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宜昌昌市市西西陵陵后后路路垃垃圾圾转转运运站站改改造造 工工程程 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 (评评审审稿稿) i 目 录 1总论总论3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3 1.1.1项目名称3 1.1.2项目承办单位3 1.2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3 1.3编制目的 4 1.4编制依据 4 1.5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4 1.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4 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6 2主要设计基础资料主要设计基础资料8 2.1工程区域概况 8 2.1.1宜昌市区域概况8 2.1.2西陵区区域概况9 2.2地形图 10 3设计原则设计原则11 4工程方案工程方案12 4.1除臭设计 12 4.2工艺设计 12 4.2.1工艺方案选择12 4.2.2工艺设备12 4.3建筑设计 13 4.4结构设计 13 4.5电气设计 13 ii 4.6给排水、消防设计 14 5环境保护环境保护15 5.1主要污染源 15 5.2环境治理措施 15 5.2.1臭气和灰尘控制15 5.2.2噪声控制15 5.2.3污水控制16 5.2.4散落物控制16 5.2.5蚊蝇控制16 5.2.6收集车跑、冒、滴漏控制17 6劳动保护与节能劳动保护与节能18 6.1劳动保护 18 6.1.1编制依据18 6.1.2安全技术措施18 6.1.3卫生防疫措施18 6.2节能 19 7管理机构和劳动定员管理机构和劳动定员20 7.1管理机构 20 7.2劳动定员 20 8项目进度项目进度21 9投资估算投资估算22 9.1投资范围 22 9.2投资估算 22 9.3成本分析 25 10结论、问题与建议结论、问题与建议26 10.1结论 26 10.2存在问题与建议 26 3 1 总论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 1.1.2项目承办单位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 宜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项目设计单位 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1.2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宜昌市目前主要有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万寿桥垃圾转运站、四方堰垃圾 转运站、胜利四路垃圾转运站、滨湖路垃圾转运站、八一垃圾转运站、杨岔路 垃圾转运站等七个转运站。 其中,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担负着周边两公里城区居民的生活垃圾中转。 处理规模为 80 吨/天。过去,由于该垃圾转运站的设备为老式吊装设备,噪音 大、降尘多等毛病达不到“三创”要求。先期,环卫部门引进了长沙生产的地 埋式水平压缩垃圾设备。该设备具有噪声小、垃圾转运量大、环卫工人劳动强 度低等特点。 由于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地处宜昌市夷陵广场北面繁华地段,周边商铺林 立,是投资的热点地区,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由于建设较早,与周边的环境已 不相称,目前,该垃圾转运站的运行管理一直是周边居民关注和投诉的热点。 本次改造的重点在于环保化、人性化,与周围建筑协调化。本工程改造内 容包括: 对原有垃圾转运站的建筑物外立面、围墙功能色调改造。 增加除尘除臭系统,使转运站气体达标排放。 4 改造排水设施,使污水排放通畅。 压缩设备已接近使用年限,需要重新更新。 1.3编制目的编制目的 为提高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环卫作业水平,满足垃圾处置的环境保 护要求,对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作全面的工程设计,推荐技术 可行、经济合理、环保达标的工程建设方案,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4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测绘地形图; 宜昌市环卫部门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1.5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0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版)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96) ;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 年版)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 年版) ;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 1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1994)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1995); 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版)(gb50057-199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j46-82) ;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2)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 6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87) ;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 ;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设计规范(gb50119-2003) ;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1-90) ; 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90) ; 城市测量规范(gbj8-90)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2007)。 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7-2006) ;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标准(cj/t29-91) ; 垃圾车(qct52-2000) ;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 城市容貌标准 (cj16-86)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89) ;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7 门式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2:2002) ;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 (cecs200:2006) ; 用户终端设备耐过压和过电流能力要求和试验方法 (yd/t870-906) ;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44-91) ; 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4-97)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j321-90) ; 轻钢结构设计规范及有关规程。 