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_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_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_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_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_第一单元_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言和第一单元复习 走 进 化 学 世 界 化学实验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走进化学实验室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什么是化学? 化学的发展史 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 规律的科学。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 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 ,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 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 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 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实验室走进化学实验室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一)物质的变化(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化、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变化中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 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2、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 依据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C D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性质(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 溶解性、挥发性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 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 可燃性 .稳定性. 腐蚀性 .还原性. 氧化 性. 毒性 .酸性 .碱性. 能与反应等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 、延展性都属于物理性质。 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辨一辨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 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铁生锈;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氧气和二氧化碳 (1)用燃着的木条;(2)用澄清石灰水 2.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物理性质:氧气、二氧化碳通常都是无色无味 的气体 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 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如何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 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是氧气, 木条火焰无明显变化的气体是空气。 【思考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 学 对蜡烛 及其燃 烧的探 究 对人体 吸入的 空气和 呼出气 体的探 究 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检验生成物 收集气体 检验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检验氧气含量的不同 检验水蒸气含量的不同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方法】 :将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 上 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 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 化 【现象】 : 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结论】说明了石蜡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文字表达式】 :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走进化学实验室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介绍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托盘天平的使用 连接仪器装置 药品的取用 物质的加热 洗涤仪器 初中化学常用仪器介绍 药匙 石棉网蒸发皿 坩埚钳 锥形瓶 长颈漏斗 干燥管 漏斗 量筒 烧杯 胶头滴管 铁架台 试管 酒精灯 水槽 集气瓶 一、常见仪器的使用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三不原则: 2.节约原则: 3.处理原则: 不直接接触、不近闻气味、不尝 按照实验要求取用药品,如未说 明用量 ,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 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 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托盘天平的使用 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 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 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 如小烧杯、表面皿)里进行称量。 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要点是:沾水;旋转插入;不能放 在实验台上。 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块状 粉末状 较大量液体药品 少量液体药品 一定量的液体药品 . . 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1) (1) 块状药品的取用块状药品的取用 横放容器,把药横放容器,把药 品放在容器口品放在容器口 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 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药品顺着器壁滑到底部 一横二放三慢竖 (2) (2) 粉末状药品的取用粉末状药品的取用 一斜二送三直立一斜二送三直立 . . 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 口诀:口诀: 瓶塞倒放口对口,缓慢倒液签向手瓶塞倒放口对口,缓慢倒液签向手 。 轻刮残液塞紧塞,放回原处签朝外。轻刮残液塞紧塞,放回原处签朝外。 (1)(1)多量取液多量取液 倾倒到指定容器倾倒到指定容器 1.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 放在桌子上?放在桌子上? 答答: : 防止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防止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 2.2.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倾倒液体时,细口瓶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答答: : 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 .应该缓慢的倾倒。应该缓慢的倾倒。 3.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 么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么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 处?处? 答答: : 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 标签。标签。 4.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 把瓶子放回原处?把瓶子放回原处? 答答: :防止药液挥发或吸水导致原试剂浓度发生防止药液挥发或吸水导致原试剂浓度发生 变化,防止药液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变化,防止药液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而 变质。便于下次使用。变质。便于下次使用。 (2)少量液体的取用: 使用仪器:胶头滴管 使用滴管要注意什么? 注意事项: 垂直悬滴,不伸入容器内, 不接触容器内壁; 不能一管多用,洗净后才能 取另一种液体; 取用试剂后不能倒置或平放 ,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 蚀胶头。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 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点拨释疑 (3)定量液体的取用: 使用仪器:量筒(注意规格确 保一次性量出)和胶头滴管 使用量筒量取液体 时须注意什么? 使用注意事项: 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 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 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量筒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 积 点拨释疑 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给固体药品加热 给液体药品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两检查: 检查灯芯是否平整或已烧焦 检查灯内有无酒精,酒精量最多不超 过灯容积的 2/3,不少于1/4 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 一只酒精灯 3,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 嘴去吹 4,万一不慎碰倒酒精灯, 应用湿抹布扑盖 五注意: 1.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2.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3.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4. 不要碰倒酒精灯,如酒精洒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布扑 盖。 5. 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 思考:如何检验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 最高? 想一想下列哪种加热方法是正确的? 小结: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1.固体物质的加热: 药品平铺在干燥的试管底部,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试管夹夹在距管口的1/3处, 先预热试管后,再用外焰集中对药品 加热。 试管炸裂原因: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向 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 2. 液体物质的加热 液体不超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先把外壁水擦干, 试管夹夹持在离试管口1/3处, 管口向上倾斜45, 管口不朝有人方向, 均匀预热试管后,用外焰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 加热过程要移动,避免液体溅出伤人。 讨 论 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 ?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 液体沸腾时会喷出伤人 试管受热不均会炸裂 试管骤冷会炸裂 先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下部来回移动。 【知识拓展】 1、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有: 2、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烧杯、烧瓶、锥形瓶 2、小结 1) 酒精不超过容积的三分之二 2)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3)与桌面成约450角 4)手不要拿试管夹的短柄 5)外壁有水,加热前要擦干 6)加热后不能马上用冷水冲洗 7)先预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8)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突然接触灯芯 9)试管夹要由下往上,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注意:“焰心”和“灯芯”的写法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 判别仪器干净方法: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 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练习 1.判断正误: 2、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3、小明同学所做的下列小实验实验 ,主要发发生化学变变化的是 ( )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具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B.通过观察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就一定判断是否 有化学变化发生 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D.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 成臭氧(在紫外灯照射下的灭菌室、手术室、病 房里也产生少量臭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 D、臭氧不能供给呼吸 A c (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 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