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绪论教学课件_第1页
儿科学绪论教学课件_第2页
儿科学绪论教学课件_第3页
儿科学绪论教学课件_第4页
儿科学绪论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学绪论儿科学绪论 Introduction ofIntroduction of P Pediatricsediatrics XXXX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儿科儿科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 律,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防治质量,为律,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防治质量,为 儿童服务的医学科学。其服务对象为处儿童服务的医学科学。其服务对象为处 于身心不断发展中的小儿,在生理、病于身心不断发展中的小儿,在生理、病 理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理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 第一节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一)儿科学的范围(一)儿科学的范围 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儿科学是研究自胎儿至青少年这 一时期小儿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一时期小儿生长发育,保健及疾病防 治的一门临床医学,它与其他学科如治的一门临床医学,它与其他学科如 胚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胚胎、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 理、遗传、免疫等基础科学有着广泛理、遗传、免疫等基础科学有着广泛 的联系。的联系。 (二)儿科学的任务(二)儿科学的任务 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医学理论和总结实践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医学理论和总结实践 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经验的基础上,提高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 ,降低死亡率,减少发病率,改善体质,降低死亡率,减少发病率,改善体质, 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使他们在德、智、体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使他们在德、智、体 、等各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等各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中华民族 的优秀接班人。的优秀接班人。 其内容分发育、预防和临床儿科学其内容分发育、预防和临床儿科学 第二节第二节 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儿科学的基础和临床特点 小儿从出生到成人,都处在不小儿从出生到成人,都处在不 断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与成人有很断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与成人有很 多不同,不同年龄的小儿也不尽相同多不同,不同年龄的小儿也不尽相同 ,故不能将小儿看作是成人的,故不能将小儿看作是成人的“ “缩影缩影” ” ,了解其特点才能判断异常。,了解其特点才能判断异常。 小 儿 不 是 成 人 的 缩 影 (一)(一)基础医学方面:基础医学方面: 1 1、解剖:、解剖: (1 1) 头颅比例大,头与身长的比例:头颅比例大,头与身长的比例: 出生时为出生时为1/41/4,2 2岁占岁占1/51/5,6 6岁占岁占1/61/6,1515岁占岁占 1/71/7,成人为,成人为1/8 1/8 说明脑发育占优先地位。说明脑发育占优先地位。 脑重量(克)脑重量(克) :初生:初生 350 6350 6个月个月 600 1600 1岁岁 900 900 成人成人 15001500 初生时脑重量是体重的初生时脑重量是体重的10-12%10-12%(350g/3kg350g/3kg) 成人脑重成人脑重 量为体重的量为体重的2%2%(1500g/60kg1500g/60kg) .- .