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课件_第1页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课件_第2页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课件_第3页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课件_第4页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第三节节 免疫系统统的功能异常 2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过关演练 第 3 节节 课标导航 3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课标领航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能够 1说说出免疫系统统的过过度反应应和功能减退。 2关注艾滋病,预预防艾滋病,理解艾滋病的发发病 机理。 【重点】 过过敏反应应、艾滋病的预预防。 【难点】 艾滋病的发发病机理。 4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正常人眼睛中的晶状体蛋白无法 进进入血液,当患者的晶状体破裂 之后,必须须将损伤损伤 眼睛的晶状体 立即摘除,否则则当破裂晶状体流 出的晶状体蛋白进进入人的血液之 后,就成为为机体自身抗原,刺激 机体产产生相应应抗体,从而攻击击正 常眼中的晶状体蛋白。为为何人的 免疫系统对统对 自身的成分也起作用 ,造成自身的组织组织 和器官损伤损伤 ? 情景导导引 5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基础自主梳理 一、免疫系统统的过过度反应应 1免疫应应答的作用:清除那些突破身体屏障侵入 体内的病原体。 2免疫系统统功能过过强引起的疾病 (1)过过敏反应应 含义义:又称变态变态 反应应,是免疫系统对统对 某种物质质 产产生强烈的免疫应应答。 类类型:分速发发型和迟发迟发 型。速发发型可在接触致 敏原几分钟钟后开始,反应应强烈,若不及时时治疗疗可 导导致死亡。 6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致敏原: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称致敏原,如花粉、某些食物、灰尘等。 (2)自身免疫病 含义:在某些情况下,机体的抗体和_细胞攻击自身的组织而引发的疾病。 T淋巴 7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二、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是与生俱来的,如婴儿缺乏_细胞或T淋巴细胞,对异物缺乏免 疫应答能力,很容易因感染病原体而致病,甚至死亡。 2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如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 缺乏病。 三、艾滋病 1艾滋病:英文缩写AIDS,全称是_ _,是由HIV引起的。 B淋巴 获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综合征 8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2传传播途径 (1)性接触。 (2)血液传传播:通过输过输 血、_或共用 注射器针头针头 而传传播。 (3)母婴传婴传 播:感染了HIV的妇妇女通过过妊娠、分 娩或哺乳将病毒传给婴传给婴 儿。 血液制品 9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3HIV的潜伏期:一般810年。 4HIV的增殖过过程:HIV是一种_病毒, 其增殖过过程如下: 逆转录转录 5危害:大量辅辅助性T淋巴细细胞被HIV破坏, 人体免疫系统统的功能受到严严重_,机体会 受许许多致命的感染和恶恶性疾病的侵袭袭。 6预预防:(1)_,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 ,使用避孕套。 (2)输输血要严严格检查检查 ,严严格_,远远离毒品。 削弱 洁洁身自爱爱 消毒 10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核心要点突破 过过敏反应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中的抗 体比较较及过过敏反应应机理 1过过敏反应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的比 较较 比较项目性质分布反应时机反应结果 过敏反应 中的抗体 球蛋白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 呼吸道黏膜、某些血细 胞表面 机体第二次接触致敏原 时发生免疫反应 使细胞释放组织 胺,从而引起过 敏反应 体液免疫 中的抗体 球蛋白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 液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 发生免疫反应 使抗原沉淀或形 成细胞团 11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2.过过敏反应发应发 生的机理 12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过敏反应应中的抗体的区 别别表现现在( ) 作用的机理和方式 分布位置 作用的结结果 化学性质质 所产产生的细细胞 作用对对象 A B C D 【尝试尝试 解答】 _C_ 【解析】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和过过敏反应应中的抗体 都是由效应应B细细胞产产生的,化学本质质都是球蛋白,它 们们的作用机理和方式也相同,都是发发生特异性结结合 进进而引起免疫反应应。它们们的区别别在于分布位置、作 用对对象和作用结结果不同。 例例1 1 13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探规寻律】 (1)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体液免疫反应。 (2)抗体吸附细胞类型不同,引起过敏反应症状不同。 (3)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效应,属于体液调节。 14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跟踪训练 能够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是( ) A血清中的抗体 B皮肤细胞上的抗体 C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 D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5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解析:选B。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体液免疫中的抗体与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作用的认识。体 液免疫中抗体的作用是清除抗原,而皮肤细胞上吸附的抗体不是清除致敏原,而是与致敏 原作用发生过敏反应。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应该是会使人产生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反应,血 清中的抗体清除抗原是一种免疫反应;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是能够加强效应T细胞功能的 物质;皮肤细胞上的抗体是过敏原进入体内后形成并吸附的,当机体再次受相同过敏原刺 激时,可产生湿疹、麻疹等病理反应。 16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艾滋病病毒(HIV) 1遗传遗传 物质质:RNA。 2信息表达: 此过过程需要逆转录转录 酶的催化,翻译译合成蛋白质质的 场场所是辅辅助性T淋巴细细胞的核糖体。 3变变异类类型多,突变频变频 率高:RNA是单链结单链结 构 ,不稳稳定,易变变异。 4HIV的传传播:主要通过过性滥滥交、毒品注射、输输 血、输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过的注 射器而传传播。 5发发病机理:HIV能够够攻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统,特 17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虚而入。 6症状:初期,全身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等 。此后,相继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 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 7预防措施:洁身自爱,不与除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 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医疗时使用的注射器及检查和治疗器械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18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例例2 2 下图为图为 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淋巴细细胞过过程 示意图图。艾滋病病毒具有一个球形的衣壳,其内 有两条RNA,没有DNA。请请按图图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 19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1)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_淋巴细胞时,侵入的物质是_,这说明 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 (2)图中的过程和过程,分别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中心法则的_和_过程 。 (3)艾滋病病毒的衣壳是在人体淋巴细胞内的_上合成的。 (4)免疫缺陷病包括两类:一是_免疫缺陷病;二是_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属 于_病。 20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5)在研究中指出HIV有100多种形态态,众多变变异 类类型的形成是_的结结果,也是目前研制 HIV疫苗的主要障碍。这这种变变化特点与一般生物 的不同之处处是 _。 (6)艾滋病的主要传传播途径是(多选选)( ) A性接触传传播 B蚊虫叮咬传传播 C血液传传播 D母婴婴垂直传传播 E握手、共同用餐、同池游泳 21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尝试解答】 (1)T 艾滋病毒RNA RNA (2)逆转录 转录 (3)核糖体 (4)先天性 获得性 获得性免疫缺陷 (5)基因突变 突变的多方向性和突变率高 (6)ACD 【解析】 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当其侵入淋巴细胞后,其RNA进行逆转录形成DNA, 再由 22 新课标资源网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老师都说好!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