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发电机增容情况介绍.pdf_第1页
300MW发电机增容情况介绍.pdf_第2页
300MW发电机增容情况介绍.pdf_第3页
300MW发电机增容情况介绍.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0 0 m w发电机增容情况介绍 3 o o mw发电机增容情况介绍 周继兵 ( 华能上海石洞 口第一 电厂 ,上海2 0 0 9 4 2 ) 0 摘 。要】通过分析3 o 0 mw发电机存在的 问题 隋况进行分析 。 - - 誓 00 0 l ;【 关键词】发 电机增容 运行 故障分析 1 前言 我厂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汽 轮发 电机 原 为上 海 电机厂七十年代 自行设计制造的qf s 一 3 0 0 2 双水内 冷汽轮发电机。4 台机组分别干1 9 8 7 年1 2 月、1 9 8 8 年 1 2 月、1 9 8 9 年9 月、l 9 9 0 年5 月投入运行。2 0 0 3 年 , 我厂汽轮机组进行增容改造 ,发 电机容量从原来的 3 0 0 mw扩 大 jj 3 3 0 mw ,改 造 工 作 由上海 汽 轮发 电 机有限公司( 前身上海电机厂)负责,4 台机组增容 改造后分别于2 0 0 3 年6 月、2 0 0 5 年6 月、2 0 0 7 年5 月、 2 0 0 9 年 1 月投入运行 。 2 改造前发电机存在的问题 q f s 3 0 0 。 2 型双 水 内冷发 电机 存在 着定子 铁心端 部压圈易发热、进相运行能力低、端部线圈绝缘水平 低 ( b 级 )的弊病 ,同时存在定子线圈绝缘水管尺寸 不规范、转子钢丝编织绝缘水管不符合要求、汇水母 管的排污 口偏小等问题。 定、转冷系统水路发生堵塞的情况基本每台机组 都 发生 过 ,有 的甚至 造成 跳机 ,如 1 9 9 0 年 7 月5 日, l阐 述增容改造的必要性 同 时对改造后发誊的馥障 3 号发电机在运行中突然内部 冒火 ,爆炸 ,保护动作 跳 闸 ,机 组停 运 ,原 因为进 口滤 网破 裂( 滤 网系上海 电机厂随 机 附件) ,进 入定 子线 圈 内冷 水路突 然局面 阻塞 ,线棒及端部接头严 重过 热产生汽化现象 ,引起 漏 水 ,造成 三相短 路 。2 0 0 0 年 1 2 月1 2 日,1 号发 电机 定子线圈第5 4 槽温度高 ,冒烟,有焦味,停机处理 , 经 流 量试 验 ,该 槽流 量偏 低 ,即反 冲洗 ,发现 一长 1 5 mm、宽4 mm、高5 m m的铜焊渣及3 根长3 0 mm、粗 l mm的金 属丝堵塞 了水 回路 ,为 制造厂遗 留物 。4 号 发 电机分 别于 1 9 9 5 年 1 2 月5 日、2 0 0 6 年2 月7 日发生 因 转 子引线包扎物松脱卷进刷架起火 的跳 机事故 。 因此 ,结合增容改造 工作 ,对这些存在 问题 进行 反措 ,也是改造的 目的之一 。 3 增容改造范围 3 1 定子改造 3 1 1 更换 全部上 、下 层定子 线棒。参照 引进技 术同等级电压绝缘厚度改变铜线线规 ,线圈直线部分 不含绝缘层高5 3 mm,宽2 2 3 mm,线圈端部部分不含 璺箜! ! 塑 圃 电力技 术 绝缘层高4 6 7 mm,宽2 2 3 mm,绝缘层 ( 单边)厚度 为5 m m。铜线截面积增大,降低了定子铜耗 ,发电机 效率从原来的9 8 6 提高n ij 9 8 7 。 