- (2 2)胸廓呈桶形:前后径与左右径相近,小儿)胸廓呈桶形:前后径与左右径相近,小儿 肋肋 骨是水平位,成人为倾斜位骨是水平位,成人为倾斜位 (3 3)心)心 搏动位置高搏动位置高 (4 4) 胸腺体积大胸腺体积大 新生儿新生儿 1010克克 2 2个月个月2020克克 2-52-5岁岁 2525克克 6-11 6-11 岁岁 3030克克 1212岁后逐渐缩小岁后逐渐缩小 (5 5) 肠管比例长肠管比例长 婴儿肠管总长度为身长的婴儿肠管总长度为身长的6 6倍,成人为倍,成人为4.5 4.5 倍倍 2 2、生理:、生理: (1 1)热量需要大:总热量)热量需要大:总热量1 1岁以内岁以内110110千卡千卡 / kg/ kg/日(日(460KJ) ,(1kcal=4.184KJ)460KJ) ,(1kcal=4.184KJ) 以后可按每增加以后可按每增加3 3岁减去岁减去10 kcal 10 kcal 15 15岁后岁后50-60kcal50-60kcal(209-251KJ209-251KJ) 成人:成人:4040千卡千卡/ kg/ kg/日日 原因:原因:生长发育需要生长发育需要 基础代谢高基础代谢高 (2 2)水需要量多:)水需要量多: 1 1岁内岁内150ml/kg/150ml/kg/日日 每增加每增加3 3岁减少岁减少25 ml/kg/25 ml/kg/日日 成人成人 40 ml/kg/40 ml/kg/日日 原因:原因:热量需要高热量需要高 饮食质与量高(蛋白质高)饮食质与量高(蛋白质高) 肾浓缩功能差,排水量多,年龄肾浓缩功能差,排水量多,年龄 越小,需要水越多。越小,需要水越多。 (3 3)呼吸次数快)呼吸次数快 新生儿:新生儿:40-4540-45次次/ /分分 1 1岁:岁: 30-4030-40次次/ /分分 2-32-3岁:岁: 25-3025-30次次/ /分分 4-74-7岁:岁: 20-2520-25次次/ /分分 8-148-14岁:岁:18-2018-20次次/ /分分 成人:成人:16-1816-18次次/ /分分 原因:原因:小儿代谢旺盛,需氧高小儿代谢旺盛,需氧高 呼吸量有限,只有增加次数,呼吸量有限,只有增加次数, 以满足需要以满足需要 (4 4)脉搏次数多:)脉搏次数多: 新生儿:新生儿:120-140120-140次次/ /分分 成人:成人:60-7060-70次次/ /分分 呼吸:脉呼吸:脉 小儿小儿=1=1:3 3 成人成人=1=1:4 4 (5 5)血压较低:)血压较低:1 1岁后动脉收缩压岁后动脉收缩压 = =年龄年龄2+802+80 舒张压舒张压= =收缩压收缩压2/32/3 例如:例如:5 5岁血压为岁血压为90/60mmHg90/60mmHg,20 20 mmHgmmHg为高或低血压为高或低血压 3 3、免疫、免疫 (1 1)屏障作用差)屏障作用差 (2 2)细胞免疫弱)细胞免疫弱 (3 3)体液免疫不建全)体液免疫不建全 IgGIgG: 分子小,可通过胎盘,使小儿短期内分子小,可通过胎盘,使小儿短期内 获得先天性被动免疫,生后获得先天性被动免疫,生后6 6个月内不得麻个月内不得麻 诊,小儿麻痹、白喉等。半年后全部消失诊,小儿麻痹、白喉等。半年后全部消失 ,恢复易感,生后,恢复易感,生后3 3个月开始产生,至个月开始产生,至6-76-7岁岁 时达成人水平。时达成人水平。 IgMIgM: 分子大,不能通过胎盘,易患分子大,不能通过胎盘,易患G- G- 细菌细菌 感染。感染。 IgAIgA: 不能通过胎盘,血清型抗病力不强,分不能通过胎盘,血清型抗病力不强,分 泌型来自粘膜局部,小儿合成最迟,泌型来自粘膜局部,小儿合成最迟,1 1岁仅岁仅 为成人的为成人的3%3%,1212岁达成人水平,故易患岁达成人水平,故易患 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4 4、病理病理 :由于器官成熟程度、免疫性及机:由于器官成熟程度、免疫性及机 体反应性不同其病理改变不同体反应性不同其病理改变不同 (1 1)肺炎)肺炎: : 婴儿多为小叶性婴儿多为小叶性 成人为大叶性成人为大叶性 (2 2)VitDVitD缺乏:小儿患佝偻病缺乏:小儿患佝偻病 成人骨软化症成人骨软化症 (3 3)肺结核)肺结核: : 小儿原小儿原发发发发性性、粟粒性、粟粒性 成人浸润性、空洞性成人浸润性、空洞性 二、临床方面:二、临床方面: 1 1、疾病种类疾病种类 (1 1)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及感染性)婴幼儿:先天性、遗传性及感染性 多。多。 (2 2)心脏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多,成人)心脏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多,成人 A A硬化性多。硬化性多。 (3 3)癌症:)癌症: 小儿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小儿白血病,神经母细胞瘤 多,成人恶性肿瘤多。多,成人恶性肿瘤多。 2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 1)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易患)起病急,来势凶,缺乏局限能力,易患 败血症。败血症。 (2 2)常伴有呼衰、心衰、水电紊乱,中毒性)常伴有呼衰、心衰、水电紊乱,中毒性 脑病。