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异物梗阻的课件_第1页
呼吸道异物梗阻的课件_第2页
呼吸道异物梗阻的课件_第3页
呼吸道异物梗阻的课件_第4页
呼吸道异物梗阻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道异物梗阻的 处理原则及方法 长沙理工大学医院 王启源 谁救我! 第三章第三章 呼吸道异物呼吸道异物梗阻 呼吸道异物呼吸道异物梗阻 是指某些物体堵塞在呼吸道内,导致是指某些物体堵塞在呼吸道内,导致 空气无法进入肺部,因而影响正常呼吸空气无法进入肺部,因而影响正常呼吸 ,严重者可导致窒息死亡。,严重者可导致窒息死亡。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掌握成人、儿童、婴儿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掌握成人、儿童、婴儿呼吸道异物堵塞的 处理方法处理方法 气道梗气道梗阻急救法急救法 n n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期,兴起了海姆立克的急救年代中期,兴起了海姆立克的急救 法法( (HeimlichmaneuverHeimlichmaneuver) ),简称海氏急救,简称海氏急救 法。法。 n n 该法主要用于气道异物导致呼吸道梗阻、呼该法主要用于气道异物导致呼吸道梗阻、呼 吸骤停的急救。气道异物不仅发生于婴幼儿吸骤停的急救。气道异物不仅发生于婴幼儿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发生气道异物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发生气道异物的 情况也明显增多。所以,海氏急救法的使用情况也明显增多。所以,海氏急救法的使用 日见广泛,并已成为日见广泛,并已成为CPRCPR的新的新“ “成员成员” ”。 一、原因一、原因 n n 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的食物。吞咽过量或体积过大的食物。 n n 进食时说话。进食时说话。 n n 体内酒精浓度过高,进食时使体内酒精浓度过高,进食时使 咳嗽的反射动作迟缓。咳嗽的反射动作迟缓。 n n 误吞异物(多见婴儿、儿童)误吞异物(多见婴儿、儿童) 二、症状体征二、症状体征 1.1.异物会导致伤病者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堵塞,伤病者出异物会导致伤病者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堵塞,伤病者出 现特殊体征,会用手紧握喉部(不自主地以一手的拇指现特殊体征,会用手紧握喉部(不自主地以一手的拇指 和食指显和食指显“ “v v” ”状紧贴与颈前部),状紧贴与颈前部),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啸 鸣,鸣,面容痛苦,欲言但说不出声。面容痛苦,欲言但说不出声。 2.2.呼吸道部分堵塞而气体交换良好时,伤病者能自主呼呼吸道部分堵塞而气体交换良好时,伤病者能自主呼 吸、说话或咳嗽。吸、说话或咳嗽。 呼吸道部分堵塞而气体交换欠佳时,伤病者的呼吸困难呼吸道部分堵塞而气体交换欠佳时,伤病者的呼吸困难 ,呼吸带高啼声,呼吸带高啼声,可有憋气、声嘶、可有憋气、声嘶、咳嗽软弱而无力,咳嗽软弱而无力, 面色出现面色出现苍白或青紫苍白或青紫发绀。发绀。 3.3.呼吸道完全堵塞时,伤病者不能自主呼吸、说话或咳呼吸道完全堵塞时,伤病者不能自主呼吸、说话或咳 嗽,面色灰暗紫绀,嗽,面色灰暗紫绀,甚至窒息甚至窒息、失去知觉、昏倒在地、失去知觉、昏倒在地、 严重者,窒息,丧失生命。严重者,窒息,丧失生命。 图 三、处理方法三、处理方法 (一)对清醒伤病者的救护(一)对清醒伤病者的救护 n n 如部分堵塞而气体交换良好时,不作处如部分堵塞而气体交换良好时,不作处 理,应尽量理,应尽量鼓励伤病者咳嗽鼓励伤病者咳嗽将异物排出将异物排出 。 