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咽喉_1课件_第1页
口鼻咽喉_1课件_第2页
口鼻咽喉_1课件_第3页
口鼻咽喉_1课件_第4页
口鼻咽喉_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鼻、咽、喉 一、口腔 1.口腔境界和分部 前壁:为上、下唇,借口裂通外界 后界:经咽峡与咽相通 境界 上壁:为腭 下壁:为口腔底 侧壁:为颊 分部:以上、下牙弓和牙龈为界,分为口腔前庭 和固有口腔 返回 2.口腔各部的结构 (1)口唇 组成:皮肤,口轮匝肌,粘膜 上唇 下唇 口裂 唇红 (2)颊 组成:皮肤,颊肌,粘膜 腮腺导管开口部位:正对 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 腭帆:软腭后部向下倾 斜的部分 腭垂:软腭游离缘中部向下的突起 腭舌弓:软腭两侧 连于舌根外侧的粘膜皱襞 腭咽弓:软腭两侧 连于咽侧壁的粘膜皱襞 咽峡isthmus of the fauces: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 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也是口 腔和咽之间的狭部。 (3)腭 腭构成口腔的顶,分隔鼻腔和口腔 硬腭:位于腭的前2/3,由上颌骨腭突 、腭 骨水平板及表面覆盖粘膜构成 软腭:位于腭的后1/3,由肌肉和粘膜构成 1腭的分部 2软腭有关 的结构 返回 牙本质:构成牙的大部分 牙釉质:在牙冠部的牙本质外面覆盖的部分 牙骨质:在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包绕的部分 牙 髓:位于牙腔内,由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 牙冠: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其内腔 称牙冠腔 牙颈:介于牙冠和牙根之间缩细的部分 牙根:嵌入上、下牙槽内的部分, 其内腔称牙根管,与牙冠腔相通,管末端 细有根尖孔 (4)牙 牙的外 形分部 牙组织 返回 牙的分类 切 牙:牙冠扁平,一个牙根 尖 牙: 牙冠呈锥形,一个牙根 恒牙 前磨牙:牙冠 呈圆形,一般一个牙根,上 颌第 一前磨牙可以两个牙根 磨 牙:牙冠最大呈方形,上颌磨牙3个牙 根,下颌磨牙两个牙根 乳牙:分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乳磨牙 (20个) (32个) 右 上 颌 1 2 3 4 5 6 7 8 第 第 第 第 第 尖 侧 中 左 下 颌 三 二 一 二 一 切 切 磨 磨 磨 前 前 牙 牙 牙 牙 牙 牙 磨 磨 牙 牙 牙式 1)恒牙 5 左 上 颌 右 下 颌 乳 乳 乳 第 第 中 侧 尖 一 二 切 切 牙 乳 乳 牙 牙 磨 磨 牙 牙 2)乳牙 (5)舌 舌的形态 舌背:界沟,舌根,舌体,舌尖 舌腹: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 唾液腺 丝状乳头:呈白色丝状,司一般感觉 菌状乳头:呈红色圆形,司味觉 叶状乳头:在舌侧缘后部,呈叶状,司味觉 轮廓乳头:在界沟前,7-11个,司味觉 舌的粘膜 2)舌扁桃体:在舌根背面的小结节,由淋巴组织组成 1)舌的乳头 舌的肌肉 1)舌内肌 上纵肌 下纵肌 舌横肌 舌垂直肌 2)舌外肌 颏舌肌 舌骨舌肌 茎突舌肌 舌的肌肉 1)舌内肌 上纵肌 下纵肌 舌横肌 舌垂直肌 2)舌外肌 颏舌肌 舌骨舌肌 茎突舌肌 舌的肌肉 1)舌内肌 上纵肌 下纵肌 舌横肌 舌垂直肌 2)舌外肌 颏舌肌 舌骨舌肌 茎突舌肌 舌的神经支配 1) 分布于舌的感觉神经 舌前2/3的一般感觉:三叉神经的舌神经 舌前2/3的味觉:面神经的鼓索 舌后1/3的一般感觉和味觉:舌咽神经 2)分布于舌的运动神经 全部舌肌均由舌下神经支配 3舌下腺 形态:扁长圆形 sublingual gland 位置:在舌下襞深面 导管:大管与下颌下腺管共同开口于舌下 阜,小管约10条,开口于舌下襞 2下颌下腺 形态:呈卵圆形 ubmandibular gland 位置:下颌下三角内 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1腮腺 形态:不规则三角形,分浅、深两部 parotid gland 位置:耳廓前下方,咬肌后缘,下颌后窝内 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开 口处称腮腺管乳头 (6)唾液腺salivary gland 大唾液腺有三对,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二、鼻 1.