3 1 2 定子线棒( 单匝) 按f 级绝缘材料制造 ,主 绝缘从 原b 级 多胶粉 云母 带改 为f 级桐 马环氧粉 云母 带( 温升按b 级考 核) ,实一 c , n 线从原二 根一换位 改为 一 根一换位 。 3 1 - 3 在原定子铁芯端部压圈外加装铜屏蔽 ,在 铜屏蔽 内圆损耗密度较高处用空心铜管与铜屏蔽焊接 后通水以加强冷却。另外在发电机两端机座外壁上加 装磁屏蔽 。 3 1 4 更换并重新设计定子连接线结构,使结构 更加可靠 。 3 1 5 更换并重新设计 支架及定子线棒端部 绝缘 件 ,使端部更加 可靠 。 3 1 6 重新进行定子线棒槽内固定设 计 ,槽 楔下 使用绝缘弹性波纹板 ,使定子线棒在槽内有良好固 定,部分槽楔上开有i j , :f l ,以便检修时可测量波纹板 的压缩度以控制线棒松紧度,槽部侧面垫紧半导体 板 ,使定子线棒与槽部接触 良好。 3 1 7 定子槽内层问测温元件及出水小元件全部 更换为p t 1 0 0 电阻元件。 3 1 8 增加铜磁屏蔽的测温 元件。 3 1 9 更换所有检漏板,并有标记。 3 1 1 0 两侧汇水母管更换为不锈钢母管 ,将原 总进水管改为整园式不锈钢总进出水管,上方开排气 孔 ,下方加大排污孔 。 3 1 1 1 定子端部绕组分相绑扎 ,定子绕组端部 进行模态试验 。 3 2 转子检修 3 2 1 转子返厂更换滑环及 引线 ,并做动平衡。 3 2 2 原钢丝编织绝缘水管全部更换。 3 2 3 转子大护环探伤试验 。 4 增容改造前后的发 电机主要参数比较 参数名称 改造前 改造后 发 电机铭牌 qf s - 3 0 0 -2 q f s - 3 3 0 -2 额定容量( mv a ) 3 5 3 3 8 8 额定功率( mw1 3 0 0 3 3 0 囹 2 0 0 9 7 第7 期 参数名称 改造前 改造后 功率因素 0 8 5 o 8 5 额定电压( k v) l 8 l 8 额定电流( a ) l 】 3 2 0 1 2 4 5 3 转速( 转 分 ) 3 0 0 0 3 0 0 0 满载额定励磁 电压( v) 4 6 0 5 2 1 满载额定励磁电流( a ) 1 8 5 0 1 9 8 0 空载额定励磁电压( v) 1 4 0 1 4 5 空载额定励 磁电流( a ) 6 3 5 6 3 4 强励顶值励 磁电压( v) 9 2 0 1 0 4 2 强励顶值励磁 电流( a ) 3 7 0 0 3 9 6 0 最大强励 时间( 秒 ) 1 o 1 0 定子电阻( 指 明何温度下) 2 2 4 1 0 。 欧姆 相( 1 5 度) 1 8 6 +1 0 。 欧n ( 1 5 度) 转子电阻( 指 明何温度下) 0 2 i 6 欧姆( 1 5 度) o 2 2 6 欧姆( 1 5 度) 直轴 同步 电抗( ) 2 2 4 2 4 7 _3 o 交轴 同步 电抗( ) 2 4 2 9 直轴暂态 电抗( ) 2 6 2 9 5 交轴暂态 电抗( ) 4 7 8 直轴次暂态电抗( ) 1 6 5 1 1 8 交轴次暂态电抗( ) 1 8 定子漏抗 ( ) 1 4 0 1 1 5 6 负序电抗 ( ) 2 o 1 4 2 1 9 o 零序电抗 ) 8 8 2 9 7 0 电枢绕组短路时 间常数( 秒) 0 2 7 6 直轴开路暂态时间常数( 秒) 8 8 0 6 8 _ 3 9 交轴开路暂态时间常数( 秒) 0 9 3 2 直轴开路 次暂态时间常数( 秒) 0 0 4 6 交轴开路次 暂态时问常数( 秒) 0 0 7 5 直轴短路暂态时间常数( 秒) 1 0 2 0 0 9 9 9 交轴短路暂态时间常数( 秒) 0 1 7 直轴短路次暂态 时问常数( 秒) o 1 2 7 o 0 3 5 交轴短路 次暂态时间常数( 