n n 如部分堵塞而气体交换欠佳时,施行如部分堵塞而气体交换欠佳时,施行上上 腹部冲击法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成人及儿童。适用于成人及儿童。 n n 如伤病者是过于肥胖人士或孕妇,不宜如伤病者是过于肥胖人士或孕妇,不宜 使用上腹部冲击法,可施行使用上腹部冲击法,可施行压胸法压胸法。 n n 如伤病者为婴儿,施行如伤病者为婴儿,施行5 5次次拍背法拍背法与与5 5次次 压胸法交替压胸法交替进行。进行。 识别食道异物梗阻识别食道异物梗阻 n n 如果遇见如果遇见 梗阻伤病梗阻伤病 员,应员,应询询 问问伤病员伤病员 “是否有是否有 异物梗塞异物梗塞 ?”?”、 “ “ 我能帮您我能帮您 吗吗?” ?” (一)成人救治法(一)成人救治法 1 1、自救腹部冲击法、自救腹部冲击法 适用于不完全气道梗阻伤病员,意适用于不完全气道梗阻伤病员,意 识清醒,而且具有一定救护知识、技能识清醒,而且具有一定救护知识、技能 ,并且当时又无他人在场相助打电话,并且当时又无他人在场相助打电话 又困难不能说话报告情况之下,所采又困难不能说话报告情况之下,所采 用的自救方法。用的自救方法。 自己的一手握空心拳,自己的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拇指侧拳拳 眼置于腹部脐上两横指处眼置于腹部脐上两横指处 另一手紧握另一手紧握 住此拳,双住此拳,双 手同时快速手同时快速 向内、向上向内、向上 冲击冲击4-64-6次,次, 每次冲击动每次冲击动 作要明显分作要明显分 开开 还可选择还可选择 将上腹部压在将上腹部压在 坚硬物上,如坚硬物上,如 桌边、椅背和桌边、椅背和 栏杆处,连续栏杆处,连续 向内、向上冲向内、向上冲 击击5 5次重复操次重复操 作若干次,直作若干次,直 到异物排出到异物排出。 2 2、立位上腹部冲击法:、立位上腹部冲击法: n n 用于意识清醒的伤病员。用于意识清醒的伤病员。 n n 救护员站在伤病者背后,双手环抱伤病者腰部救护员站在伤病者背后,双手环抱伤病者腰部 ,使伤病者弯腰并头部向前倾。救护员一手握,使伤病者弯腰并头部向前倾。救护员一手握 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伤病者腹部正中线肚脐空心拳,将拇指侧顶住伤病者腹部正中线肚脐 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 n n 救护员另一手掌紧握在空心拳之手上。用力在救护员另一手掌紧握在空心拳之手上。用力在 伤病者腹部向内向上挤压,每秒约一次,做伤病者腹部向内向上挤压,每秒约一次,做5 5 6 6次,每次推压动作要明显分开。次,每次推压动作要明显分开。 n n 伤病员应配合救护员,低头张口以便异物排伤病员应配合救护员,低头张口以便异物排 出出 儿童立位腹部冲击法 3 3、仰卧位腹部冲击法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用于意识不清的伤病员用于意识不清的伤病员 n n 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观察口腔,用手指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观察口腔,用手指 取出可见堵塞物取出可见堵塞物 将伤病员置于仰卧位,救护员骑跨在将伤病员置于仰卧位,救护员骑跨在 伤病员髋部两侧伤病员髋部两侧 n n 一只手的掌根置于伤病员腹一只手的掌根置于伤病员腹 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 ,不要触及剑突。另一只手,不要触及剑突。