8 2 主要设计基础资料主要设计基础资料 2.1工程区域概况工程区域概况 2.1.1宜昌市区域概况宜昌市区域概况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位于湖北省西 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秦巴山脉和武陵山脉向江汉平原的 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有山区、平原、丘陵,大致构 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为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宜昌“上控巴蜀, 下引荆襄” ,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自古以来,宜昌就是鄂西、湘 西北和川(渝)东一带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道。 宜昌东西最大横距 174.08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180.6 公里。东邻荆州市和 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 襄阳市。 宜昌四季分明,春秋较长。年平均水量为 992.11404.1 毫米之间。雨水丰 沛,多在夏季,较长的降水过程都发生在 67 月份,雨热同季,全年积温较高, 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为 13.118,但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每上 升 100 米降低 0.6。7 月平均气温 24.128.8,元月平均气温 1.7 6.5。极端最高气温 41.4,最低气温-15.6。 宜昌境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距今 25 亿年前的元古界到百万年前的新生界之 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均有分布,且发育完整,出露齐全。 宜昌市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 斜,西北部是大巴山,中部巫山,西南部是武陵山,宜昌城以东的宜都、枝江、 当阳、远安属丘陵山区和平原;宜昌城以西的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属 于山区,是我国二级阶地东端,崇山峻岭,峡谷交错。在市域总面积中,山区 占 69%,丘陵占 21%,平原占 10%,构成“七山、二丘、一平”的地貌特征。 宜昌境内水系属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 年平均总水量 4741.4 亿立方米,市境内长度大于 10 公里的河流有 99 条,其中 集水面积在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64 条,总长 3793 公里,总集水面积占全 9 市的 83.9%。 主要河流有:长江、清江、沮漳河、黄柏河、香溪河 、下牢溪。 宜昌全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城区,五县为: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市为: 枝江市、宜都市、当阳市; 五城区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猇亭区、点军区。 2.1.2西陵区区域概况西陵区区域概况 西陵区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峡口,地处三峡明珠宜昌市城区中心, 是 1986 年 12 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行政区,辖 6 个街道办事处,1 个城 郊乡和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 89.9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44.88 万人。 西陵区是宜昌市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和旅游服务区。宜昌市绝大部分 党、政、军、群机关在辖区内,三峡开发总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清江开发 总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有限公司、世界 500 强企业欧莱雅等中省企业和大中 型企业上百家落户区内,辖区各类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云集,三峡工程总部 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境内。 西陵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商贸业、都市工业、旅游服务业、物流业和近郊 观光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迅速,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异军突起,社区建设等特 色工作亮点纷呈。先后被授予“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 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区”、“全国计划生育 优质服务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 “全省社区党建工作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市教育现代化 示范区”“全省平安区”等荣誉称号,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首善之区”。 西陵区水、陆、空交通便利。长江在宜昌境内 237 公里,大型港口 2 个, 宜昌港云池新港区有 15 个深水泊位,并建有水陆(铁路)联运线;距三峡国际 机场 15 公里;距三峡大坝 38 公里,近郊有焦柳铁路、宜(昌)黄(石)高速 公路、沿长江铁路、沪蓉高速公路。 西陵区地缘优越、风景宜人、功能完备,是旅游的胜地和投资的热土,热 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兴业、与我们共谋繁荣、共建 繁荣、共享繁荣。 10 2.2地形图地形图 本工可采用业主提供的电子地形图。 本工程选址处位于西陵区西陵后路以南、西陵横路以西,东侧为宜昌均瑶 锦江国际大酒店。处于最为繁华商业地带,毗邻夷陵休闲广场、宜昌火车站、 宜昌长途汽车站、宜昌港口。 场地现状高程为 60.9561.51 米之间。 11 3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使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规范和标准。 