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电安全常识ppt课件_第1页
临电安全常识ppt课件_第2页
临电安全常识ppt课件_第3页
临电安全常识ppt课件_第4页
临电安全常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心电老虎-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服 务 政 府 服 务 企 业 服 务 社 会 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目 录 电气危害 1 防止触电的方法 2 电气火灾 3 触电急救 4 1 5 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Date2 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电的产生 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1、电的产生 v 自然界电的产生主要方式是摩擦生电,它的本质是物体电荷的转移 v 工业发电的本质是导体切割磁力线 2、电压、电流和电阻 v 电压是相对电压差 v 电流是电在物体中流通的大小 v 电阻是物体阻碍电流在它里面流通的强弱,物体按电阻值分为:超导 体、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 v 功率是电压和电流的积,是表现导体消耗电能的能力 人体的电阻值人体的电阻 值通常1K-20M之间, 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手足潮湿时只有几百欧姆 ,甚至更小 Date3 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分类 3、电的分类 根据电的方向性可分为: v 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如电池供电 v 交流电:方向交替变化的电,如工频电 小知识:电线的颜色 v A A相-黄色 v B B相-绿色 v C C相-红色 v D 火线-红色 v E 零线-蓝色或黑色 v F 地线-黄绿相间色 想一想: 图中各字母代表什么? Date4 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发、输和配电 4、工业电力的发、输和配电图例 10KV 一般车间 110KV 6KV 照明配电 380/220V 10KV 发电厂 单位 (地区) 变电所 升压 变电所 区域 降压 变电所 住宅 动力配电 高压配电车间 变压器 发电机 Date5 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电气安全 5、电气安全 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两个方面: v 5.1 人身安全是指在从事电气工作和电气设备操作使用过程中人员的 安全,伤害原因主要有: A 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行为 B 违章行为(举例:因大意而触电) v 5.2 设备安全是指电气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安全 附:电力安全标志举例 Date6 一、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本章小结: 电的特点: v 1、抽象性 看不见、听不见、嗅不着(尤其 是静电和电磁辐射) v 2、广泛性 工业农业、生产生活 Date7 二、电气危害 二、电气危害 1、电气危害的种类和危害 v 1.1 触电事故 v 1.2 雷击事故 v 1.3 静电事故 v 1.4 电磁辐射事故 v 1.5 电路故障事故 v 1.6 残余电荷电击事故 残余 电荷 电磁辐射 静电 雷电 电路故障 触电 Date8 二、电气危害-触电事故 1.1 触电事故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1.1 触电事故种类 v 电击(内伤) 人们通常所说的触电就是指电击,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 造成的 A 单线电击 B 两线电击 C 跨步电压电击 用手触摸5V干电池 的两端是触电吗? Date9 二、电气危害-触电事故 v 电击伤害图示: 单线电击 两线电击 跨步电压 电击 Date10 二、电气危害-触电事故 1.1.1 触电事故种类 v 电伤(外伤)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 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电弧烧伤(温度可达80000C) A 电灼伤 B 皮肤金属化 C 电烙印 D 机械损伤 E 电光眼 电击和电伤常 会同时发生 Date11 二、电气危害-触电事故 1.1.2 特点 触电事故是电气事故中最常见的种类 1.1.3 规律 v A 6-9月份最多(夏季炎热,潮湿) v B 中青年工人多 v C 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v D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如接头、开关 、 插座等) v E 冶金、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Date12 二、电气危害-雷击事故 1.2 雷击事故 1.2.1 雷的种类 v A 直击雷 v B 感应雷 静电感应雷 电磁感应雷 v C 球雷 1.2.2 雷电的危害 v A 火灾或爆炸 v B 触电 v C 设施或设备的毁坏 v D 大规模停电 Date13 二、电气危害-静电事故 1.3 静电事故 1.3.1 静电的产生 v 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就会使得一个物体的一些电荷(如电 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那么得 到电荷的物体就会带负电,失去电荷的物体就带正电,这种接触后分 离物体就会带上电的方式就是“接触分离”起电。