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病(林红)课件_第1页
泪器病(林红)课件_第2页
泪器病(林红)课件_第3页
泪器病(林红)课件_第4页
泪器病(林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泪器病 Lin hong 2018/11/241 目的要求 1. 熟悉泪器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2. 掌握泪溢的病因及检查方法 3. 掌握急、慢性泪囊炎 4. 了解新生儿泪囊炎 Date2 第一节 概述 泪 器 分泌部 排出部 一、泪器 病 的解剖特 点 Date3 第一节 概述 分泌部(Secretory apparatus) 主 泪 腺 副 泪 腺 泪腺(lacrimal gland),位于眶上方、额骨的泪腺窝内, 被提上睑肌分隔为较大的眶叶和较小的睑叶,有泪腺 导管1012根,开口于外上穹隆部结膜。泪腺为反射 性分泌腺,产生泪液。血供来自眼动脉分支的泪腺动 脉。泪腺神经:-眼支的分支为感觉纤维,面神经 的副交感纤维和颅内动脉丛的交感纤维,司泪腺分泌。 Krause腺、Wolfring腺,前者位于上、下穹隆部结膜; 后者位于下睑板下缘附近的结膜内。副泪腺和结膜杯 状细胞均为基础分泌腺,参与泪膜的形成。 Date4 第一节 概述 排出部(Excretory apparatus) 泪道(lacrimal passages) (1)泪点(lacrimal puncta) (2)泪小管(lacrimal canaliculi) 上、下各一,距内眦6mm,为泪道的起点 (3)泪囊(lacrimal sac) (4)鼻泪管(nasolacrimal duct) 连接泪点和泪囊,长10mm,开始 12mm与睑缘垂直,后平行转向泪囊 长8mm,分上、下泪小管,在入泪囊 前汇成泪总管后进入泪囊,开口于泪 囊的侧壁。 为泪囊下方的延续部分,开口于下鼻道, 全长18mm,下端的Hasner瓣膜为胚胎时 期的残留物,正常人出生后数月即裂开, 否则即发生先天性泪囊炎 位于泪骨的泪囊窝内,上端为盲端,正好 位于内眦韧带后方,下端与鼻泪管相连,长 12mm,宽6mm。来自眼轮匝肌的肌纤维表浅 附着于内眦韧带,深部附于围绕泪囊底部的泪 筋膜。收缩时可挤压泪囊。 Date5 第一节 概述 湿润眼球表面;清洁结膜囊;抑制微生物; 营养角膜并改变角膜的光化性能 w 泪液的分泌 w 泪液的成分 w 泪液的排出 w 泪液的作用 二、泪器 的生理特 点 Date6 基础分泌 来自副泪腺、结膜杯状细胞和睑 板腺。睡眠时,基础分泌依然存在,无传出 神经支配。基础分泌参与泪膜的形成。 反射分泌 来自泪腺,有传出神经和副交感 神经支配。在完全黑暗或闭眼睡眠时,反射 分泌停止。 正常情况下,泪液分泌约0.92.2微升/分钟,如 超过100倍,即使泪道正常也会出现流泪。 泪液的分泌 Date7 泪液的成分 泪液为弱硷性透明液体 水占98.2% 除含有少量蛋白和无机盐外,尚含有溶菌酶、 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系统,溶素和乳 铁蛋白 Date8 泪液的排出 泪液自泪腺分泌经排泄管结膜囊,依靠瞬目 运动和泪小管虹吸作用,向内眦汇集于泪湖, 而后进入泪小点,经泪道排出鼻腔。一部分泪 液则随睑裂暴露部分而蒸发。 经下泪小管排出的泪液多于上泪小管 在泪液流出通道中最容易发生狭窄或阻塞的 部位是:泪小点 泪小管 鼻泪管 Date9 泪膜示意图 泪膜的功能: 润滑眼表;湿润及保护角 膜和结膜上皮;抑制微生物 生长;营养角膜。 Date10 第一节 概述 三、泪器 病 临床特点 原 因 流泪 泪道通畅,泪液分泌增多 (lacrimation) 泪溢 泪液分泌正常,而排出受阻 (epiphora) w 继发泪囊感染(secondary dacryocystitis) w 主要症状是流眼泪(tearing) Date11 第一节 概述 四、泪器病 检查方法 w 泪液分泌的测量 滤纸法(Schirmer test ) w 泪膜破裂时间的测定(BUT) w 泪道检查法 1)泪道冲洗法 2)泪道探通术 3)荧光素钠溶液测试法 4)泪道X线碘油造影法 Date12 泪器病检查方法(1) Schirmer test 1 Date13 泪器病检查方法(2) 泪膜破裂时间测定 (BUT10秒为泪膜不稳定) Date14 泪器病检查方法(3) 泪道冲洗 Date15 泪器病检查方法(4) Date16 泪器病检查方法(5) 荧 光 素 钠 测 试 法 Date17 泪器病检查方法(6) 用泪囊冲洗针头 通过泪小管将造 影剂注入,立即 摄取前后位和侧 位照片各一张, 可了解泪道阻塞 部位及泪囊的大 小。 Date18 第二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泪腺肿瘤 泪腺炎症 包 括 自学 Date19 第三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一、泪道功能不全 二、泪道阻塞或狭窄 三、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 Date20 一、泪道功能不全 定义:指没有器质性阻塞的的泪液引流不畅。 