秒) 0 o 3 5 机组转动惯量( t - m) 8 5 0 0 发电机效率( ) 9 8 6 9 8 7 5 安装及改造后运行中发生的问题 2 0 0 2 年 1 1 月2 9 日,1 号 机组改造 工作开始 ,按 照 制造厂原来的现场施工进度 ,总工期需要7 5 天 ,但由 于是第1 台机的改造 ,在安装制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比较多,因此现场工作持续了1 2 1 天才结束,其中碰 到的问题 主要有 :线棒到厂后 ,发现 表面附着锡 箔, 需用砂皮砂清并用低电阻漆涂一遍 ,现场不具备条 件,线棒返厂进行处理 ;在膛内未桥接时做交流耐压 试验 ,有四根线棒分别发生击穿情况,重新处理,总 烘温度达不到修理规范要求 ;定子 引出线铜排与原封 闭母线接头发生错位等问题。 2 0 0 5 年3 ) 7 2 2 日,1 号机组正在满负荷稳定运行, 突然 发 电机保 护动 作跳 机 。经过 排查 ,确认 一次 系 统有接地现象。转子出膛后检查确认为励n1 1 点钟位 3 0 0 mw发电机增容情况介绍 置 ,距 1 撑槽槽 口约 1 8 公分 的下 层线棒主 绝缘 被磨 损 并打穿 ,下层线棒的垫块绑扎有多处松动、绑扎带断 裂,励侧支架连接线绑扎多处松动,黄粉磨出,尤其 在励 左下出线桩头处呈大量喷洒 状 。汽侧有几挡 间隔 垫块 已松动 ,但无掉落 ,4 9 槽有l 根在p i, r 角表面有 1 处2 0 2 5 左右深坑 ,坑深 约3 - 4 mm左右( 上 层 )。 下 层1 线棒 出膛检查 ,线 棒汽侧铁芯槽 内部分侧 面的 主绝 缘被大面积严重磨损 ,凹陷深度达2 m m之多 ( 见 下图 )。 上层线 棒全 部 出膛 后 对下 层 线棒 进 一步 检 查发 现 :1 、2 、3 、5 4 # 线 圈出槽 口1 5 0 - 1 7 0 mm处有 明显主绝缘磨损痕迹 ,其中击穿的下层线 圈1 在 1 5 0 - 1 7 0 mm痕迹 较深 ,达 : l 3 - 4 mm左右 ,其 它深度 不一 。分析 原因为发 电机改造时所 使用的适形材料失 效或调和配 比不对 ,造成不能 固化 ,还是 软的 ,导致 固定线 圈的基础产生缝隙 、发生移 动 ,线 圈震动使 线 圈主绝缘被 大面积严重磨损 。在抢 修处理 中共计 有 1 1 根线棒调换新线棒,对两侧端箍与支架之间、线圈与 端箍之间紧固度重新处理和加强,使用合格的适形材 料对 上、下层线 圈进行绑-t l ) : n 固。抢修工期为2 3 天 , 机组转入c + 小修 。 吸取 了l 号 发电机改造 时的 教训 ,后 几台机组 改 造 中碰 到的问题相对较少 ,但 在安 装 中多 多少少 也发 现一 些设备质量问题或安装 问题 ,要求制造厂进 行更 换或重新加工,但有的问题还是在机组运行一段时间 后才得以暴露,如2 号发电机2 0 0 8 年8 月1 0 日高阻检漏 板多次报警,经查发现定子励端6 点半处沿汇水管有 水 跌落 ,2 号发 电机 即停机进行 处理 。拆 下端盖 后发 现励端拌 1 1 槽上层线棒空心铜管焊缝处有泄漏点,停 机两天连夜进行抢修处理。根据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 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 ( 原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 原因分析报告 ,发电机定子线棒鼻端钎焊缝的接头采 用手工火焰钎焊 ,3 0 0 mw级及以下级发电机产品定 子线 圈接头 大部分采用此设计 结构和制造工艺 ,至 目 前采 用该技 术 的发 电机 约3 0 0 多 台 ,接头钎 缝发生 泄 漏是极个 别现象 ,此接头设 计结构和制造 工艺是 合理 可 靠 的 ,但不 可 否认 存在 手 工火 焰钎 焊操 作 的分 散 性 ,也有可 能 与接受 电磁冲击 力有关 。