例如在干燥的冬天 脱毛衣就会产生静电 1.3.2 静电的特点 v 电压高 v 泄漏缓慢 v 静电的影响因素多 想一想:为什么? Date14 二、电气危害-静电事故 1.3.3 静电危害 v A 爆炸和火灾 爆炸和火灾是静电最大的危害(影片静电引起的火灾) v B 电击 人体可能因电击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 v C 妨碍生产 静电对电子产品损害的四种形式 a 吸尘(缩短寿命) b 放电破坏(完全破坏) c 放电产生热(潜在损伤) d 放电产生电磁场(电磁干扰) Date15 二、电气危害-其他事故 1.4 电磁辐射事故 v 1.4.1 电磁辐射是由电磁场的能量造成,主要是高频电磁场 v 1.4.2 电磁辐射的危害 A 通过电磁波的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B 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数百伏的感应电压,导致过电压、产生电击,或 使邻近导体之间产生火花放电 C 干扰无线电通讯、影响电子装置的正常工作等 1.5 电路事故 v 定义:因断线、短路、接地、漏电或误合闸等造成电气组件损坏的事故 v 特点: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故障可能发展为事故,并影响到人身安全 1.6 残余电荷事故 Date16 二、电气危害-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相关因素 2、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相关因素 2.1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v 2.1.1 触电后由于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 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导致人体电 生理紊乱,特别是心脏生理紊乱,发生严 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v 2.1.2 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 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 事故 影片:认识电气危害(农安212:51-14:52) U Date17 二、电气危害-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相关因素 2.2 电流对人体作用的相关因素 v 电流强度:电流强度越大人体在电流作用下受到的伤害越大 A 感知电流。它是指引起人体感知的最小电流。人体平均感知电流有 效值约为0.7-1.1mA。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B 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人体的 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0-16mA。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而一般不会造 成危险的电流 C 致命电流。指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当电流100mA以上 ,则足以致人于死亡;而直流50mA以下、工频频30mA以下电流通常不会 有生命危险(可视为安全电流) v 通电时间:通电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就越降低电击的危险性越大 v 电流途径:电流纵向通过人体比横向通过人体的危险性大 Date18 二、电气危害 本章小结: v 本章主要讲述电气危害的种类(触电、雷击、静电、电 磁辐射、电路故障和残余电荷),并分析其各自的危害 原因,其次是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后果和因素 小知识: v 在触电事故中,女性较男性敏感,儿童较成人敏感,体 重小的较体重大的敏感,患有心脏等疾病的人遭受电击 后果更严重 Date19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 1、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v 1.1 绝缘法 v 1.2 屏护法 v 1.3 安全距离法 v 1.4 安全电压法 v 1.5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v 1.6 接地、接零保护 v 1.7 防雷措施 v 1.8 防静电措施 2、电气操作安全要点 如何防止 触电? Date20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绝缘法 1.1 绝缘法 v 1.1.1 绝缘是用不导电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如普通电线、电缆等 v 1.1.2 绝缘材料的电阻一般在109欧姆以上 v 1.1.3 常用的绝缘材料有陶瓷、橡胶、塑料、云母、玻璃、木材、布 、纸、矿物油,以及某些高分子合成材料等 v 1.1.4 加强绝缘就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另加总体绝缘,即保护绝缘体以 防止通常绝缘损坏后的触电,如电力电缆等 v 注意:一般绝缘材料可正常使用20年,但在恶劣环境条件会降低绝缘 电阻值,腐蚀性气体、潮气、机械损伤也会破坏绝缘 电力 电缆 1 工作绝缘 2 加强绝缘 Date21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绝缘法 1.2 屏护法 v 1.2.1 屏护就是采用遮拦、护照、护盖箱闸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 v 1.2.2 类型: A 有永久性与临时性装置 B 固定式与移动式装置 v 1.2.3 使用要求: 应与警示标志及联锁装置配合使用 v 注意:高压设备不论是否有绝缘,均应采取屏护 Date22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安全距离法 1.3 安全距离法 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称为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除用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起到防止火灾、 防止混线、方便操作的作用 安全距离的种类: v 1.3.1 线路的安全距离是指:线 路与地面和各种设施的最小安 全距离 v 1.3.2 变配电设备间距 v 1.3.3 检修安全距离是指低压 工作时人体或其携带工具与带 电体距离 Date23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安全电压法 1.4 安全电压法 v 1.4.1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接触电压限值(相当于安全电压 )为50V、并规定25V以下不需考虑防止电击的安全措施 v 1.4.2 我国规定工频电压有效限值为50V,直流电压的限值为120V。