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历史路--感受抗战精神_第1页
xx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历史路--感受抗战精神_第2页
xx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历史路--感受抗战精神_第3页
xx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历史路--感受抗战精神_第4页
xx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历史路--感受抗战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 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抗战胜利 7070 周年社会实践报告: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重走历史路重走历史路-感受抗战精神感受抗战精神 【第一篇】 XX 年 7 月 18 日清晨 8 点半,缘梦之家志愿者服务社的 队员们已经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整装待 发了。今天,为了纪念抗战中的老西门,我们与其他 9 支 队伍在老西门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共同完成一次定 向越野活动,我们的目的地设置在了诸多具有深厚抗战历 史的地点,在奔跑与任务中逐渐重温当年的抗战历史,体 验老西门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赛由抽签开始,我们队伍的第一站抽到了梅溪小学, 作为大学生团队,我们对这一带并不太熟悉,为了找到梅 溪小学也是费了不小的气力。梅溪小学的文化气息确实比 较突出,在学校的围墙上展示了很多古训,据我们了解, 这所小学早在 1878 年就已成立,原名正蒙书院,辗转至今 易名为梅溪小学。时值暑假,我们并没有领略到这所历史 悠久的小学的日常。离小学不远便是蓬莱菜场, “八一三” 淞沪会战爆发之时,蓬莱菜场被烧毁,匡仲谋老先生在抗 战胜利后重新开设蓬莱菜场。如今的蓬莱菜场,我们也希 望更多居民在买菜之余,还能对这段历史有所印象。 历经两个站点后,我们顿感小有成就,随着紧凑的步 伐,我们走过敬业中学,走过市十中学,走过黄埔学校。 短短 15 分钟的路程,我们经过了这么多学堂,也是颇为惊 动,老西门,它悠久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这里一所又一所知 识之源,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不忘老西门,不忘我们的革命 历程。我们完成任务的地点大多在校史馆,虽在比赛的环 境中,却并没有着急赶路,而是静下心来去瞻仰每一所学 校的坎坷发展历程,每所学校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然而 他们却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抗战。这些中学在当年抗战 期间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即便是处于危险之中,这些学 校仍不忘教书育人的职责,辗转反侧,寻找安全的地方继 续授课。我时常觉得,一所学校从战火中走来,总能更好 地珍惜资源,珍惜学生。 我们的行程也快接近最后一站了,任务很是顺利,在 活动之初,我们本来互不相识,然而此时我们已经彼此了 解,分工明确,我很喜欢这样的经历,在追寻历史的脚步 中邂逅同道的朋友,交流彼此的生活和见解。我们又走过 了少年路、普育里,来到老西门,自然要逛一下老上海的 弄堂, ,我们的地点包含了两个弄堂地址,做完了任务,我 们照常在弄堂小道间走了几圈。说起老上海的生活,一条 条弄堂诉说着往昔的岁月,那时街坊邻里住的紧密,人与 人间多了些嘘寒问暖,虽然生活条件艰苦朴素,然而人心 却是温暖的,我们寻找任务问题的答案时,依旧能够感受 到弄堂里居民们的热情,他们耐心地指引着我们方向,基 于了我们很多关怀和帮助。 