选用的除尘除臭工艺力求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可靠安全、高效 节能、经济合理,确保处理效果,较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降低运行费用,改善工 人操作条件。 妥善解决垃圾转运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避免二次污染。 对已有建筑进行合理的立面整治,使之改变形象,改善工作环境。 12 4 工程方案工程方案 4.1除臭设计除臭设计 4.2工艺设计工艺设计 4.2.1工艺方案选择工艺方案选择 小型压缩收集设备按照压缩机固定与否可分为固定式压缩设备和移动式压 缩设备;根据装箱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推入压缩装箱式和压块推入装箱式。西 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目前采用的是压块推入装箱式的压缩收集设备,存在不少问 题。但是,根据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及宜昌市环卫作业现状, 目前考虑对将要到使用年限的设备就行更换,重新购置地埋升降式压缩设备。 压缩转运工艺流程见图 4-1。 图图 4-1 压缩收集站工艺流程图压缩收集站工艺流程图 4.2.2工艺设备工艺设备 4.2.2.1设备选设备选型型 地埋升降式压缩垃圾站是采用液压传动技术,集机、电、液于一体的水平 压缩、储存和中转的垃圾处理专用设备,它主要由垃圾箱体、举升机构、压缩 机构、电液控制系统等组成;采用电脑自动控制压缩机构。该产品具有占地面 积小、投资小、布置简单、易于操作维护、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以等优点。 压缩设备主要参数见表 4-1 所示。 收集车收集卸料口压缩入箱 进站卸料 装箱 倾翻 转运车出站 13 表表 4-1 移动式压缩机主要参数表移动式压缩机主要参数表 序号项目参数 1 理论垃圾上料能力 120 t/d 2 卸料槽有效容积 9m3 3 收集车投料口宽度 3239mm 4 收集车投料口高度 260mm 5 推头循环时间 50s 6 推头尺寸(长宽) 4951340mm 7 推头一次送料量 3m3 8 举升机构升降循环时间60 (升 35 s,降 25 s)s 9 卸料槽的升降高度 2850mm 10 液压系统压力 21mpa 11 总质量 6680kg 12 外型尺寸(长宽高) 575327902506mm 4.2.2.2设备设备配置配置 本工程高峰日共有 80t/d 生活垃圾需通过压缩收集设备进行收集转运。由此, 共需配备 2 台压缩收集设备。 4.3建筑设计建筑设计 4.4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4.5电气设计电气设计 (1)用电负荷 14 由市政公用电网接入,采用低压(380v)进电方式,用电容量分别为 50kva。 4.5.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00) 4.5.2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的动力配电设计。 4.5.3供电设计供电设计 供电电源:引自垃圾转运站配电间进线柜。 4.6给排水、消防设计给排水、消防设计 (1)给水 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用水从市政管网接入,利用原有给水系统。 (2)排水 站内生活污水和冲洗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由于目前原有垃圾转运站污 水外排管标高已低于市政污水管的标高,需重新沿西陵横路布设污水外排管至 西陵一路。污水管选用 dn200 的钢塑复合管,长度约 100m,考虑到西陵横路上 的现场条件,考虑采用顶管施工。 另外,在垃圾转运站内增设一个污水集水井,井内设置一台潜污泵 (q=11.3m3/h,h=14.4m,p=1.5kw) ,通过液位控制垃圾转运站内的污水外排。 15 (3)消防 利用原有消防系统。 室内灭火器按 gbj140-90 要求配置。 各工房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 生产作业区严禁吸烟或有烟火。 16 5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5.1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源 本项目本身是治理环境污染的基础设施,但由于将污染物集中中转运输, 污染物相对集中,应该进行防范和引起注意。以下为可能影响外部环境的污染 源: (1)垃圾转运过程中散发的臭气和扬尘; (2)设备和场地冲洗污水; (3)中转作业机械和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 (4)运输、卸料过程的散落垃圾; (5)污水和散落垃圾中易孳生蚊蝇。 5.2环境治理措施环境治理措施 5.2.1臭气和灰尘控制臭气和灰尘控制 1)臭气和灰尘的产生: 在生活垃圾转运站作业过程中,垃圾收集车的卸料、中转装箱过程中会有 臭气和灰尘产生,所以必须要求:垃圾收集车的卸料作业和中转装箱作业均应 在室内或封闭状态下进行,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控制措施: 臭气和灰尘的控制采取以下措施: (1)转运站为封闭式设计,收集车的进、出口设风帘防止臭气外逸。 (2)转运站设除尘脱臭系统。治理后气体排放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中的二级标准排放。 除尘脱臭系统中设有排气采样口,供排放监测用,排放监测可委托环保部 门定期进行。 17 5.2.2噪声控制噪声控制 (1)转运站所有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本身产生噪声小。 (2)转运站所有作业均在封闭的室内进行,可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对于车辆产生的噪声主要通过限速、禁止鸣喇叭等措施控制。 (4)转运站内其它设备产生的噪声通过减震、隔音等措施控制。压实器工 作噪声主要由于液压系统引起,通过减震措施,可减少噪声影响。 通过以上措施,将作业区噪声控制在 80db 以下,转运站周边噪声昼间低于 70db,夜间低于 55db。 5.2.3污水控制污水控制 1)污水的产生: 生活垃圾转运站产生的污水来源于职工的生活污水,车辆、设备、场地的 清洗污水和雨水等。 2)控制措施: 转运站内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场地冲洗和车辆清洗产生的 废水,也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5.2.4散落物控制散落物控制 站内垃圾散落的产生可能发生在收集车运输及卸料过程中及站内设备的误 操作。 收集车进站运输过程中的垃圾散落采用随时清扫并冲洗,收集车卸料时散 落的垃圾可定时向地坑内清扫和清洁,设备误操作所产生的垃圾散落则采取随 时清扫和冲洗措施来解决。 5.2.5蚊蝇控制蚊蝇控制 根据国内转运站站的实际运作情况,只是在夏天有少量的蚊蝇出现, 18 本工程采取以下办法预防和消灭蚊蝇。 在蚊蝇容易聚集处设置灭蚊器、药条等器具。 对设备和场地每天下班后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以保持清洁。 定期对设备和场地进行喷药灭蚊蝇等。 5.2.6收集车跑、冒、滴漏控制收集车跑、冒、滴漏控制 应在每天中转作业高峰后,由冲洗设备对收集车作业场地和入口处进行及 时清洗,以尽量消除车辆跑、冒、滴漏后的臭气散发。 19 6 劳动保护与节能劳动保护与节能 6.1劳动保护劳动保护 6.1.16.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为贯彻执行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遵照下列文件编制本工程的安全 与职业卫生技术措施。 (1)劳动部劳字(1998)48 号关于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职业安全卫生 检察的暂行规定 。 (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 (3) 传染病防治法 。 6.1.26.1.2 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各工房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生产作业区严禁吸烟或有烟火。 变压器设过流断电保护装置。 6.1.36.1.3 卫生防疫措施卫生防疫措施 生活垃圾容易孳生蚊蝇和多种致病微生物,所有这些均可能对场内操作人 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安全与卫生工作较为重要,必须 予以高度重视。具体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一线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和防尘罩。 (2)每天作业完毕,对所有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并清扫冲洗场地。 (3)建立卫生防护设施的管理和使用规章制度,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以 确保卫生防护设备始终保持正常运转。在生产区域配备应急抢救器材和药品, 以备中毒事故发生时应急使用。指定应急救援预案和配置应急抢救设施。 (4)加强操作人员定期的职业性体检,避免患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接触相 应的职业有害因素;检验安全卫生措施实施效果,建立安全档案,以便及时发 20 现安全卫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 识,自觉遵守操作规程。 (5)指定定期监测计划,做好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工作,发现浓(强) 度超标的设备和岗位,及时查找原因进行改造,以确保各种职业危害因素浓 (强)度达到卫生标准。 (6)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灭火器及防雷装置等。 6.2节能节能 (1)本工程选用的相关设备为节能型(国家推广产品) 、标准型的专用设 备,所有设备均指定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进行检修,以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保持设备状态良好,杜绝设备空转现象。 (2)生产工人均应经过职业培训,实行持证上岗,使每个生产工人均能熟 练操作,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应的作业规范。 (3)严格控制职工数量,做到精简、高效,提倡勤俭节约。 (4)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以及作业用车的车型、车次,减少运输的能源消耗。 (5)注重运用科技,推广科技成果。积极采用各种有利于节能的新技术、 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使生产与科研密切结合,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 21 7 管理机构和劳动定员管理机构和劳动定员 7.1管理机构管理机构 由宜昌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的改造及运营管理。 7.2劳动定员劳动定员 改造后,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的作业人员保留原有人员。 22 8 项目进度项目进度 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和交付使用,在现有的项目进度情况下,本报告对项 目整体进度作如下设想,本工程从可行性研究到工程施工结束的完成时间约 6 个月。 项目进度计划安排见表 8-1。 表表 8-1 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实施进度设想表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实施进度设想表 2011 序 号 时 间(月) 阶 段 3456789101112 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初步设计 3设备及施工招标 4施工设计 5土建工程 6设备安装及调试 7竣工验收 23 9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9.1投资范围投资范围 9.2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近期一阶段估算投资 5037.71 万元, 近期工程总估算投资 7034.00 万元;详见投资估算表。 24 阶阶 段段 一:投一:投 资资 估估 算算 表表 估算价值(万元)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 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 工器具及生 产用具购置 其他费用合 计单位数量 单位价 值(元) 第一部分 工程费用 1库区土方工程50.10 50.10 1.1土方开挖27.60 27.60 m32300012 1.2库区抽排水量22.50 22.50 m31500001.5 2围隔堤道路203.70 203.70 2.1围堤填方39.00 39.00 m32600015 2.2隔堤9.00 9.00 m3600015 2.3植草网垫护坡0.70 0.70 m214005 2.4砼路面100.00 100.00 m25000200 2.5排水明渠55.00 55.00 m1100500 3垂直防渗墙267.30 267.30 m212150220 4水平防渗系统905.96 905.96 4.1底部防渗系统563.65 563.65 4.1.1土工布隔离层 200g12.20 12.20 m2244005 4.1.2500mm 碎石渗沥液导流层134.20 134.20 m212200110 4.1.3600g 无纺土工布膜上保护层68.32 68.32 m24880014 4.1.41.5mm 光面 hdpe 土工膜109.80 109.80 m22440045 4.1.5 gcl 土工聚合粘土衬垫73.20 73.20 m22440030 25 阶阶 段段 一:投一:投 资资 估估 算算 表表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 估算价值(万元)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 工器具及生 产用具购置 其他费用合 计单位数量 单位价 值(元) 8.1.1压实填方15.00 15.00 m31000015 8.1.2开挖土方1.20 1.20 m3100012 8.1.3垂直防渗53.46 53.46 m22430220 8.2调节池防渗系统51.30 51.30 m2570090 8.3地下水收集与导排系统6.39 0.15 2.00 8.54 8.3.1 地下水收集边沟(底 0.6,深 0.60) 0.12 0.12 m36120 30劳动安全卫生评价费 4.194.19 0.1% 第二部分 其他费用小计 470.93470.93 第一二部分工程费用合计2377.6837.101288.0012.88470.934186.59 31基本预备费 334.93334.93 8% 32征地费 516.19516.19 甲供数据 总投资总投资2377.6837.101288.0012.881322.055037.71 26 9.3成本分析成本分析 近期工程,根据其项目特点及设计参数估算项目运行成本。 