外 鼻:分为鼻根、鼻背、鼻尖和鼻翼 。以骨和 软骨为支架,被覆皮肤和少量皮下组织 。 鼻中隔 鼻腔外侧壁 鼻阈 2.鼻 腔nasal cavity: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鼻中隔 软骨构成,被覆粘膜。 固有鼻腔的境界: 前界:鼻阈,通鼻前庭 后界:鼻后孔,通鼻咽。 内侧壁:即鼻中隔。 顶壁:筛骨筛板被覆粘膜, 邻颅中窝。 底壁:骨腭及粘膜 。 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 及其下方的上、中、下鼻道 ,蝶筛隐窝。 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 上鼻道 中鼻道 下鼻道 总鼻道 蝶筛隐窝 嗅区 仅占上鼻甲内侧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 分,活体呈苍白色或淡黄色,内含嗅细胞, 能感受嗅觉刺激。 固有鼻腔的粘膜分为嗅区和呼吸区两部分。 呼吸区表面光滑湿润,富含血管丛和腺体可温 暖和湿润被吸入的空气。呼吸区在鼻中隔的前 下部有一易出血区,血管丰富而位置表浅,受 外伤或干燥空气刺激,血管易破裂出血。 3.鼻旁窦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 。 额 窦:位于额骨眉弓深面,额骨内外板之间 .开口于中鼻道。 蝶 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筛 窦:位于 筛骨迷路内,分 前、中、后三群 .前群和中群开 口于中鼻道,后 群开口于上鼻道 。 上颌窦 上颌窦为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位于上颌骨体内 ,容积约为 12 -15 ml ,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后份。 由于开口高于窦底,故当炎症化脓 时引流不畅,易致 积脓。 上颌窦 额窦位于额鳞下部,内外板之间,相当于眉弓深面 ,左右各一,分别向下开口于中鼻道半月裂孔前部的 筛漏斗。 额窦 筛 窦 筛窦 由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的小气房系统组成,绝大 部分小气房位于鼻腔外侧壁上方的筛骨之中,共约 3 -18 个 ,可分前、中、后 3 组。前筛窦的气房较小,约 5 -6 个。中 筛窦 即筛泡内的气房,平均约 3 个。 前筛窦、中筛窦开口于 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筛 窦 蝶窦 蝶窦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通过前壁的孔开口于蝶筛 隐窝。 三、咽 咽为漏斗形的肌性管道,位于第16颈椎前方, 上方起于颅底,下方在第六颈椎下缘与食管相接,后 壁与侧壁完整,前方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1.咽分三部:鼻咽、口咽和喉咽 。 (1)鼻咽的主要结构 咽扁桃体:是顶后壁粘膜下的淋巴组织,婴幼儿较发达。 咽鼓管咽口:在侧壁,距下鼻甲后1cm处,向外通中耳鼓室 。 咽鼓管圆枕:在咽鼓管咽口前、上、后方的隆起。 咽鼓管扁桃体:在咽 鼓管咽口周围粘膜内 的淋巴组织 。 咽隐窝:是咽鼓管圆 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 的凹陷,是鼻咽癌的 好发部。 (2)口咽的主要结构 舌会厌正中襞,位于舌根后部与会厌相连的粘膜皱襞 舌会厌谷:在舌会厌正中襞两侧的凹陷 腭扁桃体:位于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咽淋巴环:由腭扁 桃体、舌扁桃体、 咽扁桃体、咽鼓管 扁桃体共同围成, 有防御机能 (3)喉咽的主要结构 梨状隐窝:位于喉 的两侧和甲状软骨 内面之间,粘膜下 陷形成,是异物常 嵌顿停留的部位。 