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 牙体牙髓病  副本课件_第1页
第四章_ 牙体牙髓病  副本课件_第2页
第四章_ 牙体牙髓病  副本课件_第3页
第四章_ 牙体牙髓病  副本课件_第4页
第四章_ 牙体牙髓病  副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牙体牙 髓 病 中日联谊医院口腔科 魏洪涛 牙体牙周组织示意图 牙本 质 (denti n) 牙釉质 (enamel ) 牙骨质 cementum 牙 髓 (pulp) 牙 龈 (gum of gingiva) 牙周膜 periodontl membrane 牙槽骨 alveolar bone 龋 病 (dental caries) 一、定 义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 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 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其造成牙 体硬组织无机物脱矿,有机物 破坏。 二、病 因 1、细菌 2、食物 3、宿主 4、时间 “四联因素理论” 1、细 菌 龋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有 (1) 链球菌 (2) 乳酸杆菌 (3) 放线菌属 牙 菌 斑 (dental plaque) 致龋菌赖以生存和发挥 致龋作用的生态环境 牙 菌 斑 (1)稠密、不定形 、 非钙化的细菌团块 ; (2)致龋菌在其中产酸, 使局部pH降至4.5-5.0 , 导致牙齿脱矿; (3)人工清除后,可在1-6 小 时内重新形成。 2、食 物 龋病发生的必要因素。 (1)致 龋 食 物: 富有粘性或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 主要致龋食物为蔗糖。 (2)非致龋食物: 粗糙的或纤维性食物。 3、宿 主 牙齿对龋病的抵抗力或敏感性、 唾液及全身状态。 (1) 牙齿:形态、排列、组成; (2) 唾液:流量、流速、成分; (3)全身状态:遗传、营养 、 矿物质、内分泌等。 4、时 间 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 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 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 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 即发生 三、临 床 表 现 1、 好发牙位及牙面 (1)好 发 牙 位 恒牙列: 下颌第一磨牙发病率最高; 乳牙列: 下颌第二乳磨牙发病率最高。 (2)好 发 牙 面 咬合面、邻 面、 颊 面 。 2、临 床 特 点 患牙出现质、色、形的变化 。 3、临 床 分 类 1、浅龋(牙釉质龋或牙骨质龋) 2、中龋(牙本质浅龋) 3、深龋(牙本质深龋) 诊 断: 依 据: 1、症状; 2、色、形、质; 3、探诊反应; 4、 牙髓活力。 四、治 疗 1、治疗原则: n终止病变 n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 n保护牙髓。 2、治疗方法: (1) 充 填 术: 去龋、备洞、护髓、充填。 (2) 磨 除 法: 磨除龋坏组织。 (3) 药物疗法: 局部应用药物。 充填材料 双层垫底材料 龋病的预防 预防:针对龋病发病的各个 环节加以预防 龋病预防的策略 1.对抗致龋微生物 2.改变吃易致龋饮食习惯 3.加强牙齿对龋蚀的抵抗力 1、氟化物防龋 氟化物防龋机理 1、抑菌; 2、减酸; 3、降低牙釉质的溶解度; 4、牙釉质再矿化。 氟化物防龋的方法 (1) 饮水加氟; (2) 洁牙剂加氟; (3) 牙面涂氟; (4) 其它氟防龋方法: 口服、含漱。 2、防龋涂料防龋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的时间选择 1、 3 - 4岁 IV、V 2、 6 - 7岁 6 3、 12-13岁 4、5、7 0.12洗必泰漱口液 1洗必泰凝胶 龋病高发患者推荐短期使用 (不超过30天) 最合适的剂型是洗必泰涂膜 (浓度可达40) 3、化学制剂防龋: n刷 牙 洁治术 4、机械去菌斑: 5、其它: n激光 n糖代用品 n免疫防龋 牙 髓 病 (pulpitis) 一、定 义 牙髓组织疾病 冠髓充血 二、病 因 1、感 染 2、化学刺激 3、物理刺激 4 、免疫因素 感 染 细菌侵入牙髓的途径: (1)近髓或露髓的牙体疾病 (2)深 牙 周 袋 (3)邻 牙 尖 周 感 染 (2)(3)逆行性牙髓炎 化学刺激 某些窝洞消毒药物 、充填材料使用不 当 物 理 刺 激 n 温 度 n 电 流 n 创 伤 三、临床表现 可复性牙髓炎 不可复性牙髓炎: 慢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 残髓炎 逆行性牙髓炎 1、慢性牙髓炎 (1) 临 床 分 型 1) 慢性闭锁型牙髓炎 2)慢性开放型牙髓炎 a . 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b.