经测算,项目年运行成本 448.43 万元,单位运行成本 49.14 元/t,详见成本 估算表。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结论、问题与建议结论、问题与建议 10.1 结论结论 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改造工程的实施,使垃圾运输实现了封闭化, 使垃圾转运站建筑风格与周边一致,将有利于改善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所 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选用的工艺先进、可靠,同时采取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环保 标准,使转运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达到了科学地处理垃圾并可 控制环境污染的目的,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以人为本的宗旨。 工程建设总投资估算为 2974.10 万元;单位总成本 49.19 元/吨,经营成本为 34.13 元/吨。 工程建设期为 6 个月 10.2 存在问题与建议存在问题与建议 为确保宜昌市西陵后路垃圾转运站垃圾出路的畅通,改善环境形象,建议 本工程加快实施。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总论项目总论1 1.1 项目概况1 1.2 编制依据1 1.3 编制原则3 1.4 研究范围.3 1.5 项目服务对象.4 1.6 研究结果概要.4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区域及垃圾处理现状项目区域及垃圾处理现状6 2.1 区域现状6 2.2 城区环境卫生现状11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5 3.1 建设背景15 3.2 必要性16 第四章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的方式选择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的方式选择18 4.1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概述.18 4.2 各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19 4.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述.19 4.4 各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选择.22 第五章第五章 工程总体设计工程总体设计25 5.1 工程规模.25 第六章第六章 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28 6.1 选址原则28 6.2 设置要求28 6.3 项目选址29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4 建设条件30 第七章第七章 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方案32 7.1 垃圾转运站方案设计32 7.2 转运站防渗方案33 7.3 建筑设计33 7.4 结构设计35 7.5 给排水36 7.6 消防37 7.7 电气37 第八章第八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38 8.1 环境保护规定38 8.2 水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42 8.3 大气污染影响与控制措施42 8.4 噪声、扬尘污染影响及控制措施42 8.5 除臭与防臭措施43 第九章第九章 节能、节水及防腐蚀节能、节水及防腐蚀46 9.1 能耗概况46 9.2 节能措施46 9.3 节水措施47 9.4 防腐蚀47 第十章第十章 职业安全、卫生及防疫职业安全、卫生及防疫50 10.1 设计依据50 10.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51 10.3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52 10.4 卫生防疫措施.53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54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工作制度.54 11.3 项目定员54 11.4 人员培训54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招标方案招标方案55 12.1 编制依据及原则55 12.2 招标方式56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安排项目进度安排58 13.1 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58 13.2 项目实施进度58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8 14.1 工程概况58 14.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58 14.3 编制办法.58 14.4 其它费用说明.58 14.5 总投资.58 14.6 资金筹措.58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分析58 15.1 社会效益分析58 15.2 生态环境分析58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58 16.1 结论58 16.2 建议58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第一章第一章 项目总论项目总论 11.111.11.1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江西省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环境卫生保洁公司 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11.211.2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2.1 政策、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3)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 号) ; (4)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发【1996】31 号) ; (5)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 (6)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 (7)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1.2.2 标准、规范 (1) 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cjj47-2006) ; (2)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37-2003) ; (3)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cjj27-2005) ; (4) 