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北师大版]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6/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1.gif)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北师大版]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6/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2.gif)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北师大版]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6/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3.gif)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北师大版]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6/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4.gif)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1单元《通讯》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案 [北师大版]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9/6/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5852471e-f1d1-42bf-b168-91d66420c58d5.gif)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教学 要求 1.了解课文内容,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段。 2.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从而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 3.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重点 难点 1.了解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从而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 2.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2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 用?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的方法。发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各个结大 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 记起以前经历 3的许多事儿。这几句话介绍了什么内容? 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民族没有文字,他们还用“结绳记事”的方法。4“现在 还用”说明了什么?还有一些民族用贝壳代替绳结。贝壳大小不一,颜色形状也有许多 种,比绳结容易分辨。5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什么?一条穿着好些贝壳的带子,在他们看 来,就是一本书。读了这本书,他们可以知道本民族的许多故事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6不但如此,在创造文字之前,有些民族已经有了通信的方法。这一句话在文中有 何作用?跟记事用绳结或贝壳一个样,也用一些东西来表示意思。譬如这一族送给那一族 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这就是一封宣战书。那一族收到了,就拿起武器来,准备战斗,决不会 误会成别的意思。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从前有一个民族送给相邻的民族一封信。这封信一共四样东西:一只死鸟,一只死老 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这些东西包含着什么意思呢?它是在说:“你们能像鸟儿一样 1 知识点详解 2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3 具体清晰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 4 说明“结绳记事”的作用,也说明这些民族十分落后。 5 通过和“结绳记事”比较,指出了“贝壳记事”的优点。 6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的记事过渡到通信。 譬(p):比喻;打比方。 宣战书:是一国对他国宣布开始处于战争状态的通知或宣告性文书。 介绍人们用不同的东西表示不同的通信内容。 2 在天空中飞,像老鼠一样在地底下藏,像青蛙一样在湖面上跳跃吗?7如果不能,休想跟我们打 仗。什么时候你们的脚踏上我们的土地,我们就用乱箭来对付你们!”本自然段的介绍 有什么特点? 段导读:举例介绍创造文字前人们的通信方式。 如果有一天,我们从邮递员手里收到一个包裹,解开一看,没有别的,只是死鸟、死老 鼠这些东西,我们唯有连声叫怪,8猜想是哪一个淘气的朋友寄来开玩笑的。谁知道在古代,这 样一包东西却是一封严厉的信。作者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假设? 段导读:用假设的方法,写出没有文字时,人们通信的内容与现代通信的巨大差异。 第二部分(第 35 自然段):介绍在人们创造文字前,一些民族的通信方法。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感知课文,读准字音。 3.理清课文的线索,能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两段。 生字卡片。 一 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书和信 在创造文字以后,书和信是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 2.补充板书: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3.教师说:在文字出现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用什么方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 学习课文。 二 初步感知课文 1.提出初读的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生初读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预习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7 乱箭:很多人一起射出的无数支箭。 讲述生动形象,语言诙谐风趣,让读者领略了古时人类的聪明才智。 8 唯有:只有。 让读者更形象、直观地感受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通信方式的奇妙。 3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提示学生重点注意下面的字形。 厉: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万” 。与“历”区别记忆。 熟字加一部分识记。 米类 犬状 寸付 想一想这些生字还能组什么词。 厉:厉害 厉声 严厉 再接再厉 严:严格 严肃 威严 森严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奇妙:神奇美妙。 记忆: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形象。 譬如:比如。 严厉:严肃而厉害。 分辨:辨别。 三 理清线索,把课文分成两段 1.再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记事的方法,哪几个自然段写通信的方法。 学生甲:第一、二自然段写记事的方法。 学生乙: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通信的方法。 2.按内容不同将课文分成两段。 