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课件_第1页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课件_第2页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课件_第3页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课件_第4页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调查和评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调查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调查 和评价和评价 南华大学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教学中 心 1 n教学对象:高等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临 床医学专业学生 n实验课时:6学时 n课程类型:专业实验课 n课程要求:必修 n每组人数:4人 2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 n本次实验通过对某集体儿童的体格发育调 查,了解儿童体格生长发育调查的方法 n掌握儿童体格测量的方法、步骤、注意事 项 n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评价的基本方法 n了解该集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 3 二、实验器材二、实验器材 n1、RGZ-50型儿童秤,皮脂计,围度尺。 n2、记录用的笔和纸。 n3、2005年9市儿童体格发育标准 n4、计算器或计算机 4 三、实验主要内容三、实验主要内容 n1、调查设计,确定本次体格发育调查的目 的与方案 n2、体格测量指标身高、体重、皮褶厚度、 胸围、头围等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n3、现场调查 n4、体格发育评价 5 (一)调查设计 6 n目的:了解某群体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发现 异常,提出建议 n调查内容:身高、坐高、体重、胸围、头围 、皮褶厚度 n对象:南华大学幼儿园3-6岁健康正常儿童, 按半岁一组,共分7组 n测量时间:气温适宜,餐后1小时(本次实验 上午10点左右) n设备: RGZ-50型儿童秤,皮脂计,围度尺 7 (二)体格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8 n1、体重 q体位:3岁立位 q工具:身高体重计(误 差100g) 9 n准备: q脱去外衣、鞋、帽,着单衣单裤 q排空大小便 q空腹或就餐1小时后 q每次测量前校正调零点; n方法: q立位直立于正中或坐于座板上 q双手自然下垂,不能乱动或触摸其他物品 q刻度平稳记下读数 10 n2、身高(身长) q体位: 3岁立位; q工具:3岁用身高坐 高量计; q单位:cm,记录至0.1cm,注意量床量板 两边读数一致 11 n方法: q受试者脱鞋帽,立位站于底板 上,双手自然下垂,足跟靠拢 ,足尖分开45 q脚跟、臀、肩胛间三点紧靠立 柱,躯干自然挺直 q头部保持眼耳水平,两眼平视 前方 q测试者在右侧,向下轻移量板 接触头顶,读数并记录 12 n3、坐高/顶臀长 q体位:3岁:坐位, q工具:3岁用坐高 测量计; q单位:cm,记录至0.1cm 13 q方法: n受试者脱帽,坐于座板上 n骶部,两肩胛间紧靠立柱 ,躯干自然坐直 n大腿与小腿、身体垂直, 平行于地面,头部保持眼 耳水平位,两眼平视 n量板接触头顶。 14 n4、头围 q体位:坐/立/仰卧位 q工具:围度尺 q方法:左拇指固定零 点于右侧眉弓上缘, 软尺经枕骨粗隆、左 眉弓回至零点; q单位:cm,记录至 0.1cm 15 n5、胸围 q体位:3岁前卧位/立位,3岁后立位 q工具:围度尺 q方法: n受试者裸露上体安静站立,两臂自然下垂, 平静均匀呼吸 n测试者面对受试者,将软尺上缘经背部两肩 胛角下缘绕至于胸前两乳头中点下缘 n记录平静呼气和吸气的中间值为平静状态下 胸围 n单位:cm,记录至0.1cm 16 n6、皮下脂肪(皮褶厚度) q工具:皮褶厚度计(使用前调零,将仪器臂钳 的两接触点间压力调整至10g/mm2范围内) q部位: n肱三头肌部:肩峰与鹰嘴连线中点,皮褶方向同上 臂长轴平行 n肩胛下角部:左侧肩胛下角下端约1cm,皮褶方向自 下往上中与脊柱成45 n腹部:锁骨中线平脐处,皮褶方向与身体长轴平行 n大腿部:腹股沟中点与髌骨顶连线中点,皮褶方向 与下肢长轴平行 17 q方法: n测试者右手持皮褶计, 左手拇、食指距间3cm, 将测试处皮肤和皮下组 织捏紧提起,使脂肪与 肌肉充分分开 n皮褶计在距离手指捏住 处附近嵌入约1cm,放开 活动把柄,读数并记录 q单位:mm,记录至0.5mm 3cm 18 (三)现场调查 19 n将体重、身高、胸围、皮脂厚度等个人测量 数据记录于下表,并将表中其它项目同时填 好。 20 个 人 身 体 测 量 记 录 表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测量日期 身高 (cm) 坐高体重 (kg) 胸 围(cm) 上臂 围 (cm) 吸气末 呼气末平 均 21 皮 脂 厚 度(mm) 腹部肩胛下肱三头肌大腿部 平均 平均 平均 平均 22 (四)生长发育调查评价 23 n个体儿童发育水平评价可采用等级评价法, 营养状况评价可采取身高标准体重法 n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身高别体重标准(用于小年龄儿童, 不分性别),教科书附表12、14(P354、362) n集体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和现状评价平均数比 较法(采用2005中国九市标准) 24 n生长发育离差法的五级评价标准 等 级 范围总体百分数% 下 等 +2S2.3 25 年龄组 (男) 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 3-15.311.7598.93.857.82.349.81.351.52.3 3.5 -16.331.97102.44.059.22.450.21.352.52.4 4-17.372.03106.04.160.72.350.51.353.42.5 4.5-18.552.27109.54.462.22.450.81.354.42.6 5-19.902.61113.14.463.72.451.11.355.52.8 5.5-21.162.82116.44.565.12.551.41.356.63.0 6-22.513.21120.04.866.62.551.71.357.63.3 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男童体格发育调查 26 年龄组 (女) 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 3-14.801.6997.63.856.82.348.81.350.52.2 3.5 -15.841.86101.33.858.42.249.21.351.32.4 4-16.842.02104.94.159.92.349.51.352.12.4 4.5-18.012.22108.74.361.52.449.91.253.02.6 5-18.932.45111.74.462.72.450.11.353.72.8 5.5-20.272.73115.44.564.42.450.41.354.83.0 6-21.552.94118.94.765.82.450.71.355.73.1 2005年中国九市城区7岁以下女童体格发育调查 27 年龄组 (男) 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 3-14.651.6597.23.957.02.349.31.350.92.2 3.5 -15.511.77100.54.058.42.249.71.351.72.3 4-16.491.95104.04.459.82.450.11.352.52.3 4.5-17.462.17107.44.361.32.450.31.353.42.5 5-18.462.32110.74.662.72.450.61.354.22.6 5.5-19.572.72113.64.763.92.650.91.455.02.8 6-20.792.89117.45.065.52.651.11.456.02.9 2005年中国九市郊区7岁以下男童体格发育调查 28 年龄组 (女) 体重身高坐高头围胸围 3-14.221.6696.23.956.22.248.31.350.02.2 3.5 -15.091.8299.54.257.62.348.81.350.72.3 4-15.991.89103.14.159.12.349.01.251.42.4 4.5-16.842.07106.24.560.42.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