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课件发热_3_第1页
诊断学课件发热_3_第2页
诊断学课件发热_3_第3页
诊断学课件发热_3_第4页
诊断学课件发热_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 热 (Fever) 1 1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 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 定的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 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 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 2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n正常人一般为 3637 左右 腋下温度3637 口腔温度36.337.2 肛测温度36.537.7 n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一般 散热 发热 体温调定点阈值升高 5 5 2、非致热源性发热 n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 症 n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n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6 6 病因与临床分类 1. 感染性发热* n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7 7 2. 非感染性发热 n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损害: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烧伤等 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心肌,肺, 脾,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组织坏死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溶血反应等 n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n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亢、大量失水时散热过少 n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n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如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中暑、脑出血、重 度安眠药中毒等 n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 属功能性范畴。 8 8 临 床 表 现 1. 发热的分度 q low fever 37.338 qmiddle fever 38.139 qhigh fever 39.141 qexcessively high temperature (hyperpyrexia) above 41 9 9 fervescence persistent defervescence set point period period period 39 38 T 37 time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1010 (1)体温上升期 之前常有肌肉酸痛、疲乏无力、四肢末梢发凉 、皮肤苍白、畏寒或 寒战等现象。 骤升型:体温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 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疟疾、败血症 、流行性感冒等;亦可见于变态反应和过敏性疾病,如 风湿热、输液或药物过敏反应等。 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常见于结核、伤 寒等。 1111 (2)高热期 体温上升达高峰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 长短因病因不同而又差异。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相 对平衡。 疟疾:数小时 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数天 伤寒:数周 1212 (3)体温下降期 由于病因消除,致热源的 作用逐渐 减弱或消失,体温调定点降至正常,散热大于产热, 体温逐渐正常。此期出汗多,皮肤潮湿。 骤降:体温几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常伴有 大汗淋漓。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输血后反应 等。 渐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风湿热 、伤寒等。 1313 热型及临床意义 n发热患者在每天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 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数天的各体温点连接 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形状)称 为热型。 n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n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1414 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n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 数天或数周。 n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n常见于大叶性肺炎及伤寒高热期。 1515 1616 2、驰张热(remittent fever) n 体温常在39以上 n 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n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 脓性炎症等。 1717 1818 3、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n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 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 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n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1919 2020 4、波状热(undulant fever) n体温渐升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 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 反复多次。 n常见于布鲁杆菌病。 2121 2222 5、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n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 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 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交替一次。 n常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等。 2323 2424 6、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n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n常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渗出性胸膜炎 、支气管肺炎等。 2525 2626 必 须 注 意 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 不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n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n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影响热型。 n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有低热 或无发热。 2727 伴 随 症 状 n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 急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 等。 n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风疹、淋巴结结核、白血病、淋巴瘤、丝 虫病等。 2828 n肝脾肿大: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 毒性肝炎、疟疾、结缔组织病、白血病、淋巴 瘤、黑热病、布氏杆菌病等。 n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 迷后发热者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2929 n皮疹:常见于麻疹、猩红热、风疹、斑疹 伤寒、结缔组织病、药物热等。 3030 n面容改变:表情淡漠见于伤寒、醉酒样面容见于流行性 出血热,结膜充血见于麻疹及斑疹伤寒;口唇单纯疱疹 多出现于急性发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n关节肿痛:常见于局部炎症、痛风、败血症、风湿热、 猩红热等。 n皮肤粘膜出血:可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斑 疹伤寒、败血症、急性白血病等。 3131 问 诊 要 点 起病时间、季节、起病情况(缓急)、病程、热度 高低、频度(间隙性或持续性)、诱因; 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多系统症状询问,是否伴有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