另一只手 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 手掌根重叠手掌根重叠 n n 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有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有 节奏冲击伤病员的腹部,连节奏冲击伤病员的腹部,连 续续5 5次,次, n n 重复操作若干次重复操作若干次 n n 检查口腔,如异物被冲出,检查口腔,如异物被冲出, 迅速用手将异物取出迅速用手将异物取出( (图图2-2- 70)70) n n 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检查呼吸心跳,如无,立即 CPR CPR 4 4、立位压胸法(胸部冲击法)、立位压胸法(胸部冲击法) n n 用于孕妇、肥用于孕妇、肥 胖及不能使用胖及不能使用 腹部冲击法的腹部冲击法的 伤病者。伤病者。 n n 手法与上腹部手法与上腹部 冲击法相同。冲击法相同。 n n 推压位置在伤推压位置在伤 病者胸骨中下病者胸骨中下 半部(避免压半部(避免压 迫剑突)迫剑突) 5 5、仰卧位胸部冲击法:仰卧位胸部冲击法: n n 用于意识不清的伤病员用于意识不清的伤病员 n n 伤病者取仰卧位,救护伤病者取仰卧位,救护 者骑跨其髋部两侧者骑跨其髋部两侧 n n 胸部冲击手的位置与胸胸部冲击手的位置与胸 外心脏挤压部位相同。外心脏挤压部位相同。 n n 两手的掌根重叠,快速两手的掌根重叠,快速 有节奏冲击有节奏冲击5 5次,每次冲次,每次冲 击均间隔要清楚,重复击均间隔要清楚,重复 操作若干次,检查异物操作若干次,检查异物 是否排出是否排出 n n 密切观察呼吸、心跳如密切观察呼吸、心跳如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 CPR CPR 。 6 6、背部叩击法、背部叩击法 n n 将婴儿的身体伏将婴儿的身体伏 于救护员的前臂上,于救护员的前臂上, 头部向下,救护员用头部向下,救护员用 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 颈部,头部轻度后仰颈部,头部轻度后仰 ,打开气道,打开气道 。 n n 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 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 间拍击间拍击5 5次。次。 n n 如堵塞物未被排出,如堵塞物未被排出, 再施行再施行5 5次压胸法。(次压胸法。( 将伤病者翻转使其仰将伤病者翻转使其仰 于救护员的前臂上,于救护员的前臂上, 头部向下,救护员用头部向下,救护员用 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 颈部。)颈部。) 伤病者仍然清醒,但有异物堵塞呼吸道 程序动作重点 1检查确定呼吸 道堵塞 询问“你是否被噎住了” 了解伤病者能否咳嗽或说话,如伤病者呼吸 道严重堵塞并点头示意,便施行上腹部冲击法 2上腹 部冲 击法 施行上腹 部冲击法 站在伤病者背后,使伤病者弯腰并头部向前 倾 双手环抱伤病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拇指 侧部分紧贴伤病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 掌则紧握在握拳之手上,用力从伤病者的腹部 处向内向上推压(每次约1秒) 每次推压动作要明显分开 重复上腹部冲击动作,直至堵塞物除去或伤 病者转为意识丧失(参阅下文) 成人(8岁以上)呼吸道异物堵塞处理 伤病者因呼吸道堵塞而转为意识丧失 程序动作重点 3摆放体位放置伤病者为仰 卧位 高声呼救 从背后扶抱伤病者,小心使其平卧地上,着地时留 意保护伤病者的颈部及头部,然后高声呼救并请他 人拨打求助电话 4检查堵塞物保持伤病者脸部向 上 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观察口腔,用手指取出可 见堵塞物 5尝试吹气2 次(持续吹 气1秒以上 ) 正确使用人工呼吸 面膜、袋装面罩或 气囊及面罩复苏器 吹气 吹气前,救护员正常吹气(无需深呼吸) 吹气2次时,留意伤病者的胸部有无起伏 如发现胸部没有起伏(表示空气无法进入肺部) ,救护员应重新调整伤病者气道,再尝试吹气 如仍然无法吹气,表示伤病者呼吸道仍然堵塞 6立即施行胸 