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2) 临 床 症 状 各不相同,可表现为: 1) 轻度自发性疼痛; 2) 温度刺激痛(主要症状); 3) 轻度叩痛(累及根髓); 4) 急性发作史; 5) 无症状(一小部分患者)。 2、急 性 牙 髓 炎 *剧痛 (1)自发性阵发性疼痛 (2)放散性疼痛(痛不定位) (3)温度刺激引起或加重疼痛 (4)夜间发作或加重疼痛 3、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n1、慢性牙髓炎病史; n2、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症状 ; n3、累及根髓可有叩诊症状 。 4、牙 髓 坏 死 牙髓组织非感染性坏死 (1)死髓牙外观 变色 无光泽 ; (2)无活力反应; (3)开髓无痛。 四、诊 断 1、病史; 2、临床症状; 3、牙髓活力测定 。 六、治 疗 1、治疗原则: 保髓、保牙。 1、治疗原则: 保髓、保牙。 2、治 疗 方 法 n (1)应急处理 n (2)一般治疗 (1)应急处理 1)开髓引流 2)药物止痛 3)针刺止痛 4)局部麻醉止痛 (2)、一 般 治 疗 (针对牙髓治疗) (1) 盖髓术 (2) 活髓切断术 (3) 干髓术 (4) 根管治疗术 (5) 牙髓塑化治疗 髓室顶 髓室 pulp chamber 髓室底 根尖孔 apical foramen 根管口 根管 root canal 牙髓腔解剖示意图 根 尖 周 病 一、定 义 发生于根尖周围组织的疾病 根尖周围组织 指根尖部的 n1、牙骨质 n2、牙周膜 n3、牙槽骨 根尖周病模式图 根尖病模式图 二、病 因 n1. 感 染 n2. 创 伤 n3. 化学刺激 n 4. 免疫因 素 1、感 染 n是最常见的病因。 n厌氧菌尤其是专性厌氧 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优势 菌。 2、创 伤 : n(1)牙齿的急性外伤; n(2)慢性咬合创伤; n(3)根管治疗过程中直接 刺伤根尖周围组织。 3、化 学 刺 激 n牙髓病治疗过程 中 药物使用不当。 4、免疫因素: 机体对病原刺激的反应, 可能与四种变态反应都有关系。 抗原物质包括: (1)细菌及其毒素 (2)病变牙髓及其分解产物 (3) 一些根管治疗药物 四、临 床 表 现 根尖周炎的临床分型 1、急性根尖周炎 n(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n(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2、慢性根尖周炎 n(1)慢性根尖肉芽肿 n(2)慢性根尖脓肿 n(3)慢性根尖囊肿 n(4)慢性致密性骨炎 (一)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1、自 觉 症 状 n疼 痛 (局限性持续性自发性痛) (咬合痛) n患 牙 伸 长 感 2、体 格 检 查 n垂 直 叩 痛 ; n根 尖 部 压 痛; n牙髓 无活力反应。 * 由创伤引起者牙髓可有活力反应; *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的初期,咬合时 疼痛可得到暂时缓解。 (二)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1、自 觉 症 状 v剧 烈 疼 痛 (自发性、持续性、可定位性跳痛; 不敢对齿) v患牙明显伸长 v局 部 肿 痛 * 重症者可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 、烦躁等) 2、体 征 v望 诊 根尖区软组织红肿; 相应部位可出现反应性水肿; 患牙常变色并失去光泽。 v探 诊 常可探及深龋洞或探入髓腔。 v触 诊 根尖区扪压痛,尤以骨膜下脓肿阶 段为显著; 所属淋巴结肿大,压痛 粘膜下脓肿阶段可触及波动感。 v叩诊 极度敏感,尤以根尖脓肿阶段为甚。 3、急性化脓性尖周炎的 三个阶段 n(1)根尖脓肿阶段 n(2)骨膜下脓肿阶段 n(3)粘膜下脓肿阶段 4、急性根尖周脓肿的引流途径 n脓液经根管从龋洞排出; n脓液沿牙周间隙由牙龈沟排出; n脓液通过颊或舌(腭)侧牙槽骨 及骨膜从粘膜或皮肤排出; n脓液向上颌窦或鼻腔排出。 5、X 线 检 查 n急性根尖周炎: 无改变或牙周间隙增宽 n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 根尖部透射影象 慢性根尖周炎 症 状 n肉 芽 肿 型: 无 / 咀嚼乏力或不适 n脓 肿 型: 无 / 咀嚼不适或乏力 n囊 肿 型: 无 n致密性骨炎:无 体 征 共性: v患牙多变色且失去光泽; v 多探到深龋洞或探入牙髓腔 ; v 垂直叩诊 (+、); v 牙髓活力测试()。 慢性根尖脓肿(有窦型 ) 根尖部可探到窦道口; 慢性根尖囊肿(大) v根尖部彭隆 ; v压之乒乓球样感 ; v邻牙可移位。 x 线 表 现 1.慢性根尖肉芽肿肿: 围绕根尖部的圆形或椭 圆形 边界清楚的透影区。 2.慢性根尖脓肿: 围绕根尖部的边界比较 模糊的不太规则的透影 区。 3.慢性根尖囊肿 围绕根尖部的边界清 楚的圆形透影区,可 见白线围绕。 4.慢性致密性骨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