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同步课件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83张《人教新课标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同步课件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83张《人教新课标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同步课件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83张《人教新课标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同步课件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83张《人教新课标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同步课件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83张《人教新课标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 书画和戏曲艺术书画和戏曲艺术 充满魅力的书画充满魅力的书画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 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程标准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仓颉“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 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 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图画文字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有较系统的造字方法: 象形、会意、形声、指事 、假借、转注(六书); 字形结构基本固定。 中国历史进入有文字可 考的“信史”阶段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人人 大大 女女 又又 目目 耳耳 口口 日日 月月 草草 木木 水水 戈戈 户户 牛 牛 羊羊 犬犬 豕豕 马马 鹿鹿 弓弓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大 篆 金文、铭文 钟鼎文、籀文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大 篆 (3)小 篆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大 篆 (3)小 篆 秦统一六国后,“书同文”, 以小篆官定文字。小篆已经相 当规范,偏旁有统一的样式, 笔画委婉曲折,粗细匀称,字 形狭长。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大 篆 (3)小 篆 文字的统一,克服了广阔疆域 中言语异声的人们的交往障碍, 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 和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向心力 、凝聚力和共同的文化心理的形 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大 篆 (3)小 篆 (4)隶 书 隶书把小篆的笔划由圆 转改为方折,使得书写速 度提高,后这种字体在公 文中广泛使用。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大 篆 (3)小 篆 (4)隶 书 (5)楷 书 魏晋是楷书 的形成阶段 。因其字形 方正,笔画 平稳,结构 均匀,书写 规范,可作 楷模,故名 楷书。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2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 (2)大 篆 (3)小 篆 (4)隶 书 (5)楷 书 趋势:由繁到简,越来 越规范、统一; 原因:更加便于书写和 交流;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1)自发阶段:魏晋以前 特点:注重汉字的实用功能,但颇有美感; 秦泰山刻石(小篆 )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1)自发阶段:魏晋以前 特点:注重汉字的实用功能,但颇有美感; 东汉曹全碑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以来 特点:兼具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书法艺术形成的条件 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书法艺术准备 了材料。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东方审美情趣为书法艺术提供了社会土壤; 魏晋特立独行士人群体的形成,书法成为表 达自我情意的理想形式;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的定型期 兰亭序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魏晋南北朝: 王献之:中秋帖 笔法畅快淋漓,叹为 观止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魏晋南北朝: 特征? 玄虚灵动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的定型期 特征:虚玄灵动 原因:士人群体的形成;魏晋时期玄学的盛行;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新高峰 张旭肚痛帖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 怀素自叙帖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 九成宫醴泉铭,欧 阳询76岁书,贞观六年 (632)刻石。书法高华 浑穆,丰厚挺拔,既有 晋人凤韵,又开唐人新 风,是千余年来楷书登 峰造极之作。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 自书告身,颜真卿晚 年的名作。其笔法苍劲谨 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 透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 体的微妙变化。“颜体” 肥硕丰润、刚健雄强、显 出雍容大度的气派。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 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二行书”,神采 飞动,笔势雄奇,姿态横 生,得自然之妙。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 柳公权的书法避开了颜体 肥壮的竖画,把竖画写得 大体均匀而瘦硬。又吸取 了北碑中方笔斩钉截铁、 棱角分明的特点,把点画 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 挺。世称“颜筋柳骨”。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 特征? 狂放不羁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 特征? 注重规范法度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新高峰 特征:草书:狂放不羁; 楷书:注重规范法度; 原因: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思想 开放,整个社会充满活力和进取精神, 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 代表:草书张旭、怀素(“颠张狂素”)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赵孟頫(12541322), 号松雪,松雪道人,中年 曾作孟俯,汉族,吴兴( 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 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 、颜、柳、赵)之一。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两宋时期: 特征: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黄、米、蔡四大家; 赵佶(瘦金体); 原因:商业兴盛,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 富多样,人们注重追求个性;宋代重 文,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文 艺审美上出现新的特点强调表现心 境和意趣。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两宋时期: 苏轼黄州寒食诗贴 黄州寒食诗为苏轼被 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 作。诗写得苍凉多情,表 达了惆怅孤独的心情。此 诗的书法也是在这种心情 和境况下有感而,后世誉 为“天下第三行书”。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两宋时期: 宋徽宗赵佶虽政治昏 庸,但艺事超群,书 画兼精。其书法:瘦 直挺拔,横画收笔带 钩,竖划收笔带点, 撇如匕首,捺如切刀 ,竖钩细长;世称“ 瘦金体”。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明代: 特征:强调个性创造 成因:工商业发展,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 名家:祝枝山、文徵明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3书法艺术 (2)自觉阶段:魏晋开始 明代: 书法与字体 书法的五种字体:篆书大篆【金文、铭文、钟鼎 文、籀文(石鼓文)】、小篆、隶书、楷书、行 书、草书。 