外心脏按压 30次救护员跪于伤病者一侧与腰间的位置,用手指沿 肋骨边找出肋骨与胸骨交汇点,双手叠放于此 上身前倾,肘部伸直,垂直按压,用双手掌根按 压 掌根紧贴胸骨 按压深度:45厘米 按压与松弛的时间基本一致,松弛时完全解除胸 骨上的压力 7继续程序(呼吸道仍然堵塞 )重复动作 重复程序46,直至医务人员到场接替或伤病者有活 动表征(如呼吸、咳嗽或肢体活动) 伤病者仍然清醒,但有异物堵塞呼吸道 程序动作重点 1检查确定呼吸道 堵塞 询问“你是否被噎住了” 了解伤病者能否咳嗽或说话,如伤病者呼吸道严重 堵塞并点头示意,便施行上腹部冲击法 2上腹部 冲击法 施行上腹部 冲击法 站在伤病者背后,使伤病者弯腰并头部向前倾 双手环抱伤病者腰部,一手握拳,握拳拇指侧部分 紧贴伤病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掌则紧握在握 拳之手上,用力从伤病者的腹部处向内向上推压(每 次约1秒) 每次推压动作要明显分开 重复推腹动作,直至堵塞物除去或伤病者转为意识 丧失(参阅下文) 儿童(17岁)呼吸道异物堵塞处理 伤病者因呼吸道堵塞而转为意识丧失 程序动作重点 3 摆放体 位 放置伤病者为 仰卧位 高声呼救 从背后扶抱伤病者,小心使其平卧地上,着地时 留意保护伤病者的颈部及头部,然后高声呼救并 请他人拨打求助电话 4 检查堵 塞物 保持伤病者脸部 向上 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观察口腔,用手指取出 可见堵塞物 5 尝试吹 气2次( 持续吹 气1秒以 上) 正确使用人工呼 吸面膜、袋装面 罩或气囊及面罩 复苏器吹气 吹气前,救护员正常吹气(无需深呼吸) 吹气2次时,留意伤病者的胸部有无起伏 如发现胸部没有起伏(表示空气无法进入肺部 ),救护员应重新调整伤病者气道,再尝试吹气 如仍然无法吹气,表示伤病者呼吸道仍然堵塞 6 立即施 行胸外 心脏按 压 30次救护员跪于伤病者一侧与腰间的位置,用手指 沿肋骨边找出肋骨与胸骨交汇点,双手叠放于此 上身前倾,肘部伸直,垂直按压,用双手掌根 按压 掌根紧贴胸骨 按压深度:23厘米 按压与松弛的时间基本一致,松弛时完全解除 胸骨上的压力 7 继续程 序 (呼吸道仍然堵 塞)重复动作 重复程序46,直至医务人员到场接替或伤病者有 活动表征(如呼吸、咳嗽或肢体活动) 伤病者仍然清醒,但有异物堵塞呼吸道 程序动作重点 1检查确定呼吸 道堵塞 观察伤病者是否呼吸困难 2拍背法施行拍背 法5次 将伤病者身体俯伏在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向下, 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下颌及头部 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的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 次(约5秒) 3压胸法施行压胸 法5次 将婴儿翻转使其仰卧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向下 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及颈部,用另一手的两指 在胸部适当位置(与婴儿胸外心脏按压位置相同) 压迫5次,检查口腔,用手指取出可见堵塞物 4继续程 序 重复动作重复程序23,直至堵塞物除去或伤病者转为意识丧失 (参阅下文) 婴儿(1岁以下)呼吸道异物堵塞处理 伤病者因呼吸道堵塞而转为意识丧失 程序动作重点 5 摆放体位放置伤病者 为仰卧位 高声呼救 伤病者仰卧,注意保护伤病者的颈部及头部,然后 高声呼救并请他人拨打求助电话 6 检查堵塞 物 保持伤病者脸 部向上 用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切勿使头部过渡后仰 观察口腔,用手指取出可见堵塞物 7 尝试吹气 2次(持 续吹气1 秒以上) 正确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