3 号 机小修 时 发现励侧端部压圈焊缝处有发热起壳现象 ,分析是焊 接面少引起 ,已重新补焊过 ,待下次停机后再检查。 4 号发 电机是 最后 一台增 容改造 的机 组 ,改 造工 作于2 0 0 8 年1 0 月1 7 v i 开始 , 2 0 0 9 年 1 月8 日完成各项 电气启动试验工作 ,于 1 月9 日并入 电网 。 2 0 0 9 年2 月9 日9 : 0 4 ,我 厂4 号 发 电机 负荷2 5 0 mw 时 ,突然发生发 变组 保护动作跳机 ,经查 为发 电机定 子接地保护动作。通过故障录波分析出故障位置在b 相 ,经排查 ,确认是发电机b相第 1 组线圈接地。将 发 电机端 盖 打开 后 ,对 端部 进 行检 查 ,发现 汽端 上 部支架与支架之 间有三处绑带断 ( 5 3 5 4 ,4 4 - 4 5 , 5 6 ) , 另有 二处 绑 带 发 黑有 烧 灼 痕迹 ,励侧 靠 近 ( 面对 定子左手 )9 -1 2 点钟位置绑带连续多处断 ( 1 2 1 3 ,9 1 0 ,6 7 ,3 4 ,1 5 4 ,3 9 4 0 ,3 6 3 7 , 3 7 - 3 8 ,3 0 3 1 )。现场无黄粉发现。转子 出膛后发 现在4 1 号槽( 从汽侧方向看9 点位置 )靠汽端出槽 口 3 0 0 mm处下 层线 棒 上表 面有 一道 细长 的 凹槽 ,紧靠 凹槽处 的垫块 被击穿 ,线棒 上表面 爬 电迹象 明显 ( 见 下图),将4 1 槽线棒两端解开后测绝缘,测得绝缘为 0 ,其 它 线棒测 得绝缘 为2 0 0 0 m q,判 明 引起 定子接 电力技术 地 故障的原 因为4 号发 电机定子b x h 4 1 号槽汽 侧下 层 线棒出槽 口3 0 0 mm处主绝缘 贯穿性 出穿并通过线棒表 面低阻层接地 。 对 4 号 发 电机 定子b 相 接地 故障处 的4 1 号 槽下 层 线棒进行了解剖 。解剖采用 了分层剥离的办法 ,总共 剥离了5 层 ,每层1 毫米左右 ,发现故障点线棒主绝缘 处有一条长3 0 mm,宽3 ram,深5 mm的凹槽缺 口,该 凹槽截面呈圆弧形 ( 似ni ke 标记),且各层缺 口边 缘整齐,并逐层缩小,同时在第五层绝缘处发现了绝 缘击穿 点,确认该击穿点即导致本次定子接地故障的 故障 点。在解剖过程 中,用磁铁吸到 了几颗微小的铁 磁性颗粒 。定子铁芯处未 见烧损痕迹 。 华东 电力试验研究所对故障处的绝缘材料 剖面进 行了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烧损绝缘层与非烧损绝缘 层边缘存在很大差异 ,非烧损边缘平直 整齐 ,类似机 械损伤形成 ,而烧 损处边缘 曲折不规整 。 经各方专家及技术人员分析 讨论 ,对于该 故障点 的形成有二种看法 ,第一种认为是 由于 在现场 绑扎过 程中带入了铁磁性金属异物,附着在线棒表面 ,发电 机运行期间该异物 在磁场 和鼓风 的相互 作用下 ,逐渐 圈 2 0 0 9 7 第7 期 磨损线棒绝缘 ,随着线棒主绝缘的逐渐减薄,最终导 致线棒绝缘击穿。由于故障点靠近端部,磁场及风力 情况比较复杂 ,因此 ,金属粒子磨出了这种轨迹, 轨迹从绝缘层表面到内部逐步有规律地变小,直至击 穿。