2.咽的交通 鼻咽经鼻后孔通鼻腔, 经咽鼓管咽口通中耳 鼓室。 口咽经咽峡通口腔。 喉咽经喉口通喉腔, 向下通食管。 2.咽的交通 鼻咽经鼻后孔通鼻腔, 经咽鼓管咽口通中耳 鼓室。 口咽经咽峡通口腔。 喉咽经喉口通喉腔, 向下通食管。 四、喉 1.喉的软骨 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 前面观后面观 前面观 后面观 甲状软骨 后面观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甲状软骨形似盾牌,构成喉的 前外侧壁,由左、右板合成。两 板的前缘彼此融合成直角(男性 )或钝角(女性)。左、右板融 合处的上端向前突出,在成年男 子特别显著,称喉结。左、右板 的后缘均向上下发出突起,称上 角和下角。 环状软骨 位于甲 状软骨的 下方,为喉软骨中唯一呈环状 的软骨,对保持呼吸道畅通有 重要的作用,损伤后易引起狭 窄。 杓状软骨近似三菱锥形,可 分尖、底和二突。底朝下与环 状软骨板上缘的关节面构成环 杓关节。由底向前伸出的突起 ,有声韧带附着,称声带突。 由底向外侧伸出的突起,有喉 肌附着,称肌突。 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 形似树叶,上宽 下窄。下端借韧带连于甲状软 骨上切迹的后下方。 会厌 会厌软骨的前、后面均 由粘膜被覆,位于喉入口的前 方。当吞咽时,喉上提,会厌 关闭喉口,防止食物误入喉腔 。 2.喉的连结 (1)环甲关节 (2)环杓关节 (3)弹性圆锥 (4)方形膜 (5)甲状舌骨膜 (6)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环甲关节由环状软骨侧方的关节面与甲状软骨下角构 成。两侧的环甲关节为联合关节,甲状软骨在额状轴上 作前倾和复位运动。分别可使甲状软骨前角与杓状软骨 声带突间的距离增大或缩小,从而紧张或松弛声带。 环 甲 关 节 环杓关节由环状软骨板上缘的关 节 面与杓状软骨底构成。杓状软骨可 在此关节沿垂直轴作旋转运动,使声 带突向内、外侧移动,从而可缩小或 开大声门。杓状软骨还可向左右滑行 。 环杓关节 弹性圆锥为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 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状结构,主要由弹性纤维构成。 此膜的上缘游离,张于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与杓状软骨声带 突之间,称声韧带;前部较厚,张于环状软骨上缘与甲状 软骨下缘之间,称环甲正中韧带。 方形膜 呈斜方形的结缔组织膜,左右各一,由会厌软骨侧 缘和甲状软骨前角后面连于杓状软骨的前内侧缘。此膜下缘 游离,称前庭韧带。 甲状舌骨膜 为连于甲状软 骨上缘与舌骨 之间的膜 。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连于环状软骨下缘与 第1气管软骨环之间。 3.喉肌 喉肌均为细小的横纹肌,它们运动喉的关 节,以紧张或松弛声带,开大或缩小喉口。 环甲肌 甲杓肌 环杓侧肌环杓后肌 杓横肌 杓斜肌 4.喉腔 喉口aditus largngis: 朝向后上 方,由会 厌上缘、 杓会厌襞 和杓间切 迹围成 。 前庭襞主要由喉粘膜覆盖前庭韧带而成, 活体呈粉红色,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 前庭裂。 前庭襞 声襞 较前庭襞更突向喉腔。位于两侧声襞 和杓状软骨底部之间的裂隙称声门裂。 声襞 喉前庭 喉口至前庭裂平面之间的部分 ,上宽下窄,前壁主要由会厌的喉面构成 。 喉前庭 喉中间腔 前庭裂至声门裂平面之间的部分 ,其向两侧突至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隐窝称喉室 。 喉中间腔 喉室 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的 部分,上窄下宽,此部的粘膜下组织较疏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