潮 湿环境中工频电压有效值限值为25V,直流电压限值为60V v 1.4.3 我国规定工频有效值42V、36V、24V、12V和6V为安全电压额定值 A 喷涂作业或粉尘环境应使用手提照明灯时应采用36V或以下安全电压 B 电击危险环境中手持和局部照明灯采用36V或24V安全电压 C 金属容器隧道潮湿环境中手持照明灯采用12V安全电压 D 水下作业应采用6V安全电压 Date24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1.5 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v 1.5.1 作用: 为了保证在故障情况下人身和设备的 安全 v 1.5.2 原理: 漏电保护器是利用漏电时线路上的电 压或电流异常,自动切断故障部分的 电源 Date25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接地、接零保护 1.6 接地、接零保护 1.6.1 接地保护 接地是指与大地的直接连接、电气装置或电气线路带电部分的某点与 大地连接、电气装置或其它装置正常时不带电部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 连接 v A 工作接地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而设置的接地,如三相四线 制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源中性点接地 v B 安全接地的目的在于保障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其中包括防止触电的 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及屏蔽接地等 注意: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 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如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予以接地。一般低压系统中,保护接电电阻 值应小于4欧姆 Date26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接地、接零保护 1.6.2 接零保护 v 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 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 电网的零线紧密地连接起 来。应当注意的是,在三 相四线制的电力系统中, 通常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 外壳同时接地、接零,这 就是所谓的重复接地保护 措施,但还应该注意,零 线回路中不允许装设熔断 器和开关 Date27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防雷措施 1.7 防雷措施 v 1.7.1 防雷设备种类 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 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建筑物和构筑物; 避雷线主 要用来保护电力线路;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来保护建筑物;避雷器 主要用来保护设备 v 1.7.2 完整防雷装置还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小知识:个人如何防雷? v 不宜停留在空旷地带、山顶、山脊或建(构)筑物顶部 v 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 v 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或孤立的树下 v 紧闭门窗,防止侧击雷和球雷侵入 v 不宜使用淋浴器 Date28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防静电措施 1.8 防静电措施 1.8.1 防止人体遭受静电事故的措施 v A 使用防静电地面/ 防静电鞋/ 袜(静电 从脚导到大地) 穿上防静电鞋袜通过脚至防静电性地面、 地垫、地毯,形成组合接地 v B 佩戴防静电腕带并接地(静电从手导到 大地) 通过手用以泄放人体的静电。它由防静电 松紧带、活动按扣、弹簧软线。保护电阻 及插头或夹头组成。松紧带的内层用防静 电纱线编织,外层用普通纱线编织 Date29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电气操作安全要点 2、电气操作安全要点 v 2.1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电气安全教育和培训 v 2.2 电气操作实行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严禁超权限操作或检修电气设备 v 2.3 电气设备安全: 2.3.1 电气设备应防腐、防潮 2.3.2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接零)保护 2.3.3 电气设备严禁超额定值使用 2.3.4 电气设备应采用联锁装置、继电保护装置或其他保护装置 2.3.5 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要完善有效。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 要立即切断电源,用沙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气体灭火器灭火。严禁 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影片: 电气安全知识 (安作14:27-9:40) Date30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电气操作安全要点 v 2.4 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器具: 2.4.1 绝缘状况 2.4.2 有效使用期 2.4.3 电压等级 v 2.5 对电气设备停电进行检查、检修或清洁等工作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 v 2.6 要对电气设备停电进行检查、检修或清洁等工作必须采取的安全技 术措施: 2.6.1 停电 2.6.2 验电 2.6.3 装设接地线 2.6.4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 Date31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电气操作安全要点 v 2.7 停电注意事项: 2.7.1 严禁带负载操作动力配电箱中的刀开关 2.7.2 停电时必须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 2.7.3 在电容器上操作时,必须在断电后使之放电 v 2.8 验电注意事项: 2.8.1 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而且合格的验电器 2.8.2 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证验电器良好 2.8.3 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各相分别验电 2.8.4 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Date32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电气操作安全要点 