第二种认为 :线棒绝缘可能在原先发电机制造厂 从线 圈制造 、包 装运输或定子嵌线等投运前 的过程 中 受 到机械类损伤 ,线棒单边绝缘 厚度5 2 mm的有效尺 寸已减薄至0 5 mm,但在短时的交流耐压情况下是不 会立刻击穿的,在机组运行1 个月内,该损伤点绝缘 在磁场、电场及风力等因素的作用下,局部放电加速 绝缘性 能下 降 ,最 终经 受不住 1 8 k v高压 造成绝缘 贯 穿,再经线棒表面低阻防晕层通道与端边铁芯直接放 电拉弧灼伤绝缘碳化形成上述状 况。 对于 多处 出现 绑 带断 的情 况 ,发 电机厂 分析 认 为 ,对于 出槽 后线 棒 问 固定 压块 绑带 ( 定 向玻璃 丝 带 )出现多处断裂的问题 ,可能是用涂环氧的方法没 刷透引起的 。这次故障与绑带断应该不存在联系 ,所 断 的绑带均 是a、c相的 ,只有 一根是 b 相 的。抢修 时 对所有 的绑 带进行更换 ,采用先浸好漆再 绑扎 的办 法。 3 0 0 m w发电机增容情况介绍 在抢修处理 中,拉出上层线棒2 3 根 ,在现场进 行防晕层修复处理 。修复后进行线棒耐压试验 ,交 流 为 :4 0 5 k v,1 mi n ;直 流为 :5 4 k v,1 mi n 。线 棒 试验 合格后 继续使 用 。新 线棒 1 根 ,作 为4 1 号槽下 层 线棒 。定 子进 行 了清 理 ,修 复剩 余线 圈 的防 晕 层 。 定 子 内 剩 余 线 圈及 新 嵌 入 下 层 的 线 圈打 耐 压 ,交 流 :3 5 5 k v,1 mi n 。上 层重新 嵌 入的 线 圈打 耐 压 : 3 3 5 k v,l mi n 。耐压试验后又进行了铁损试验。全部 安装工作结束后 ,进 行 了定子绕组的局放 测试 ,局放 试验 合格 。 从事故发生到抢修工作结束机组并网,总耗天数 1 7 天 ,耗11 3 9 6 j , 时 。 6 总结 应该讲 ,发 电机 增容改造存在一 定的积极意义 , 改造中更换了全部上、下层定子线棒 ,参照引进技术 和电压等级相同绝缘厚度改变铜线线规,使铜线截面 积增大,降低定子铜耗,提高发电机效率,发电机的 性能指标能达到预期的 目的。从整个汽轮发电机的改 造效果看 ,在节能降耗方面,以1 号机组为例,改造 后机组发电煤耗从3 4 5 克 度降 k lj 3 2 6 克 度 ,节能效 果 明显 。同时 ,拓宽 了机组互相之 间负荷调节 、分 配 的范围,在迎峰度夏期间遇电网负荷紧张情况时 ,能 确保增加 出力 ,满 足电网需要 。 作为双水内冷机组 ,其最大的问题是端部易发 热 ,不能进相运行。在改造中,定子铁芯端部压圈外 加装了铜屏蔽 ,在铜屏蔽内圆损耗密度较高处用空心 铜管与铜屏蔽焊接后通水以加强冷却,在发电机两端 机座外 壁上加 装磁屏蔽 ,这 些措施都有利于 改善端 部 漏磁分布 ,降低铁芯温升 。从 改造后发 电机温升试验 结果可 以看 出,对定子 铁芯 ,由于漏磁 的原 因 ,靠近 湍部的温升略高,而中部的温升则略低。在额定负荷 功率因数0 9 1 0 9 2 的工况下 ,铁芯齿部和轭部最高 温度与最高温升点与额定限额相比,温升裕量有限, 但如果不进行改造 ,加强冷却,可能已超额定温升限 额 。与铁芯相 比 ,线 圈的温升余量还较大 。改造后定 子端部模态试验结果标明,振动频率在合格范围以 内 ,符 合反措要求 。 安 装和运行 中发 生的问题 ,一方 面是制造厂的制 造工艺不到位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电厂现场制 造 ,现场到处在施工,环境的清洁程度肯定与制造车 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