最后一站是文庙,我们的定向越野活动也接近尾声, 一声铜锣敲响,我们的历史之旅由此圆满结束。我们这一 行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队伍之间争相追赶着,去探寻 下一个“革命根据地” ,我们的历史之行,得到了广泛的关 注。今日,不虚此行。 活动结束后,我站在外滩黄浦江畔,回忆着自己踏过 的每一个街角,回忆着今天遇到的每一个历史追寻者,回 忆着老人们所讲述的革命历程。外滩的钟声响起,仿佛又 是曾经那个租借地,又是曾经那个半殖民地的老上海,看 着这些建筑,叫人不忘曾经的峥嵘岁月,也倍感欣喜如今 的欣欣向荣。我感激这次旅程,这一天的追寻,伴随着汗 水与智慧,我结识了新的朋友,看到了不一样的上海,时 至下午,江风吹过甚是舒爽,我望着外滩熙熙攘攘地行人 们,希望你们走过外滩,亦能带走一片老西门的历史片段, 分享给你们周围的人。 【第二篇】 黎城县东骆驼村是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的晋东南太行 区根据地的一个小村庄,地处晋冀二省交界。这个村子山 连山,沟连沟,山是石头山,沟是乱石沟。当时是只有几 十户人家、一百多口人的贫瘠小山村。 时隔七十几年,透过一段段掩埋在历史尘烟中的往事, 重新追寻抗战时期的村庄故事,依然可以清晰而又强烈地 感受到血雨腥风下,村庄曾经的红色轶事。 杨秀峰夜宿西场院 1942 年春的一天傍晚,一位八路军首长和三个士兵路 过东骆驼村,后经村干部指引,借住在西场院王宪家里。 村中老人回忆,此人高个子,骑着马,耳朵有点聋, 与房东谈话声音很高,三个士兵忙里忙外,有扫院子的, 有去挑水的,半夜里听见北屋有达达声,不知道是什么东 西。第二天上午,他们起身再三答谢老乡,并递上二块银 元给房东,房东不要,戴眼镜的首长说“这是八路军的纪 律呀,不能破坏。 ”并夸老乡招待的好。 其实就在这位首长入住的当天夜里,大约二更到三更 时分,有两个八路军战士来到刘福成家里,说他们要借用 前院西厢房南两间的房子,晚上驻哨用,于是刘福成给两 个战士拿来一条毯子和一件棉衣御寒。第二天早上,估计 就是 5 点钟左右,刘福成起床喂完牲口,看见两个人出门 要走,就想送别,两个八路军示意留步,并且叮嘱千万要 保密。 后来才知道西场院住的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 峰,这两个八路军战士是保卫杨秀峰的暗哨。 十字口大院秘密印报纸 1941 年冬,日军井关 36 师团和第 4、第 9 混成旅团一 部共 5000 兵力,陆空配合向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规模最大的 兵工基地黄崖洞发起进攻, 新华日报报社奉命埋藏机器, 坚壁资财,背起“报馆”打游击。在总部的周密安排下, 分成小组,事先做好了小型轻便的活动铅字架和小型脚踏 机,用牲口驮着,工人和编辑人员荷枪实弹,一面和鬼子 转山头,一面设法印报。尽管环境恶劣,炮火连天,但 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人员一直坚持出报。 新华日报社的工作人员转战到东骆驼村的时候,就住 在十字口这个大院里,房东姓王。院里还有许多保卫报社 的士兵,另外两部分士兵分别住村西(包括村南口)、村东 两个出口。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共住了有六七天时间, 直到他们撤走以后村民才知道是报社在这里。印报在正房、 东房,机器都是用脚蹬和手摇的,铅字印刷。送报纸的时 候用扁担担着、驴驮着,上面还蒙着麻布,送往敌后根据 地。报社要走的那天有个村民还帮着叠报纸。几十年后专 管接待的村干部证实就是新华日报社在印报纸。 十字口的王家院落还在,曾经的故事却渐渐模糊,将 近消失! 1941 年 11 月底, 胜利报停刊,大部分人员合并到 新华日报华北版 。 新华日报华北版因战争环境 的残酷而暂时收缩发行范围,1943 年 10 月 1 日改为新华 日报太行版成为中共太行区委机关报,直到 1949 年 8 月 10 日停刊。 