汉字的发展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 书。行书、草书是隶书、楷书的辅助书体,不是楷 书之后独立的字体。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类别特点发展时期代表人物 楷楷 书书 草草 书书 行行 书书 三种主要书体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 舞蹈人物彩陶图舞蹈人物彩陶图 鹳鱼石斧图鹳鱼石斧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 (2)战国至秦汉 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绘画艺术的起源 (1)新石器时代 (2)战国至秦汉 西汉 洛阳 卜千 秋墓 壁画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西晋顾恺之的 女史箴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顾恺之 洛神赋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中国古代绘画形成时期; 顾恺之“以形写神”绘画理论;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2)隋唐时期 特征: 吸取外来美术风格;表现了雍容华贵的盛唐气 象;中国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2)隋唐时期 游 春 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2)隋唐时期 步 辇 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2)隋唐时期 天 王 送 子 图 盛唐画家吴道子改革传 统的线描,用圆润丰腴 、粗细变化的线条,将 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 传统线描法,又颇有动 感,被誉为“吴带当风” 。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2)隋唐时期敦 煌 彩 塑 与 笔 画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1)魏晋时期 (2)隋唐时期 特征: 原因: 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形成后,按照创作者身 份的不同,可以分为宫廷绘画(宫廷画院职 业画师)、民间风俗画(民间画工)和文人 画(文人、士大夫)三个类别。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文人画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汉代,张衡、蔡邕皆 有画名。唐代诗歌盛行,诗人王维以诗入画, 后世奉其为文人画的鼻祖。宋以来,文人画集 诗、书、画、印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 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特征:文人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原因: 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 加注重内心修养。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 气势恢弘,画风阳刚 豪放, 体现了国家统 一后的开阔心态;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马远山径春行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夏圭山水十二景 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不 讲究对称,墨色恬淡, 是因北宋灭国,南宋偏 安而产生的愤恨的社会 心态的不自觉流露。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2)元朝时期: 特征:承袭宋朝的画风 原因: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科举考试被废 止,汉族文人没有出路心情郁闷;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元王冕墨梅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2)元朝时期: (3)明清时期: 特征: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原因:传统观念的变迁;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 以及清代的思想文化专制;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2)元朝时期: (3)明清时期: 徐渭牡丹蕉石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2)元朝时期: (3)明清时期: 清八大山人 荷石水禽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1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 2魏晋隋唐的绘画艺术 3文人画的兴起和兴盛 (1)两宋时期: (2)元朝时期: (3)明清时期: 清郑板桥 墨兰图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4宫廷画与民俗风情画 (1)宫廷画: 宫廷画指围绕着帝 王生活、行政而进 行的绘画创作,以 宫廷画家的创作为 主,亦包括帝王、 后妃等的画作。宫 廷画以工笔设色的 写实风格为主。 北宋赵佶五色鹦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4宫廷画与民俗风情画 (1)宫廷画: (2)风俗画: 宋代:民间风俗画兴起、描绘市井风情 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和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4宫廷画与民俗风情画 (1)宫廷画: (2)风俗画: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4宫廷画与民俗风情画 (1)宫廷画: (2)风俗画: 明清: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兴起、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民俗画 成就斐然。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4宫廷画与民俗风情画 (1)宫廷画: (2)风俗画: 明清: 版画 年画 剪纸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有以下的分类 题材角度: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表现技法:工笔、写意、兼工带写 用色角度:水墨画、设色画 画家阶层:宫廷画、文人画、民间画 风格:宫廷画与民间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 写意;总体上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 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充满魅力的戏曲充满魅力的戏曲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 其艺术成就。 课程标准 清末学者王国维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 故事也。”戏曲就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 化的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 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1原始歌舞 在原始社会,原始人遇到 可怕的事情总认为是“鬼 ”、“怪”在作祟,原始 人就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 恶魔,避病除役,于是形 成原始的歌舞(巫术仪式 “傩”)。 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1原始歌舞 2春秋战国的优伶 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原 始歌舞有了新的发展。演员 逐渐代替巫师,表演目的由 娱神转向娱人,并发展出人 物性格、故事情节和表演艺 术。这样原始歌舞(巫术仪 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 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1原始歌舞 2春秋战国的优伶 3元代杂剧 (1)地位: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把诗词、歌唱、舞蹈、对白、 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有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 戏曲的成熟。 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1原始歌舞 2春秋战国的优伶 3元代杂剧 (1)地位: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2)原因: 城市经济繁荣; 市民阶层的壮大; 知识分子没有出路,把满腔才情倾注在 元曲的创作中。 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一、戏曲的形成与发展 1原始歌舞 2春秋战国的优伶 3元代杂剧 (1)地位: (2)原因: (3)代表: 元曲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