v 2.9 装设接地线注意事项: 2.9.1 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 2.9.2 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 2.9.3 接地电阻必须合格 v 2.10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注意事项: 2.10.1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操作的标示牌 2.10.2 严禁其他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 v 2.11 要停电进行工作必须实行工作监护制 v 2.12 搬运、移动电气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 v 2.13 电气维修工作结束后,要清点工具及材料数量,清理现场 Date33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电气操作安全要点 v 小知识:各类插座的接线示意图 单相二极插座 零线 相线 单相三极插座 (保护接零或保护地线系统) 保护地 线或保 护零线 相线 零线 三相四极插座 (保护接零或保护地线系统) C相 B相 保护地 线或保 护零线 A相 Date34 三、防止触电的方法 本章小结: v 1、本章主要讲述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要保障安全还需 要组织措施(规章制度方面)上的保障:如电气安全管理 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岗位责任 制度工作票制度、工作监护制度专项设备管理制度等 v 2、安全用电的原则: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Date35 四、电气火灾 四、电气火灾 v 1、电气火灾的形成因素 v 2、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v 3、电气火灾灭火 Date36 四、电气火灾-形成因素 1、电气火灾的形成因素 v 1.1 过热 v 1.2 火花和电弧 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现象,而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成的。 电火花的温度很高,可以引燃可燃物,而电弧的温度更是高达3000- 6000,甚至能使金属熔化飞溅 v 1.3 设计不良或使用不当 v 1.4 散热不良 此外,不属于电气设备的电气火灾原因有两个:雷电火灾、静电火灾 Date37 四、电气火灾-防火防爆措施 2、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v 2.1 按场合的危险等级要求正确选择、安装、使用和维修电气设备及 电气线路,并按规定正确采用各种保护措施 v 2.2 危险场合中的电气设备要有有高标准的接地、接零;设备附近要 有隔热措施等等 v 2.3 危险场合及其附近,用非可燃材料或耐火材料构筑 v 2.4 电力作业时要持证上岗并做好防火措施 v 2.5 危险场合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将静电带电体接地(多处接地)是 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v 2.6 危险场合要采用防雷措施:将雷电电流导引入大地 Date38 四、电气火灾-灭火方法 3、电气火灾灭火方法 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正确的方法实施扑救工作 v 3.1 首先应尽快切断电源 影片:电气着火怎么办 3.1.1 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3.1.2 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该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 压应先操作电磁启动器而不应该先操作刀开关切断电源以 免引起弧光短路 3.1.3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3.1.4 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的电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 路剪断空中的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 附近 v 3.2 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v 3.3 迅速转移火灾现场内的可燃易爆物质,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Date39 五、触电急救-步骤 五、触电急救 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比较大,特别是 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 1、处理步骤 v 1.1 立即切断电源,尽快使伤者脱离电源 v 1.2 轻者神志清醒,但感心慌乏力四肢麻木者,应就地休息1-2 小时,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招致危险 v 1.3 心跳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抢 救生命,并且要注意伤者可能出现的假死状态,如无确切死亡 证据不要随便放弃积极的抢救 v 1.4 经过紧急抢救后迅速送医院 想一想: 怎样脱离? Date40 五、触电急救-脱离电源的方法 2、如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1 低压触电时脱离电源的方法 v A 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切断电源 v B 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人触电者身下, 隔断电源 v C 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 离电源 v D 可用手抓住触电者的衣服,拉离电源 2.2 高压触电时脱离电源的方法 v A 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报警 v B 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 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 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