新华日报华北版从创刊到 1943 年 9 月 30 日终刊,在太行山中坚持战斗了 4 年零 9 个月,出刊 846 期。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在艰苦岁月,铅字和子弹共 鸣,笔杆和枪杆齐飞。朱总司令称赞说, “一份新华日报, 等于 10 万军队!” 。 注:曾任胜利报 ,后来在新华日报华北版、 新华日报太行版从事记者工作的刘江、鲁兮也到过东 骆驼村。(见刘江回忆录) 陈赓关帝庙歇息讲革命 1938 年响堂铺伏击战前夕,陈赓旅团于 3 月 28 日由襄 垣下良东移至黎城县南委泉。772 团于 29 日对南委泉至东 阳关沿线村庄进行消息封锁,其一部驻扎于东骆驼村。30 日(农历二月二十九)晨 7 时,各兵团均由现驻地出发,天 黑前于龙王庙村与马家峪村之间隐蔽集结。 30 日的上午东骆驼村关帝庙旁的榔树上喜鹊在不停地 叫着,似乎在迎接匆匆而过的八路军战士。刚下过小雨, 路上泥泞难行,春寒咋暖,灰蒙蒙的山梁上,透出一种祥 和,没有一丝打仗的气氛。大概十时左右,一个首长骑着 马进了村,来到足够两人合抱的榔树下,下马歇息,只见 此人戴着眼镜,走路有点瘸,走到树根的石头下,坐下来 拿出公文包,在本上写写画画。这时站在村口看大过兵的 村民中,有人给这位首长端来热水。首长放下手中的公文 包,接过水碗放到另一块石头上先凉着,开始询问村民生 活的怎么样,春耕都备好了吗等等,然后就讲现在的革命 形势,说日本鬼子很快就会被赶出中国,老百姓会过上好 日子的。 首长端过水碗一饮而尽,顺手将碗递给村民说:这水 甜啊!说着站起身,有点蹒跚的走到马跟前,和村民道别后 上马朝后贾岭方向去了,弯曲的路上,只听见士兵欻欻的 脚步声。这时有人感叹:八路军大过兵,只能听见脚步声! 第二天早上,震惊中外的响堂铺伏击战胜利了,村民 之后才知道这位首长就是陈赓旅长,还听说后贾岭王家楼 底做过 386 旅临时旅部。后贾岭这件事情,后来在陈赓日 记中终于觅到真迹。 在东骆驼村关帝庙旁的榔树下,陈赓的老师长刘伯承 于 1942 年 6 月中旬(端午节前)路过本村,前往南委泉,刘 师长也是在这块石头上歇息的。当时他看着山上的石寨说 了一句话:一村两寨(应该是说东骆驼村山上有两个石头山 寨,后贾岭是 386 旅旅部)!遗憾的是,榔树早已在 1947 年 的土改运动中被卖掉了;所幸的是,两位首长的故事却流传 下来了。 注:摘录陈赓日记 1938 年 4 月 1 日。 四月一日 昨晚及今日四时前,各部(本旅)均回到三街、西庄、 庙上村及马家峪一带集结,七六九团回到福堂沟集结。各 团均以少数部队在公路及东阳关一带游击,并扰乱敌人, 主力休息一日。 据报,敌增千余人至东阳关与涉县,将响堂铺一带民 房全部焚毁。终日炮声、机枪声不息,但对我毫无损失, 仅证明其残暴、愚蠢与对我恐慌而已。 师又决定主力转移到西井、南北委泉、源泉、三十亩 一带集结。留七七二团一个连归亮平亲率,在苏家蛟一带 游击侦察,并准备敌人深入山地时,由七七二团杀一回马 枪。后贾岭架设电话,以便随时得到前面情况。 游击队组织送差忙支前 抗日战争时期,东骆驼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共产党八路 军号召,组织民众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曾在王老屯、 王合上组织下成立抗日游击队,为后方抗日做了大量工作。 他们组织送军粮、做军鞋为八路军战士送饭、接济困难时 期的人民子弟兵,秘密保卫八路军首长等。 全村男劳力大概四十人左右,响当铺战役时帮助八路 军运送战利品物资。八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几乎每家 每户都有人支前。每户出一个人一头牲口,曾前往长治市 南石槽、潞城、襄垣、武乡、榆社、太谷、辽县、黄崖洞、 索堡等地送差,如果遇到打仗就临时组成担架队上前线。 民兵王老闷在抗战转移中被鬼子杀害于后贾岭。有不少村 民草房被烧,三十多头牲畜被抢,人民与八路军同生死, 共患难,奋力抗战。 抗日战争过去几十年了,为抗战做出过积极贡献的小 山村东骆驼村,现在村里人已稀少,村庄面临消失,当 年的烽火日子已经被人们遗忘,搜集整理这些陈旧轶事, 也算对先辈流血牺牲的一点缅怀吧! 编辑推荐: 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