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内科课件_第1页
血液系统疾病内科课件_第2页
血液系统疾病内科课件_第3页
血液系统疾病内科课件_第4页
血液系统疾病内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缺铁性贫血(IDA)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IDA) l一、概念 体内缺铁有一个发展过程 ,最早是体内贮 存 铁耗尽(iron depletion,ID),继之红系细胞内 发生缺铁,称为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 defficiency erythropiesis,IDE),最后才发展缺铁性 贫血(iron defficiency anemia,IDA),故缺铁性贫 血是由于 体内贮存 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 他组织内)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而发生 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 的一种贫血。 二、铁代谢二、铁代谢 l 1、铁的分布:正常成年男性体内铁 的总量约为5055mg/kg,女性约为35 40mg/kg。体内的铁大致可分成两大部分 :功能状态铁:包括血红蛋白、肌红 蛋白、酶和辅酶因子、转铁蛋白结合的 铁。贮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 形式贮存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 l 2、铁的来源和吸收:正常人体铁来 源于食物,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1.5mg 的铁既可维持体内铁的平衡(孕妇和哺 乳的妇女铁的需要量为24mg)。在非生 理情况下,大量铁可随药物或输血进入 体内。 l 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 肠上段。小肠上皮细胞根据体内铁的贮 存及红细胞生成状态调节铁的吸收。当 大量口服铁剂时,铁也可被动地弥散进 入肠粘膜细胞。 l 3、铁的转运:从小肠粘膜细胞吸收 的铁(Fe +2 )进入血浆后,经铜蓝蛋白氧 化成高铁(Fe+3 ),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结 合被运到各组织中去。 l 转铁蛋白是由肝细胞及单核巨噬细 胞合成的1球蛋白,每个转铁蛋白可 结合两个铁原子( Fe+3 ),血浆中所有转铁 蛋白结合位点构成血浆总铁结合力。正 常情况下,仅1/3转铁蛋白的铁结合点被 铁占据,这部分称为血清铁。转铁蛋白 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 l 4、铁的再利用与排泄:红细胞的正 常寿命约为120天。当红细胞衰老后,被 肝、脾及骨髓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其血红蛋白和其他含铁化合物经过代 谢分解后,被释放出的铁并不排出体外 ,而是进入全身的铁代谢池,重新利用 ,合成新的血红蛋白或含铁化合物,如 此周而复始地维持体内铁的动态平衡。 l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铁的排泄量 不超过1mg。哺乳的妇女每天从乳汁中排 出的铁约1mg。 l 5、铁的贮存:体内多余的铁以铁蛋 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于肝、脾及 骨髓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 l 正常情况下,血清铁蛋白浓度与体内 贮存铁量有密切的关系,铁蛋白1g约等 于10mg的贮存铁。临床上常用血清铁蛋 白测定来衡量铁的贮存量。 l 含铁血黄素是铁蛋白部分变性,作骨 髓检查时,可被亚铁氰化钾染成蓝色的 含铁血黄素颗粒。 三、三、IDAIDA病因和发病机理病因和发病机理 l l 病因病因: : l1、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 常见的病因在之一,长期小量出血比一 次大出血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胃 肠道出血。月经过多。其他:例如 ,咯血和肺出血、反复鼻出血、血透失 血、PNH、反复献血等。 l2、铁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青春期的 男女,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l 3、铁的吸收不良: 例如,胃酸缺乏,胃空肠切除,慢性 腹泻等。 l发病机理: l1、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 l2、红细胞内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l3、组织缺铁对组织细胞代谢的影响: 四、四、IDAlIDA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l 1、贫血症状: l 2、组织缺铁表现:儿童发育迟滞, 体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易兴奋;异 食癖;口炎,舌炎;毛发干枯,指甲扁 平、变薄、脆而易折、甚至反甲;吞咽 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 l 3、原发病的表现:例如,月经过多 ,黑便,胃空肠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等。 五、五、IDAIDA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l (一)血象:典型患者表现为小细胞 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 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血 小板计数高低不一。 l (二)骨髓象:骨髓呈增生活跃。幼 红细胞增生,中幼红细胞及晚幼红细胞 比例增多。幼红细胞核染色质致密,胞 质较少,血红蛋白形成不良,呈老核幼 浆型。粒细胞及巨核细胞多无显著改变 。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蓝 色的含铁血黄素颗粒)消失,铁粒幼红 细胞消失或显著减少。 IDAIDA患者血片患者血片 IDAIDA患者手掌患者手掌 l (三)生化检查: l 1、血清铁(8.9molL) 2、总铁结合力(64.4molL) l 3、转铁蛋白饱和度(15) l 4、血清铁蛋白(14gL) 六、六、IDAIDA的诊断的诊断 l1、诊断的目标有: l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 l 明确引起缺铁的病因或原发病。 l2、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依据: l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l 有缺铁的依据。 l 存在铁缺乏的病因,铁剂治疗有效 。 l l 为明确及查明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病 因或原发病,还需进一步根据病史、体 检中发现的线索,作某些针对性的检查 。 七、七、IDAIDA的的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l 1、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l 2、慢性病性贫血。 l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八、八、IDAIDA的治疗的治疗 l(一)治疗原则: l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