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cjj109-2006) ; (5)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 (cj/t17-1999) ;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 ; (7) 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技术规范 (gb12348-90) ; (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9)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 (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 ; (12)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 (1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9) (17)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 (1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 (19)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92) ; 1.2.3 其他文件及资料 (1) 寻乌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4-2020) 寻乌县人民政 府; (2) 寻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寻 乌县人民政府; (3) 寻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4)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国家计委计办投资 200215 号; (5)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及其附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件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字(1993)530 号; (6)项目双方签订的工程咨询委托书和合同书。 11.311.31.31.3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 1、生活垃圾转运设施项目作为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项 目,应在寻乌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 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 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遵循我国城市城区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 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 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 3、从寻乌县城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择 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 4、结合寻乌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今后的发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 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 必须注意安全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 美观,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 良好统一。 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恶臭 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7、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施工及运行安全。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411.4 1.41.4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 本报告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垃圾转运站站址、收集运输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公用 工程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财务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 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选址、内容 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可靠和准 确的论证。 11.511.51.51.5 项目服务对象项目服务对象 本工程服务的对象包括寻乌县城。服务的范围为寻乌县城及四 周临近的村庄。 11.611.6 1.61.6 研究结果概要研究结果概要 1.6.1 设计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工程为寻乌县城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工程以收集 和转运各乡镇生活垃圾、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处理的对象为:寻 乌县城及周围临近村庄的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 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固体废弃 物。 根据本工程的服务对象寻乌县,采用寻乌县城区人口预测及垃 圾产生量预测数据,并考虑寻乌县城区周边的村落,确定在设计年 限内日平均处理垃圾规模为:75 吨/日。 1.6.2 环境保护 本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可 能产生的污染因素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1.6.3 劳动定员 本项目利用劳动定员为 30 人。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4 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 12 个月,为加快建设进度,缩 短建设工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允许有一定程度交叉。 1.6.5 工程投资 项目总投资 640 万元,所需资金由项目承办单 位自筹解决。 