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新版)语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新版)语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新版)语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新版)语文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项复习(二)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 1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这是个靠自己的幻觉树起一尊偶像并向它顶礼膜拜的苦行僧,让他去吧。 顶礼膜拜: _ (2)笑话、笑料的题材,比比皆是,可以汇编成专集。 比比皆是: _ (3)仅仅五年的时间,这里的情景已今非昔比。 今非昔比: _ 2 2根据下面的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1)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 (2)形容事物复杂繁多,丰富多彩。( ) (3)彼此相处没有冲突。( ) (4)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5)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 3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 也确实是个家。(安然处之,即使在晚上也像白天一样) B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 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艰难窘迫) C猎奇亦是新鲜,但是短暂的,绝非艺术创造。(搜寻奇异的事物) D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阴沉昏暗) 4 4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 )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 ),世界上( ) 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飞鸟无处栖身,一切借花草树木赖以生存的生 命就要绝迹,那里( )会沦为永无开化之日的永远的黑暗。 5 5选词填空。 (1)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_(停留 停止 停滞)了,凝固了。 (2)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_(移植 种植 栽植)到长安。 6 6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 至于得到_的结局。 (2)那个时候我的心因为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_的诅咒。 (3)它跟我的其他的作品一样,缺少冷静的思考和_的构思。 A悲痛 凶狠 周到 B悲哀 狠毒 细密 C惨痛 凶恶 周密 D悲惨 恶毒 周密 7 7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被誉为楚国“丝绸宝库”的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大批精美的丝绸织物,这些织 物轻薄细密、流光溢彩、柔软如梦。那_的刺绣,构图既_又艳丽繁复,有_的灵 动造型,也有_的自然延伸,其作品之精美、绣工之细腻,令人赞不绝口。虽历经二千 余年的沧桑,颜色仍然鲜艳如新,令人叹为观止。 A锦上添花 生动流畅 花草枝蔓 龙飞凤舞 2 B生动流畅 锦上添花 花草枝蔓 龙飞凤舞 C生动流畅 锦上添花 龙飞凤舞 花草枝蔓 D锦上添花 生动流畅 龙飞凤舞 花草枝蔓 8 8(沈阳中考)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 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投入 大自然的_。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9 9请结合语境,选出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一个藐视现在的人,_天才_庸才。天才可以和未来人对话,庸才 _不屑和现在的人对话,_不能和未来的人对话,于是便自说自话。 A不是 而是 因为 所以 B不是 而是 既然 就 C不是 就是 既然 就 D不是 就是 既 又 1010(岳阳中考)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一个人对生活提出要求的时候,生活也会对他提出反向要求,_,比较现实 的做法是,首先反复_自己有多大本领去满足生活的要求,_自己的能力与 愿望是否匹配,然后再想办法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 A而且 掂量 考查 B所以 掂量 考察 C所以 思考 考查 D而且 思考 考察 111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过世面的李太平举止泰然,举手投足都有大将风度。 B听了这个说法,自觉孤陋寡闻的记者有点紧张不知道自家冰箱里的肉到没到期。 C近年来,电话诈骗屡屡发生,花样不断翻新,煞有介事又莫名其妙,搞得不少人 上当受骗。 D这道题同学们想出了五六种解题方法,直接造成了一些同学的解题无所适从。 121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叔叔看来,信誉缺失可谓是奇耻大辱。 B对于大家的发言他总是毫无异议地评论一番。 C两个星期以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瞬息万变。 D那天深夜,我又听到了那神秘的如泣如诉的声音。 13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 B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 “打老虎” “拍苍蝇” ,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D交警部门对“酒驾” “醉驾” “毒驾”等行为实行零容忍,这让群众拍手称快。 1414(无锡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 B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C无锡拥有惠山泥人、锡绣、竹刻等一批光怪陆离的传统艺术。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 ,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1515(济宁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1616(枣庄中考)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国文和英文,则必须学有素养,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 B观赏日出的人们,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巧夺天工。 C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在西部,沙子一旦摆脱了水,它们就会纵横捭阖,所向披靡。 1717(成都中考)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 女。 1818(六盘水中考)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心无旁骛,便是敬业。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狭路相逢,别提多高兴了。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 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 D我们要学会在荣誉面前不骄傲自大,在失败面前不妄自菲薄。 19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市民广场上载歌载舞,引得行人驻足观赏。 B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C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乎所以,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D为人处事,应作一名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202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我确信勤奋刻苦是取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B为迎接“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市容环境综合治理“百日大会战”正在如火如荼地 进行。 C大型音画舞蹈梦在这里飞扬 ,将老干部们发挥余热的场面展现得琳琅满目。 D这里是侗乡深处,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进得村来,我们真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1)表示极度崇拜。 (2)到处都是。 (3)现在的情况不是过去所能比的。 2.2.(1) 潸然泪下 (2)洋洋大观 (3)相安无事 (4)德高望重 (5)呆若木鸡 3.3.A 4.4.如果 那么 就 便 5.5.(1)停滞 (2)移植 6.6.D 7.7.D 8.8.B(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可用排除 法,第三条横线,固定搭配“打开心扉” ,排除 AD,第四条横线,一般说“投入怀抱” ,而 4 不说“投入情怀” ,所以排除 C,选择 B。) 9.9.D(解析:从后文看,第一句话应是一句选择 关系的复句,所以填入“不是就是”最为恰当。排除 AB。 “既然就”是 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从文段可看出,语句并没有因果关系,属于并列关系,因此选择 D。) 10.10.B(解析:“而且”表示递进或强调排除, “所以”连词,表示因果关系。结合语 境,第一横线处应用“所以” ,排除 AD。第二条横线, “掂量”意思是做一件事三思而后行 量力而行;“思考”指思索、考虑。对照句意, “掂量”用在此处更为合适,再排除 C,选 择 B。) 11.11.D 12.12.B 13.13.B(解析:“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 付。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14.14.C(解析: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变化多端的样子。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 容事物离奇多变。B 项对象误用,使用错误。) 15.15.C(解析:A 项,络绎不绝:络绎,前后 相连;连续不断。不绝,也是不断之意。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此处对象误用。B 项,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词义色彩不当;D 项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16.16.B(解析:巧夺天工:专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人工胜于天然。 而此处的“日出”属于自然景观,这里用错了对象。) 17.17.C(解析: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