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 3_4 世界的聚落教案湘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4 世界的聚落教案湘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4 世界的聚落教案湘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世界的聚落世界的聚落 课课 题题世界的聚落主备人主备人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说出说出聚落的主要形式,描述描述聚落的形成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会简要分析简要分析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3.知道知道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重重 点点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保护世 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难难 点点 分析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 关系 预预设流程设流程个性化设计个性化设计 一、自主学习一、自主学习 (一) “聚落的形态” (阅读课本 6061 页,画记并填写:)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两种主要形式是什么? 3.填表比较乡村与城市聚落的特点: 生产活动人口分布建筑特点交通特点环境污染程度 城市密集 乡村农业生产 低矮、稀 疏 道路较稀疏 环境较好 4.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完成课本 61 页“活动”的第题。 (二)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阅读课本 6465 页,完成:) 5.列举 3 处世界文化遗产: 、 、 二、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 专题一: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1.走进自然,选择理想的居住地。 请在下列条件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适合定居的地方: 交通闭塞、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 平坦肥沃的华北平原 干旱的撒哈拉沙漠 气候酷寒的南极地区 水网密集的长江流域 资源丰富的地区 2.读右图,回答: (1)三处聚落的选址有什么共同点? 2 (2)图中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 成为一般城市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3.根据以上分析,说说有哪些因素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专题二: 1.请你来当设计师。阅读课本 63 页的内容后,帮助以下地区的居民设计适合 他们居住的房屋,并说明理由。 A、高温潮湿的地区: B、炎热干旱的沙漠地区: C、寒冷、多雨雪的地区: 2.(1)下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做法正确的有: 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 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 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地过度发展旅游业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 (2)我们为什么要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三、展示三、展示提升提升 四、归纳总结四、归纳总结 五、训练巩固五、训练巩固 完成 基础训练 P.3536 的内容。 六、知识链接六、知识链接 云南傣族的竹楼: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潮湿,人们充 分利用当地的竹木资源,搭建竹楼,通常屋子没有门窗,便于通风透气,既 凉爽又干燥;竹楼房顶坡度较大,利于雨水的快速倾泻。 草原上的蒙古包: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游牧民族创建了 拆装容易、搬迁简便的蒙古包。 黄土高原的窑洞:窑洞的成功建设主要是黄土具有直立的特点,再加上 3 黄土保暖性好,该地区自然环境干燥少雨,多风沙天气,光线充足,窑洞一 般背风建设,可以保暖驱寒,避免风沙天气的侵害。 因纽特人的雪屋:地处北极地区,冬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