1.6.7 结论 本工程采用小型压转运站对寻乌县城区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 运输,总投资 640 万元。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相关政策,通过改善 县城的环境卫生,可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 也减轻垃圾对河流水系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实现寻乌县生活垃 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总目标,以及保护和改善寻乌县 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的选址恰当,工程 地质状况良好;施工条件较好,交通、水电设施齐全;项目建筑设 计方案和资金筹措方案合理可行。 11.71.6.8 建议 1、我国的环卫事业处于发展时期,大部分环卫机械、材料处于 发展的阶段。因此,部分环卫机械、材料质量可靠性尚差,且价格 偏高,因此,在机械设备、材料招标采购中、应加强调查研究机械 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价格的真买性,选择可靠、适用又经济的产品。 2、建议设计施工中充分结合现场情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 满足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的要求条件下,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 造价。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是社会公益设施,需政府拨款以维持 中转场的正常运行。因此,建议项目管理以企业方式经营管理,并 给予一定的减免税赋等优惠政策,使自身具备财务生存能力,逐步 减少政策拨款。 12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区域及垃圾处理现状项目区域及垃圾处理现状 12.112.12.12.1 区域现状区域现状 2.1.1 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寻乌地处江西省东南端,居赣、粤、闽三省交界处,东临福建 武平县、广东平远县,南接广东兴宁市、龙川县,西毗安远县、定 南县,北连会昌县,县境南北长 78 公里,东西宽 61 公里,总面积 2311.38 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 2403040-2501210,东 经 11502122-11505425之间。 寻乌县城位于县域中部的长宁镇,距省会南昌市 668km、赣州 市 238km;北距会昌县 111km,南距广东省平远县 64km,距梅州市 1.5 小时车程,距汕头机场 3.5 小时车程。长宁镇辖区面积 12.5km2。 2、地形地貌 寻乌县处在武夷山脉与南岭山脉交汇处,东南连武夷山余脉, 西北接九连山支脉,地势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境内海拔标高 500 米-1000 米,相对标高 200 米-500 米。县域海拔 400 米以上 的山峰有 908 座,10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30 座,县域最高峰为项山 甑,主峰海拔 1529.8 米。最低标高为南部斗晏村西河谷,海拔 180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米。 全县以山地丘陵为主,仅沿河两岸呈狭小谷地。从东到西大致 可分为武夷山、基隆嶂两个隆起带和南部红层盆地的沉降带。其中 山间谷地占总面积的 2.38%,岗地占总面积的 7.68%(系第四纪红土 砾石组岩系为主) ,山地占总面积的 75.62%,多以花岗岩、石英石 或少量坚硬的质岩组成。 3、气象条件 寻乌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为 18.9 摄氏度;全年日照时数 总计有 1823.8 小时;年均降雨量为 1600-2400 毫米,无霜期 280- -340 天。 4、水文地质 寻乌县域河网密布,共有大小河流 547 条,河道总长 1901.71 公里,水域达 25.48 平方公里,分属东江水系、贡江水系和韩江水 系。其中较大的河流有寻乌河、晨光河(水金河) 、罗塘河。 寻乌河: 发源于长安乡三桐村下畲水,属东江水系。境内河道 长 126.08 公里。自北向南贯穿全县,流经长安、水源、澄江、吉潭、 文峰、南桥、留车、龙廷 8 乡,于龙廷斗晏村渡田出口,汇入东江。 晨光河(水金河):发源于桂竹帽营林林场白面石桂龙嶂的担 干垇,属东江水系。境内河道长 34.95 公里,流经桂竹帽、晨光、 菖蒲 3 乡(场) ,向南经墨斗角,流入广东龙川,汇入东江。 罗塘河: 在县境内东北角,是贡江源头。发源于武夷山西侧罗 珊乡的吴村与剑溪乡的下园。境内河道长 27.6 公里,向北经罗珊乡 寻乌县城垃圾转运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铜锣坵,注入会昌县的湘水。 此外还有 12 条小河,如丹溪乡的铁马河、丹溪河和项山乡的聪 坑河等,属广东的韩江水系;其中集雨面积大于 10 平方公里的 5 条, 河道总长 52.9 公里,流域面积总计 154.74 平方公里,总落差 2170 米,蕴藏水能 2530 千瓦。 寻乌县地下水资源可划分为 4 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 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溶水、基岩裂隙水。 地下水类型及 类名称 富水等级 主要分布地区 松散岩类孔隙水中等县城至长溪尾、澄江圩一带 红层碎屑岩裂隙孔隙水 贫乏 车头、丘坊一带、上津、叶畲、 溪尾、榜溪一带裂隙岩类裂隙水 火山碎屑岩裂隙孔隙水中等菖蒲、白面石、黄天嶂、一带 碳酸岩溶水碳酸岩溶洞水中等老墓、凹背一带 丰富 桂竹帽、高头、中和、汉地、筠 竹、聪坑、佑头、岑峰、丹溪一 带 中等 甲子乌、三标圩、龙岗、黄岗、 上坪、鹅子湖一带 构造裂隙水 贫乏黄田坑、葫芦岽、竹子凹一带 中等斗晏、大同、坪上、白石凹一带 基岩裂隙水 风化带网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公司劳动合同范本设计
- 物业服务合同终止与社区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协议
- 离婚后财产分割及债务承担补充协议
- 环保技术研发保险及专利保护服务合同
- 高速公路养护盘扣式内架施工合作协议范本
- 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特色书籍制作与推广合同
- 企业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计划用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茶艺师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四川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考试仿真试题及答案一
- 信息技术基础教程(WPS版)课件 第3章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使用
- 小鹿斑比题目及答案
- 中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建筑行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院环境感染监测制度
- 医院一键式报警系统建设与实施
- 机关办公楼网络设备升级改造方案
- 心房颤动护理查房
- 《卫生政策学》第三章 政策问题确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