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1页
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2页
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3页
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4页
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和治疗 v 主治医师 一、概述 v血吸虫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对人体皆有 致病作用,血吸虫病的临床征象与感染的轻 重大致成正比。感染轻的可以没有征象,仅 在粪便检查中发现,如果大量尾蚴侵入人体 ,可引起急性血吸虫病。血吸虫病的主要病 理变化是宿主免疫应答的结果。 二、急血发病机制 v血吸虫的童虫及成虫的可溶性抗原均能刺激机体产生相 应的抗体与细胞反应,虫体引起的病理损害轻微,故病 人可无临床症状。产卵后,在大量虫卵抗原刺激下,抗 体水平急剧升高,由于虫卵抗原能与各期血吸虫所产生 的抗体发生交叉反应,在抗原过剩的情况下,可形成免 疫复合物,并作用于机体而引起临床急性类血清病综合 征的发生。沉淀于组织的卵内毛蚴所分泌的抗原能致敏 T细胞,并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 复合物能激活补体而致大量嗜酸粒细胞趋化并聚集,引 起嗜酸性虫卵脓肿的形成。 三、病理变化 v血吸虫病急性期以炎性渗出的病变为主,受损脏器有充 血、肿大及渗出液形成,以结肠及肝脏的病变较为明显 v1. 结肠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的损坏为重, 也可累及升结肠阑尾。主要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并 有黄褐色粟粒样结节分布及浅表溃疡形成,粘膜及粘膜 下层均有嗜酸性脓肿出现。 v2.肝脏病变:充血、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及切面均有 黄褐色粟粒样结节出现,门脉区有大量嗜酸性虫卵脓肿 或嗜酸性虫卵芽肿形成,并见肝细胞有灶性凝固性坏死 v3.其他病变:肠系膜淋巴结、肺、胸膜、胰腺、软脑膜 及大脑皮质内也可发现嗜酸性虫卵脓肿,但为数较少。 四、临床表现 v急性血吸虫病常发生于对血吸虫感染无免疫力的初 次感染者,但少数慢性甚至晚血病人在感染大量尾 蚴后也可发生。不同患者对血吸虫感染反应不一, 存在个体差异,临床表现可能与宿主的遗传特性有 关,一般认为,宿主后天获得的对血吸虫病感染的 免疫状态,对临床征象起更重要的作用。疫区居民 长期反复小量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对成虫尤其是虫 卵不产生强烈反应,因而临床症状轻微,患者生活 及劳动力如同接近正常人,相反,流行区以外的居 民突然进入流行区接触疫水,则常出现急性感染症 状,来势凶猛。 v2.尾蚴性皮炎: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出现粟 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痒,无痛,数小时至2 3天内消失。 v3.潜伏期:从接触疫水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 间各家报道不一,80%以上在3060天,平 均40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严重程度有关, 最短14天,最长84天,大多数病例出现在35 天以后。此时血吸虫已交配产卵,血液中出 现大量虫卵抗原物质。 v4.发热:发热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症 状,也是判断病性的一个重要依据。发热的 高低、持续期限与感染度、机体免疫状态有 关,其他全身症状大致与发热平行。 发热的三个类型 v1.低热型也叫轻型,体温很少超过38,全身 症状轻微,可自行退热。在慢性血吸虫病重 复感染时常出现这类发热。 v2.间歇型与驰张型,占大多数,也叫中型。 典型者午后体温上升,临晚可达40,午夜 后体温降至正常或38以下,常伴畏寒、多 汗、头昏、头痛。热退后自我感觉良好。 v3.稽热型:出叫重型,体温持续在40上下 ,波动幅度较小,可伴神智迟钝、昏睡、谵 妄、相对缓脉等毒血症症状。重型病人一般 不能自行退热,如不予治疗,可迅速出现消 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腹水等而导致 死亡。 表现症状 v1.胃肠症症状:病人不同程度食欲减退,少 数伴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常见。大使35 次/日,严重者可达每日2030次,常带粘液 和血液,重者呈果酱色,多伴腹痛,部分病 人可便秘,少数病人可出现腹水,腹水形成 原因与晚血不同,为肝、肠急性虫卵肉芽肿 广泛形成,导致肝内窦前门脉高压和肠淋巴 渗液增多而漏入腹腔所致。 v2.呼吸道症状:咳嗽为急性又一重要症状, 见于50%病例,表现为干咳、痰少,偶可见 痰中带血。 v3.肝脾肿大:急血病人大多数肝脾肿大,左 叶较右叶肿大明显,可有肝区压痛,检查质 地柔软,半数病人有脾肿大,质软,无压痛 。 v4.其他征象:常见有面色苍白、消瘦、乏力 、头昏、肌肉关节酸痛等,个别出现脑型血 吸虫病症象。