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彭修)ppt课件_第1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彭修)ppt课件_第2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彭修)ppt课件_第3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彭修)ppt课件_第4页
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彭修)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 036个月儿童 中医药调养服务技术规范 西秀区妇幼保健院 朱妮姗 二0一三年十一月 Page 1 一、概述 小儿年龄分期 Page 2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儿童期(学龄期) 幼童期(学龄前期) 青春期 受孕到分娩断脐,40周(280天) 分娩断脐至出生后,28天 出生后满28天至1周岁 1周岁至3周岁 3周岁到7周岁,亦称学龄期 女孩12岁、男孩13岁至18周岁 幼儿期 7周岁到12周岁,亦称学龄期 调 养 阶 段 (二)小儿的生理特点 表现为: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温病条 辨 钱乙曰:小儿“五脏六脏成而未全全而未 壮”即脏腑柔弱之意。 2.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纯阳颅囟经;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双重性特点生命力旺盛,机体嫩弱。 即“纯阳”古代医家喻为草木茸芽之状 称之“芽儿”;谓之“少阳”。少阳者,阳气虽稚嫩 ,但相对于阴液而言确强盛。随着阳气的不断生发 ,阴液不断补充,形成阳生阴长的生机蓬勃状态。 不同于: 壮年人随着“天癸”至而阴平阳秘的“大阳”; 老年人随着“天癸”尽而阳气的不断衰微,阴液 不断衰减的“夕阳”。 小儿病理特点 生理上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稚阴稚阳 ”之体特点导致病理上表现为“发病容易, 传变迅速”,但生机蓬勃,发育旺盛的“纯 阳”之体生理特点又使小儿若调治得当,则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这正是发挥中医优势,从“治未病”角度开 展“儿童中医调养服务”的优势。 Page 5 二.技术流程表及说明 Page 8 预约儿童家长 分六个阶段预约家长: 在儿童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 30月龄、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 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 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饮食调养哺乳、辅食添加、饮食习惯等; 起居活动睡眠、卫生、生活习惯等; Page 10 1.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从新生儿、 小婴儿的按需哺乳逐步过渡到按时哺乳, 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尽量让小儿养成自 己进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 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零食无度 。 (3).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添加辅食时宜 从细、软、烂、碎开始,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Page 11 2.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 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大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少用 或尽早不用“尿不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 的习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 。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避免妨碍气血流 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如“背带裤”。 (4).四时调摄 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就在活幼心书中 云:“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但 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 目前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娇宠备至,孩子患 病不断,十分娇气。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孩 子吃得太饱与穿得太暖所致。 若要小儿安,须与三分饥与寒 Page 13 曾世荣的“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 耐一分寒,不须发表之功。” 主张孩子保持七分饱,脏腑不易损,则不易患 肠胃病,自然不需调理脾胃的药物;经常保 持一种微寒状态,小儿肌肤腠理开合得以锻 炼,则不易患伤风感冒,自然不需常用解表 发汗的药物。 但需要正确理解“春捂”与“秋冻”: “春捂”春季气候从寒冷逐渐变暖,气候变 化大,小儿要注意保暖; “秋冻”秋季气候从炎热逐渐变冷,气候变化 大,应避免保暖过度,提倡 “三分寒”。 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 不宜过低;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 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Page 15 【儿童秋季调摄要点】 感冒的预防; 体瘦儿的调养; 肥胖儿的调养 春秋季节气候变化大,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小儿注意少到郊外花粉较多的地方等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接收紫外线 的照射,增强体质。 但需要教会家长如何“晒太阳” 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儿童6、12月龄教会家长摩腹、捏脊; 儿童18、24月龄教会家长按揉迎香、足三 里穴; 儿童30、36月龄教会家长按揉四神聪穴。 Page 17 1.常用按揉部位及方法 1).摩腹 位置:腹部,为面状穴,面积大。 操作:用掌摩法,见下图。 操作者用手掌大小鱼际掌面附着于小儿腹部 ,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 动,每次13分钟。如小儿大便干按照顺时 针方向摩动(泻法),反之大便稀用逆时针 方向(补法)。常规是先顺后逆(即平补平 泻法)。 Page 18 Page 19 功效:改善脾胃运化功能,促进脾胃 、肠道的消化吸收,尤适宜婴儿添加辅食 时期。 2).捏脊 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大椎至 尾骨末端处。为线状穴。 操作:小儿俯卧,裸露背部。 操作者用拇指桡侧缘抵住皮 肤,食、中两指前按,三指 同时用力提拿皮肉,从长强 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 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拇指与食 中二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 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 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 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 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 可捏拿46遍。 调和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镇惊安神 捏拿督脉、膀胱经 穴位 俗称“翻皮肤” 主要用于背脊“线” ,常用保健穴,又 叫“捏脊疗法” 操作时捏三下提 拿一下。 “捏三 提一法” 由上而下为泻 由下而上为补 次数、用力适当,不可拧转, 直线进行,不可歪斜和间断 从第2遍开始,操作者可采用 捏三次“重提”一次的手法,刺激背部的脏腑 俞穴,以加强疗效。 功效:能振奋阳气,调节各脏腑的功能、 补脾胃,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 顺畅气血,,达到调 节阴阳平衡的治疗 目的。 Page 23 3).按揉足三里 位置: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见右图)。 操作:用指揉法,见下图 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 每次13分钟, 约200次左右。 n 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针灸足三里穴能提高小鼠运动能 力。其机理可能与纠正运动小鼠神经 -内分泌 -免 疫调节紊乱有关;亦有研究证明与纠正运动小鼠自 由基代谢失衡有关 4).按揉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见图) Page 26 操作: 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 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 ,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 ,每次13分钟。 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对过敏性鼻 炎有较好效果。 现代研究: 透刺迎香穴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 疗效明显优于内服鼻炎康的对照组;低频电脉 冲刺激迎香穴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确切; 迎香穴位按摩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肠功 能恢复;术后早期指压迎香穴可促进胃肠道蠕 动,恢复胃肠道排气。 5).按揉四神聪穴 位置: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 ,共4穴(见图) Page 29 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 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现代研究: 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电针 四神聪穴对血管性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神 经功能缺损所形成的功能障碍,以及主要症 状有改善作用;采用针刺四神聪的方法可明 显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提高其 脑内SOD的活性;针刺四神聪延长睡眠时间 和改善大鼠睡眠结构的机理可能与改变大鼠 脑内的单胺类递质含量有关。 6.注意事项 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 等介质。 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 ,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 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 响推拿。 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局部皮肤破损、骨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