脑病。 (3 3) 病情多变,易反复波动。病情多变,易反复波动。 (4 4)新生儿及体弱儿反应差,严重感染往往)新生儿及体弱儿反应差,严重感染往往 表现体温不升,表现体温不升,WBCWBC不高,症状体征不不高,症状体征不 典型。典型。 3 3、诊断诊断 (1 1)病史)病史 (2 2)年龄因素)年龄因素 4 4、治疗治疗 ( ( 讲究全面性讲究全面性, ,护理和支持护理和支持 疗法不可忽视疗法不可忽视) ) (1 1)抢救在先)抢救在先 (2 2)主病和并发症同时治疗)主病和并发症同时治疗 (3 3)用药剂量,按体重计算)用药剂量,按体重计算 5 5、预后预后 (1 1)病情虽重、诊治恰当,恢复得也快)病情虽重、诊治恰当,恢复得也快 (2 2)小儿组织修复能力强,后遗症较成人少)小儿组织修复能力强,后遗症较成人少 (3 3)观察不细,处理不当,恶化也快)观察不细,处理不当,恶化也快 6 6、预防预防 (1 1)免疫接种)免疫接种 (2 2)门诊预诊,病房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门诊预诊,病房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 3)早期筛查,定期查体,科学育儿,降)早期筛查,定期查体,科学育儿,降 低发病率低发病率 (4 4)成人疾病与小儿有关,冠心病、风心)成人疾病与小儿有关,冠心病、风心 病、病、 慢性肾衰,从小儿开始。慢性肾衰,从小儿开始。 第三节第三节 各年龄分期和保健原则各年龄分期和保健原则 (一)胎儿期:从受孕(一)胎儿期:从受孕分娩,在宫内分娩,在宫内280280天天 (4040周)周)。 本期又分为三个阶段本期又分为三个阶段 1 1、 妊娠早期(胚卵期):从受精卵至不满妊娠早期(胚卵期):从受精卵至不满 1212周周 2 2、妊娠中期:妊娠中期:1313周至未满周至未满2828周周 3 3、妊娠晚期:自满妊娠晚期:自满2828周至婴儿出生周至婴儿出生 。 特点(特点(1 1)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孕母健康、)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孕母健康、 营营 养、情绪、疾病直接影响胎儿。养、情绪、疾病直接影响胎儿。 (2 2)易受不良)易受不良 因素影响。因素影响。 (3 3)常见病:死胎、流产、早产、畸形等)常见病:死胎、流产、早产、畸形等 保健:保健: 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感染,定期产前检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感染,定期产前检 胎儿期(胎儿期(fetal periodfetal period)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二)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 至生后至生后2828天天 胎龄满胎龄满2828周至生后足周至生后足7 7天称围生期又称天称围生期又称 围产期围产期 特点:(特点:(1 1)离开母体内外环境重要。)离开母体内外环境重要。 (2 2)常见病:产伤,窒息)常见病:产伤,窒息 保健:保健:1. 1. 加强护理、保温、消毒、隔离加强护理、保温、消毒、隔离 、 喂养卫生等喂养卫生等 2. 2.新生儿筛查新生儿筛查:PKU :PKU ,甲低,甲低 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 围生期(产期28期):胎龄满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天 。 (三)婴儿期:从出生后到满一周岁(三)婴儿期:从出生后到满一周岁 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前,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特点特点 (1 1)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为生长发育最快时期 (2 2)热量需要高)热量需要高 (3 3)自身免疫未成熟)自身免疫未成熟 保健:提倡母乳喂养,预防接种,培保健:提倡母乳喂养,预防接种,培 养卫生习惯。养卫生习惯。 婴儿期 (四)幼儿期:(四)幼儿期:1 1周岁后到满周岁后到满3 3周岁前周岁前 特点特点 :(:(1 1)生长发育减慢,智力发)生长发育减慢,智力发 育突出育突出 (2 2)断了母乳)断了母乳 (3 3)活动面广)活动面广 保健:合理喂养保健:合理喂养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 开发智力开发智力 幼 幼儿期 (五)学龄前期:(五)学龄前期:3 3周岁后(第周岁后(第4 4年)到入小年)到入小 学前(学前(6-76-7岁)岁) 特点特点: :(1 1)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力发)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力发 育更快且完善,好奇、好问育更快且完善,好奇、好问 、 喜模仿喜模仿 (2 2)共济运动发育好)共济运动发育好 保健:重视教育,培养卫生、劳动习保健:重视教育,培养卫生、劳动习 惯,注意意外事故发生。