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v(一)主要诊断依据: v1.疫水接触史:发病前2星期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 。 v2.尾蚴性皮炎:接触疫水后,接触部位出现散在点 状红色丘疹,瘙痒,数天内自行消退。 v3.症状和体征:畏寒、发热、多汗、咳嗽、肝脾肿 大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肝区痛、肝脾肿大、腹胀及腹 泻等,重者可出现腹水和肝功能损害。 v4.粪检和血象:粪便查获血吸虫卵是确诊依据,白 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有辅助诊断价值。 v(二)急性血吸虫病诊断参考标准 v1、发病前2周至3个月有疫水接触史 v2、有发热、肝肿大与周围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要 特征,伴有肝区压痛肝肿大,咳嗽、腹胀及腹泻等。 v3、粪检查获血吸虫卵或毛蚴。 v4、免疫学检查阳性,常规检查主法有:循环抗原阳性 或间接血凝痛滴度1:10。 v疑似病例:具备以上第一项和第二项。 v确诊病例:具备以上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三项。 v临床诊断:具备以上第一项、第二项和第四项。 v5、我县防治急感发生采取以下措施: v凡在我县居住的人群根据疫水接触史,结合 发热、腹泻、肝肿大特征,外周血液嗜酸性 粒细胞增多患者,请各医疗单位取患者血清 约0.5毫升或粪便到大邑血防站作检查。 v咨询电话:88222489 v(三)鉴别诊断:急性血吸虫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症状较为复杂,早期粪便可找不到虫卵和毛蚴, 临床表现类似其他发热性疾病,根据发热特点进行 临床分析和病原学检查,免疫血清学反应等,进行 鉴别。 v1、疟疾;急性仅有畏寒,很少寒战,间歇发热是每 天发作,肝脾肿大明显,疟疾耆酸细胞正常,而急 血明显升高,病原学检查可以确诊。 v2、伤寒、副伤寒:伤寒病人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 细胞百分比降低和降至零,伤寒初期血培养阳性较 多。 v3、肝脓肿:肝脓肿病人有肝区疼痛,压痛极为明显 ,且较局限,超声检查在肝脏上有无回声液性区。 急血压痛无或轻,超声肝始终分布均匀,无液性区 。 v4、败血症:败血症以中性粒细胞增多及全身 关节酸痛为特征。伴有其他器官感染(皮肤、 皮下、肺、胆道、泌尿道),血培养阳性。 v5、结核:急血的腹痛、腹泻、腹部压痛、腹 水与结核性腹膜炎类似,胆结核有家庭或病人 接触史,胸透多可见肺部病变,白细胞及嗜酸 细胞不增多。 v6、钩端螺旋体病:钩体接触疫水后潜伏期短 ,神经系统检查有阳性体征,眼结膜充血,中 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细胞不增加。病原体检 查鉴别。 六、急血的治疗 v急血确诊后应立即住院治疗,对体温39C以上,中毒症 状明显者应予以支持和对症治疗后进行病原学治疗。 v(一)支持和对症: v1、加强护理。 v2、支持治疗:补充维生素和液体,对腹泻者可考虑补 充水、盐和能量等物质。 v3、退热:轻中型患者病原学治疗后可逐渐退热,对重 型高热者,根据情况可酌情使用皮质激素治疗。 v4、抗休克:对出现休克症状者给予抗休克治疗。 v5、补充能量及抗感染:对重症病人补充葡萄糖,可和 用能量合剂,并发感染者对症使用抗生素。 v(二)病原学治疗: v成人120mg/Kg(儿童140mg/Kg),6日疗法。每 日总剂量分3次服用,其中二分之一剂量在前2日分 服完,其余二分之一在36日分服完。对经一个剂 疗程后发热不退者,如无其他病情,可在停药两星 期后重复一个疗程。 v(三)护肝治疗 v急性吸血虫病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有必要进 行护肝治疗。常用维生素B、C等,尚可使用水飞蓟 素(益肝灵、利肝素等)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的药 物,此外,葡萄糖醛酸内脂(肝泰乐、葡醛酯)、 肝得健等亦可选用。 七、服用吡喹酮的副反应及处理 : v1、神经系统副反应,大部分反应较轻微,一般性的, 最常见头昏、头痛、乏力、嗜睡、倦怠、失眠等,对症 处理。 v2、消化系统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 腹泻等,一般反应者不需特殊处理,强调钣后服药可以 避免或减轻这些副反应。合并有胃炎者可加用硫糖铝, 思密达等胃粘膜保护剂。 v3、心血管收缩、心率减慢或加快,血压增高等。出现 此类副反应等,作常规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胸闷者 必要时给氧,心肌缺心者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 有期前收缩者应戒烟,酒、咖啡等。 v4、过敏反应:表现有皮疹、瘙痒、寻麻疹、血管神经 性水肿,类赫氏应等。 v常用脱敏药有:扑尔敏或西替利嗪口服;肤轻松或皮炎 平软膏外用;地米静脉给药或强的松口服。 v吡喹酮在治疗急性血吸虫病时可出现症状加重表现为畏 寒、寒战、高热、血压下降,称为类赫氏反应处理。 v吸氧、保温: v5%葡萄糖250ml加地米10mg滴注: v对症: v暂停杀虫,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