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机械通气课件_第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机械通气课件_第2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机械通气课件_第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机械通气课件_第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机械通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机械通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詹庆元 与机械通气有关的病理生理 呼吸后负荷增加及呼吸动力降低 气道阻力增加 肺弹性回缩力降低 呼气气流受限(expiratory flow limitation) 动态肺过度充气(DPH)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PEEPi产生的机制等压点学说 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在肺的弹性回缩下导致呼气末肺泡内呈正压, 称为PEEPi。 PEEPi的存在说明呼气末肺容积未能回到正常 FRC状态,即存在动态肺过度充气(DPH)。 PEEPi的影响因素 呼气阻力增加 肺顺应性增加 通气量过大 呼气时间不足 呼气肌的作用 PEEPi的类型 伴有肺过度充气但无气流受限的PEEPi 伴有肺过度充气和气流受限的PEEPi COPD患者属于后者 PEEPi的临床意义 增加呼吸功 增加肺损伤的危险性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对肺通气的影响:导致呼吸肌疲劳,肺泡通气 量降低 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通气的不均衡分布 呼吸功的组成 PEEPi对气道压的影响 呼气末阻断法测定PEEPi PEEPi阻断 食道球囊法测定PEEPi Flow Vol Paw Pes 与机械通气有关的病理生理 呼吸肌疲劳 负荷增加:后负荷(呼吸力学负荷) 前负荷(代谢负荷) 肌肉初长改变 代谢因素:缺氧、电解质、酸中毒等 能量供应不足 往往复合存在导致呼吸衰竭 与机械通气有关的病理生理 呼吸后负荷增 呼气气流受限 呼吸肌疲劳 通气衰竭 机械通气的治疗作用 替代呼吸肌作功,减少呼吸功耗,缓解呼吸肌疲劳 增加肺泡通气量,排出潴留的CO2 人工气道建立可以有效引流痰液 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实施 急性加重期 有创通气 无创通气 稳定期(家庭康复) 有创通气的应用指征 宜尽早施行机械通气,指征相对放宽 参考指标 患者的一般情况:神志 呼吸形式变化:呼吸频率,节律,潮气量 气体交换指标:PaO2,PaCO2,pH 排痰能力 有创通气的应用指征 严重意识障碍,如昏睡,昏迷或谵妄; 呼吸或心跳停止; 呼吸抑制(RR8次/分)或严重呼吸困难(RR40 次/分)。 pH7.20,且治疗中PaCO2进行性上升,或低氧难以 纠正(充分氧疗PaO20.050.050.0545mmHg 入住普通病区者 随机分配到 标准治疗组(A组) 标准治疗组+NPPV治疗组(B组) 入选病人的基础情况 pH值PaCO2PaO2 标准治疗组7.3510.05864.912.056.319.0 NPPV组7.3410.05566.213.259.621.6 P值0.1200.3300.133 气管插管率(%) (26/171) (8/171) 住院死亡率(%) (12/171) (7/171) 经鼻/面罩通气的并发症 明显腹胀23.4%(40/171) 局部皮肤压伤15.8%(27/171) 鼻炎1.8%(3/171) 误吸1.2(2/171) 面罩漏气明显影响通气效果的比率为 29.8%(51/171) 无并发症的相关死亡发生。 稳定期COPD使用NPPV Rossi A.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has NOT been shown to be ineffective in stable COPD.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 161:688-689. Hill NS.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has been shown to be ineffective in stable COPD.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 161:689-690. 稳定期COPD使用NPPV的指征 目前推荐:具有明显的症状(如疲劳感、呼吸困难、 头痛等),并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PaCO255mmHg; PaCO2介于5055mmHg,并具有氧饱和度下降(吸氧 2L/min时SpO288,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 PaCO2介于5055mmHg,并因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而住院 ,每年超过2次。 无创正压通气的操作技术 NIPPV呼吸机及各配件的功能与连接 病人的选择和依从性的判断 病人的教育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 通气模式的选择与参数的调节 给氧方法和氧浓度的调控 温湿化问题 床边护理和监护 并发症的防止 无创通气的停用和撤离 推荐阅读文献 王辰、商鸣宇等. 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 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 中华结 核和呼吸杂志 2000,23(4):212 王辰、张洪玉. 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策略 . 中 华内科杂志 2000, 39:369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与ICU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 应用中的几点建议。中华结 核和呼吸杂志。2002; 25(3): 130-134。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conferences in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163:283-291. Mehta S , Hill NS.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 163: 540-577. British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