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6-2017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五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五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白磷自燃 C冰雪融化 D食物腐烂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 ) A用氢气充气球 B用可燃冰作燃料 C用铜丝作导线 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 3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C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D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4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 象说明(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5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6镉(C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48,中子数为 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 48 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2g C镉是金属元素 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48 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2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B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电子一般多于 4 个 D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来表示原子的结构 9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 2007 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 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 “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7 个中子的碳原子, 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 3 个质子,没有中子B含有 2 个质子,1 个中子 C含有 1 个质子,2 个中子D含有 3 个中子,没有质子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能转变成离子 B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阴离子都带负电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1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内有 12 个质子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有 3 个电子层 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12水是最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活性炭净水是化学变化 C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 D过滤能降低水的硬度 3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3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14根据如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产生气体 a 的 A 极是电源的 极,B 极产生的气体是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 ,火焰呈 色,写出该气体燃烧的文 字表达式 (3)写出水通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填“化合”或 “分解”);这个反应说明水是由 和 组成的 15如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 (2)硫离子的符号为 ; (3)硫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16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 ,属 于同种元素的为 17如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 1011 碳 66612 氧 88816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 (2) (3) (4) 4 三、计算题三、计算题 18已知一个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9.288x1026kg,一个碳 12 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1.993x1026kg (1)计算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2)已知铁原子内的质子数为 26,计算铁原子内的中子数 5 2016-20172016-2017 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五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五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1-2 单元)单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白磷自燃 C冰雪融化 D食物腐烂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 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B、白磷自燃能生成五氧化二磷,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融化过程中,水由固体变成液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腐烂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 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 ) A用氢气充气球 B用可燃冰作燃料 C用铜丝作导线 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 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 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解答】解:A、用氢气充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B、用可燃冰作燃料是利用了可燃冰的可燃性,是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6 C、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丝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D、用金刚石切割金属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 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3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C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D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B、根据过滤的原理判断; C、根据蒸馏的原理判断; 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判断 【解答】解: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属于物理变化,没发生化学变化,而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必须是化学变化,故 A 错; B、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开的操作,过滤时不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而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 实必须是化学变化,故 B 错; C、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是水蒸发又冷凝的过程,除去了其中的杂质,属于混合物的分离,属于 物理变化,而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必须是化学变化,故 C 错;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 子,氢原子、氧原子又重新组成新的分子,而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必须是化学变化,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或 距离,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必须是化学变化 7 4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 象说明(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其构成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碘具有能使淀粉变蓝的性质 【解答】解:固态碘和碘蒸气中含有相同的碘分子,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说明相同的物质具有相 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相同,与分子的质量、体积、运动速度无关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相同的物质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也相同,让学生明确用分子的基本性质 解决实际问题 5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 【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 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解答】解: A、把糖和水混合不是化学反应错误;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不是化学反应错误; 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不是化学反应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 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 6镉(Cd)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48,中子数为 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 48 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2g C镉是金属元素 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48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 g 进行分析 C、从元素的造字上分析元素的种类 D、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解答】解:A、镉(Cd)的原子序数为 48,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镉原子的质子 数为 48,故此说法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 g,故此说法错误 C、镉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镉是金属元素,故此说法正确 D、镉(Cd)的原子序数为 48,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48,故此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 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9 【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物质的构成及微粒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故 A 错;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 B 正确; C、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例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 C 错; 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故 D 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学生应正确理解微粒的微观性,并熟悉它们是构成物质 的微观粒子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B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电子一般多于 4 个 D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来表示原子的结构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考虑;B、根据离子核外也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考虑;C、根 