惯,注意意外事故发生。 学龄前期 (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六)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6-7岁)至青春期岁)至青春期 (女(女1212岁,男岁,男1313岁)岁) 特点:(特点:(1 1)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接近)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接近 成人水平成人水平 (2 2)智力更加成熟)智力更加成熟 保健:注意近视、龋齿,姿势、变态反应性疾保健:注意近视、龋齿,姿势、变态反应性疾 病多。病多。 学龄期 (七)青春期:(少年期)七)青春期:(少年期) 女女11-1211-12岁到岁到17-1817-18岁岁 男男13-1413-14岁到岁到18-2018-20岁岁 特点:(特点:(1 1)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生殖系统迅速发育 (2 2)生长第二高峰)生长第二高峰 (3 3)心理行为不稳定)心理行为不稳定 保健:加强生理卫生教育,营养、锻保健:加强生理卫生教育,营养、锻 炼身体,正确引导炼身体,正确引导。 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第一节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生长发育规律 生长发育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点生长发育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点 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可测 出其量的增加,为量的改变。出其量的增加,为量的改变。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官功能的成熟,熟, 为质的改变。为质的改变。 (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过程 年龄愈小,增长愈快,婴儿期及年龄愈小,增长愈快,婴儿期及 青春为两个高峰。青春为两个高峰。 (二)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平衡(二)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平衡 神经系统最早,生殖系统最晚,神经系统最早,生殖系统最晚, 淋巴系统先快后慢以后回缩。淋巴系统先快后慢以后回缩。 年幼皮下脂肪发达,学龄儿肌肉年幼皮下脂肪发达,学龄儿肌肉 发达。发达。 由上到下由上到下 由近到远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至复杂由简单至复杂 (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三)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一般按上述规律发育,一般按上述规律发育, 但受一些因素影响:但受一些因素影响: 遗传、遗传、 性别、性别、 (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四)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第二节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一)遗传因素 种族种族 男女男女 (二)环境因素(二)环境因素 营养营养 疾病疾病 母亲情况母亲情况 生活环境生活环境 第三节第三节 体格生长体格生长 (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一)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1 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体重:体重: 意义:是身体所有器官、组织、体液的总意义:是身体所有器官、组织、体液的总 重量,是判断营养状态的重要指重量,是判断营养状态的重要指 标,是计算给药、输液、热量的计算标,是计算给药、输液、热量的计算 依据。依据。 测量方法:婴儿用磅砰,儿童用体重计测量方法:婴儿用磅砰,儿童用体重计 新生儿体重:出生时体重平均新生儿体重:出生时体重平均3kg(2.5- 3kg(2.5- 4kg) 4kg4kg为过重儿为过重儿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生后1 1周内下降原体周内下降原体 重的重的3-9%3-9%,不超过,不超过10%10%。 