仪。仪器量程和测量误差应满足表足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任一项即可)。表0001 X 10-00 X 1010%士5%14%士161%士5%6%一181%士101%4 00025 X 1000 X 10-00 X 102. 2. 1湿度计相对湿度测量范围应为5%测量准确度应为士300,33 K(一18 ,测量准确度应为士1. 5 K,110 量准确度应为士3%,00 己烷当量) 1001 %度0. 2 1 球温度l气压计压力0. 1 l 11自动检测控制系统应能根据输入的车辆参数自动设置加载载荷和选择排放标准。检测程序、数据采集和分析判断检测结果应由计算机控制自动进行。确保记录的排气污染物检测值与相应的试验工况记录值互相对应。导装置应不断显示所需速度、试验工况时间、驾驶5848285一2000实际速度和时间,以及其他必要的提示和警告。在发动机上安装冷却水和润滑油测温计等测试仪器。2应关闭空调、暖风等附属装备。装备牵引力控制装置的车辆应关闭牵引力控制装置。3车辆预热:进行试验前,车辆各总成的热状态应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在试验前车辆的等候时间超过20 选以下任一种方法预热车辆:车辆在无负荷状态使发动机以2 500 r/车辆在测功机上按s,4变速器的使用安装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前进档进行试验。安装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二档,如果二档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低于45 km/须确保车辆横向稳定。驱动轮胎应干燥防滑。6车辆应限位良好。对前轮驱动车辆,试验前应使驻车制动起作用。辆不允许制动。如果车辆制动,工况起始记时应重新置零(t=O 2. 1排气分析仪预热应在通电后30 5 位及O,量距读数应稳定在误差范围内。2. 2在每次开始试验前2 析仪器应完成自动调零、环境空气测定和km/在试验前进行自动预热。4. 3在试验循环开始前应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度之和小于6%,或发动机在任何时间熄火,应终止试验,排放测量无效。1车辆驱动轮位于测功机滚筒上,将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为400 固定于排气管上。对独立工作的多排气管应同时取样。速至25 km/h,测功机根据试验工况要求加载,车辆保持25 km/5 km/持lo t=0 s)。当测功机转速和扭矩偏差超过设定值的时间大于5s,试验应重新开始。25 s(t=25 s)后分析仪器开始测量,每秒钟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及湿度修正系数计算10行90 s(t=90 s)该试验工况结束。测功机在试验车速25 km/5 km/载扭矩应随车速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保证加载功率不随车速改变。扭矩允许误差为该工况设定扭矩的士50a,在25 意lo 5 km/h,测试结果有效。任意lo 试验结束;否则应进行下一工况(验。8285一2000车辆从25 km/km/h,测功机根据试验工况要求加载,车辆保持40 km/5 km/持10t=0 s )。当测功机转速和扭矩偏差超过设定值的时间大于5 s,试验应重新开始25 s(t=25 s)后分析仪器开始测量,每秒钟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及湿度修正系数计算10 行90 s(t=90 s)该试验工况结束。测功机在试验车速40 km/5 km/载扭矩应随车速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保证:加载功率不随车速改变扭矩允许误差为该工况设定扭矩的士500,在25 意10 5 km/h,测试结果有效。任意10。内的十次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满足限值的要求,则试验结束。否则应进行复检试验。2及3的试验程序及试验结果判定方法连续进行况时Is(t=145 s),测试结果合格,否则测试结果不合格。算10次有效测试的算术平均值,测量结果计算公式如下:艺Cm(i)DF(i)i)。DF(i)t)DF(i) k,(i)一一一一一10一式中: ; 0-0NC(i )第1秒;i )第i )第0F (i )第ka(i)第C,F)予以校正。= . 88 +8285一2000式中:一 放浓度测量修正值,%;C, *:排放浓度测量值,%;据燃料种类选取下列值:汽油4. 644;压缩天然气一一6. 64;液化石油气一5. 以修正。湿度校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一1 - . - 75)P,P:一(P,R,/100)式中:k,绝对湿度,g水/,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P,环境温度下饱和蒸气压,果温度大于30C,应用30B大气压力,7试验结果试验设备及试验结果按附录D(提示的附录)录B(标准的附录)1车辆进气系统应装配空气滤清器,排气系统应装配消声器并且不得有泄漏。12测量时发动机的冷却水和润滑油温度应达到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热状态。试验前车辆不应长时间怠速运转。得加消烟添加剂,柴油应符合52的规定。试验仪器应使用取样式不透光度仪,技术要求应符合847录8472迅速但不猛烈地踏下油门踏板,使喷油泵供给最大油量。在发动机达到调速器允许的最大转速,保持此位置。一旦达到最大转速,立即松开油门踏板,使发动机恢复至怠速,不透光度仪恢复到相应月.录不透光度仪的最大读数值。如果读数值连续四次均在的带宽内,并且没有连续下降趋势,则记录值有效录c(提示的附录)测功机加载计算M/148M/185式中:50252s5025任意滚简直径的测功机意滚简直径的测功机筒直径为218 筒直径为218 r,-,滚筒直径为218 意滚简直径的测功机,254任意滚筒直径的测功机3轮胎与测功机滚简裹面康擦损失功率计算轮胎与任意直径滚简的表面摩擦损失功率可表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