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考虑;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考虑 【解答】解:A、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故 A 说法正确; B、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例如钠离子、氟离子等核外也达到了相对 稳定结构,故 B 说法错误; C、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电子一般多于 4 个,易得电子,故 C 说法正确; D、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来表示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故 D 说法正 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电子的分层排布,稀有气体、离子都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熟悉核 外电子的分布特点 9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 2007 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 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 10 “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7 个中子的碳原子, 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 3 个质子,没有中子B含有 2 个质子,1 个中子 C含有 1 个质子,2 个中子D含有 3 个中子,没有质子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由题意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 6 个质子、7 个中子的碳原子,可推出 13 是质子 数和中子数之和,所以“He3”,中的 3 也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解答】解:有分析已推出“He3”,中的 3 也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氦的原子序数是 2 即质 子数为 2,所以中子数=32=1,所以原子核内含有 2 个质子,1 个中子 故选 B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这类题目中的数字是指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能转变成离子 B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阴离子都带负电 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C、带负电荷的离子是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形成离子,但不是原子都能转变成离子,如稀有气体的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为 8,性质稳定,不能转变成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带负电荷的离子是阴离子,阴离子都带负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D、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中子构成,如氢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常见的带电的粒子、常见原子的构成等是正 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内有 12 个质子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有 3 个电子层 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回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有几条 弧线就有几个电子层,最外层是指离核最远的一层;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当 最外层电子数4 时,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外有 3 个电子层,质子数为 12,最外层电子数是 2,小于 4 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不稳定,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 B 错误,A、C、D 正确 故选:B 【点评】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时,元素为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 子数大于 4 时,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易得到电子 12水是最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活性炭净水是化学变化 C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 D过滤能降低水的硬度 【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 12 C、天然水中含有多种物质;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解答】解:A、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起浮 渣正确 B、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能把杂质吸附在它的表面,没有新的物质生 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澄清的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水错误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故选:A 【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3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水分子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氧原子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分子不断运动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定义和性质解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它在不断的运动,分 子间有间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 【解答】解:(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 分子,故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分子不断运动,水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物质的体积变 小 故答案为:(1)水分子 (2)氢原子、氧原子 13 (3)分子不断运动 (4)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 【点评】了解分子的性质和特征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要能根据分子的不同性质来解释不同的知识 点 14根据如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产生气体 a 的 A 极是电源的 正 极,B 极产生的气体是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 燃烧 ,火焰呈 淡蓝 色,写出该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写出水通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 分解 反应 (填“化合”或“分解”);这个反应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 【考点】电解水实验;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文字表达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以及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电解水时“正氧 负氢,氢二氧一” 【解答】解:(1)由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可知,产生气体 a 较少,是氧气,A 极是电源的正极,B 极 产生的气体是较多是氢气 (2)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具 有可燃性,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燃烧生成了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氢气+氧气水 (3)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分解 反应;这个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为:(1)正;(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烧,淡蓝,氢气+氧气水;(3)水氢气+氧气该 分解;氢元素,氧元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电解水试验,了解电解水试验的现象、结论以及生成气体的性质等知识 即可分析解答 15如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6 ; (2)硫离子的符号为 S2 ; 14 (3)硫元素属于 非金属元素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简单分类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1)硫原子核内质子数,即圈内的数字,为 16; (2)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易得 2 个电子,所以带两个负电荷;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在反应中很容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 【解答】解:(1)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6; (2)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易得 2 个电子,所以带两个负电荷,故硫离子的符号为 S2;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故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答为:(1)16, (2)S2 (3)非金属元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掌握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掌握元素的 简单分类 16在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原子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有 ,属于同种元素的为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核电荷数(即质 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属于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为阳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琼中县教育局赴海师公开招聘教师和校医49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江门市蓬江区教师招聘23人(编制)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珠海中交集团纪委第一办案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靖西市人民医院招聘导诊分诊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德州武城县公开招聘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36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招聘村人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乐山高新区管委会直属事业单位公开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室教师课件
- 2025福建南平武夷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阳山铁矿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课件
- 防突员专项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蒸汽蒸饭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会阴部护理课件
- JG/T 234-2008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板
- 浅谈桥梁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 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困境与突破:基于法理与实践的双重视角
- 股权代持协议(模板)8篇
- 《AI创意课件之设计》课件
- 医院会计笔试题目及答案
- 会计中级职称《财务管理》电子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