病因:泪点外翻;鼻泪管瓣膜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溢泪史 治疗:去处病因;手术 Date21 二、泪道阻塞或狭窄二、泪道阻塞或狭窄 (stenosisstenosis of of lacrimallacrimal passage passage ) Date22 病因病因 1)眼睑及泪小点位置异常 2)泪小点异常 3)泪小管阻塞或狭窄 4)其他 Date23 睑外翻及睑内翻 Date24 泪小点异常泪小点异常 泪小点炎 Date25 泪小管断裂 Date26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 w 主要症状:泪溢 w 伴随症状:慢性刺激性结膜炎 湿疹性皮炎 睑外翻 2)临床体症 w 冲洗泪道不通畅 Date27 临床分类临床分类 1)婴儿泪溢 2)成人泪溢 为先天性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全,没有完成 “管道化”,或留有膜状物(Hasner瓣)阻塞 足月婴儿鼻泪管阻塞约占6 单眼或双眼发病,可发生新生儿泪囊炎 (neonatal dacryocystitis) 中年人多见 女性较多 功能性泪溢 眼轮匝肌松弛,“泪液泵” 器质性泪溢 泪道阻塞或狭窄 Date28 治治 疗疗 婴儿泪道阻塞或狭窄 功能性泪溢 泪小点狭窄或闭塞 泪小点位置异常 泪小管阻塞 鼻泪管狭窄或阻塞 w多数可自行痊愈或经过压迫治愈。 w若保守治疗无效,可在半岁以后 行泪道探通术。 w用硫酸锌或肾上腺素溶液收缩泪囊 w泪小点扩张或探通术 w手术矫正 w泪道冲洗、探通、插管或穿线术 w鼻腔泪囊吻合术 Date29 三、泪囊炎三、泪囊炎( (dacryocystitisdacryocystitis) ) Date30 (一)概(一)概 述述 发病情况 中年人多见(50岁),女性占7580 种族差异 黑人较白人少见,黄种人多见 遗传因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影响组织结构 的造型,如鼻泪管的大小形状等,是泪 囊炎的解剖学基础。 发病形式 慢性和急性,慢性最常见 Date31 w 解剖因素 骨性鼻泪管狭窄或阻塞 w 继发感染 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 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w 邻近疾病 如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 下鼻甲肥大、沙眼、泪道外伤等 w 全身感染 感冒、猩红热、白喉、结核等 (二)病(二)病 因因 Date32 (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1 1、慢性泪囊炎慢性泪囊炎(chronic (chronic dacryocystitisdacryocystitis) ) 泪溢,伴有粘脓性分泌物 压迫泪囊区,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 冲洗液自上、下泪小点返流,伴有粘脓性分泌物 并发症及其危害性: 形成泪囊粘液囊肿 角膜溃疡和化脓性眼内炎 慢性结膜炎等 Date33 慢性泪囊炎 Date34 2 2、急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 (acute acute dacryocystitisdacryocystitis) ) 慢性泪囊炎的急性发作,也可无泪溢史而突然发生 泪囊区红肿热痛,肿胀至鼻根部,压痛明显 泪小管粘膜肿胀导致管腔闭塞,常无泪溢 泪囊脓肿形成,破溃排入结膜囊,或破入筛窦而排 入鼻腔,形成筛窦泪囊内瘘 严重者引起泪囊周围蜂窝织炎,症状加剧,伴耳前 淋巴结肿大及全身症状 久病不愈者形成泪囊瘘 Date35 急性泪囊炎 Date36 3 3、新生儿泪囊炎新生儿泪囊炎(neonatal (neonatal dacryocystitisdacryocystitis) ) 先天性泪囊炎,是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所致 多在出生后6周,少数在1岁以后 单侧或双侧发病 出生不久即流泪,逐步变为脓性分泌物,常被误 诊为结膜炎;压迫泪囊区时有粘脓性分泌物返流 多为慢性,少数扩散成急性泪囊周围炎,形成瘘 道。个别因坏死性泪囊周围炎,感染扩散而致死 Date37 新生儿泪囊炎 Date38 (四)治(四)治 疗疗 1)慢性泪囊炎 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