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介绍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第二段(第 35 自然段):介绍在创造文字之前人们的通信方法。 四 巩固练习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这是一篇说明文,虽然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联系,但其中的一些专业名词,如光纤、电缆 等学生都难以理解。因此,本课教学时,教师应重点抓住生字、新词的教学及读通课文。 一节课只解决两个问题: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由于任务明确, 训练到位,两个教学任务都得到了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给课文分段。根据学生的分段情况来判断他们掌握课文内容的程度。 1.选字填空。 历 厉 严(厉) (历)史 经(历) (厉)害 (厉)声 游(历) 辨 辩 (辨)认 (辩)论 (辩)解 争(辩) (辨)别 分(辨) 2.在每个圆圈里填一个字,与中间的字组成词。 4 1.了解在创造文字之前人们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从而体会人类的聪明才智。 2.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道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搜集的关于早期文字、通讯的资料和图片。 一 检查复习 按照内容不同课文分为几段?每段主要讲什么? 二 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 学生甲:围绕着“人类在创造文字之前,常常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这句话写 的。 学生乙:第一句话是概括句,后面的话具体写我国古代的记事方法结绳记事。 (2)说一说“结绳记事”的方法。 学生甲:发生了一件事儿,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 学生乙:各个结大小不同,形式也各有区别,表示那些事儿重要不重要,属于什么种类。 学生丙:往后看了这些绳结,就能记起以前经历的许多事儿。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请学生结合“结绳记事”的方法,说一说用“贝壳”代替绳子怎么记事。 (2)启发想象。 让学生充分想象“大贝壳”表示什么;“小贝壳”表示什么;不同色彩的贝壳可能表示 什么意思。 学生甲:“大贝壳”表示重要的事,“小贝壳”表示不太重要的事。 学生乙:红色贝壳代表发生了一件愉快的事。 学生丙:灰色贝壳代表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学生丁:黄色贝壳代表小生命的诞生。 5 学生戊:黑色贝壳代表自己的同伴出现不幸。 三 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出示句子,口头填空。 (1)这一族送给那一族一杆枪或者一支箭,表示 。 (一封宣战书) (2)一只死鸟,一只死老鼠,一只死青蛙,还有五支箭,表示 。 (一封严厉的维护国家领土和尊严的信) 4.交流搜集的关于早期文字、通讯的资料和图片。 四 总结全文 1.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通讯也不断发展。你还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学生甲:电话、电报。 学生乙:寻呼机。 学生丙:电子邮件、手机短信。 2.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提出其他创造性的传递方式。 3.教师总结。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1.首先,本节课的设计既做到了尊重教材,又做到了提升教材。在教学“结绳记事”环 节,教师以生动的表演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拿一根线演示:大小不同 的结来表示天气的变化。天气很好,就打上一个大结;天气不好打个小结;天气一般打个不大 不小的结。教师演示结束后问学生:“从这条绳结上,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大小不 同的绳结表示不同的意思,绳结的大小与事物的变化有关” 通过这种演示,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熟悉了结绳记事的方法。效果比只用文字来描述要 好得多。 2.在教学“贝壳记事”时,先分组再给每个小组发一套彩色的贝壳卡片,请每个组的每 名同学拿一张下面的表格,以组为单位,完成表格。 颜色形状像什么可以表示什么 6 学生在填表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又能让学生练习用打比方 的方法来表达。这样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 色。 3.在学习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时,考虑到这三个自然段的语言都很浅显,讲的是族与族之 间怎样传递战争的信息,一读就懂。于是,教师应把重点落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上。为了培 养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在学生读懂内容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动笔画出心中能够代表和 平的事物,深化主旨。 1.抄写词语,把字写规范。 记忆 表示 分辨 代替 严厉 战斗 邮递员 2.判断下列每句话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 (1)人类用一些奇妙的方法 人类用一些奇妙的方法来帮助记忆事件。 (2)太感人啦 这个故事太感人啦! (3)我们登上了万里长城 我们登上了万里长城。 1.作者介绍 叶圣陶(18941988),中国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 曾发表童话集稻草人和小说集隔膜 火灾等。1928 年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 。 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和开明书店编辑。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 2.结绳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例如:奇普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 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方法已经失传,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了 解其全部含义。 虽然目前未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红爆款茶饮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红外线热成像检测装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红细胞形态学分析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有机农产品品牌塑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红枣桂圆茶包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共交通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方案
- 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解说词
- 小学英语常用单词与语法练习题
- 项目人员配备表及职责说明
- 汽车销售渠道拓展策略报告
- 鼠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信息系统审计手册
- 【7历第一次月考】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西学中培训结业考试卷(有答案)
- 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 传统文化思政课题申报书
- 男衬衫领的缝制工艺
- 拆除工程吊装方案范本(3篇)
- 税务稽查跟踪管理办法
- 2025校园师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方案
- 学校教室卫生检查标准及执行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