原因:排便、出汗、进食少有关,原因:排便、出汗、进食少有关,7-107-10天天 恢复出生体重。恢复出生体重。 2 2岁前体重增长情况岁前体重增长情况 : 前前3 3个月个月 6kg 6kg 相当出生体重相当出生体重2 2倍倍 1 1岁岁 9kg 9kg 相当出生体重相当出生体重3 3倍倍 2 2岁岁 12kg 12kg 相当出生体重相当出生体重4 4倍倍 2 2岁后每年平均增长岁后每年平均增长2kg2kg。 n n 1-61-6月月 体重(体重( kgkg) =出生体重(出生体重(kgkg) n n +月龄月龄0.7kg0.7kg n n 7-127-12月:体重(月:体重(kgkg)=6=6(kgkg)+月龄月龄 0.25kg0.25kg体重(体重(kgkg) n n 2-122-12岁:岁: =年龄年龄2+82+8(或(或7 7)()(kgkg) 体重计算体重计算 12 12个月个月 1010(kgkg) ) 1-121-12岁 岁 年龄(岁)年龄(岁)2+8 2+8 (kgkg) 新版教课书新版教课书 身高(长)身高(长): 1 1 意义:身高是头部、脊柱、下肢增长的总长意义:身高是头部、脊柱、下肢增长的总长 度,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度,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33岁测身高岁测身高 2 2 身长增长情况:身长增长情况: 身长增加(身长增加(cmcm) n n 关键年龄关键年龄实际长度实际长度 身长增加身长增加 n n 出生出生 5050 n n 3 3月月 61-62 11-1261-62 11-12 n n 1212月月 75 12-1375 12-13 n n 2424月月 85 1085 10 n n 2-122-12岁岁 5-75-7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新生儿出生时平均 50cm 50cm 1 1岁:岁:75cm 75cm 增长增长25cm25cm 2 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岁后平均每年增长5-7CM5-7CM 3 3 身长计算公式:身长计算公式: 身高(身高(cmcm)= = 年龄年龄7+757+75(cmcm ) 身长低于标准身长低于标准30 %30 %为异常为异常 5 5 身长测量方法:身长测量方法: 婴儿用量板婴儿用量板 ; 33岁用皮尺、身长计。岁用皮尺、身长计。 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坐高:由头顶至坐骨结节的长度 代表头长加脊柱长代表头长加脊柱长 。 出生时坐高占身长出生时坐高占身长60%60% 6-7 6-7岁坐高占身长岁坐高占身长下身长下身长 1414岁:坐高岁:坐高=下身长下身长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33岁测坐高岁测坐高 头围头围 头围头围+(+(年龄年龄-1)-1) 1 1 头颅骨发育头颅骨发育 头围:出生平均头围:出生平均32 32 34cm 34cm ,1 1岁时岁时 46cm 46cm ,2 2岁岁 时时48cm 48cm (二)骨骼发育(二)骨骼发育 囟门囟门: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也受脑: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也受脑 增长的影响增长的影响 测量方法测量方法 :对边中点连线测量前囟门:对边中点连线测量前囟门 ,为额骨,为额骨 与顶骨形成菱形间隙。与顶骨形成菱形间隙。 新生儿:新生儿:1.5-2cm1.5-2cm 6 6个月内稍大,个月内稍大,6 6个月后渐小,个月后渐小,1- 1.51- 1.5 岁半时闭合岁半时闭合 后囟门后囟门: : 为两块顶骨与枕骨形成三角形间隙出生后为两块顶骨与枕骨形成三角形间隙出生后 已闭或生后已闭或生后6-86-8周闭合。周闭合。 顶骨 额骨 枕骨 出生时约1.5-2厘米 后囟 6-8周闭合 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 前囟 1-1.5岁闭合 前囟早闭:前囟早闭: 头小畸形头小畸形 晚闭:晚闭: 佝偻病、佝偻病、 甲低、脑积水甲低、脑积水 隆起: 颅压高、脑膜炎、脑炎隆起: 颅压高、脑膜炎、脑炎 凹陷: 脱水、消瘦凹陷: 脱水、消瘦 筛查筛查1515岁营养状况岁营养状况 (1 1)13.5cm13.5cm,营养良好,营养良好 (2 2)12.513.5cm12.513.5cm,营养中等,营养中等 (3 3)12.5cm12.5cm,营养不良,营养不良 体格生长体格生长 上臂围(左)上臂围(左) 2 2 脊柱的发育:脊柱的发育:代表扁骨发育情况,代表扁骨发育情况, 生后生后1 1岁内增长快,以后落后于身长,新岁内增长快,以后落后于身长,新 生儿脊柱完全是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